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四大怪――反穿皮襖毛朝外、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煙袋、養個孩子吊起來。
東北地區在過去,由於天氣太寒冷,風太大,大部分的農民、獵戶都喜歡皮襖反穿把毛朝外。東北的風大,壹般的衣服擋風效果都很差。要是想保持身體的溫度就要穿厚厚的棉襖,可是這些棉襖又笨又重,行動起來很不方便。東北林深獸多,野獸的毛皮有著良好的耐寒性。因此人們往往喜歡穿他們的皮,不但輕巧而且擋風。有毛的壹面比較柔軟,當然是反穿皮襖毛朝外比較舒服拉。
民居作為地方文化的重要標誌物之壹,可以反映出那裏風土民情的基本特色。“窗戶紙糊在外”就是過去人們對東北民居最深刻的印象之壹。玻璃窗在中國住宅未使用之前,無論是平民百姓的土屋茅舍,還是皇親國戚的宮殿宅邸,用於分隔窗戶內外的主要遮蔽物,就是中國人發明並廣泛使用的紙。糊在窗欞上的紙夏委能遮陽擋雨,冬天可防風禦寒,是住宅不可或缺的“建築材料”。
在山海關內和南方地區,窗紙都是糊在窗欞內側,從房子外面就可以看到“盤腸”、“燈籠錦”等各種花式的窗格圖案。當外地人看到關東民房糊在外的窗戶紙,使窗子成為整個的“大白塊”,自然覺得不習慣而視之為怪了。其實,這種“怪”正是適應東北氣候環境和民間風俗的產物。眾所周知,這裏素以冬季寒冷著稱,而室內又是以火炕火地取暖,因此,在嚴寒季節室內外溫差很大。這層分隔冷熱空間的窗紙糊法就很有講究。如果糊在裏面,窗外所結的冰霜遇室內溫度高時融化,水就會流到窗紙和窗欞構件腐爛,影響其使用壽命,所以,長期生活在這裏的東北人通過實踐,逐漸因地制宜的形成了“窗戶紙糊在外”的做法。
昔日關東農家的炕上,幾乎都有兩個“笸籮”,壹個是婦女做針線活用的“活計簍”,壹個便是裝旱煙的“煙笸籮”。抽煙和做針線活壹樣,是每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待嫁出閣的大姑娘,本應是最文靜嫻雅的,但過去多數也在“煙民”之列。這壹怪,足以說明以前東北吸煙風習之盛。
老輩的東北人說抽煙不僅能驅困解乏,還能防止蚊蟲叮咬,連毒蛇也怕煙的味道。這些對在山裏挖參打獵的人無疑是很重要的。此外,抽煙還有社交方面的作用。即使是陌路相逢的人,彼此遞上壹袋煙後,就會增加幾分親切感。過去到東北農家做客,進屋後第壹件事是請客人炕上坐,第二件事就是把煙笸籮推到客人跟前說“來,抽著”。連兒歌中也說:“娘家客(音qi)上炕裏,煙袋荷包遞給妳?”,可見敬煙是待客的壹項重要禮俗。
東北婚禮中還有壹項與抽煙有密切關系的禮儀,就是新媳婦的“裝煙禮”。即新娘子在婚後“分大小”時拜見婆家親友長輩,要“請”過受禮者的煙袋,為其裝好壹袋煙,點著火之後敬上,受禮者還要給“裝煙錢”做見面禮。舊時“規矩大”的滿族家庭,伺候公婆的兒媳,在晚上回自己房間休息之前,要給公婆裝壹袋煙並點著後才走。第二天早上給公婆“請安”時,第壹件事也是裝煙和點煙,可見當姑娘時“叼煙袋的功夫還是會派上用場的。
把嬰兒放在懸掛的悠車裏。如今年過50歲在東北生長的大的人,大部分都有過被“吊起來”的兒時經歷。小兒睡悠車的習俗來源於東北的滿族。他們在狩獵生活的時代,因山林中經常有毒蛇野獸出沒,把不會走路的嬰兒放在地上不安全,放在炕上又會因受熱而“上火”生病,於是便想出“吊起來”的辦法。早期遊獵尚未定居時,多是用獸皮制成兜狀的吊袋,兩端拴皮條掛在林中大樹上。後來逐漸發展成用樺樹皮和薄木板做成的“悠車子”或稱“搖車子”。
嬰兒出生後數日(有在七天或十二天的),便開始睡悠車,俗稱“上車”。所用的車很少是自家新制,而是由姥姥家、舅舅家贈送,而且以經人用過的舊車為好,因為這樣的車已被實踐證明能使孩子平安長大成人,用起來吉利。也有的人家為圖孩子“好養活”,專門向親友中人丁興旺、子孫滿堂的家庭去借其用過的悠車。
孩子睡悠車時,壹般不鋪棉褥子,而是用內盛谷糠的布口袋墊在身下,俗稱“糠口袋”,據說其既利水又去火,嬰兒睡著舒服又少生病。車內用的枕頭也內裝糠麩,而且裝得比較滿,以求其“硬實”,因為這有特殊意義。滿族孩子睡悠車時,肩臂和腿部都要用布帶子綁住,壹是防目其翻身掉出,二是使其不“溜肩膀”,胳膊腿直,有利於長大後騎馬射箭。東北婦女們常說,睡悠車的孩子長大身材好,沒有前雞胸、後羅鍋、溜肩膀、羅圈腿壹類的毛病。由於被綁住胳膊腿的孩子不能隨意翻轉,只能在悠車內仰臥,加之枕頭很硬實,時間長了“後腦勺”壓得比較平,東北人以此為美,謂之“睡扁頭”,而視“前奔婁、後勺子”為腦型不正,是“關裏人”不睡悠車的“不良後果”。
民間曾有兩則關於後腦勺子的傳聞。壹是說辛亥革命時期排滿最厲害時,在南方壹些城市關隘,只要是操東北口音,後腦勺子平的,就要被當作滿清奸細殺頭。另壹說是20年代張大帥(張作霖)統治北京時,東北人在那裏特別“吃香“(受優待),而辨別是滯東北人的方法之壹,就是看其後腦勺是否扁平,因而有“後腦勺子是護照”之說。由此可見悠車――扁頭――東北人之間的密切關系。
實事求是的講,悠車育兒的好處確實不少。嬰兒的母親只是在孩子餓時才抱出來餵奶,可以更多地騰出雙手去做家務活。孩子躺在悠車裏很安全,又可在緩緩的搖動中聽著母親的催眠曲安然入睡。由於悠車車幫很高,孩子睡著後用薄布做成“車蒙子”搭在“車弓子”上覆蓋,使嬰兒不致受風感冒,還能避免蚊蟲叮咬。正因為有這麽多的好處,後來“闖關東”的漢族人也很快就接受了滿族的這種育兒習俗,和他們壹樣“怪地孩子吊在悠車裏,度過初涉人世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