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仡佬族的知識

仡佬族的知識

仡佬族,中國少數民族之壹。現有437997人。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是仡佬族的發祥地。現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余居住在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和銅仁、畢節、安順、黔西南等4個地區,少數散居於雲南和廣西。居住在貴州省的占民族總人口97%以上。

仡佬族聚居區地處黔北,在貴州與四川交界處,是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年降雨量高於全國平均數,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適合於農業與多種經營的發展。

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無定論。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以漢字為***同文字 ,目前也只有少數老人通仡佬語。

仡佬族吃苦耐勞,忠勇善戰,在歷史上常被征募當兵打仗做先鋒,明嘉靖年間被征調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漸江王江涇(今嘉興縣北)戰役中立有戰功。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黔西南仡佬族地區時,曾留下部分傷病員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養傷,受到群眾全力掩護,未遭到反動派的殺害。在建國初的剿匪鬥爭中和抗美援朝運動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應有貢獻。

歷史

仡佬族歷史悠久,商周至西漢時期的“百濮”,東漢至南北朝時代的“濮”、“僚”都與其先祖有淵源關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後,各個時期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以後,正式定名為仡佬族。

仡佬族與古代居住在今貴州壹帶的僚人有密切的淵源關系。唐宋時,史書中開始出現“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稱,統稱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對這壹地區若幹少數民族的泛稱,而與仡佬族有著更為直接的密切關系。“仡佬”壹名最早見於南宋朱輔寫的《溪蠻叢笑》。自明代以來的許多史籍都說:“仡佬,古稱僚”。近壹、二百年間,在壹部分仡佬族中還保留著古代僚人的某些習俗,如婦女穿統裙和鑿齒,以及以石板為棺的墓葬等,都說明仡佬族與古僚人有淵源關系。古僚人,是西漢時夜郎國(主要在今貴州、雲南境內)的主體民族之壹。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內的僚人亦“魅結、耕田、有邑聚”(《史記·西南夷列傳》),即已過.著定居的農耕生活,出現了村落和集鎮,有了君長,其社會已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或階級社會初期。公元前130年,漢朝以夜郎地設置犍為郡,前111年又分設群。從此,這壹帶與中原地區的聯系逐漸密切。漢族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影響了僚人社會,從而緩慢地向封建社會過渡。7世紀時,唐朝在今貴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區,建立了羈縻州、縣。這時,僚人社會的生產力已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農民生產的稻、麥等糧食已有壹部分作為商品在市場出售,他們紡織的“僚布”質量也很好,成了上繳封建王朝的貢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處於封建王朝和當地土官的統治之下,受盡了壓迫和剝削。元、明時期、仡佬族地區大都為當地的土司所統治。後來,這裏又建立了衛、所、屯、堡等軍事機構。明末開始“改土歸流”,到清代雍正年間,仡佬族地區的“改土歸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從此在流官的統治之下。 清末及民國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劇減少,居住區域迅速縮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點狀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區域之間,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與周圍其他民族的***同生活中,通過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其生活習俗、飲食服飾等方方面面也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 但在貴州黔西、大方等彜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們的政治、經濟勢力,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還對當地仡佬族及其他民族的農民進行著殘酷的剝削。

宗教

仡佬族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建築

根據文獻記載,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為幹欄式建築,貴州北部地區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住宅樣式。其他地區的仡佬族多住依山而建的土木房屋,壹般是壹列三間,中間為堂屋,供有神臺,不住人,兩邊分別是壹間臥室、壹間廚房。

服飾

仡佬族人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編織而成;女子上著齊腰短上衣,繡著鱗狀花紋,下著無褶長筒裙,以青、紅、白三色分為三段,外罩前短後長的青色無袖長袍,頭纏青布長頭帕,腳穿鉤尖鞋。男子的服裝多為對襟短衣,頭纏青布或白布長頭帕。

飲食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區,大多數在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那裏地形復雜,氣候潮濕;仡佬族人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山地種植玉米,平地種植水稻,因此,這兩種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糧食。

仡佬族人習慣把玉米粉放在蒸籠裏蒸熟,叫作玉米幹飯;這是仡佬族人壹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節日裏或是有遠客臨門,他們就在玉米面裏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稱為“混合飯”。

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壹鍋辣椒湯;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種吃法,如辣椒粥、黴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過,最受他們喜愛的要算是骨粉與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藝術

仡佬族的民間文學有詩歌、故事、諺語等,詩歌多為便於傳唱的小調,分為三言、五言、七言等。

仡佬族的樂器有二胡、橫簫、嗩吶、鑼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樂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橫簫各壹對和其他樂器合奏,音調十分和諧動聽。嗩吶是仡佬族喜慶佳節不可缺少的樂器,用嗩吶吹出的《老灰調》、《過山調》、《過河調》、《過街調》、《迎親調》等十余個曲牌,配合鑼鼓壹起吹奏,氣氛更加熱烈。

