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建築體系是以木結構為特征的獨立的建築藝術,在城市規劃、建築群體、單體建築、材料和結構的藝術處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傳統建築中的各種屋頂造型、飛檐、彩繪拱門、朱朱金鼎、內外裝飾門、園林風光,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藝術的嫻熟和感染力,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就有榫卯。半坡村被分為前廳和後室。在商朝時期,有高大的宮殿。磚和瓦是在西周使用,有壹個四合院布局。春秋戰國時期,建築圖紙代代相傳。景逸太虛宮室內外梁、柱、鬥均有裝飾,壁上繪有壁畫。秦漢時期,木結構建築日趨成熟,建築宏偉,裝飾豐富,綿延優美,出現了阿房宮、未央宮等龐大的建築群體。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寺佛塔發展迅速,形式多樣,屋頂出現了接吻飾品。隋唐時期用琉璃瓦,更是富麗堂皇。當時修建的南禪寺大殿和北高寺大殿依然存在,舉世矚目。五代兩宋時期,城市建築興盛,商業繁榮。豪華餐廳和商店都有自己的飛行亭酒吧,風格美麗。明清時期的宮廷園林和私家園林保存至今,建築比宋代更為宏偉、繁復、凝重。中國現代建築藝術在繼承優秀傳統和吸收當今世界建築藝術優點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創新。
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成就令世界人民驚嘆,這取決於其獨特的結構。現在我們來看看古建築的特點。以下是我們從網上和圖書館收集的關於古建築的資料。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點是多方面的。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應該了解以下幾個特點。
壹、巧妙而科學的框架結構
這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重要的特點。因為我國古代建築主要是木框架結構,即用木柱和木梁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和屋檐的重量通過梁框架傳遞到柱子上,墻體只是起到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墻倒屋不倒”這句古諺,概括地指出了中國建築作為框架結構的最重要特征。這種結構可以使房屋滿足不同氣候條件下生活和生產不斷變化的功能要求。同時,由於房屋墻體不承重,在門窗的設置上有很大的靈活性。此外,這種框架式木結構形成了以往宮殿、寺廟等高層建築所特有的獨特構件,即屋檐下成束的“鬥拱”。它由鬥形木塊和弓形橫桿組成,縱橫交錯,層層挑出,形成壹個上大下小的支架。這種構件不僅具有支撐承重梁框架的作用,還具有裝飾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後,由於結構的簡化,直接把梁放在柱上,導致鬥拱的結構功能幾乎完全消失,幾乎成了純粹的裝飾品。
二、庭院式群體布局
從古代文獻記載、繪畫中的古建築形象到現存的古建築,中國古代建築的平面布局有壹個簡明的組織規律,即每壹個住宅、宮殿、官署、寺廟等建築都是由若幹座單體建築、壹些回廊、墻壁之類圍合而成的院落。壹般來說,大部分院落都是串聯的,通過前院到達後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有序老齡化,內外有別”思想的產物。家庭中的主要人物,或者應該與外界隔絕的人(如貴族家庭的女孩),往往居住在遠離外門的院落中,形成壹個又壹個院落的深層空間組織。宋代歐陽修寫《庭院有多深?話說,古人曾形容大官僚的住所“門深似海”,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建築在布局上的重要特點。
同時,這種庭院式的群體和布局,壹般是沿著縱軸(也稱前後軸)和橫軸均衡對稱設計的。比較重要的建築放在縱軸上,次要的房屋放在橫軸上它的左右兩側。北京故宮和北方四合院的群體布局是最能體現這種群體布局原則的典型。這種布局與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級觀念,比如論資排輩、男女、主仆等,在住房上做出明顯的區別,是最方便的。
與歐洲建築相比,中國的庭院式群體布局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壹般來說,歐式建築比較明顯。而中國的古建築,就像壹幅國畫長卷,必須壹個壹個地逐步展出,不可能同時看到全部。走進中國的古建築,只能從壹個院落走到另壹個院落,必須走過才能看到。北京故宮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人們每次從天安門廣場進去,都會進入另壹個庭院。從院子的壹頭走到另壹頭,景色在壹步步變化,給人很深的感覺。故宮的藝術形象深深地留在了人們的腦海裏。
第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
如前所述,建築不僅是壹門技術科學,也是壹門藝術,中國古代建築經過長期的努力,吸收了中國其他傳統藝術的特點,特別是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等造型藝術,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形成了這方面的許多特點。其中,以下三個方面比較突出。
1,裝飾屋頂
