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自然地理、歷史文化、民俗等方面比較中國東西部的差異。

從自然地理、歷史文化、民俗等方面比較中國東西部的差異。

中國東西部地區發展差異的比較研究

張克讓

世紀之交,中國西部地區迎來了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在國家發展戰略重心向西部轉移之際,冷靜分析和比較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經濟崛起時機的差異,客觀認識和把握西部地區經濟騰飛的現實起點和基礎,是基本前提和現實要求。

壹、東西部發展機遇差異分析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為了縮小國內地區與世界的發展差距,必須服從縮小與世界發展差距的總體需要,從效率優先的角度毅然選擇了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這給了東部地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年後的今天,西部終於迎來了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二十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很短的壹瞬間,卻造就了不可忽視的東西方大發展的時機差異。

1.市場環境的差異——“短缺經濟”與“過剩經濟”

經過2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以“短缺”為特征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東部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不僅使外部資源要素在高市場回報率的驅動下流向東部,也使國家投資方向轉向效率目標,與市場要素流動趨同。有關統計表明,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東部地區新批外資項目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占全國的81%和87%。1992年,僅西北地區銀行的貸款就有20-50%流向東部沿海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0.5%集中在東部地區。國內外資源要素的高度集中與東部地區的原始稟賦相結合所產生的“極化效應”,使其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熱點。20年後的今天,中國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有效需求不足首次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國內市場商品供大於求,糧食等戰略商品充裕,社會產能普遍過剩,物價和銀行利率連續三年下降。這就是西部大開發中以“過剩”為特征的市場環境。使得大量依靠相對封閉的環境生存的企業面臨更大的困難,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2.技術環境的差異——資源(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

眾所周知,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東部已經走過了工業化的歷程。在生產方式和內容上,工業經濟主要表現為物質資源的持續投入,旨在提供豐富廉價的物質產品,以滿足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物質資源投入在經濟增長和發展中的權重壹直處於核心地位。中國東部經濟開始騰飛的時候,物質資源並不是它的區域優勢。但在計劃體制下,國家具備了大規模配置資源的能力,再加上“短缺”市場的有效需求,國家發展戰略重心東移,東西部產業布局呈現典型的“資源加工型”垂直分布,導致西部的能源、礦業、林業、畜牧業等資源東移,成為東部經濟快速增長和持久的有力支撐。在西部面臨大開發機遇的今天,世界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它以人為本,以知識和智能技術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為特征,使得知識和技術的創新及其在生產中的集約應用日益成為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說東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技術環境曾經能夠讓物質資源的高投入帶動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發展,那麽20年後的今天,試圖憑借自身的地理優勢繼續實施資源戰略實現大發展,無論是知識經濟的技術環境,還是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都已經不合時宜。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孕育著嚴峻的挑戰。在未來的發展中,物質資源豐富的區位優勢將發揮相對下降的作用,而其所缺乏的智力資源要素的作用將與日俱增,從而使西部地區陷入“缺人用,缺人用”的困境。

3.政策環境的差異——管制經濟與非管制經濟

改革開放20年,既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可以說,東方經濟是在計劃經濟或“雙軌經濟”體制的框架下起飛的。但現在西方經濟必須在市場體系框架內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東西部大發展時機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種制度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同,規範不規範的政策環境產生的“厚東薄西”作用明顯。第壹,東部大的時候,國家是投資主體,掌握著資源配置的權力。在“東傾”政策的行政幹預下,各種生產要素源源不斷地流入東部地區。如今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國家不可能直接成為西部開發的主體,同時也沒有能力在計劃體制下直接大規模配置資源。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資只是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其主要目的是改善西部地區的宏觀投資環境。西部經濟的大幅度發展只能靠我們自己的努力。第二,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再加上體制轉換中政策的漏洞和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缺乏應有的規範約束,為東部地區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有利可圖和機遇與條件。比如加工品和基礎產品的價格扭曲,價格放開的時間差,造成了東西方交換關系的不平等;可持續發展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導致很多東部地區走了“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等等。今天,市場經濟體制雖然還不能說已經完全建立,但基本框架已經形成,各種規範陸續建立。任何地區的發展都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試圖通過非市場因素在政策法規的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的時代已經壹去不復返了。因此,西部大開發從壹開始就註定是壹個艱苦奮鬥和積累的過程。第三,始於大東初的改革開放政策,對於西部地區的發展仍然是必要的。然而,由於地理環境、歷史淵源和國際環境的原因,它為東西部地區創造的政策環境及其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實際上,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是壹個時間概念,也是壹個空間概念,即從東到西有梯度地逐步推進。因此,對東西部發展的實際影響在時間、速度和程度上都有明顯的差異。此外,東部“沿海開放”的優勢和條件是西部“沿邊開放”無法引進或移植的,也不可能在壹夜之間創造出區域開放的良好環境。因此,今天的西部大開發將極大地限制通過對外開放來促進該地區的發展。

