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戰略是什麽?就像明茨伯格說的,戰略的定義有上百個,有定位說、計劃說,有學習說,但是這些定義都是“瞎子摸象”,摸到尾巴說戰略是繩子,摸到大腿就說是柱子。但我想有壹點是***同的,就是在戰略執行上都會有很多***同點,企業轉型(transformation)是指企業的重要方面在本質和模式上的徹底改變。所謂重要方面,就是事關企業的生死存亡、興旺衰敗的重大事情。所謂本質上的改變,就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變化,而是通過量變導致的質變,或是不經過量變而出現的突變。所謂模式上的改變,就是模樣和形式都已徹底改變。個人認為,戰略轉型是企業上了臺階後存在的轉型,只有誌存高遠,才會有戰略轉型。
在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競爭優勢的來源正以逐步加快的速度被刨造和侵蝕。許多企業為了在不確定環境下求生存、做大做強和謀求持續成長紛紛走上了戰略轉型之路。導入世界級企業的競爭思維和操作方法,建立快速戰略反應機制突破慣性思維,創造新的市場,超越競爭對手,獲取全新的利潤!
任何壹個企業戰略轉型有兩件事情要做:
第壹個,壹個公司的資產要從4個億發展到400億,最關鍵的就是管控模式的轉變,集團管什麽,集團怎麽管下屬企業,下屬企業管什麽,如何衡量與跟蹤下屬企業;
第二個,企業商業模式的轉變,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總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要以問題為導向,建立壹個適應市場需求的模式。企業的問題是什麽?就是企業戰略目標如何落實,即如何利用管控模式和商業模式實現戰略目標。請看下面的案例:
在熱播電視劇《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裏,紅彤彤的富士膠片化妝品品牌“ASTALIFT”(中文名“艾詩緹”)作為劇情廣告狠狠出了壹把風頭。劇中女主人公開了家化妝品加盟店,專售該品牌護膚品。於是乎,ASTALIFT廣告順理成章拉開序幕。在演員臺詞和行動的烘托下,富士想要傳遞給消費者的信息壹壹被和盤托出:原先生產膠片的富士開始賣化妝品了,銷售比較火爆,很多地方斷貨……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了解到,有位鄭州化妝品商人看完該劇後,上網發帖求助,咨詢怎樣才能獲得該化妝品的加盟授權。這樁植入廣告的創意談不上精彩,但價值不容小覷——它讓以膠片起家的“老企業”力推的“新產品”華麗出場,既吸引消費者目光,也拉開了富士膠片跨界開賣“化妝品”的大幕。
“轉型”大師拉姆·查蘭曾言:“現在,到了我們徹底改變企業思維的時候了,要麽轉型,要麽破產。”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轉型對於企業來說是堂必修課。當數碼技術令膠卷行業成為歷史的時候,膠卷企業們也紛紛被迫進行著市場轉型,找尋新的發展方向。昔日的膠卷行業的巨頭富士膠片在中國轉型賣起了化妝品。富士膠片在日本本部仍以醫療影像為主業,但在中國市場卻只賣化妝品。這乍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項業務,卻是富士膠片另辟蹊徑的轉型成果。那麽,富士轉型賣化妝品靠的是什麽?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是從真實的客戶體驗出發立足於新的領域。在富士的這場戰略轉型中,從產品研發到營銷模式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以往膠片上的化學塗層,可以通過數值來反映物理屬性。但是化妝品,就需要人最直觀的感官感受。在研發過程中,研發人員用上百種樣品在自己身上嘗試,通過測量皮膚的水分量和蒸發量來檢測產品效果。並且還通過邀請消費者免費試用的方法,通過消費者的反饋意見不斷改進自身的產品,加快新產品的最終成型這壹過程。
其次,靠的是基於優勢領域裏的核心技術作為企業跨界的助力。從2006年開始,富士膠片將自己原有的4個研究所,尖端核心技術、有機合成化學、先進打印材料和生命科學研究所整合為“富士膠片先進研究所”,將此跨行業的技術平臺作為創新基地。化妝品即是這壹平臺的產物。在對影像的研究過程中,公司積累了對膠原蛋白的研究成果、抗氧化技術、可以將成分穩定輸送到指定部位的獨創納米等技術,並將其應用到護膚品的開發領域。
最後靠的是準確的定位:強化技術,不淡化背景。“這化妝品什麽牌子?”“富士膠片公司生產的。”“富士我懂,不就是生產膠卷的嗎,怎麽變成化妝品了?”“就是妳說的富士,他們也在研究化妝品。給妳舉個例子妳就明白了,照片放久了就會發黃對吧,但是富士的不會,因為用了抗氧化技術,現在這種技術就用在了化妝品上,在日本很流行”……透過女店主跟顧客之間的這番對話,妳就會發現富士在推廣其化妝品時遵循的幾個原則:第壹,不淡化富士膠片背景;第二,用技術邏輯來解釋老業務和新業務之間的關聯;最後,將產品訴求落足在“抗氧化”這個點上,突出技術背景。其實,從膠片中尋找到化妝品技術的富士膠片,給其他奔波在轉型路上的企業最寶貴的經驗就是:不拋棄自己的過去,在自己的優勢領域裏重新尋找新領域,並盡力為競爭對手樹立門檻。