中國古代工匠很早就發現了利用屋頂達到藝術效果的可能性。《詩經》中有“作廟之翼”壹句,說明三千年前詩人就已經在詩詞中贊美過祠堂的翼頂了。在漢代,後世有五種基本的屋頂形式——四坡的“殿丁典”,四、六、八坡或圓形的“金字塔形屋頂”,兩坡兩山墻與屋頂平齊的“硬頂”,兩坡屋頂伸出山墻的“懸頂”,以及上部懸山、下部四周傾斜的“斜頂”。中國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木結構的特點,創造了屋頂的升降折疊、屋頂的翹起凸出,形成了鳥翼飛檐和屋頂各部分柔和優美的曲線。同時屋頂的脊端用適當的雕飾,屋檐瓦片也有裝飾。宋代以後,大量使用琉璃瓦為屋頂增添色彩和光澤。此外,許多其他屋頂樣式相繼出現,並從這些屋頂組合出各種具有藝術效果的復雜造型,使中國古代建築在運用屋頂形式創造建築藝術形象方面獲得了豐富的經驗,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特征之壹。
2、貼膜建築的應用
運用襯托建築是我國古代宮殿、寺廟等高層建築常用的藝術處理方法。它的作用是襯托主建築。最早應用並具有藝術特色的建築是春秋時期在宮殿正門前建造的“闕”。在漢代,除了宮殿和墓葬之外,還使用了寺廟和大中型墓葬。現存的四川雅安高邑墓,是漢代的典型作品,造型精美,雕刻精美。漢代以後的雕塑和壁畫中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闕。明清時期,闕演變為紫禁城的午門。其他常見的藝術襯托建築包括宮殿正門前的華表、牌樓、照壁和石獅。
3、色彩的運用
中國古代工匠在建築裝飾中最大膽、最善於運用色彩。這壹特點與中國建築的木結構體系密不可分。由於木材不能長久使用,中國建築很早就用在木材上塗油漆和桐油的方法來保護和加固。經過長期的實踐,中國建築積累了豐富的色彩運用經驗,例如在北方的宮殿和官式建築中,就非常善於運用鮮艷色彩的對比與和諧。房子的主體部分,也就是能經常曬到太陽的部分,壹般都是暖色,尤其是朱紅色;屋檐下的陰影部分是藍色和綠色搭配的冷色。這強調了太陽的溫暖和陰影的陰暗,形成了令人愉悅的對比。猩紅色的門窗和藍綠色的屋檐上常加金線和圓點,藍綠色之間也有少量的紅點,使建築上色彩斑斕的繪畫圖案更加生動,增強了裝飾效果。壹些重要的紀念性建築,如北京的故宮、天壇,黃色、綠色或藍色的琉璃瓦,襯有壹層甚至幾層漢白玉的橋臺和欄桿。在華北平原秋高氣爽的天空和萬裏無雲的藍天下,它的色彩效果極其動人。當然,這種色彩風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北方的自然環境有關。因為在平坦遼闊的華北平原上,冬天的景色顏色非常單調刺目。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這種明亮的顏色給建築帶來了生氣和趣味。同樣的道理,在山川秀美、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築的色彩壹方面受到封建社會建築等級制度的限制,也是因為南方四季常青,四季花開。為了使建築的色彩與南方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它所使用的色彩比較典雅,用白墻、灰瓦和栗色、黑色和深綠色的梁柱構成了壹種優美典雅的風格。這種顏色在南方炎熱的夏天給人壹種清涼感,不像強烈的顏色容易刺激人。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知道,中國古建築的色彩運用,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主要風格外,隨著民族和地域的不同,也有壹些差異。
現在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是北京的故宮。北京是古代經濟政治的重鎮,建築種類繁多。宮殿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現在我們來學習壹下宮廷藝術的欣賞:
我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歷代皇帝為了滿足其奢侈的生活,維護其統治的威嚴,往往修建各種宮殿和宮殿。秦始皇統壹中國後修建的阿房宮,規模之大令人驚嘆。建於西漢初年的未央宮,宮城周長8900米。漢高祖劉邦看到這個宮殿建築的豪華,很生氣。主持工程策劃的蕭何說:“天子以四海為家,難強。”這說明統治階級已經意識到大型宮殿建築也可以作為鞏固政權的工具。蕭何的這種觀點,讓後來的皇帝更加重視都城和宮殿建築。因此,秦漢以後,宮殿建築壹直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幸的是,許多宮殿建築都成了遺跡。現在保存下來的最大、最完整、最精美的宮殿建築是北京的紫禁城。整個故宮宏偉壯觀。以宮殿的核心——故宮為例。東西長760米,南北長960米,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按照宮廷建築的壹般習俗,故宮也可以分為皇帝處理政務的外院和皇帝居住的內院兩部分。紫禁城的幹青門是外院和內院的分界線。外院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前有太和門,兩側有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宮殿。故宮以“後三宮”——幹青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為主。它的兩側是供嬪妃居住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通常被稱為“三宮六院”。故宮的這種總布局,突出了“朝前睡後”的傳統封建禮儀制度。整個故宮的設計思路是封建帝王權力和封建等級森嚴的突出體現。如主要建築嚴格對稱布置在中軸線上,特別強調“三大殿”,其中突出太和殿(俗稱金殿)。所以在整體布局上,“三大殿”不僅占據了故宮最重要的空間,而且其前的廣場占地2.5公頃,有效襯托了太和殿作為整個宮城的大腦。此外,太和殿位於漢白玉殿的基座上,分為三層,高8米。每層都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桿圍著,還有三層石雕“禦道”。它使太和殿更加雄偉,遠遠望去像神話中龔瓊的仙女闕,氣象非凡。至於內廷等部分,因為隸屬於外朝,所以布局比較緊湊。