第二,東西方社會基本條件的差異

中國西部是壹個老、少、邊、窮重疊的地區。與東方相比,它有著非常復雜的特殊區位基礎設施。歷史地、辯證地分析這些差異,是西部地區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選擇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道路的基本出發點和現實背景。應該說東西方的差異是全方位的。相比較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總量差異

地區之間社會基礎的差異最直接的體現在經濟總量的差異上。是西部大開發現實起點和基礎的宏觀展示,如表1所示。

表1經濟總量對比

領域

區域

占領整個國家

人口百分比

占領整個國家

(%)近年來

國內生產總值比率

全國比率

(%)自1980年代以來

國家基礎設施投資賬戶

和貸款總額

的比例

(%)國民生產總值

比例

(%) 1979~1995

年均經濟

增長率

(%)城市社區

服務設施

占全國的比例

(%)農村社會

安全網絡

占全國的比例

(%) 1998國有企業

專業技術人員

占據勞動力

比例

(%)

東15 41 65 60 60 1 12.8 45 45 51

西部56.9 22 15 20 13.95 8.7 20 12 17

註: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00年4月。

2.技術創新差異

科技創新是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雖然造成東西部經濟總量差異的原因非常復雜,但科技創新落後作為壹個重要原因卻是不爭的事實,如表2所示。

表2科學技術發展對比

R & ampD

組織

數量r &;D

投資

(千元)技術市場

合同結束

金額(萬元)國內專利

代理機構

定量專利

進口設備的授權數量

比例

(%) 1998.

中學和大專教職員工

以上教育背景

人口比例

(%)已安裝的導入

新舊設備

程度(%)大中型企業

R & amp資金

投入(千元)

80後和80前。

全國範圍內5421 45236663 2683447 521 41248 3656

46.8% 61.3% 62.1% 291 23855 54.8 6.0 47.5 17.4 50.6%東部。

西20.6% 18.65% 13.9% 93 4694 14.9 3.05 27.5 37.4 24.3%

註:(1)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1996):蘭州晨報,2000年3月23日;(2)未註明年份的項目均為1995的統計數據;(3) ***11東部省市,不含廣西。

3.地理條件的差異

中國的地形特征是西高東低,略分三個層次,在空間上與三大經濟區的劃分基本重疊。東部以沖積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氣候濕潤,土地肥沃,水土資源匹配良好,西部多為山地、丘陵和沙漠。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非耕地資源約占總面積的96%。除四川成都平原和陜西關中地區外,大部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山地災害頻繁,土地生產力低下,農業發展受自然條件制約嚴重。由於地形的差異,西部的交通和通訊狀況很難改善,西部的交通線路密度遠遠落後於東部。中國鐵路、公路、內河航運裏程只有1/3,西部只有1/7。交通不便,信息無效,必然使經濟活動成本飆升,限制各種要素資本的流入。生活在內陸腹地的地理位置使西部地區無法通航,也限制了與國際社會的合作與交流。這些不利的自然地理條件是歷史上東西部差距的重要原因,並將在今後很長壹段時間內繼續從多方面制約西部的經濟發展。