生活在大山中的仡佬族,還以其多有技藝精良的石匠而遠近聞名。他們在石墓、石碑、牌坊、橋梁、欄桿等用品和建築上的石刻獨具特色,采石場上常常傳來他們那粗獷豪放、山鳴谷應的石工號子。

崇敬竹子

仡佬族稱竹子為“仡佬”,“仡佬”族意譯為竹族是準確無誤的。以竹來作為人名並不奇怪,但是以竹來作民族名稱肯定給第壹次聽到這個意譯的人以新鮮感,哪怕這是壹個很古老的民族,同樣讓人感到新奇,就像冬天看到春筍出土壹樣令人振奮。中國人賦予竹子很多 美德,耐寒、正直、虛心、堅韌、有廣泛的用途等等,所以用竹子來作民族自稱實際上是很文雅,很有內涵的。關於仡佬族崇敬竹子的習俗,早在1600多年前成書的《華陽國誌?南中誌》和1500多年前成書的《後漢書?西南夷列傳》中都記載有如下傳說:夜郎者,早先有壹女子在遁水(今貴州西部北盤江)洗滌,有壹段三節長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兩足之間,推之不肯漂走。聽到筒中有小孩的哭聲。剖開竹筒,見壹男嬰,抱回養大,有才有武,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在拋棄破竹筒的地方,生長出茂盛的竹林,後人建竹王祠祀奉。關於竹王的傳說,以及崇敬竹子的習俗,至今仍廣泛留存在各地的仡佬族民間。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梅家寨的仡佬族,在生下第壹個男孩時,父母要將其胎盤和壹些雞蛋殼埋入竹林地下,以祈得到竹王護佑。春節,家家戶戶要到竹林去供獻竹王錢。有不少地方以竹筒裝米祭祖或求豐收。有學者認為,對竹子的尊崇源於竹圖騰崇拜,而這種崇拜又源於竹子對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

年節餵樹

仡佬族壹年之中要過兩個年節,壹個是春節,另壹個是仡佬年,仡佬年在農歷三月初三過。春節的時間和習俗大致與漢族相同,但有“餵樹”的特殊內容。“餵樹”又被稱為“祭樹”或“拜樹”,起源於仡佬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古樹(大樹)崇拜。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的仡佬族,在農歷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備好米酒、豬肉、鮮魚、糯米飯等供品,帶著紅紙鞭炮,以親友關系相約上山拜樹。見樹後先鳴鞭炮,然後選擇高大粗壯的古樹燒紙焚香跪拜。拜畢給樹“餵”祭品:壹人執刀在樹皮上砍3個口子,另壹個“餵”些肉飯酒於刀口中,最後用紅紙把刀口封住,給樹除草培土。“餵”飯時針對不同的樹,要對答不同的詞。如對果樹,要說:“餵妳飯,結串串;餵妳肉,結坨坨”,表示預祝果實累累。“餵”樹之後,人們歡聚宴飲。有些地區在農歷八月十五也捧著牛心和新米飯祭拜寨旁的神樹“菩薩樹”,祈祝豐年。

而每年的農歷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蟲節”。這壹天,家家飯桌上都擺著幾盤別的風味的菜--油炸蝗蟲、腌酸螞蚱、甜炒蝶蛹、燒炒蚜米泥鰍等。

還有壹些地區把“祭樹”稱為“祭山”,因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區,熱愛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體對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壹棵古樹,它是頑強的生命力的體現。祭祀以村寨為單位,只許成年男子參加。除供獻祭品外,巫師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風趣的婚禮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開始“哭嫁”。娶親時新郎不親迎,而是於婚期前壹日派轎夫在天黑前到女家。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攔門禮”,要行敬酒、鋪氈、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時先將花轎擡進堂屋,由新娘的兄長或叔叔將新娘“拉出”裏屋,給祖宗父母磕頭,爾後“強抱”入轎中,表示對娘家的戀戀不舍。娘家人把轎子擡出村寨外,才交給男方轎夫。轎前有兩人持大刀開路,花轎周圍有彩旗和藍傘簇擁,途中鳴號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熱鬧。到新郎家拜堂後,新娘要重新梳妝打扮,然後到寨中寬敞處讓大家欣賞、逗笑,以便和鄉親們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禮更有趣。新郎騎馬去迎親,有4個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著竹掃帚,另2人擡著酒肉禮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幾個壯漢攔路“搶劫”,把“搶”來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妳這點禮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門,有壹群人手執木片圍“打”新郎,男方執竹掃帚要全力保護突圍。新郎跑進女方家門,馬上有“敬親酒”招待,而且新郎與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畢,新郎將新娘“抱”上馬背,新郎執韁引路而歸。

