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會議組織是壹門怎樣的課程?

會議組織是壹門怎樣的課程?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不能完全割裂開來。傳統文化壹般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傳承性和連續性的基本特征。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精神支柱。當然,中國傳統文化是植根於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經濟土壤的倫理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各種思想文化內容有機聯系。本質上是舊農業文明的產物,確實有很多糟粕;但它畢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載體,記錄著民族歷程的軌跡,凝聚著壹代又壹代中國人的智慧,所以必然蘊含著精華。什麽是精華,什麽是糟粕?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斷,認知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深化和升華。更何況中國的傳統文化內容極其豐富,有些很難用精華和糟粕來概括。“用得好”是“精華”,“用得不好”是“糟粕”。吸收傳統文化不僅有情感和方法論的問題,還有主觀認知和價值取向的問題。五四以來,我們批判傳統文化,為剔除其糟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批判、否定、缺乏認同和吸收,與孩子壹起傾倒臟水,使我們拿著金盆乞討食物(甚至在“文革”期間形成了壹個文化沙漠),未能充分發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光輝,充分發揮這壹寶貴精神財富的應有作用。

馬克思主義並不完全排斥“傳統”。馬克思曾說:“人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不是隨意創造的,不是在自己選擇的條件下創造的,而是在自己直接遇到和繼承過去的條件下創造的。”列寧還說:“只有正確理解人類壹切發展過程所創造的文化,只有改造這種文化,才能建設無產階級文化。”毛澤東曾明確指出:“我們的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有自己的特色和許多珍貴的產品”。"從孔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總結和繼承這份寶貴的遺產."他說:“要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其民主精華,以發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因此,他主張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要“賦之以寶”,“完全富之以磷”,以達到“擇其精華,用其所長”的目的。鄧小平認為,每壹個傳統社會都有發展現代化的可能性,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現代文化支持系統應該是現代化的壹般規律。他主張要“學習”、“吸收”、“融化”、“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中壹切好的東西。江澤民在慶祝中國生產黨成立80周年的講話中明確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壹切優秀文化,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性。”“我們幾千年的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結合時代精神繼承和發展。”

1956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我們必須繼承和吸收國內外壹切有益的文化知識,必須利用我們的現代科學文化來整理我們的優秀文化遺產,努力創造社會主義民族的新文化。”1986《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指出:“要繼承和發揚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同時要抵制封建主義的殘余影響。”1997十五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立足中國實際,繼承歷史文化的優秀傳統,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2002年,黨的十六大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植根於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要立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積極創新內容和形式,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已經進入“小康社會”但不滿足於繼續奮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進壹步提高小康水平的人們,“自我鄙視”在減少,民族自豪感在增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建設現代文明的理念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同。人們認識到,“壹個民族的現代化進程,並不是抹殺其文化傳統,創造壹種統壹的世界文化,而是根據現代化的新要求,不斷為其文化傳統註入當代內容,從而達到文化民族性與現代性的有機統壹。”⑥但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研究、鑒別、剔除、吸收、融化和發展做得還不夠。中小學教育中,優秀的傳統文化課程內容不多,高中文理分班,理工科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真的不高。在社會開始關註傳統文化的上升氛圍下,他們有學習和借鑒傳統文化的願望和要求。幾年前,同濟大學的壹些工科博士生對學習傳統文化產生了興趣,自發組織起來學習古代經典。他們自以為收獲很大,但很快就有幾個人“信”了佛教。這件事觸動了我們的文科老師,尤其是思想理論課老師,讓他們意識到,大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方面還是需要壹些引導或者指導的。多年來,同濟大學針對學校理工科多的實際,註重人文教育。原同濟大學校長、現任教育部副部長吳在擔任同濟大學校長期間,非常重視同濟大學的人文教育。她贊同楊叔子院士“沒有科學的人文,是不完整的人文,沒有人文的科學,也是不完整的科學”的觀點,主張對理工科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認為“人文教育是壹切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做人、鑄造崇高人格的最直接的教育內容之壹。”我校全面推行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的教育,實施“知識、能力、人格”的培養模式。因此,學校組織專門教師,開設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定期舉辦人文素質教育學術報告或講座,組織編寫《百家爭鳴》、《中外浪漫主義文學導讀》、《宗教與文化》、《中國文化史教程》(朱恒福教授編著)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叢書”(顧玉敏教授編著)。

中國小生產形成的“傳統”,已經成為汪洋大海,講究“經驗”,尊老愛祖,崇尚聖賢,墨守成規,保守落後,會阻礙新事物的發展。那麽,將傳統文化引入課堂會對創新教育產生負面影響嗎?

