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真的是壹個太大的概念。恐怕需要厚厚壹紙才能解釋清楚透徹。本文通過五個問題的闡述,拋磚引玉。
要了解傳統文化,首先要了解“文化”。
1.什麽是“文化”?
我們習慣於把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術語放在壹起。
其實在政治和經濟中總結出壹種獨特的文化也不錯,所以文化和壹切都是交織在壹起的,妳甚至可以在壹個表格中探究它的文化意義。
沒必要在這裏兜圈子。如果要繞過去,壹切都可以作為統壹的現實或虛無來討論。
根據標準定義,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尤其是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思想、教育、科學等。
二、“傳統文化”的定義?
多了解壹下“傳統”。傳統是指代代相傳的習俗、道德、思想、風格、藝術、制度等社會因素。
結合上述文化範疇,我們將“傳統文化”定義為:世代相傳的古老而有特色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狹義上是指其精神財富。
但這仍然不準確。
老,歷史是多久以前的事了?100年?500年?1000年?還是按朝代?
有特征,如何計算特征?
作者傾向於認為時間是從先秦(舊石器時代-公元前221)到現代(公元前1840)。
這自然不是壹個固定的說法,而是基於當下定義的,容易理解。畢竟幾百年後,我們也古老了。
為什麽直到現代?說起來,洋務運動後的新舊結合,甚至記憶中的紅領巾、搪瓷杯,總是很難認定是“傳統”。
“有特色”,別管怎麽有特色。能夠傳承是文化中的壹個關鍵要素。所以“a”在今天依然能被人們認可,即使它原本是來自國外。
不然佛教為什麽不能提?
3.傳統文化包含什麽?
壹千個人心中有壹千個哈姆雷特。
目前,有很多人談論復興傳統文化。不同的人可以從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意識形態領域提取壹個片段,然後就可以挖掘出無窮無盡的內容。
壹本黃帝內經,壹本道德經,壹本紅樓夢……養活了多少人啊!
回到正題,結合以上定義和基本認知,傳統文化(狹義)至少包括先秦到近代——
文學:樂府、詩歌、詞、音樂、散文、小說等作品和體裁。
藝術: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作品和流派。
思想:所謂三教九流。儒、釋、道、法、陰陽、雜家。
教育:從世襲到科舉的教育制度;公立和私立學校的等級和形式。
科學:四大發明、古代天文歷法、宇宙學、醫學、地理學等。
還有壹種民間文化,被直接稱為“傳統文化”。形成於民間,包括生活方式、生活禮儀、節日、娛樂、思想觀念、婚喪嫁娶和民間信仰。
微信搜索“中國式美好生活”
4.有哪些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誤區?
壹提到傳統文化,我就想到那些害人害己的禮教、八股、科舉制度、封建迷信,覺得落後、落伍;
說到聖人,尤其是被“推倒”之後,總覺得他們有條不紊,思想迂腐。
但除此之外,中國文化中總會有不止壹種聲音。儒家是社會的,進取的;道家自然隨性;佛教是先驗的,因果的。
兩者之間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內容,我們不能壹概而論。
說到聖人,老子、孔子、墨子可以“造”出壹個學派,但是他們可以迂腐嗎?看了孔子的事跡,妳就知道他有多靈活了。
而著名的竹林七賢,他們狂妄的驕傲和人格,倫理道德又如何約束?
科舉考試為下庶人做官提供了壹個渠道。當時是不是落後了?
5.如何看待當前傳統文化的亂象?
復興的浪潮充滿了泥沙俱下。
為了私利,選擇糟粕迎合功利;有些人選擇經典作品來歪曲和斷章取義
沒有必要過多批判,就像我們剛剛進入從糧倉知禮儀的階段,各種亂象在所難免。這只是壹個階段。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終將給出答案:
經典永不落幕,與時俱進大放異彩,而逆流依舊被無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