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的改變往往意味著朝代的更替。
《荀子·知望》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水’表面上指的是人,實際上指的是人的價值觀。
如果被統治階級的價值觀與統治階級的價值觀沖突,甚至背道而馳,那就意味著改朝換代。
同樣,這種價值觀的對立也造成了族群間的戰爭沖突。漢武帝為什麽要窮兵黷武攻打匈奴?根本原因是遊牧民族和定居民族的價值觀差異。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深入分析了中國和西方的價值觀。
目的是求同存異。
在開始題目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壹個問題。
什麽是價值觀?
人過的是以生存為基礎的生活,生存需要克服環境壓力。克服壓力的武器是了解外界,包括人、事、自然、過去、未來等等。
而這種認知就是我們所說的價值觀。
價值觀的變化與文化密切相關。
文化是長期的積澱,也是古代人類通過理解生活、改變生存環境而創造的終極價值。也是個體走向集體後* * *壹樣的思維方式。
而這種獨特的文化就是價值觀的體現。
如果把文化體系層層理解。
第壹層是民俗,即生活方式的象征。比如不同的衣服,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建築。
第二層是偶像崇拜的人格特征。每壹個古代英雄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他的人格特征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是文化特征的典範。
第三層是禮儀文化。禮儀是人們交流和表達自己的獨特方式。每個民族對外界的態度都可以從禮儀上看出來。
第四層,也是最深的壹層,就是我們所說的價值觀。價值觀是民族的精神體現,是最深刻也是最難理解的。如果妳能理解價值觀的差異,妳就能在溝通中獲得壹張王牌。
就是老祖宗說的,知己知彼。
明確了價值觀的定義後,我們開始從六個方面分析中西價值觀的差異。
主流意識形態的差異。西方文化誕生的源頭在於海洋,對外的探索滲透著西方人的基因。而探索的動力就是攫取財富。這也造就了西方意識形態中的個人主義和侵略性。
西方對個人意義的強調也是英雄主義的壹種表現。這種體現往往被賦予積極的意義,強調競爭與生存的關系。
另壹方面,中國經歷了很長壹段時間的封建社會。君主和宗族的絕對觀念決定了個人服從集體的意識。強調個人和集體之間的相互依賴。
與此同時,集體的重要性得到了最大化。這樣壹來,個人主義就蒙上了壹層貶義的色彩,衍生出來的名詞就是利己主義。
在三綱五常的約束下,自私是絕對不允許的。簡而言之,就是‘克己’。
個人價值取向的差異。西方文化中的個人價值觀是多元化的。黑死病的流行打敗了西方的封建制度,生存所需的條件更加廣泛。新的社會體系已經是壹片廢墟,每壹個由學科衍生出來的職業都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士農工商地位平等,克服了貴賤發展的桎梏。這也是西方文明超越東方文明的起點。
而中國人也經歷了百家爭鳴的階段。可惜自從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就走向了武帝獨尊儒術。它奠定了中國人統壹的個人價值取向,是官本位社會的開端。
從此,以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士大夫階層的理想,政治成為士人表達抱負的唯壹途徑。壹切都是低人壹等的,只有高學歷導致了學者、農民、商人的卑微地位。科學的發展從搖籃就設置了障礙。
因此,中國人的智慧主要體現在政治上。每壹個歷史悠久的朝代,為了穩定政局,都不想從根本上改變普通人的個人價值取向。
所以壹個讀書人只有兩條路可走,勝者為朝官,敗者明智自保。要麽隱居,要麽喝酒。反正沒人想開發別的。偉大的資歷白白浪費了,卻為佛道的興起創造了營養。
對人性認知概念的差異。這壹方面要從欲望的差異來分析。西方人認為人性本惡,人生就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而這種價值伴隨著外來的征服、改造和收購。也是典型的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相結合的產物。
和便利的海洋條件服從這種固有的惡習的願望。披著探險的外衣對外侵略,成了實現個人價值的最佳途徑。這股思潮的高漲,導致了原始資本主義積累的血淚史。
中國人認為生命的開端是美好的。萬惡都是後天養成的,所以壹切都可以避免。從而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道德倫理觀。
中國人註重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保持和諧。也就是說,道家說天人合壹,水利不爭萬物。
同時,這種看似良性的約束也導致了所謂的中庸之道,將人類發展的本質推向了順從和從眾。
中國人長期生活在相對封閉的封建社會環境中,抱著知足常樂的態度。優點是和諧穩定,缺點是面對咄咄逼人的外部威脅,在打不贏的情況下要麽不屑於爭辯,要麽幹脆順從到底。
這種情況直到在苦難中無法壓抑才得以改變。因此,中國人民遭受了百年的現代血淚史。
溝通理念的差異。西方人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他們可以通過使用攻擊性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特殊性。這樣不僅會讓人覺得反感,還會獲得很多掌聲。
相反,中國人很健談,這不是壹種美德。反而會讓人覺得輕浮,求名。事實是事實勝於雄辯。
在交際活動中,中國人往往會潛移默化,察言觀色,通過順應對方的態度來贏得好感。這樣更有利於人類生活。同時也是維護和諧的體現。
所以想想,壹個擅長語言攻擊,壹個矜持。最後的結果不言而喻。
歷史觀念的差異。西方人的歷史是壹部掠奪史,沒有什麽值得銘記的。所以西方人簡單的把歷史理解為壹條線,過去的就是過去的。我們應該放眼未來,探索更多新鮮事物。而這種挖掘顯然是不脫離侵略的。
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和朝代更替,從古至今,決定了對歷史的高度重視。
唐太宗曾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
所以,中國未來的基礎是吸取過去的教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不幸的是,中國歷史上充滿了明知故犯的例子。每個皇帝都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改朝換代還是不可避免。
新舊觀念的差異。在西方價值觀中,年輕意味著競爭中的活力。年齡的增長代表競爭力的喪失,很快就會被社會拋棄。所以很多老人的余生都是在孤獨和抑郁中度過的。
這種觀念在中國人眼裏很難接受。俗話說,壹個老人贏得家裏壹個寶,年齡意味著資歷、智慧和知識的積累。再加上儒家孝道的影響,尊老壹直是中國人的美德之壹。當然也有壹些極端的例子。
綜上所述,是中西方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也是雙方沖突的根本原因。如有不同意見,請寫在評論區,與大家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