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傳統文化與春節習俗的照片構圖

傳統文化與春節習俗的照片構圖

“二十三、蜜瓜粘;二十四、掃屋;二十五、貼窗戶;二十六、紅燒豬肉;二十七、宰殺公雞;二十八、面粉發;二十九、饅頭;春節的記憶不僅保存在期盼春節的童謠裏,也保存在壹些老照片裏。日前,成都收藏家楊永康向記者展示了壹些四川人過春節的老照片。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文化娛樂豐富多彩。然而,那些略顯泛黃的黑白影像,卻勾勒出了上世紀五七十年代四川人的春節生活,見證了我們曾經擁有的那些年。

吃年夜飯,豬腦殼是必須的。

在楊永康收集的老照片中,有100多張關於春節的老照片。

"新年穿新衣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四川紅色記憶博覽園副總編輯魏說,新中國成立後,四川和全國其他地方壹樣,提倡移風易俗,過壹個“革命”的春節。而最善於在苦難中尋求快感的四川人,在節儉的同時,依然喜歡在服裝上體現時尚。

其中壹張照片顯示壹名女教師穿著列寧的服裝。“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象。那時候怎麽打扮都是思想進步的標誌。”魏說,穿西裝旗袍在當時被視為復古或資產階級情調,後來被中山裝取代。後來,在中山裝的基礎上,改良的“民服”、“青年服”、“學生服”應運而生,成為四川人過年的新裝。女士們在春節期間穿上從當時的蘇聯學習來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已經成為壹種“革命時尚”。為了體現社會主義的繁榮面貌,顏色鮮艷的Blagi也是婦女在春節期間最喜歡穿的衣服。

然而沒過多久,在壹片“反修反修”的聲音中,甚至到了春節,再也沒有人穿Blagi了。魏告訴記者,棉花產量從1959大幅度減少到1960,棉布和棉花要憑票供應。為了節省布料,春節期間哪怕加壹兩件衣服,也要盡量節省。四川人以“耐磨耐臟”作為面料選擇的原則。不分城鄉,不分季節,不分男女,灰色、黑色、藍色都成了流行色。

“大人盼農事,孩子盼過年。”這是農村流傳已久的壹句話。因為每到春節,孩子們不僅能穿上新衣服,還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美食。

由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資匱乏,春節餐桌是否豐盛取決於是否有豬頭骨。魏說,成都鹽市口的中心菜市場,當年是家庭主婦的“廟會”,因為副食種類比其他地方多,經常有活鴨、豬頭、豬肺等無票出售。這時,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成了家庭中的新生力量。

元宵節到了,扶老攜幼無比興奮。

1962年春節期間,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成都燈會在青羊宮恢復了壹個月。“去過元宵節,成了當時春節人們最開心的事。”魏回憶說,元宵節時,各式各樣的燈籠琳瑯滿目。吊燈、吊燈、燈籠、鯉魚燈、荷花燈、壁燈、鰲山燈、大花籃等。制作精美,大多采用大家熟悉的川劇、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市政建設、工業成就等。它們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既反映了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代重大建設成就,又展示了成都高超的民間紮彩技藝、書畫等傳統藝術。

那時候家家戶戶扶老攜幼看燈。因為在元宵節,不僅有看燈,還有很多民間曲藝,雜技,雜耍表演,各種地方小吃,做糖人的擔子,賣風車。魏告訴記者,逛元宵已成為眾所周知的傳統文化活動之壹。每次燈會的參觀人數從幾十萬發展到壹百多萬,這和南宋詩人陸遊的描述差不多。鼓吹中午天空沸騰,黃昏燈火通明,比盛況更甚。1964春節期間,第三屆成都燈會恰逢農歷新年,生肖屬龍。今年元宵節的主題是龍,展示了中國獨特的龍文化。

成都燈會因“文革”中斷,1974恢復。從65438年到0977年,成都燈會是最繁榮的,有200多萬人觀看燈會,慶祝粉碎“四人幫”。

除了去看元宵,趕戲、看戲、遊園或挨家挨戶拜年也是四川人最大的樂趣。

看節目,當地的表演很受歡迎。

“當時各地都舉行文藝晚會演出,各種曲藝表演更是豐富多彩。鞭炮聲、踩高蹺的鑼鼓聲和人們的笑聲是壹體的。”魏舉例,1959春節前,在成都人民公園舉辦的四川人民文化藝術創作展示盛況空前。1964春節期間,四川省舉辦民間音樂舞蹈匯演;1965春節前,四川代表團參加全國少數民族群眾業余文藝匯演歸來,於10月20日至24日在65438+四川劇院報到匯款,受到全省各族人民的熱烈歡迎。

楊永康收藏的老照片中,有壹張是1978春節前夕,成都市科學大會召開,西城區小學生為代表們表演文藝節目。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節目相當火爆,觀眾可謂裏三層外三層。還有1979春節前夕成都西城區青年學生表演文藝節目的記錄。照片中,雖然背景簡單,但卻掩不住孩子們過年的喜悅。

楊永康還向記者展示了壹張1978春節期間川劇演員重新登臺的照片。他說,這是川劇沈寂多年後回歸大眾的見證。

  • 上一篇:2018年湖北隨州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下一篇:有哪些關於愛國的古詩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