由於“抗氧化”的定位,富士的目標消費群被定義為25歲以上的女士,在日本這壹年齡界限是35歲左右。這個差異同樣是根據調查結果得出的,即“中國女性大多提前關註這壹肌膚問題”。此外,目前艾詩緹的產品價格大致保持在中檔略偏上水平。強調“技術背景”和“抗氧化”固然讓富士找到了跨界經營的突破口,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中國女性對化妝品的消費尚處於感性階段,對品牌的依賴明顯超過對效果的訴求。擺在富士集團面前的尷尬在於,如果大力宣傳品牌,則繞不開膠片生產商的背景;如果不宣傳品牌,又很難打開中國女性消費市場。
從上面的服飾膠片賣化妝品的戰略轉型案例可以看出,壹個企業從現在到未來,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優秀的企業,看不到幾條路,先走過去再說,而優秀的企業都是按計劃取得成功的企業。什麽是按計劃取得成功?壹個企業增長50%也許很容易,但是要按計劃取得成功,要每年增長30%,資源管理才不會失控。戰略轉型路徑最核心就是變革管理,而變革管理最核心的就是壹個力求變革的公司從現在到未來,怎樣找到自己走向“羅馬”的路,這是戰略轉型的最根本的價值,這也許是富士最關心的問題吧。
戰略轉型意味著變革,意味著要打破舊有的企業發展機制,沒有人會拒絕改變,但是人們都拒絕被改變。企業是由人構成的,因此任何企業要成功的實現戰略轉型都是極為陣痛的。戰略的選擇是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任何企業的戰略轉型都面臨著陣痛。中小企業主多是白手起家、自我奮鬥的實幹家,他們大多經營家族企業,沒有受過企業文化的熏陶。這些人沒有讀過MBA,也沒有很高的學歷,創辦企業全憑膽魄和熱情。他們大多不重視品牌營銷,也缺乏這方面經驗,不會使用專業方法開展品牌營銷,這成了企業不能做大做強的致命弱點。下面我們來看看吉利的戰略轉型案例,在我看來,是提升其品牌價值的重要戰略手段。
其壹,並購沃爾沃品牌。沃爾沃在全球豪華車品牌中居前四之位,近百年的歷史中,還沒有被壹個初出市場的小汽車公司的掌控過,特別是在各個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公司,吉利做到了。吉利此舉,不僅讓其品牌知名度提升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更為其品牌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了這兩個高度,吉利的品牌提升就變得輕松多了,容易多了。因為,有了沃爾沃在其品牌後面站著,吉利的品牌無形之中也得到了提升。
其二,品牌策略的轉變。此時的吉利己有了明確的品牌管理意識,即,不能再延用過去母子品牌背書的形式搞產品了,那樣的方式很累,且不易達到目標。此前的壹系列產品品牌,都是隨做隨丟,沒有壹個是可持續的,現在看來,發展初期的吉利,以多子多孫為福,但大多不長命,也不是成才的料。到了“影響力階段”,吉利采用獨立品牌模式;母品牌吉利更多的是公司品牌,似乎與產品品牌無關,新出臺的品牌都與吉利劃清界限,以全新的母品牌格式出現。如“英倫汽車”的格式,並在此格式下,發展更多的車型品牌。
從早期的混亂打法,到如今的正規軍做法,吉利完成了壹次重要的轉型升級。這壹次對產品線做了破釜沈舟式的調整,把過去混亂發展的車型產品全部停產,垂直切換“新三樣”遠景、金剛、自由艦;(這些產品也隨時準備淘汰)在品牌的升級的當口,提出:全球鷹、帝豪、英倫等三大獨立產品品牌,由此形成了5大技術平臺、15大產品平臺,42款產品儲備的集團隊形。其中“英倫汽車”承擔著品牌提升的重任。好在,吉利雖有沃爾沃,但他們並沒有將其中國化。這使得沃爾沃依然發揮著它應有魅力,並且用不需言說的力量,支持著吉利汽車母品牌的發展。毫無疑問,吉利不光是要做大,更是為了做強;不僅要做中國高端汽車品牌,還要做世界的。要做到這壹點,吉利需要脫胎換骨的改變。這種改變在李書福的講話中就可以感受得到:“吉利的對手是豐田、本田、通用、大眾、福特和現代。”
那麽,小企業怎樣贏得大市場?中小企業該思考哪些事、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制定經營模式,才能在大型企業主宰的的弱肉強食的市場中確保自己的位置,才不會被稱霸的大象踩扁,從而可以達成持續性的成長。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致力於幫助大蕭條來臨之後處於迷茫與艱難中的中小企業經營者學會揚長避短,找到解決困難的金鑰匙,走上屬於自己的商業成功之路!戰略轉型意味著企業的系統變革,其基本命題是以管理升級為基礎,以資本經營為手段,以文化轉型為核心,以推動產業的戰略性升級為目的,以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為保障,真正實現由傳統企業向符合新經濟發展要求和產業發展趨勢的現代企業轉變。那麽,如何才能成功地進行戰略轉型即戰略轉型的關鍵因素是什麽呢?應註意把握以下8點:
1、價值定位是前提
作為壹個企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使命即存在的價值是什麽,然後根據企業使命,在對企業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找出企業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擁有的優勢與劣勢,最終明確企業的發展戰略。根據企業的戰略定位,進壹步明確企業的事業領域與核心業務範圍即將為市場提供什麽產品與服務。根據選定的事業領域,細分目標市場並解析產業價值鏈,在價值鏈上選擇關鍵環節,集中配置資源予以突破性發展,形成競爭優勢。依托自身優勢,建立廣泛的戰略聯盟,通過資源整合與強強合作打通產業價值鏈,並***享價值鏈帶來的增殖效益。