4.產業結構的差異

與東部相比,在全國區域分工和區際競爭中,西部地區明顯存在相對不利的產業結構,表現為:壹是“壹大兩小”,即第壹產業比重大,第二產業比重小;二是“重而輕”,即重工業比重過重,輕工業比重過輕;三是“上多下少”,即生產上遊產品的采礦業和原材料業多,生產下遊產品的加工業少。這種不利的產業結構導致資源轉化效率低下,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不大。“輕重型”產業結構由於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長期以來高度依賴國家投資。當國家投資主體的身份發生變化時,其投資遷移的邊際影響將遠遠超過東部地區,這必然會對依賴國家投資的西部資源省區的發展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相反,東部的主要產業是輕加工業,容易適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產品消費彈性系數大,民間資本和外資相對容易進入,經濟活力強。此外,在國家“外向型戰略”的推動下,發展迅速,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騰飛。但由於價格因素的影響,“上多下少”的產業特征,收益少,虧損多,形成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對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促進作用十分有限。至於“壹大兩小”的產業特征,由於第壹產業中傳統種植業比重較大,人均農業產值遠低於東部,農牧產品加工等非公有制經濟和鄉鎮企業發展嚴重滯後,導致其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於東部14.7%。

5.文化環境差異

文化環境是區域經濟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強西弱、東富西窮的經濟格局,從根本上說是文化環境的格局。以教育為例。1990人口普查期間,我國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為15.88%。西部除新疆外,9個省區均高於全國水平。相關論證表明,我國東部地區初中及以上學歷比例指數與人均GNP指數的動態比值約為1∶1.99,說明其文化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很大;在西部地區,除陜西和新疆外,其他省區的這壹比例指標均位列全國倒數10。

從地理位置上看,東部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位於太平洋西岸,毗鄰港澳和日本、東南亞,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隔海相望。歷史上最早接觸西方工業文明,是民族工業的發源地。這裏的人民有能力與海外華僑、華人、華人進行廣泛的海外接觸和交流,養成了強烈的市場意識和開放觀念。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東部地區可以及時抓住這壹歷史機遇,利用其範圍內的產業、資本、技術和貿易的經濟轉移,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傳統農業社會(1978的農村工業化系數僅為20.2%),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造就了保守封閉的“內陸意識”,導致制度創新滯後。再加上文化教育水平低,宗教民族因素的制約,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沒有改變等等,地區經濟沒有走出大山,融入世界。即使在今天,沿邊開放的格局已經形成,所以周邊國家大多是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資源稟賦相似,產業結構相似,經濟互補性不強。因此,通過對外開放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效應在未來將仍然有限。

民族問題也是東西方差異的突出表現。歸根結底還是文化環境問題。在全國56個民族中,西部地區占了50多個,占全國61%的少數民族人口,基本上受到了佛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文化圈的洗禮。如何在西部大開發中將少數民族融入區域發展的中心,努力將其人力資源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充分利用宗教文化,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將經濟增長與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是西部有別於東部的特殊發展目標。

第三,西部開發的比較優勢

當我們通過比較揭示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它的優勢和潛力。這也構成了西部大開發的現實基礎,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1.資源優勢

西部地區在中國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能源、礦產、生物等資源,是東部地區無法比擬的。中國西部自然資源綜合優勢度、人均優勢度、總豐度三項指標均居全國前12位,總豐度是東部的4.17倍。這不僅是西部大開發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要後備資源。西部人口密度小,地域遼闊,人均耕地高於東部,土地資源類型多樣,各種地貌分布完整,水熱條件空間組合區域間差異顯著。這些都為西部大開發、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改善和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和選擇空間。

2.地理優勢

中國西部位於西北和西南邊陲,是壹個多民族聚居區。陸地邊境線10000多公裏,與14個國家接壤。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變化為西部大開發奠定了國際政治基礎,“沿邊開放”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越來越顯示出獨特的地緣優勢。西部地區有20多個民族與周邊國家同屬壹個民族,語言文字相同,風俗習慣相近,民族關系源遠流長,這也構成了與周邊國家開展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社會人文基礎。隨著區域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從長遠來看,外向發展的優勢將不斷顯現。

3.勞動力成本優勢

東部經過20年的高速發展,經濟成本在上升,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邊際效益。輕結構的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由於大量使用廉價的外國勞動力,使其產品具有競爭力。90年代後期,隨著外來勞動力的動態變化,這種優勢逐漸喪失。但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落後,西部地區仍具有勞動力廉價、供給充足的特點,隱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為吸引外資、調整原有產業結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獨特優勢。

