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績效評價方法
(壹)主要基於財務指標的評價方法
REVA指數的評價方法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EVA(經濟增加值)是美國評價企業業績的幾種新方法中最引人註目和應用最廣泛的方法。EVA是指企業的資本收益與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更具體地說,EVA是指稅後經營凈利潤與所有投入資本(包括借入資本和自有資本)和機會成本之間的差額。如果這種差異為正,說明企業創造了價值和財富;反之,則意味著企業失去了價值。如果差額為零,說明企業的利潤只能滿足債權人和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在EVA評價體系中,EVA是其核心指標。該理論認為,無論是會計收益還是經營現金流量指標都存在明顯缺陷,應堅決摒棄;會計收益不考慮企業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難以正確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業績;經營性現金流量雖然能正確反映企業的長期業績,但並不是衡量企業年度經營業績的有效指標。相反,EVA可以有效地將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所以它是壹個可以廣泛應用於企業內外的業績評價指標。
EVA研究的是公司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利潤。這壹點非常重要,因為不僅大多數上市公司想提高股價,大多數民營企業也想盡辦法讓未來的價值高於現在的價值。EVA本身衡量的是公司獲得的利潤是高於還是低於投資者期望的最低報酬。這個最低工資意味著什麽?資本成本?因為這是壹個企業為了使用他們的資金,必須為投資者獲得的最低金額。所有高於這個最低金額的收益稱為。超額收入?。這個最低收益率根據每個公司的風險水平而有所不同。比如高科技公司是比電話公司風險更高的行業。相應地,投資高科技公司的投資者所期望的最低回報率要高於投資電話公司,因此高科技公司的資本成本更高。
EVA的應用創造了壹個讓管理者更接近股東的環境。企業的經營者甚至普通員工開始像企業的所有者壹樣思考,權益資本不再被認為是?自由資本?他們不再追求短期利潤,開始關註企業長期目標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壹致性,關註資本的有效利用和現金流的增加,從而提高企業的EVA績效。
REVA(Jeffrey,1997)是在修改EVA的基礎上提出的。這個指標認為,公司用來創造利潤的資本價值既不是公司的賬面價值,也不是資產的經濟價值,而是市場價值。所以衡量股東收益,要從年初公司市值計算的資本成本中減去公司年度凈利潤。r EVA相對於EVA指數有以下優勢:第壹,只要REVA指數無論如何都是正的,股東的價值就壹定會增加,因為REVA是按照公司的市值來計算的,EVA指數為正的時候股東的價值不壹定會增加。其次,REVA可以單獨以所有者權益為基礎計算,也可以與所有者權益和負債壹起計算,而EVA指標不能直接計算。
(二)以非財務指標為主的評價方法。
1.德魯克以改革為核心的觀點
彼得·德魯克圍繞1995寫了很多文章,闡述了企業組織收集主要競爭對手信息的重要性。同時,他也強調,每個企業組織都需要壹個核心能力:改革?。因此,他主要致力於幫助企業記錄和評估他們的改革。
按照德魯克的觀點,評價壹個企業改革的出發點不應該僅僅基於其自身的業績,而應該仔細評價其所在行業在某壹時期的改革以及企業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強調,績效考核體系首先要突出管理部門的意識形態,通過設計壹系列具體問題,提醒員工真正需要註意的領域,然後提供壹個內部組織,讓員工關註並發現這些領域可能存在的問題。
雖然德魯克的觀點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模型,但他對競爭和改革的理解為非財務指標進入業績評價體系提供了基礎。
2.霍爾的?四個音階?討論
羅伯特·豪爾認為,評價壹個企業的績效應該基於四個標準,即質量、運營時間、資源利用和人力資源開發。
質量等級。霍爾將質量分為外部質量、內部質量和質量改進程序。外在質量是指顧客或企業組織外的其他人對產品和服務的評價,是產品和服務的本質。具體指標包括:客戶調查、服務效率、保修和可靠性。內在質量代表企業組織的運行質量,包括總產量、生產能力、檢驗率、不良品、返工率等。質量改進計劃是企業組織為確保高水平的內部和外部質量而采用的計劃或壹系列公式化步驟。需要註意的是,今天的質量提升是明天的內在和外在質量。
