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媒體對危機的反應

媒體對危機的反應

壹位廣告媒體專家表示,每壹次經濟危機都蘊含著機遇,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會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是對於包括新聞業在內的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居民消費結構和心理的變化會產生良性效應的文化產業,這些產業在經濟蕭條時期往往會逆勢上揚,這在經濟學上被稱為“口紅效應”。

通過對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考察,不難看出,在“口紅效應”的作用下,每壹次金融危機都會成為文化產業逆勢發展的機遇期。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低碳經濟的發展,以媒體為代表的文化產業正在迅速崛起,並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宏觀向上引導

與實體經濟相比,新聞等文化產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對危機的傳導具有滯後效應。文化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創造財富、擴大就業和提高國家軟實力方面具有突出的貢獻和潛力。這些獨特的優勢使得許多國家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將文化產業作為振興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並從宏觀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為適應新媒體環境的變化,促進媒體產業自由開放發展,韓國於2009年7月22日通過《媒體法》,逐步廢除廣播電視壟斷體制。美國政府壹直被認為是監管最少的政府,但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也加大了對新聞媒體行業的支持。2009年3月11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報紙減稅法案。根據這壹法案,報紙和報紙出版業將少交40%的營業稅,直到2015年。

啟示:當前,文化產業因其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已悄然成為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推動產業升級、增強社會凝聚力的主導力量。2009年7月,我國出臺了首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從戰略層面將文化產業納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序列。壹般認為,只有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投入達到財政總支出的1%,文化產業才能得到充分發展。雖然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但文化產業的投入僅占財政總支出的0.39%左右,與文化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還遠遠不夠。與歐美、日韓等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相比,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對外文化貿易、提高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要從資金、人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

傳統的新聞傳媒行業對廣告的依賴程度很高,而廣告對經濟變化極其敏感,所以傳媒經濟與經濟發展形勢正相關。因此,金融危機讓傳統媒體感到寒意,但對數字新興媒體來說卻是壹個好機會。

很多國外主流媒體看到了這個商機,紛紛轉向新媒體。《西雅圖郵報》、《落基山新聞》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美國百年大報停止出版實體報紙,轉而致力於網絡版。SNS社交網站的興起,開啟了新媒體發展的新裏程碑。鑒於很多人習慣在社交網站上獲取新聞信息,美國四大電視臺ABC(美國廣播公司)、FOX(福克斯廣播公司)、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NBC(全國廣播公司)相繼改版臉書頁面,推出新服務,增加新功能,以提升在SNS用戶中的影響力,吸引用戶購買頻道觀看。

日本報業加速向新媒體轉型。《日本經濟新聞》設立了電子媒體局,利用現有的網站平臺,為手機用戶提供音頻、視頻等新聞服務,開發新聞產品。在企業利潤縮水、廣告市場不景氣的不利條件下,《朝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等報紙將新聞報道和儲存多年的專業信息等數據資源構建成在線數據庫,提供有償商業信息服務,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啟示:目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關系已經從競爭變成了合作。中國的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根據騰訊財報數據,2009年騰訊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人民幣95,307億元(654.38美元+0,395.8億美元),同比增長93.9%。現在大部分傳統媒體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推出了手機版。但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創新形式、突出特色,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互動,創造更有效的盈利模式,仍需要我們思考和探索。

增加技術創新

加強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新媒體產品,是媒體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途徑。許多傳統媒體加強了內容產品的開發和轉型,並針對新用戶大力開發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的新聞產品。2009年4月,華爾街日報為iPhone推出了新聞閱讀客戶端,紐約時報推出了名為Times Wire的在線新聞閱讀產品,以類似博客交流的形式實時推薦新聞。自2010以來,時代華納公司壹直致力於推出“電視無處不在”服務,有線電視付費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手機享受有線電視公司提供的視頻內容。

繼數字電視轉型之後,2010年,韓國政府在數字廣播、三維節目廣播、新壹代DMB(視頻傳輸速率兩倍的新壹代地面波)等方面投入了17億韓元。通過開發新的廣播節目,韓國廣播業迎來了新的轉折。2011年4月,韓國政府發布“智能電視三大政策”——提升智能電視核心技術,豐富智能電視內容,加強基礎公共設施建設,鞏固韓國在智能電視市場的領先地位。

啟示:中國已經進入媒介融合時代,受眾的信息需求、傳播的生態環境、媒介經濟的發展模式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傳統主流媒體要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借助技術進步和創新,實現采編流程數字化、傳播平臺互動化、新聞產品多樣化、信息服務人性化,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享受資源。

後危機時代,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各經濟體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戰略調整的重要力量。

為了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提高資本輸出的效率,新聞媒體開始了各種形式的廣泛合作,通過* * *,享受資源,降低成本。比如《華盛頓郵報》和《巴爾的摩太陽報》在2008年底達成協議,共享新聞資源,而《達拉斯晨報》和《沃斯堡明星電訊報》則互為發行業務代理,共享圖片和部分新聞產品的資源。福克斯電視臺和NBC電視臺也打算享受視頻資源。

面對日益艱難的生存環境,日本報業巨頭也開始抱團取暖,加強合作,提高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讀賣新聞》與美國華爾街日報攜手合作。自2009年3月以來,《讀賣新聞》每周兩次在其國際版上發布其解釋性報告的日文翻譯,而華爾街日報則依靠《讀賣新聞》在亞洲印刷和發行。三大報紙《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也設立了新聞導航網站,將三家報紙的部分新聞報道放在壹起,供讀者對比閱讀。讀者可以點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各個報紙的獨立網站進行詳細報道。這種聯合導航的方式既整合了新聞資源,又使報紙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形成差異化競爭。此外,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三大報還在信息和發行方面合作互助。在偏遠地區實施聯合送報,在災害發生時為受災方提供內容制作、印刷、投遞等方面的幫助。

啟示:每壹次金融危機都會推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金融危機催生了低碳經濟。由於文化產業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汙染、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符合低碳經濟的要求,面臨著寶貴的發展機遇。目前,由於競爭激烈,中國新聞業面臨著內容資源短缺的發展瓶頸。實現新聞文化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打破地區、行業界限,變各自為戰為聯合作戰,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享受資源,在合作中共贏。

主要的

著名的傳媒學院有哥倫比亞大學、密蘇裏新聞學院、西北大學、雪城大學、紐約大學等。這些大學的傳媒學院在美國排名前十。

美國傳媒專業排名分析

新聞與大眾傳播專業排名前五的大學分別是:密蘇裏大學哥倫比亞分校、西北大學、雪城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排名前五的新聞研究生院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密蘇裏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 上一篇:從黑龍江毆打老母親事件看兒童教育
  • 下一篇:傳統文化的大學德育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