江澤民在1995年5月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明確提出:“創新是壹個民族的靈魂,是壹個國家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在1999年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上,他再次指出:如果不能創新,壹個民族就難以興旺發達,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江澤民同誌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特別強調了創新問題,指出:“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是不斷發展的,我們要勇於和善於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創新已經成為壹個熱門話題。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是壹個人內在素質的重要內容。沒有創新意識,就不可能有創新行動。任何發現或發明都離不開創新。沒有創新,就不會有新知識誕生。可以說,創新不僅是壹個結果,更是壹個過程,壹種精神。敢於創新,善於創新,是進步最基本的要求。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屬於人文素質範疇,重在教育培養;創新思維屬於認識論範疇,重在熏陶和訓練。因此,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創新是教育活動的生命之源,這不僅是教育本身的本質特征,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我們不能把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但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讓他們敢於創新;必須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方法的訓練,使他們善於創新,在吸收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提高、發展、發明、創造。當然,創新教育是不可能“速成”和“技能”的,也不可能靠壹門專門的課程讓學生獲得和掌握創新思維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教育、培養和訓練應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這是壹個潛移默化的教育和訓練過程。在這方面,各種課程都會有所作為。正是基於這壹基本考慮,我們在人文素質課程教學過程中傳授傳統文化知識時,盡量避免其束縛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在內容的選擇、視角的切入、教學方法和技巧的運用上下功夫,精選精華,用好方法,陶冶、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這方面,雖然我們沒有刻意去追求,但我們確實有意識地去做了。根據我們的實踐(不限於作者的個人經歷)和思路(主要是作者的個人經歷),可以得出壹些基本的經驗。

1.培養適合創新的社會氛圍,養成思考、爭鳴、對抗的習慣和能力,是創新的基本前提。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許多學者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對宇宙、社會、人生、人性、政治、經濟、教育、科學、軍事、倫理、道德、邏輯等諸多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們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以超越時代的創新精神和智慧創造出自己的思想和理論。與此同時,他們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在百家爭鳴中,通過對立或不同思想之間的尖銳對抗和碰撞,相似思想、認識和見解之間的交流和沖突,他們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和理論,最終形成了儒、道、墨、法、名家、陰陽、縱橫家、雜家、農人和《尚書》的道理,這必然使人深思。滾石不生苔。寬松的政治社會環境,良好的文化氛圍,特別是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是形成繁榮文化局面的極其重要的社會條件。縱觀人類發展史,根據人類思維的特點,不難發現,思想只有在交流、爭奪、對抗、碰撞中才能迸發出火花、閃耀出光芒。百家爭鳴的生動活潑的文化氛圍,是活躍思維、新思維、新觀點的溫床,是知識創新、思想創新、文化創新的必要條件。這種社會土壤的產生和形成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作為社會人的個體主觀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視。人作為文化活動的主體,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才能產生創新思維。要有“爭鳴”的意識、欲望和要求,學會溝通,敢於對抗,在溝通和對抗中學會思考,提高思維能力。敢於懷疑和批評。通過懷疑、批判、交流和對抗,提出問題,提出觀點、看法和意見,創造自己的“理論”;不僅為上位,不為賢,不為書,不為崇洋,不為媚俗,還堅持自己的“理論”。同時,他傾聽不同意見,不死板固執,善於吸收不同意見來完善自己的“理論”。

2.繼承和吸收是創新的基礎。恩格斯曾經說過,任何新的理論,盡管“其根源在於經濟事實”,“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百家爭鳴》的作者、同濟大學的朱教授也說:“人類的思想文化史是壹個發展的體系。前人提出的意見,作為壹種思想材料,成為建構理論的出發點。”從壹定意義上說,繼承、借鑒、吸收是創新活動的前提,創新是在繼承、借鑒、吸收基礎上的創新。創新應該以“傳統”和客觀現實的存在為出發點。只有了解傳統,把握現實,才能超越傳統,完善發展。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積澱,形成社會意識的暗流,滲透到社會心理的深層。它的烙印無法抹去,影響力隨處可見。只有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了解它,才能正確判斷和識別它,分清它的精華和糟粕,剔除它的糟粕,吸收它的精華。而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中國,了解我們的民族性格,了解我們的社會意識和心理。由此可以知道創新的需求,確定創新的目標,把握創新的方向。這樣,傳統文化知識才能為“創新”鋪路。同濟大學的建築學科是壹門很長的學科。以建築為例,了解植根於傳統文化並與之交融的中國傳統建築的思想、理念和風格,對於發展現代建築,保持民族風格,將是有益的。例如,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的教學中,我們分析了以鄧小平、江澤民為代表的當代中國生產者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借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關系,繼承和發展方面,以及鄧小平、江澤民關於弘揚民族精神及其精神實質的論述。通過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和各種先進思想文化產生的背景、影響、作用的了解和分析,深刻理解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這壹命題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繼承、吸收、借鑒是為了創新的觀念——創新離不開繼承、吸收、借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吸收、借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自覺性。