4.旅遊資源優勢

西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文物古跡多,景點多,山川壯麗,景色奇特。尤其是少數民族特有的人力資源,在東部地區更是鳳毛麟角。在全國8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62個歷史名城中,有38個和23個在西部,未發現的潛在資源相當豐富。它們共同構成了壹個龐大的西部旅遊資源體系。西部民族地區的自然景觀、文化遺產、民俗風情、歌舞服飾為旅遊市場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旅遊環境和內容。其特色和魅力使西部旅遊業發展的前景更加廣闊。

5.後發優勢

這是落後地區在壹定條件下轉化而來的比較優勢,是對相對落後的積極認識。第壹,目前西部地區的產業技術形態與東部地區相比,總體處於較低地位,以原始、初級、中級技術形態為主體,與新技術革命創造的先進技術、前沿技術相差甚遠。根據技術梯度的演化規律,在技術系統中,越是排列在低勢的技術形態,向高勢形態飛躍的範圍和潛力就越大。第二,新技術革命積累和創造了豐富的技術資源,縮短了特定技術的生命周期,加速了它們的淘汰。這不僅為西部地區的技術升級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也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相反,為了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滿足中國即將加入WTO後的市場需求,東部地區面臨著經濟結構大調整帶來的成本和風險的雙重壓力。第三,前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發展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挫折,可以為後來者提供借鑒,從而在西部大開發中增強預見性,少走彎路,從而享受“別人交學費,自己學”的優惠待遇。同時,從某種意義上說,窮則思變,會給西部發展帶來更強大、更持久的社會需求動力,促進區域經濟更快更好發展。

四。結論

特殊矛盾決定了事物的特殊性質,構成了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內在依據。東西部發展機遇的差異表明,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中隱藏著嚴峻的挑戰。因此,西部地區絕不能把自己鎖在“跟風”發展的軌道上,而必須另辟蹊徑,選擇新的發展戰略。同時,東西部經濟騰飛的社會基礎條件的優劣表明,我們必須從西部大開發的現實起點和基礎出發,以新的精神和務實的態度尋求西部崛起之路。

西部地域廣闊,各省(市)區際差異很大。探索西部崛起之路,不僅東部不同,各省(市)之間也不同。因此,選擇壹種在西部地區普遍適用的具體發展模式是不現實的。這裏只能從宏觀角度提出以下具有較強普適性的戰略原則,為西部各省(市)探索自身具有區際特色的發展模式提供總體思路。

1.跨越式發展戰略

西部開發必須繞過東部發展的老路,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其戰略定位是:以現代生物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農牧業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以農副產品深加工技術的推廣為地方產業跨越的重點,以高新技術的直接植入帶動第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這樣才能達到趕超的目的,否則永遠受制於人。

2.產業綠化戰略

西部地區位於我國主要河流的上遊,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態平衡的關鍵“源頭”,直接制約著全國生態環境的發展。而且西部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面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地質災害三大環境問題。因此,必須堅決摒棄掠奪資源的戰略,調整產業結構,把發展與環保結合起來,實現綠色技術和高科技的雙跨越。這是關系到自身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生存狀況的重大現實問題。

3.技術導向戰略

西部經濟落後是工業落後的必然結果。因此,西部大開發不是攤上太多攤子和項目,不能重蹈盲目攀比、重復建設、粗放發展的覆轍。而是要以項目開發為載體,提高技術含量,註重集約化經營,開發和引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和發展。

4.公平與效率雙重優先戰略

在西部開發中,有必要區分國家投資和企業投資。國家投資註重社會公平,創造發展環境;但企業投資要遵循經濟規律,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率為主要目標,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相互促進。

5.以人為本的資源開發戰略

西部大開發迫切需要各類合格人力資源的投入。西部地區人力資源分布差異很大,結構不盡合理,教育水平落後,穩定和吸引人才的環境不好。因此,西部大開發首先是人力資源的開發,它可以為其他物質資源點石成金。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崛起之路是縮小“教育差距”的壹條路?技術差距?經濟差距之路。

(編輯王洪章)

張克讓(蘭州鐵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蘭州730070)

  • 上一篇:什麽是雲技術
  • 下一篇:2022關於校運會的新聞稿優秀範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