隆重的婚禮宴席分二臺或三臺,即要連續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壹臺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幹鮮果品。第二臺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種涼拌拼盤。第三臺是正席,除必有的兩碗扣肉外,還得有各種烹炒的民族風味。

婚宴中,仡佬族還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將酒釀好後密封於外抹柴灰拌黃泥的壇中插上兩根竹竿,壹彎壹直,竹節沒有完全打通。飲用時打通竹節,直管進氣,彎管咂吸而飲,飲酒時有專門唱“打鬧歌”的歌手助興,使客人感到壹片溫馨。

高臺舞獅

仡佬族的民間高臺舞獅,是很受群眾喜愛的娛樂活動,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高臺是以8至12張大方桌壹層層疊壘而成的,最上面的桌子四條腿朝天,總高度10多米,壹個舞獅班子,少則四五人,多則15人。壹般同時登臺表演的是4人。兩個人扮獅子,把獅頭獅皮披蓋在全身,只露兩腳;另外2人分別裝扮成孫猴和笑臉和尚。有時還有同時出場的小獅子。“孫猴”和“笑臉和尚”揮舞手帕逗引大獅子逐層攀上高臺,直至頂端。上攀的動作十分驚險,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與“和尚”、“小獅”與“小獅”壹正壹倒向上;大獅子有直上、穿上、穿繞桌子螺旋上,到最高處還要四腳踩桌腿表演,不帶任何保險繩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動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鰲魚吃水”、“雛鷹展翅”、“鯉魚曬肚”、“蜘蛛吊線”、“仙猴摘桃”、“滾龍抱柱”、“沖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樁”、“疊羅漢”、“旋風車”等,壹個舞獅班有時可連續表演四五個小時。有些動作使人屏息斂氣,怦然心動,有些動作又滑稽可笑使觀眾忍俊不禁。

蔑雞蛋與打花龍

仡佬族民間較普遍的體育遊戲有打篾雞蛋、打花龍、打雞毛球、賽馬、跳筋舞、磨貓等。打篾雞蛋,是用楠竹或金竹細篾編織成壹個鴨蛋大的球,球內塞滿稻草或碎布舊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劃出分界線,參賽兩隊各自進入自己的半場。比賽開始,甲方用手把“蛋”拍擊到乙方場地,乙方再打過來,或用腳踢過來。蛋被打出界外,或沒有接住,或觸到了手足之外的身體部位,對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計勝負。

“花龍”是在蔑編的球中裝了些銅錢和碎磁片,拍打或投擲時能發出悅耳的聲音。比賽時不分隊,先由壹人拋擲“花龍”,參賽者去搶接,接到手後再拋,並喊叫自己要拋“花龍”了,誰接拋的次數多,誰就是優勝者。因為爭搶激烈,又沒有固定的場地範圍和比賽時間,所以很熱鬧,也很容易看出誰最機敏,最有耐力。

崖穴葬和石棺葬

仡佬族在古代實行崖穴葬與石棺葬,近代雖然有木棺石槨土葬的,但崖穴葬和石棺葬仍有遺存,且土葬必以石壘為標誌,墳頭要栽黃楊樹,墳前要栽梭羅樹、桂花樹等象征好風水的樹木。崖穴葬有自然穴洞和人工鑿穴兩種。人工穴分崖上鑿穴、石板鑲穴、石灰竹竿拱穴、土磚拱穴數種。石板鑲穴又有“文書桶”、“筲箕形”、“明堂”、“響堂”、“暗槨”等形制。石板鑲穴可父子婆媳***塋。石棺用石板砌成,壹般葬於土墟、山頂、溪岸,也有葬於亂石叢林的。現存崖穴葬較著名的是道真縣三會鄉青球崖墓穴群。在陡峭的崖壁上開鑿出排列有序的墓穴,每穴高約1.2米,寬約1.7至2.6米,進深約2米左右。穴中以石鑲嵌墓廓,排列整齊,數字多為單數,有的有7函、9函,甚至十多函。道真縣王寅亮的墓。以青石建制,墓前壁雕刻為牌坊,總體若寶塔,分3層,通高5.5米,寬6米。底層置3個墓門,上雕歷史人物、花草鳥蟲,頂檐額浮雕鳳凰。二層4柱3門,刻民俗故事。三層中間兩柱透雕蟠龍,兩側雕鳳凰展翅。雕工精致,設計巧妙,施於壁立峭崖,疑為鬼斧神工,然所雕龍鳳草花及人物又栩栩如生,源於自然與生活,可謂技藝高超。

  • 上一篇:什麽樣的婚禮最有意義?
  • 下一篇:企業有哪些好的宣傳推廣方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