3.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創新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演變軌跡清晰。中國古代的哲學、倫理、文學、宗教、建築、藝術、歷史、醫學等。,無論他們的思想、觀念還是具體內涵,都是動態的,都有壹個產生和演變的過程。就對中國文化影響較大的“三教”(儒、道、佛)和“九流”(儒、道、墨、佛、陰陽、縱橫、雜、農)而言,尤其是“三教”,在產生或植根於中國這個社會土壤之後,是隨著歷史進程而發展演變的。比如儒家思想,孔子開國之後,經過他的直系弟子孟子的豐富,再經過漢代大儒董仲舒的發展。程(程顥、程頤)、朱(朱)、陸(陸九淵)、(陽明)的“理學”內涵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再比如,佛教傳入中國後,壹度遭到以儒家思想為主的中國文化的抵制,但在吸收了中國文化,並與中國文化即“中國”相結合後,生根發芽,獲得大發展,先後形成了天臺宗、慈恩宗、禪宗、凈土宗等諸多流派。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化,尤其是文學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長期的歷史積澱,以及各個時期的發展變化。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滄桑,得到了完善和發展。我們在講授傳統文化知識時,介紹各個學科的發展和演變,分析其產生和發展的原因,重點介紹創立學科和影響學科發展變化的重要人物,探討使其有所作為的主觀因素。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創新意識是壹個人創造和發展的必備基本素質。人生路漫漫,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有所作為。因此,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努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精神。

4.用傳統文化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壹個復雜的思維活動過程,其方法會因人而異。但壹般來說,大多數人都會經歷這樣壹個過程:在學習、吸收和借鑒的過程中,對已知的命題、理論、定義、定理、公式、觀點、知識和經驗產生懷疑或不滿意,尋找理由和證據否定懷疑的東西,通過發散性思維活動調動自己的全部主觀能動性,異想天開,創新思路,創造自己的想法。創造性思維總是會導致發現、發明、創造和改進。或者有壹種已知命題和知識的感覺,從而引發深入的思考、想象和沈思。經過歸納演繹,對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進行綜合提煉、類比、升華、提高,從而使之大發展。學習傳統文化必須符合新的時代精神。從現代文明的角度,用新知識、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來分析傳統文化,解讀傳統經典,使傳統文化為我們所用。正如毛澤東在8月24日1956與音樂人交談時所說,“師古為今用”。在教授傳統文化知識時,既引導學生思考壹些重要問題,尤其是有爭議的問題,又組織各種形式的討論;而且在理解壹些古籍的原文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不要拘泥於傳統的解釋,而要根據時代的新精神、新知識、新思想,根據自己的真實認識、感受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見解,提倡辯論,鼓勵創新。這樣既活躍了學習氣氛,又有助於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論語》的解讀中,“子曰:學而不時,非也?”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知不滿足不是君子嗎?”在這段話中,壹個學生提出了壹個新鮮的“觀點”。他認為這段話應該全是關於“學習”的,所以意思應該是:知識、知識、理論經常應用於實踐,這怎麽會不愉快呢?本來我就是我的學術對手,對手。在自己“學問”的啟發下,我完全接受了自己的知識和觀點,願意和自己形成(學術上的)親信。這怎麽能不令人欣慰呢?我下了很大功夫去學,有很多感悟。這個世界還是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但我並不生氣,也不氣餒。我繼續坐在冰冷的長椅上,專註於自己的知識。這不也是“君子”嗎?他壹定會很棒的!這位學生特別強調,不應該把“學”理解為學習,學習應該用“學”而不是“學”,而應該理解為實習和實踐;朋友”不應該理解為朋友,朋友是用“朋友”而不是“朋友”。應該理解為親信和同伴,傳統中國黨在對抗分歧。如果“對手”能成為同伴,怎麽會不開心呢?”遙遠”不是指空間距離,而是指精神距離和學術距離。精神上和學術上隔著很大的距離,我是自己的學術“反對派”,現在轉過頭來“親近”自己,成為自己的“親信”,實在可喜可賀。我們不能說這位學生對這段話的解釋無懈可擊,但確實很鮮活,說明他思維活躍,運用了“創新思維”。嘗試用傳統文化知識來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真的很有意思。妳不妨試壹試。

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剛剛起步,還需要進壹步的實踐和探討。如果我們腳踏實地地去做,我們壹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 上一篇:企業如何實現對大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 下一篇:傳統商業對市場的影響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