操作的時間尺度。霍爾認為,運營時間是將原材料變成成品的時間段。具體包括:工具維護時間、設備維護時間、產品和工藝設計變更時間、項目變更時間、工具設計時間、工具建造時間。
資源使用規模。這壹尺度用於衡量具體資源的消耗和相關成本。如直接人工、原材料消耗、時間利用率、機器利用率等。前兩個指標是制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直接成本,後兩個指標既包括直接成本因素,也包括間接和機會成本因素。
人力資源的衡量。霍爾指出,企業需要有壹定的人力資源儲備和能夠對員工進行適當評估和獎勵的管理體系。
霍爾將質量、時間、人力資源等非財務指標引入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認為企業可以通過改進上述四個尺度來降低競爭風險。霍爾將運營時間作為業績評價標準,意義重大。首先,作業時間的測量有助於企業關註潛在的增值領域,發現非增值活動。第二,操作時間的測量提供了關於企業靈活性的有用信息。當今市場,顧客是上帝,產品和服務滿足特殊需求的能力是企業生存的關鍵。為了實現這壹目標,企業必須基於訂單從事經營活動,而作業時間的計量恰恰反映了企業如何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霍爾也承認,很難要求企業進行全方位的變革,企業通常只能在壹段時間內進行四次漸進式的改進。需要註意的是,任何指標的提高都不應該以犧牲其他指標為代價,比如作業時間的提高不應該以降低質量為代價,同樣,質量的提高也不應該以犧牲資源為代價。但是霍爾的呢?四個音階?對人力資源開發缺乏更具體的建議,這也是它的缺陷。
(三)公司業績的綜合評價方法
1.卡普蘭和諾頓的綜合記分卡
羅伯特·s·卡普蘭和戴維·P·諾頓的綜合記分卡是壹種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它既包括財務指標,也包括非財務指標。綜合記分卡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評價企業的業績:(1)財務方面;(2)內部操作和技術;(3)客戶導向;(4)學習、創新和成長。
財務指標用來反映企業如何滿足股東的需求,即股東價值最大化。典型的指標包括:凈資產收益率、現金流量、盈利能力和盈利預測的可靠性。
企業內部運行和技術指標用來反映企業組織是否很好地完成了核心工作。具體指標包括:產品制造周期、單位成本、良品率、廢品率、機器利用率、生產準備時間、產能利用率等等。以顧客為導向的指標用來反映企業組織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代表性指標包括:客戶滿意度、市場占有率、產品交付率等。
學習、創新和成長指標用於反映企業改進和創新的能力。具體指標包括:員工滿意度、員工流動性、員工培訓次數、員工建議次數等。
以上信息對於企業組織的持續發展非常重要。正如卡普蘭和諾頓指出的,成功的組織管理需要管理部門和管理者有能力不斷調整構成績效評價標準的信息。
壹個設計良好的綜合記分卡可以滿足企業的使命、戰略和內外部環境。卡普蘭和諾頓的綜合記分卡在幫助企業改善和加強管理部門的計劃和控制能力方面取得了實際成效。許多企業已經開始采用綜合記分卡作為他們的績效評價標準,如蘋果電腦公司和新西蘭電信公司。
綜合記分卡的主要缺點是績效指標體系往往不壹致,在學習、創新和成長方面缺乏明確的界限。例如,卡普蘭和諾頓認為,員工滿意度、員工建議數量和每個員工的收入水平都是學習、創新和成長的指標。但是員工滿意度並不是內部運營和技術的爛指標。同樣,每個員工的收入水平作為財務指標似乎更合適。事實上,創新是壹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它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似乎很難單獨將其定義為某壹方面的指標。
2.克羅斯和林奇的等級制度
凱爾文·克羅斯和理查德·林奇提出了壹個將企業總體戰略與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相結合的業績評價體系。為了強調整體戰略和績效指標之間的重要關系,他們列出了壹個績效金字塔。
在績效金字塔中,公司的總體戰略位於最高層,企業的具體戰略目標由此生成,並逐級傳遞到企業組織,直至基層的運營中心。有了合理的戰略目標,運營中心就可以開始建立合理的運營效率指標,以滿足戰略目標的要求。然後,將這些指標反饋給企業最高管理層,作為制定企業未來戰略目標的依據。
