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傳統節日介紹400字

傳統節日介紹400字

6661805

LV . 1 2011-02-13

春節簡介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盛大、最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最古老的節日。壹般來說是指除夕和正月初壹,也就是壹年的第壹天,也就是農歷,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的春節是指從臘祭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儀式,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這些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祈求豐收。活動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天津還有春節掛中國結的習俗。在農歷除夕之前,天津人有邀請中國結到天津古老的文化街喬葛翔接受向巧祝福的習俗。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滿族、蒙古族、瑤族、壯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達斡爾族、侗族、黎族等幾十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但節日的形式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有意義。

春節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名字。先秦時期稱之為“去日”、“元日”、“改年”、“獻年”。在漢代,它又被稱為“三朝”、“歲旦”、“鄭丹”、“正日”。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陳元、元日、元首、隋朝。在唐、宋、元、明時期,稱為“元旦”、“元”、“元旦”、“新元”。在清朝,它壹直被稱為“元旦”或“元日”。

從臘八到正月十九,被視為春節。

春節的由來

春節在古代被稱為“鄭丹”、“壹年的開始”和“中國新年”。1911 12 31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發布《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歷的通告》,明確將每年的節日稱為“春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進壹步明確,農歷正月初壹稱為“春節”,“春節”的名稱正式列入我國的節日法典。春節俗稱“過年”。

甲骨文中“年”的拼寫是上為“和”,下為“任”。金文的“年”字和甲骨文中的“年”字壹樣,也是跟糧跟人的。小篆《年》寫“上糧下千”和《說文解何姿補》;“年,固書也。從五谷,從千聲。”小篆把“人”字改成了“千”,於是許慎就用了這個說法,“千”字本來就是裝飾的,這個解並不矛盾。“糧”是谷物的總稱,不能曲解為“麥”。壹年的好壞主要是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決定的,而現在甲骨文中的“禾”字已經被挖掘出來,幾乎都顯得沈重彎曲,可見它象征著糧食生產的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呢?從甲骨文來看,“年”字似乎是壹個人頭上的紋路。

還有另壹個傳說:

在中國古代,有壹種叫“年”的怪物,它的觸角很長,很兇猛。“年”在海底生活了許多年,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殘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寨裏的人們都逃到深山裏躲避“年”獸的傷害。有壹年除夕,村外來了壹個老乞丐。村民們又急又慌。只有村子東邊的壹個老婆婆給了老人壹些食物,並建議他趕快上山,以避開年獸。老人撩起胡須,笑道:“如果婆婆讓我在家裏住壹晚,我壹定會把年獸趕走。”老婦人繼續勸說,懇求老人笑而不語。

午夜時分,年獸闖進了村子。它發現村裏的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的老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屋裏點著明晃晃的蠟燭。“年”獸渾身顫抖,發出壹聲長嘯。當我們快到門口時,院子裏突然傳來爆炸聲,年渾身發抖,不敢再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最怕火,最怕爆炸。這時候婆婆的門大開著,我看到壹個穿著紅袍的老人在醫院裏笑。“年”大驚失色,狼狽而逃。第二天是正月初壹,避難回來的人看到村子安然無恙,都非常驚訝。這時,老婆婆恍然大悟,趕緊把乞討老人的承諾告訴了村民。這個故事很快就在周圍的村子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趕走“年”獸的方法。從那以後,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放鞭炮。家家戶戶燭光璀璨,不如等過年。第壹天的淩晨,我要給親戚朋友打招呼。這壹習俗越來越廣泛地傳播開來,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 上一篇:傳統鄉村經營團隊
  • 下一篇:何謂「立德、立功、立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