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職業價值觀的定義
職業價值觀是指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中的體現,也可以稱為職業選擇的概念。它是人們對職業的壹種信念和態度,或者說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壹種價值取向。在選擇職業時,個人選擇職業的標準和對具體職業的評價體現了其職業價值觀。
(二)職業價值觀和需求理論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行為是從低級需求逐漸上升到高級需求的。當人們的生活基本有保障,物質待遇差別不大時,人們的行為目標就傾向於指向高級的精神需求。如果有獲得更多物質利益的可能,人的行為就會回歸到滿足低層次的物質需求。
第二,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取向
由於每個大學生的觀念、人生經歷、家庭環境、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大學生擇業的價值取向也存在差異。對於大學生來說,也會因為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擇業價值取向。當代大學生職業選擇價值取向的特點如下。
(壹)在價值主體上的個人取向。
當代大學生在職業追求中更註重職業的個人價值,很少考慮職業的社會價值。大學生更註重自身利益,卻很少考慮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結合,這是壹種價值取向的失衡,是壹個值得關註的問題。
(二)在價值目標上註重經濟價值。
畢業生在擇業時,把經濟收入因素放在重要位置,而忽視甚至無視未來專業知識的發展,這反映出大學生在擇業的價值取向上首先追求經濟利益。
(三)在地域選擇上普遍向往經濟文化發達地區。
總的趨勢是偏遠地區的學生向往大陸,大陸向往沿海;農村向往城市,中小城市向往大城市而不去偏遠貧困地區工作,加劇了艱苦貧困地區人才短缺。據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統計,1999期間,全國高水平名校畢業生中,有25% (40%)的人去了北京、天津、上海工作,而10個偏遠的地方。
本科畢業生只有3.2%在省區工作。僅教育部直屬高校就有2000多人在深圳工作,比1998多了壹倍。
(四)行業的選擇
在行業的選擇上,雖然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條件不同,在行業的選擇上可能會有壹些差異,但總的標準大多是將經濟利益、個人發展、社會地位等方面作為重要因素來考慮,這也是90年代大學生求職價值取向最突出的特點,社會形成的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了學習與應用、個人人生目標與社會長遠發展、物質享受與精神理想的尖銳沖突。大學的功能被視為獲得壹些實用技能,教育目標是畢業後找個“金飯碗”,部分喪失了大學生應有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品質。
第三,大學生擇業價值觀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擇業觀的變化成為時代變遷的晴雨表,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80年代,擇業最重要的標準幾乎都是滿足“自我實現需要”的發展因素。例如,馮柏林在1987對北京892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全部能力”、“與自己的興趣壹起工作”、“與自己的個性壹起工作”、“實現自我價值”等五個因素排在第壹位。到20世紀80年代末,大學生“符合個人專業”已經成為他們選擇工作的首要標準。同時,與傳統職業相比,大學生喜愛的熱門職業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與80年代末不同,90年代初的大學生更註重工作穩定性,個人特長逐漸被取代。受這種求穩心態的影響,科研、文化、衛生部門成為大學生畢業後最想去的地方,其次是外資企業、黨政機關等單位。1992的壹份調查報告顯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當時年輕人最迫切的需求。許多年輕人在第壹份職業中尋求穩定,在第二份職業中尋求財富。那壹年全國大約有壹半的知識分子從事他們的第二職業。人才流動越來越活躍。年輕人職業選擇的三級跳,是指從“國有”跳到“集體”,從“集體”跳到“合資”,從“合資”跳到“獨資”的現象,特別是在1993和1994,更是出現了大學生奔向沿海開放地區的熱鬧景象。
90年代中期以後,曾經流行的“待遇決定職業選擇”的模式已經基本過時,“是否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成為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此時,跳槽熱已經消退。壹項調查顯示,57.9%的年輕人表示很安心或相對安心,只有21.7%的人有近期轉崗的打算。效益好的國企再次受到大學生青睞。壹些年輕人選擇自己當老板,開始嘗試“下海”做生意。
近年來,面對就業,大學生做出了多元化的選擇。考研和出國熱度持續高漲。大多數大學生在求職時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努力在現實和可能提供的條件下尋求個人發展。目前年輕人選擇工作的第壹標準是發展前景,第二是施展才華的機會,第三是薪資福利,第四是工作環境。目前大學生的首選是IT行業,金融保險行業和日用品行業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第四,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變化的原因
中國社會體制的改革帶來了觀念的變化。“鐵飯碗”被打破,職業的穩定性被動搖,就業制度、工資制度、醫療保險、退休制度的改革,迫使人們在選擇職業時,不得不考慮自身發展之外的“保障”因素。尤其是在目前大部分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經濟效益不佳的情況下,大學生改變擇業觀是很自然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必須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大學生擇業觀的另壹個突出變化是,過去選擇工作單位往往註重級別、地位、知名度、規模以及是否容易出名、結婚。現在,這些都被列在了不重要的位置,有利於人才的流動和各行各業的發展。
動詞 (verb的縮寫)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
中國正面臨“三峰疊加”的局面,即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民進城務工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和就業形勢分析,未來高校畢業生的整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壹方面,畢業生數量的明顯增加導致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與實際畢業生數量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畢業生求職擇業競爭加劇。另壹方面,隨著高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國家調整產業和經濟結構的努力,對不同學科畢業生的需求也出現了不平衡。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錄取標準越來越高。他們不僅偏愛重點大學、名牌大學的學生,而且對學歷要求也很高。流行的說法是“碩士生最吃香,本科生剛好,專科生不要”。此外,掌握高專業技術知識和外語、計算機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就業市場的首選。因此,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練好內功,提升社會競爭力,已成為高校畢業生的壹項緊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