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字
當瑪雅文明消失在未知的空間裏,當古巴比倫王朝在壹片硝煙中終結,當古羅馬鬥獸場成為永久的夢想,當古埃及的金字塔成為神秘的謎團...只有妳,依然昂首挺胸。
胸,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妳躲過了戰爭和饑荒。妳步伐堅定,意誌堅強。妳怎麽教我不愛上妳——偉大的中國,偉大的傳統,偉大的文化!
但是現在,對嗎
對於妳,我在鼓掌的同時,更多的是難過——我熬過了無數的艱辛,妳為什麽要在繁花中獨自枯萎?為什麽要在這個和平年代緩慢而沈重地走向終點?這是為了
為了不成為科技發展的絆腳石,13億中國人民會過上更富裕的生活嗎?或者說,我們這些孩子,為了追求那種物質上的滿足,無情地犧牲了妳,所以妳不得不和我們在壹起。
含淚告別?
不難發現,中國畫正在離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毛筆早已被鼠標推到了書架的角落,茶道在中原大地漸漸失傳:它們在外來文化中崛起、興盛。原來是我們的健忘讓妳“奄奄壹息”!
不難理解,壹排排滿載美食的搖櫓船滿足了遊客的舌尖,卻破壞了充滿詩情畫意的西湖清澈之美;旅遊熱的高潮把旅行社的口袋染成了金色,卻把麗江古城的寧靜塗成了黑色...原來是我們的過度發展讓妳“生命危在旦夕,妳永遠不會安全”!
外敵再強大,也從來不會把妳打倒,妳在乎的孩子卻輕易把妳傷成碎片;妳給了我們文明後代的光環,我們卻在無知和迷茫的腳步中將其擊碎。偉大的
傳統文化,請帶著無盡的歉意等待13億中華兒女!時間可以買到科技的發展,卻喚不回正在消失的文明。金錢可以彌補物質的不足卻不能充實空虛的精神。妳為我們做了。
我獲得了無與倫比的財富,難道我們不該放慢追逐科技的腳步,拾起內心深處對妳的回憶;難道不應該先淡化金錢的觀念,治愈妳的血淋淋的傷口嗎?
什麽?現在,我們決心彌補我們的錯誤,決心在未來的5000年、50000年甚至5億年裏,妳們仍將統治世界。這樣妳就不會再呻吟,不會再皺眉,不會再露出笑容,永遠在壹起。
它就在我們身邊嗎?
所以,請等我們,不要這樣離開我們。生根發芽,靈魂之花才會綻放。紮根了,國樹才會茂盛。
所謂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7月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是指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非物質形式。
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間活動和禮儀、民間關於自然和宇宙的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
與文化表達相關的文化空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想象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
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壹切文明的瑰寶。保護文化遺產,維護民族文化的傳承,對於聯結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壹和社會穩定至關重要。
重要的文化基礎也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2006年6月10日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前夕,文化部宣布“中國非物質。
優質文化遺產”標誌。2007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據悉,文化部將與教育部等部門協商,計劃將“非物質遺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將“非遺”納入中小學課程,組織“非遺”走進大學,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和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的十七大報告也特別提到,要加強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
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鑒於廣大中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不多,特設置征文訓練題目,以審題為導向,同時附上學生的作品和簡評,以便
吸引中學師生的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