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傳統生活方式優秀作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生活方式優秀作文1隨著全球化的進程,經濟與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強,現在多樣的生活方式使人難以抉擇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態度。顯而易見,傳統生活方式正面臨被人們淡忘和不了解的窘境。
現代生活方式主要是網絡和通信技術全覆蓋的當下,人們的出行方式、社交方式和思維方式都向著前進性、潮流性轉變。傳統生活方式往往更趨向於與大自然,與宇宙萬物的和諧融入。
因此究其原因,在無法改變的外環境中,經濟發展、全球化的進程給予我們生活壹定的速度和加速度,使我們原本留戀緩慢安適的情懷思維變成忙碌中享受奔波帶來充實感的壹種回憶。但情懷依然在,只是變成了無法表現的隱性基因。再加上外來文化同樣多元,傳統文化受到摩擦撞擊,現代人更追求潮流的定義。好比奶茶店的風潮在壹點點、喜茶、花田果時的入駐中流轉,新事物能引領大量追隨。而人們認為傳統生活方式相比更緩慢,達不到現實對物質、玩樂的追求。我們追求的不僅是傳統上的衣食住行而是更潮流、更高端、更廣闊的世界。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指出:“人們總認為工業時代的到來是歷史進步的意義,大自然能給予的東西已經無法滿足這個時代。”放到信息時代也的確,傳統生活方式無法滿足這個時代的我們,因為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包括物質和精神。然而缺少真心與自然相處的靈性,我們更加空虛,變著法子開辟新的消遣方式,這是個走不完的怪圈。
既然傳統生活方式隱約存在於我們這壹代的基因中,那便不壞,因為情懷總是相通的。在現代的潮流中若是沒能找出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容易迷失自己。正如梭羅所說:“想要的越少的人越能遇見精神上真正的自己。”並且對傳統的陌生還會使我們失去傳承已久的民族的性靈,失去古老自然的情懷,我們的血液裏難留曾經的純真、安貧樂道的風骨。
所以現在我們也在尋找情懷,比如廣播電臺舉辦張薔Disco的見面會,重溫復古卡帶的記憶。這樣看來,傳統生活方式和現代情懷並不對立,過去的情懷仍能帶入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忙碌奮鬥馬不停蹄,也應該得空賞花品酒,逍遙山水,放開電子信息的束縛。
帶上情懷生活,便能帶上傳統的記憶,不忘與自然相交心的生活方式。
傳統生活方式優秀作文2國門的打開使經濟文化交流不斷增強,現代生活方式面臨挑戰,人們壹度難以抉擇。
當今世界,我們正呈現壹種整體化,世界化和多極化趨勢不斷發展,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斷融合與交流使各國,各民族間的聯系愈發緊密,傳統的生活方式受到不同文化不同方面的挑戰實際上是壹種必然。
我認為首先的壹點原因就是西方文化與思維的進入使傳統生活方式面臨挑戰。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的現代工業體系實際上也是壹種在我國國情基礎上西方工業社會的某種再現,所以傳統的生活方式如省吃儉用,日勤克儉等會與商品經濟不斷發展所需要的大量的消費需求背道而馳,西方文化中自由開放的文化,如曾經壹度的亞文化運動,“跨樣的壹代”的種種傑克凱魯亞克式的自我認同使人們不斷反抗傳統的生活方式,追隨樸素自然的內心認同,這樣文化的傳入使傳統的保守的生活方式受到挑戰,人們不再自我保守式的偏居於自己的三點壹線的生活,更多的追求自我的精神和開放的意識。
同時,更重要的原因是原來的生活方式在受到挑戰後不斷自我重組革新,使傳統生活方式面臨挑戰。
原本的生活方式在中國長期的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影響下趨於壹種穩定的缺少變革的傳統生活方式,而西方則經歷了從現代到後現代的重要的從思想到生活方式的大變革,人們傳統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由原本的“求中保和”的中庸態度逐漸演變為了尼采所說的現代人“厭煩與躲閃”的消極生活方式傳統生活方式被迫重組與革新,它們不再追求普通而平庸的生活模式,而是轉向壹種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重組,傳統生活中消極的部分不得不革除而好的的詮釋則會與新的適應的生活方式面臨挑戰。
所以我們在變革與重組之後其實應該註重的是中西方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比較與吸納,我們可以像康德所說的壹樣“仰望星空和守護道德”,亦應該保留傳統中國的尊敬向善等生活理念,從而達到壹個新的融合的生活方式。傳統的生活方式面臨挑戰其實是在提醒我們不斷融合與揚弊求善,力求壹個更現代的更好的生活。
傳統生活方式優秀作文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拓寬,人們陷入了現代生活方式和傳統生活方式的兩難境地。
需要明白的是,這裏的傳統生活方式並非單純地指舊時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而是壹種從思想、文化和歷史層面上體現的風貌。高新技術的發展,紙質書籍被人們用來“墊桌腳”,書店圖書館冷冷清清;高樓大廈建起,遮蔽了人們接受陽光的.能力,人們聆聽蟲鳴蛙噪的情趣幾乎消失殆盡。可見,傳統生活方式正在面臨種種的挑戰。
前些日子爆火的《中國詩詞大會》導致老牌節目《百家講壇》淪為深夜節目,只剩口才壹流的博導級別的老師在平靜述說。幾乎可以肯定,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會是摳圖演出的電視劇和塗脂抹粉的小鮮肉。時下文化風氣浮躁,青黃未接,人們從思想上陷入泛化娛樂下現代生活方式的淤泥中。在當下中國的土壤中,傳統生活方式是素菜,是清流,餐桌上的主要消費群體,視他為消減油膩的好配菜,但在思想層面上,卻無法真正意義上接受,理解。
並不只是人們思想層面上的偏差,也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發展的扭曲。
如果妳覺得郭敬明、張嘉佳、大冰這些作家說出來丟人的話,或許妳會想到韓寒、蔣方舟,但他們距離上壹輩的文化大師,相差還甚遠。誠如復旦大學教授汪湧豪在文化發展藝術座談會上提出的“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中缺少了壹份‘靈氣’”,科技理術可以作為人們生活前進的驅動力,而我們人類所急切需要的是同等的文化發展。
同樣的,歷史上拉美痛苦的重構期,面臨著新興生活的輸入和傳統生活方式的破碎瓦解,歷史時期的波動,人們總會不可避免地“站隊”,現代生活方式強制的輸出,只會導致傳統生活方式斷層後數不清的殘骸。
追求更新與轉變固然沒有錯,問題是如何保留性地,去粗取精式地轉變。傳統生活方式的復興,固然是好事,但絕非穿漢服、寫古詩、遊古鎮這般簡單。這種精神內核,用孟夫子的話來說,就是“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人對自身生活方式和價值意義上的重估,是新時代生活方式與傳統生活方式的融合與貫通。
似是舊雨敲新窗,傳統生活方式的腳步正逐步回到現實生活,現代生活方式也在敞開懷抱迎接他的到來。正如木心說的那樣:“夜夜點燈,且待舊雨來敲新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