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提到汽車黑科技,大多數人會馬上想到特斯拉等壹眾造車新勢力品牌,它們的優勢在於可以跳出傳統造車的限制,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為產品打造更加“新奇”的科技裝備,比如能夠帶來新潮出行體驗的自動駕駛技術等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其買單。
反觀大部分傳統企業,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發展相對滯後,從傳統汽車市場的體量來看,仍有很多車型未能邁進“L2級”門檻,如果再把範圍限定在20萬元級別,那麽可挑選的余地更是寥寥無幾。不過韓系的北京現代算是個例外,依托現代汽車強大的技術儲備,北京現代在車載智能科技的領先性和豐富性上壹直領跑業內,就算與以智能科技打天下的造車新勢力同臺競技也絲毫不落下風。
先人壹步布局自由出行,讓未來近在眼前
在布局無人駕駛和自由出行的路上,現代汽車始終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16年,現代IONIQ就在美國成功完成了日間、夜間的自動駕駛測試。身為現代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的代表車型,IONIQ全身遍布激光雷達和傳感器,並可結合GPS天線、攝像頭陣列等綜合判斷車輛的形式狀態和位置,目前這些領先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了現代汽車的車型上。
2018年,被譽為“終極環保車”的新壹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在平昌冬奧會期間進行了L4自動駕駛技術測試,完成了車道保持與變更、超車,還自動通過了七個隧道收費站、高速公路進出口、岔路口等,要知道,這可是全球首次使用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實現這種自治水平。
目前,現代汽車與美國安波福、英特爾、英偉達,與中國的百度、寬凳、格林深瞳等多家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均有項目合作,全面提升自動駕駛技術。
當然,現代汽車的“燒腦黑科技”還遠不只這些,如果妳見識過現代可穿戴式機器人VEX、解決“最後壹英裏”的電動滑板車、城市空中出行等壹系列硬核的未來出行城市解決方案,妳的腦海中壹定會浮現出壹幅幅關於未來自由出行的美好畫面。總之,徹底解放雙手和大腦,路上也能盡情嗨,現代汽車讓我們相信這個未來不是夢。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L2+級“智心合壹”系統刷新業內標準
背靠科技實力如此雄厚的現代汽車,北京現代真是想不厲害都難,像SmartSense“智心合壹”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現代汽車前沿技術,已經被迅速普及到北京現代旗下車型上。從“品牌向上擔當”第十代索納塔、到“銷量提升擔當”第七代伊蘭特,再到馭領潮流的都市SUV第五代途勝L,均搭載了涵蓋23項ADAS功能的“智心合壹”系統,成為各自細分市場智能駕駛輔助配置的天花板。在去年剛上市的首款家用MPV庫斯途身上,更是搭載了多達24項ADAS功能,用最完備的智能科技來保障全家人的出行安全。
下面讓我們通過幾個代表性的功能來看看“智心合壹”系統究竟有多厲害。
首先,面對日常開車中最常見的擁堵情況,有了支持自動跟停的SCC智能巡航控制功能,駕駛員就不用在僵直著腳腕緊踩剎車來控制車的挪動,不止解放了雙腳,甚至“雙脫手”駕駛也沒有問題,有效緩解駕駛者的疲勞與煩躁。而LVDA前車出發提醒功能,則能幫助駕駛者在路遇紅燈停車等待時,監測前車啟動並提醒司機及時跟進,避免造成道路擁堵及被後車嘀嘀的尷尬局面。
駛入高速,雖然沒有城市道路復雜,但時不時出現的限速路牌和壹輛輛飛馳而過的車輛同樣讓人緊張和不安。這時候NSCC基於導航智能巡航控制功能就派上了用場,它可以根據導航的限速信息自動調整車速,駛入彎道時,也會根據導航信息自動減速,平順安全通過。同時HDA高速公路駕駛輔助功能不僅能讓車輛自動維持車距巡航,還可以保持在車道內行駛,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全面提供駕駛輔助控制,讓我們可以暫時放松高度集中的精神,享受更純粹的L2+級駕駛樂趣。
而對於新手司機來說,最怕的恐怕就是並線時的盲區了。不過有了北京現代的BVM盲區顯示系統,並線超車時只需打壹下轉向燈,對應方向的側後方畫面就能顯示在儀表盤上,如果此時並線存在安全隱患,BCW盲區碰撞預警還會發出警告提醒用戶,如果用戶沒來得及反應,在即將發生碰撞的壹瞬間,BCA盲區防碰撞輔助還會自動糾正行駛方向,避免或減輕碰撞帶來的傷害。
除了行駛時,泊車時的盲區也讓很多人頭疼不已。而名圖純電動的SVW360°全景影像可以將車輛周圍的畫面完整顯示在中控屏上,讓停車時盲區中暗藏的安全隱患壹覽無余。同時,SEW安全下車警告可以在乘員下車開門的壹瞬間探測後方來車情況,當存在危險時會立刻發出警示提醒,確保乘員人身安全。
可以說有了“智心合壹”系統,完美解決了用戶的安全隱患和駕駛痛點,讓超車、跟車、泊車都變得簡單起來,相當於給用戶車裏安排了壹位貼身教練。
且不論在造車技術上,相比新勢力,傳統車企具有更紮實的根基和更豐富的經驗,單就北京現代車型上普遍搭載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來看,的確有著極強的便捷性和實用性。更重要的是,北京現代率先將以往停留在高級甚至豪華車型上的多項達到L2+標準的自動駕駛技術下放至十幾萬元的產品上,為北京現代品牌打上智能科技標簽的同時,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更加智慧、安全、便利的越級出行體驗,這樣前瞻性的科技運用對於未來的汽車智能化發展具有積極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