當然,整個故宮建築是為體現皇帝的政治權力服務的,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嚴重的、僵化的缺點。但從故宮建築群的整體建築藝術來看,它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殊風格和傑出成就,是世界優秀建築之壹。這壹傑作自明代永樂年間創建以來,歷經500余年的重修與重建,所用的人力物力不可估量。真的可以說“窮天下之力,為壹人服務”。因此,這座宏偉的紫禁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堪稱世界八大奇跡的長城,也是我見過的古建築典範。它像壹條盤踞在中國北方廣袤土地上的巨龍。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壹中國後,成為萬裏長城。漢明時期大規模修建。其工程之浩大,氣勢之宏偉,堪稱世界奇跡。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發生了變化。現在,當妳登上昔日長城的廢墟時,妳不僅可以目睹長城在群山之中的雄姿,還可以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偉大智慧和勇氣。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裏。它俗稱萬裏長城。
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兩千多年。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修建方城開始,到明朝(1368-1644),長城由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其中秦漢明長城長度超過5000公裏。如果把各個時代修建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超過5萬公裏。如果我們為長城建造壹堵1米厚,5米高的磚石土方墻,這堵墻可以環繞地球壹周以上。
長城的主體工程是壹座綿延萬裏的高大城墻,大部分建在山的最高點。沿著山脊清晰地勾勒出壹望無際的蜿蜒群山,塑造出壹條奔騰雄壯的巨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在萬裏城的城墻上,有數百座雄關和關隘,數千座敵樓和烽火臺,打破了城墻的單調,使起伏的地勢更加雄偉陡峭,充滿了巨大的藝術魅力。
在各地的長城景觀中,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尤為堅固,保存完好,是觀賞長城的最佳地點。此外,還有金山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臺長城、古北口長城。天津黃崖關長城、河北山海關、甘肅嘉峪關也是著名的長城旅遊景點。
中國萬裏長城是世界上建造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國家軍事防禦工程。它凝聚了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
據史料記載,自戰國以來,已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了長城。第壹個是楚國,開始修築長城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後來,齊、燕、魏、趙、秦等國也開始為了同樣的目的修建自己的長城。秦統壹六國後,秦始皇派名將蒙恬北探匈奴,連接各國長城,西起姚,東至遼東,綿延壹萬余裏,故名“萬裏長城”。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剩下遺跡。秦始皇用30萬人修建長城,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對阻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說:“雖然始皇帝沒有辦法,但長城對後世的貢獻很大,其實大禹治水等等。”
漢朝繼續修建長城。從文帝到宣帝,西起大宛爾石城,東至黑龍江北岸,修築了壹條長達壹萬公裏的長城。古代絲綢之路的壹半是沿著這條長城,這是歷史上最長的。在明朝,為了防止韃靼人和瓦刺人的入侵,長城的修建從未停止。從洪武到萬歷,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築,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修築了長達6350公裏的邊墻。(但據報道,1990年,壹個中國人走完長城全程的計步器顯示6700公裏。)
長城有很大的旅遊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的開發和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景點。登高遠眺,古懷幽處,金戈鐵馬的古戰場仿佛就在眼前。今天,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鬥獸場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壹起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的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民族精神。
偉大的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文明。中國建築,代表中華民族輝煌成就的象征,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輝煌的壹頁。伴隨著對勞動人民的深深敬佩。我們的研究已經接近尾聲,古建築的藝術成就是我們每壹個中國人的驕傲。讓我們期待中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