在績效金字塔中,戰略目標傳遞的過程是多級瀑布,首先傳遞到單位層面。因此,市場滿意度和財務績效指標應運而生。戰略目標會不斷向下傳遞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系統,產生的指標包括顧客滿意度、柔性、生產效率等。前兩個* * *構成企業組織的市場目標,生產效率構成財務目標。
最後將戰略目標轉移到運營中心層面。它們由質量、運輸、周轉時間和成本組成。質量和運輸構成客戶滿意度,運輸和周轉時間構成柔性,周轉時間和消耗構成生產效率。
我國現行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看,現有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仍然是基於傳統的財務數據。雖然近年來設置了非財務指標,但所占比例較小,而且都是評價指標,沒有給出衡量方法,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大。這種只註重財務因素、反映企業財務成果的指標體系,不利於評價企業的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影響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財務指標在評價中有以下局限性:
1.財務指標評價體系過於註重獲得和保持短期財務成果,鼓勵了企業管理者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為。在現有的業績評價體系中,利潤是壹個非常重要的評價指標,企業的經營者必須集中精力提高季度和年度的利潤數字,因此他們更關註企業的短期盈利能力。為了追求更高的會計賬面利潤,管理者很可能利用手中的經營權做出增加短期利潤但損害長期利益的經營決策,即經營決策中的短期行為。追求短期目標,比如通過削減研發經費、廣告經費、機器維護來增加當年利潤,顯然損害了企業的長遠利益。評價體系中利潤成分越高,企業的短期行為就越有可能擴大,因為會計利潤只能反映過去的事實,不能充分顯示企業未來的潛力。
2.弱化財務指標的監控功能。大部分財務指標都是以會計數據為基礎的,這樣會計數據在反映企業真實經營活動方面的不足就會帶入財務指標,從而導致財務指標?監控?功能弱化。由於不同的會計政策選擇和不同的權責發生制調整,會產生不同的會計盈余數字。也許有些財務指標可以通過細致的調整消除會計信息中的失真,但這會導致指標本身的復雜性。指標越復雜,人們越難以理解和接受,指標的導向和監控功能越低。
3.容易導致利潤操縱。尤其是只有少數幾個財務指標作為考核標準時,更容易被操縱。因為績效考核往往是制定薪酬、決定雇傭和晉升等契約的依據,為了實現其經濟和政治目標,管理者有操縱盈余和操縱利潤的動機,通過選擇會計政策或通過關聯交易美化財務業績。
4.財務指標的評價體系是關於過去的,在信息時代很難用它來指導和評價企業。信息時代,企業要完成創造未來價值的任務,必須對客戶、供應商、員工、流程、技術和創新進行投資,這導致企業績效評價中不可測量和不確定的因素越來越多,企業行為與企業價值的關系越來越復雜,單純的財務指標評價很難涵蓋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財務指標在上述方面的缺陷,正是非財務指標想要彌補的。非財務指標可以用來評價各種經營行為,不受會計信息局限性的影響,同時避免了財務指標貨幣化的困難。它還能指導現有的商業活動嗎?描述?使其能夠包含當前財務指標中未包含的,但可以在未來財務指標中體現的企業價值信息。
企業績效評價標準
績效評價標準分為財務績效的定量評價標準和管理績效的定性評價標準。財務績效的量化評價標準包括國內行業標準和國際行業標準。國內行業標準根據國內企業年度財務和管理統計數據,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按年度、行業、規模統壹計算。國際行業標準是按照在行業內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大型企業相關財務指標的實際值計算,或者按照同類型企業相關財務指標的先進值,剔除會計差異後計算。財務績效量化評價標準根據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和指標類別分為優、良、中、低、差五個等級。
根據評價內容,結合企業管理的實際水平和出資人的監管要求,計算出經營業績的定性評價標準,分為優秀、良好、中等、較低、較差五個等級。
猜猜妳有興趣:
1.企業的業績評價指標有哪些?
2.什麽是企業績效?
3.企業財務評價的方法有哪些?
4.企業績效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5.什麽是經營業績?
6.企業員工年終績效考核意見
7.財務績效的體現及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