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企業財務目標
企業財務目標是指企業在其特定的財務環境下,通過財務活動所期望達到的結果。不同的財務目標會產生不同的財務管理和運行機制,企業的財務目標是財務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財務目標實現的程度是評價企業財務工作的重要標準之壹。科學地設定財務目標可以更好地指導企業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極其重要。對企業的財務目標有不同的看法,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利潤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和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目標認為企業是盈利的經濟組織,利潤代表企業新增的財富。利潤越多,企業增加的財富越多,越接近企業的目標。實現利潤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為企業的持續經營提供了物質基礎。這種觀點的缺陷是:忽略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沒有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沒有考慮效益與效率的關系,沒有考慮宏觀效益與微觀效益的關系。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可能導致企業只關註自身利潤,而忽視宏觀和社會效益。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認為,最大限度地滿足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個人或群體的利益是企業的財務目標。這種利益關系不僅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間接利益。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將進壹步拓展企業的財務目標,有利於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企業的財務目標必須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與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是全面兼容的。考慮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企業要兼顧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包括股東、債權人、員工和消費者,還要考慮社會責任。財務目標可以反映財務環境的變化,同時也制約著財務運作的發展方向。科學合理的財務目標可以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指明正確的方向,反映企業對市場和競爭的適應能力,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使企業在兼顧環保節能的同時滿足自身可持續增長的需要,在保持利潤的同時為社會經濟做出貢獻。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企業在考慮財務目標時,不僅要考慮企業的經濟利益,還要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壹方面,作為企業回饋社會的壹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另壹方面,承擔社會責任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增加社會對企業的信任,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和財務目標的實現。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爭取自身生存發展的過程中,面對社會需求和各種社會問題,為維護國家、社會和人類的利益而應履行的義務。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對象包括生態環境、債權人、消費者、員工等。社會責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的OliverSheldon提出的。他指出,企業管理應該與人類在行業內外需要的各種責任相關聯,企業社會責任包含道德義務。社會責任的內涵是不斷變化的。目前流行的是“利益相關者”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代表著特定利益集團的意誌,這些利益集團不僅包括股東,還包括債權人、員工、客戶、政府和社區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通過提供不同的資源和承擔不同的風險,有不同的收益要求。
企業社會責任通常由六個方面組成,包括環境責任、經濟責任、法律責任、維權責任、社區責任和慈善責任。環境責任要求企業自覺履行環境保護責任,降低能源消耗,不違法排放汙染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綠色生產。經濟責任要求企業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為勞動者提供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發展。法律責任就是企業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經營,依法納稅,公平競爭。維權責任就是企業要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履行勞動合同,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確保員工安全健康,嚴格執行工資標準,妥善處理勞動關系。社區責任是指企業與其所在的社區有著天然的聯系,良好的社區環境能夠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企業應積極為社區建設提供支持和幫助,增強企業與社區的互動,形成良好的“夥伴關系”,促進社區的發展。慈善責任就是企業要支持慈善事業,通過扶貧來幫助社會,緩解矛盾,同時提升自己的公眾形象和品牌價值。
三,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的關系
從表面現象或短期來看,企業社會責任會降低企業利潤和股東財富,仿佛與企業利潤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目標相違背。在短期內,企業的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處於矛盾狀態,它們之間的關系在變化。實現外部經濟會帶來實現內部經濟的不可能性。履行社會責任會增加經營成本,企業在定價時會考慮這些成本,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或由股東承擔更低的邊際利潤,最終可能導致利潤下降。以企業的環境責任為例。為了減少汙染物排放,企業需要引進高環保和汙水處理設備,短期內企業成本會大幅增加。為了節約成本,忽視環保責任,汙染環境的企業不在少數。從短期來看,企業的財務目標和社會責任的履行是矛盾的。其實,從深層次和長遠來看,企業財務目標和社會責任是內在統壹的。首先,企業的社會責任大多是法律所要求的,比如消除環境汙染、保護消費者權益等。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必須以社會責任為基礎。企業存在於社會,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都依賴於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社會的支持。沒有社會的支持,企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其次,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多做貢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可以幫助企業在公眾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從而贏得消費者更多的信任,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偏好和喜愛,更有利於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TimKitchin在2003年提出:企業社會責任只有與企業的核心目標相結合,並成功轉化為企業內部的經營過程,才能實現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的財務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可以理解,但對財務目標的追求應該受到社會責任的約束,符合社會和商業道德的規範。企業社會責任將提升企業形象,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同時,企業利益相關者乃至整個社會都會從中受益,形成企業和社會的共贏。
四。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對策
現代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要求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其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操守缺壹不可。面對新的競爭形勢,企業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升競爭力。
首先,政府要制定法律法規和制度,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加強立法和執法。目前我國已經頒布了環境保護法、安全生產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和相關制度,但還不夠完善,仍有企業鉆空子。因此,政府有必要修改和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增加新的法律或規定,嚴格規定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做到真正有法可依、執法必嚴,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加大對逃避社會責任行為的打擊力度。其次,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實施的監管。政府壹方面要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管,另壹方面要充分發揮社會、公眾和媒體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要在全社會形成道德輿論,嚴厲譴責或批評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引導企業轉變觀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最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標準和體系。規範企業社會責任,制定明確的社會責任標準和相應的評價體系。在以稅收、GDP等可量化經濟指標為基礎的評價體系中,可以納入環保效果等評價指標。同時,可以借鑒國外社會責任評價和監管體系的經驗,結合中國市場的特點,制定符合中國特色的評價標準和體系。
對於企業自身來說,要提高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明確履行社會責任與實現財務目標的雙贏關系。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活動不應僅僅停留在慈善捐贈等社會公益活動上,還應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和自身情況,設立專門的社會責任部門,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目前,我國部分企業已經實施了社會責任報告的強制披露,這有利於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濟南啤酒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