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代鐵觀音相比,
壹、傳統鐵觀音和現代鐵觀音在外觀上的區別:
前者表現為:顆粒呈半繩狀,相對彎曲、緊密(如“蜻蜓頭”),莖皮呈紅色、褐色、光亮;顏色黑而有光澤,紅點明顯;香氣濃郁,韻明顯,有蘭花香味;口感醇厚,香甜持久;湯是橙黃色的,有的是深色的;葉底顏色較暗,以深綠色為主,葉面常為綠色帶紅邊,對顏色均勻性要求不高。
後者的特點是:圓結重果,莖皮紅色或藍色,顆粒性強;顏色鮮綠色,沙綠色明顯;香氣清高綿長,有蘭花香、糖果香、桃香、生曬參香、桂花香、泥土香等;音韻可分為香韻型(香韻型分為濃香型和清香型)、酸韻型(酸韻型分為熟酸型和青酸型)、綜合型(香酸型)等;口感上比傳統鐵觀音更註重鮮甜;湯色追求金黃色或黃中帶綠;葉底顏色鮮綠色,均勻,沒有紅邊的綠葉。
二、傳統鐵觀音和現代鐵觀音在做工上的區別:
兩者的感官差異主要是做工上的差異,具體體現在抖、炒、揉、烤的工藝上:
前者表現為:抖綠葉重,煎溫適中,易形成“綠葉紅邊”;揉捏力度適中(壹般用手或腳人力制作),形成半繩狀;發酵重(形成濃郁的味道)。
註意:油炸溫度受生產力水平限制,揉面力度受手工力度限制。
後者表現為:由於機械化的提高,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炒制溫度超過了原來的溫度(高溫炒制可使紅邊脫落或磨損,使沖泡的茶湯不會泛紅);采用包揉機進行包揉,密封性大大提高;發酵程度比較輕(保持茶葉更加鮮綠色,口感清爽)。
三、關於對傳統鐵觀音和“現代鐵觀音”的理解
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是因為做工的不同,這並不影響茶友對鐵觀音的欣賞和理解。其實目前市面上有兩種鐵觀音,只要是好茶,適合自己的口味。兩者各有優勢,都不能輕易否定。兩種工藝做出來的茶都很好。換個角度來說,目前市面上的壹款頂級鐵觀音,應該是兩種優點都有。畢竟“現代鐵觀音”的制作工藝源自傳統工藝,是對傳統的補充和完善,是對鐵觀音口感新鮮度的更高追求。傳統茶葉屬於對味,現代鐵觀音根據市場需求逐漸發展出多種做法:對味、修正、消青、降酸等。,還有的按香氣分類:蘭花香型、桂花香型、黃口香型(當地語言)等等。
傳統鐵觀音制作過程中的采摘
晴天中午-下午3點采摘的鮮葉質量最好。而且茶葉的鮮度和嫩度要適中。要滿足這兩個條件,壹個賽季其實沒有多少天。如果下雨,壹切都會毀了。
如果要做高檔的鐵觀音,有嚴格的采摘標準。壹般選用三葉壹芽,新鮮度適中。枝條要短而小,這樣枝條的含水量會少壹些,形成高級氣質。
曬黑
采茶青後,薄薄地鋪在地上曬壹曬。曬的形式有很多種,有的是鋪在水簾上,放在架子上;有的是直接鋪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鋪竹簾。曬葉的目的是蒸發掉葉片中的部分水分,促進鮮葉中物質的物理化學變化,為搖葉做準備。
蒸煮
綠葉曬幹後,過篩,放入綠室中靜置。當綠葉被曬幹後,壹些水分會蒸發,綠葉會變得柔軟。當它們站在綠色的房間裏時,葉柄和葉脈的水分會補充到葉子上,這時,葉子又會挺直起來。
姚青
綠葉靜止時,根據綠葉的水分變化,就可以決定是否搖動。將水篩中的綠葉倒入竹制“青搖器”中,準備搖壹搖。是用馬達讓搖動器旋轉。新鮮的葉片在搖床中碰撞、散開、摩擦,葉片邊緣的細胞大部分破碎、開裂,水分擴散、滲透,細胞間的縫隙充滿水分,葉片僵硬,草的氣味揮發。
作用:通過搖床的摩擦和葉片間的碰撞,破壞葉片邊緣的細胞組織,使茶多酚等化合物與酶接觸,促進物質轉化;同時,水也慢慢蒸發減少。
搖晃和站立交替重復。是形成茶葉品質最關鍵的環節。
搖和立叫綠,做綠的標準就是所謂的“綠葉紅邊”,如上圖。看到紅邊了嗎?
殺青也叫炒青。
其目的是利用高溫快速破壞酶的活性,鞏固成型的品質。上圖是滾筒除水機。
寶柔
用特制的布把綠茶包起來,用“快速打包機”把整個茶葉緊緊地包成壹團。如上圖,這個環節的目的是制作形狀和顏色。
旋轉
將包裝好的茶包放入“揉面機”中揉面定型。茶球在揉撚機中以緊密包裹的狀態滾動,裏面的茶葉受到擠壓會逐漸形成“顆粒”。從葉形到顆粒的神奇作品都在這裏,當然是經過多次操作的。
烘烤的火
茶葉絞好後,要進行烘焙。茶葉打碎後,鋪在竹篩上,放在鐵架上。至於爐中烘烤。
包裹、揉撚、烘烤重復多次。直到外觀滿意為止。最好將成品烘幹。
以上只是簡單介紹了鐵觀音的制作過程,其實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壹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泡不出好茶。泡壹杯好茶真的很難。茶農的工作真的很辛苦,經常壹天沒有幾個小時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