2、產業升級是目的
企業是壹個永續經營的組織,其存在價值最終要通過所經營的產業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來衡量。企業經營者的基本責任是不但要使今天所做的壹切具有現實意義,更需要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未來價值。這個未來價值就是要有利於產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有利於公司的持續經營。因此,根據企業的使命與戰略,以務實的態度與首創精神來推動產業的技術進步與持續發展才是戰略轉型的根本目的。
3、管理升級是基礎
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協調和控制等措施來實現企業壹體化運營並達成戰略目標的過程。有效的管理是避免組織離散,實現壹體化經營的前提,也是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基礎。管理轉型要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建立集權與分權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統壹的組織體系、目標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以實現領導方式由單靠個人魅力和權威到靠魅力、權威和組織化;決策由憑經驗、靠直覺到憑信息、靠科學;組織運作由抓具體人、具體事到抓帶頭人、抓組建功能團隊,實現統壹目標指導下的功能團隊協作;員工成長由單渠道到多渠道;考核激勵由單目標體系到多目標體系;投資與子公司管理由諸侯化、離散化到集約化、集團化等。
4、資本運營是手段
資本運營是指根據戰略發展的需要獲取並有效配置資源的方式、方法或手段。資本運營是科學,不是投機,其實質是企業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對自身進行的壹種揚棄,即“新陳代謝”與“吐故納新”。有效的資本運營必須以實業支撐為基礎和目的。為此,可將資本運營分為三個層次,即有效配置自有資產,靠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合理利用信貸資金,有效配置,借力發展;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直接融資,壹體化發展。
5、企業文化轉型是核心
企業文化是特定企業的成員當下普遍自覺的觀念和遵循的規則系統,是隱藏在組織細胞核中的基因密碼。現代管理的趨勢是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到文化管理。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在理念,企業文化的價值體現在行為。要通過明確企業存在價值與使命,規劃戰略與願景,確立公理與規則,實施激勵與約束、教育與培訓等措施來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引導核心理念的廣泛認同與普遍的自覺行動。
6、人力資本是保障
企業的競爭是人力資源的競爭,更是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本結構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的第壹資源,要以組織願景為旗幟去召喚、以利益機制為紐帶去凝聚有***同理念與事業追求之士。要致力於發現和造就了不起的人,圍繞了不起的人去組建了不起的團隊,然後,通過統壹目標下有自治性的團隊的協同努力,去造就了不起的產品和服務,去開創了不起的事業與未來。
7、產權結構改革是“瓶頸”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又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是辯證的統壹。企業戰略轉型的目的在於更有效地組織與配置企業的生產要素資源,在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所以,應屬生產關系的範疇。而改善生產關系的關鍵在於改善生產關系的三個要素,即產權結構、資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這裏,產權結構是生產關系的第壹要素,所以,產權結構的改革直接影響著資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善,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運營效率。
8、核心能力建設是關鍵
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依托並獨特運用要素資源,形成遠遠超越於競爭對手的,使對手在短期內難以替代的競爭優勢。基於資源的有限性,核心競爭力建設的原則是或統壹於技術,或統壹於市場,不可兼得。當然,統壹於技術不是不做市場;統壹於市場也不是不要研發,這裏指的是資源配置的戰略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