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惠州為代表的東江菜中,“惠州三件寶”早已耳熟能詳;除此之外,惠州還有不少獨具特色的民間小吃,如阿絆叫、逆糍、艾角等,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卻鮮為人知。如今,借美食嘉年華的大好時機,本報記者將帶妳去尋訪惠州小吃。
逆糍
又稱捏糍,逆糍是惠州風味小吃,外地不多見。要找到逆糍可不太容易,好不容易找到壹家,卻被告知早已賣完,明日請早。次日,記者特意起了個大早,終於看到了逆糍的廬山真面目。其做法是取糯米粉蒸熟,然後包裹白糖芝麻做成軟體圓形狀。吃壹口,滿口是芝麻和糯米的芳香。
逆糍在以前是惠州傳統的節日專祭食品,最早是用於民家祭牛神用的供品。惠州俗語“十月朝,糍堆祿祿燒”就是惠州民間過“十月朝”(民間傳統節日)的寫照。“十月朝”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惠州誌》有記載:“十月朝,城中作粉食薦祖,鄉落以粉食掛牛角以報其勞。”裏面所指的“糍堆”和“粉食”其實同為壹種食物,即惠州傳統的風味食品糯米糍粑,惠州俗話稱“逆糍”。
艾角
又叫粉果,“過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這是惠州特有的過冬習俗。
制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米粉。制作“艾”是最為重要的壹環: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開水煮後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絨狀,制成食用艾。之後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鹹、甜各料做餡包成角狀。惠州過冬食用的艾角多采用鹹料,傳統用料多為蘿蔔絲、豬油渣、蝦頭、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如今艾角作為獨具特色的惠州包點出現在大小飯店的餐桌上。
傳統的沙糕 售賣形式很獨特,賣家往往用頭頂著疊得高高的大板隔子沿街叫賣。有人買時便放下隔子,掀開紗布,用鐵皮鏟子將壹塊塊沙糕 鏟起,賣完壹層又壹層,直到全部賣完為止。
沙糕 的制作方法有別於壹般糕點的“水調米粉成型蒸熟法”,它采用的是壹種獨特的“擦粉過篩法”,然後平鋪在有紗布的木板隔內蒸熟,而後切成2寸見方的方塊。
水
水 ,又叫“七層 ”,在廣東其他壹些地方也有見。惠州別於外地,是將之主要用作“六月六太陽誕”的專祭食品,惠州民間歌謠有唱:“六月六,曬衣服,蒸水 ,駁(點)蠟燭”。那天人們早早將屋內冬衣和被帳拿出戶外暴曬,而後蒸好七層水 ,點燃紅蠟燭,祭拜太陽。
水 的用料是很普通的粘米粉漿,加以油、鹽、蝦米、蘿蔔絲、五香粉、肉粒或豬油渣等。取大圓盆,先鋪壹層水粉,上鋪肉料蒸熟,再蒸第二層,直至七層。
七層 到底是何種模樣,記者只能憑想象了。在街頭,已切割成塊狀的水 同樣十分誘人,壹塊塊又白又嫩的水 ,經過油煎,不禁讓人垂涎。
阿絆叫
光聽到這個名字就讓人想壹嘗為快。惠州話稱奶奶為“阿絆”,望文生義,估計阿絆叫這個名稱多少和奶奶有點關系。據說清代以前就已經有阿絆叫這種食品。
阿絆叫其實是壹種油炸品,外酥內軟,有蘿蔔的清香而不油膩,噴香可口,十分誘人。吃的時候往往蘸上香醋,其香無比。
記者在大街小巷尋訪阿絆叫時,問起這名字的來歷,基本沒有人能說得上來,好些做阿絆叫的老板只知道它的歷史已相當久遠了。阿絆叫油炸時香氣飄逸,穿透街坊屋宅,是否連掉了牙的老阿婆都被其香吸引,由此而稱“阿絆叫”,那就不得而知了。
斂糕
斂糕是比沙糕 更為常用的禮儀專用食品。按惠州風俗,出生、婚儀、壽誕等喜事要蒸紅斂糕,喪事則蒸白斂糕。
在制作上,斂糕壹般用四分糯米、六分粘米,行話稱“四破六”。然後用水混合調勻,並加上糕種(發酵物),而後制成餅狀蒸熟。斂糕被視作專門的禮儀食品,除了禮儀用外,少見有做商品買賣,這和沙糕 大不相同。
發糕
因其成品往往混有花紅粉且體積較大,故又被稱作大紅發糕。大紅發糕取其“發”字,普遍用於喜事中。在惠州,壽誕、出生、婚嫁等風俗中對之頗有講究。壹般是將大發糕切成小塊,或作為賀客諸親的回禮,或分發鄰裏鄉親,今城中居民及近郊農民仍甚講究。制作發糕壹般使用純粘米,加糖、發粉或糕種,用大盛器蒸,蒸好的糕點若發得很大,尤令主人高興。
大籠
北方人稱“年糕”,客家人稱“甜 ”,“大籠 ”是惠州民間的特稱。由於過年多用於祭神、祭祖、祭竈君,所以被視作是過年的祭祀食品。大籠 在用料上和北方的年糕稍有不同,而和客家的甜 相近,均是以糯米粉為主料。視各人的需要加入紅糖、冰片糖、白糖或沙糖,又視 的軟硬程度加粘米粉。大籠 是過年的食品,民間習慣在蒸好的大籠 上貼壹張小紅紙作為祭品,或送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