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美貿易爭端
2019年3月22日中美貿易戰開始,其標誌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備忘錄中指出對中國信息通信技術、機械、航空航天等產品增加25%關稅、對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並購進行限制、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增加關稅、宣布4月16日制裁中興集團。
7月6日特朗普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340億美元商品增加25%關稅;8月25日特朗普宣稱日後不與有***產黨和中國政府背景的企業往來。針對美國做出的壹系列決定,8月3日中國政府決定對美國的600億美元產品、5207個稅目增加5%至25%的關稅。盡管中美兩國談判多次,最終由於美國政府缺乏足夠誠意而未達成***識。
二、臺海局勢嚴峻
2016年蔡英文執政臺灣後,對“九二***識”始終持不承認的態度,堅持走“臺獨”路線。蔡英文在太平島上建立了地下小型軍事指揮所,公然挑戰中國維護國家安全的底線。最近臺灣還對教科書進行全面修改,推進“去中國化”進程發展。
臺灣投資大約1萬億新臺幣發展或引進新型裝備武器,相繼開展了神鷹、漢光、天馬、聯字號、雷霆等多次不同規模的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體現出臺灣鮮明的以武力拒絕統壹的立場。
三、東北亞局勢起伏不定
東北亞的範圍包括中國、朝鮮、俄羅斯、日本、韓國以及蒙古的部分地區。2019年6月12日,朝鮮最高領導人與特朗普在新加坡會晤。在這以前,朝鮮拆除了位於平安北道的導彈試驗設施、炸毀位於豐溪裏核試驗場,美國朝鮮兩國的關系略有改善。
後來兩國不斷發生糾紛,美國未對朝鮮放棄制裁和做出安全承諾,壹再催促朝鮮制定放棄核武器的時間表,不斷發起針對朝鮮的軍事演習,特朗普要求政府推遲了對朝鮮的預定訪問時間。
四、內部因素多且復雜
第壹,分裂問題。國家統壹是每壹個中國人的夢想,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途徑,分裂獨立是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的行為。當前,我國國內依舊存在幾股分裂勢力,如東突勢力、臺獨勢力、港獨勢力等,這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壹定的威脅。
第二,生態問題。長久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側重於發展速度,在壹定程度上犧牲了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國生態問題還很嚴峻:未徹底根治好中西部地區的環境惡化問題;城市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節能減排任務未徹底完成,引起滯後效應;海洋環境汙染導致漁業資源受到危害等。
可以說,環境治理工作是壹項復雜性長期性工作,我國將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確保國家綠水青山,給人們生活提供安全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
第三,民生問題。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加大,消費壓力和能源生產顯著增加。我國能源消費遠遠大於能源產量,並且能源消費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如果不快速實施消費革命和能源生產戰略,那麽會對我國經濟的健康持續增長造成嚴重阻礙。
未來幾年,我國還會面臨能源高消耗、高依賴和能源短缺的難題。因此,要大力提倡節約能源意識,盡量減少能源消耗,另壹方面,要大力開發新能源,利用太陽能、風能、電能等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汙染,促進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四,網絡問題。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網民的數量持續增加,據統計,我國當前有6億網民。網絡信息安全在中國國家安全體現中的占比越來越大。網絡不安全,國家就不安全,沒有信息化支撐就無法實現現代化。
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存在三個方面的威脅:
壹是信息數據存在被竊聽的風險。
二是國產網絡設施、軟件設施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三是網絡風險防控能力不強。
擴展資料
中國的信息化進程與發達國家的信息化進程幾乎同步。按照2003年日內瓦、2005年突尼斯和2013年日內瓦三次“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的《宣言》、《行動規劃》和目標願景,以及我國《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要求,在達到“小康社會”目標之時,中國將進入信息化社會,成為壹個網絡化國家,信息網絡安全將是今後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集中表現在:
壹,盡管我國在某些尖端技術領域擁有優勢,但在信息網絡領域的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和操作系統上整體性的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目前在民用、商用和產業領域仍大量引進和使用外國先進的芯片產品、系統設備和程序軟件,可控能力相對較差。
二,中國的國情不同於發達國家,在信息傳播機制、手段和方法以及管理機制上相對落後、被動,仍停留在傳統的新聞輿論理念上,尚未形成以信息輿論為主的內外傳播機制,國家“軟實力”還不夠強大,信息輿論話語權較弱。另壹方面,未來網絡社交將日趨發達,微群體會更加多樣,對網絡空間社會治理方式仍顯單壹、經驗不足。
三,信息網絡安全規劃、管理和協調體制、機制仍主要沿用現實空間中的體制和管理方式,離依照信息化發展、應用方式和網絡空間的規律特性形成的信息網絡安全體制、機制還有較大差距,面對已經到來的雲計算、大數據時代,亟需加快進行調整革新、綜合集成。
四,信息網絡領域的管理、協調主要是依據行政手段、規章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缺乏完整統壹、相互銜接並且細化的法律法規,如信息網絡安全法、公民信息保護法以及信息保密法律等,法制化治理和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五,信息網絡應用的特性決定了國家信息網絡安全保障,若沒有企業和全民的充分參與就不可能是強大的和持久的。目前中國企業網絡安全整體防護能力和水平較低,網民的安全意識和責任也很薄弱,民間機構、團體尚未參與到保障能力建設的進程中來,還主要是靠政府、靠行政手段來推行、實施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