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漢明帝劉莊於永平八年(公元65年)派遣使臣出使西域求佛,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被稱為“寶塔”、“浮圖”。漢明帝之弟楚王瑩,“誦黃老之微語,塔中猶為仁祠”;桓帝曾在宮中“立黃老伏兔之祠”,將黃帝、老子、佛壹並祭祀。佛教作為東漢時期流行的道學,大多宣揚與中國傳統思想接近的“精神盛衰”、“節欲奢靡”、“仁愛慈善”等思想。據《三藏故事集》記載,到東漢末年,已有50多部譯經,70卷。最早翻譯的佛經是朱默騰在明帝翻譯的《四十二章經》。漢朝翻譯的大乘經典和大乘經典很多。譯者多為天竺及西域僧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安息薩滿安世高、月知薩滿智樓加壹。中國高僧嚴佛調也參與了翻譯。東漢末年,佛教在中國分為兩派:壹派是安史高派,壹派是智派。安世高創立於桓帝,初到洛陽時,修習小乘佛教,重禪,翻譯了許多經典,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安班壽義經》和《尹稚經》。前者是禪修的方法,強調呼吸、守意,如黃老《神仙家》中的呼吸、呼吸之術;後者是解釋佛家的名字和數字,就像中國典籍的章句之學。這種理論認為宇宙中的生命是以生命力為基礎的,生命力的意思是“五行”或“五陰”(後譯“五蘊”)。息壹口氣,專註壹顆心,保持心不生,保持心的平靜,稱為“保持心如安”。善於“守誌”者,可得阿羅漢道。該分支拜大乘佛教,講般若,與弟子智良、弟子智謙合稱為“三分支”。桓帝末年(前167年)赴洛,靈光和二年(前179年)譯《般若波羅蜜多經》(即速寫經),智謙避亂遷時譯《無量大光明經》。在老莊思想的影響下,知止在論述人生的根本是要讓上帝逆轉自己的本來面目,心與道都是和諧的,這樣才能成佛。東漢末年有壹篇文章《牟子之惑論》(載《鴻明集》),是漢末中國現存唯壹的佛教徒著作。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階段,吸收和消化了印度佛教,與傳統文化日益沖突和調和。
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起初被認為是壹種神仙道教,並不流行。魏晉玄學盛行,佛教大乘空宗的般若學說因與玄學相似而迅速傳播。西晉末年以來,兵荒馬亂,社會動蕩,為佛教的廣泛傳播提供了有利的客觀環境。東晉十六國時期,佛教廣泛傳播到社會各階層。北方後趙、先秦、後秦、北梁的統治者都重視高僧,在政治上利用佛教。佛陀土城(232 ~ 348),西域僧人,被後趙統治者尊為“大和尚”。除了宣傳佛教,他還參與軍事和政治秘密。他的弟子道安(312或314 ~ 385)被前秦統治者苻堅迎進長安,率領數千人。他倡導般若空宗理論,組織翻譯經書,整理經書記載,制定僧團法規,為後漢地區的寺院制度奠定了基礎。慧遠(334 ~ 416),道安弟子,長期居住廬山,南傳佛教領袖。他著力調和佛教與佛教、佛教僧侶與封建王權之間的矛盾,鼓吹因果報應論和上帝不朽論,還宣傳阿彌陀佛死後轉世為“凈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仰,影響深遠。5世紀初,末代秦王姚興將龜茲(今新疆庫車)著名高僧鳩摩羅什迎至長安,主持譯經工作,系統地翻譯了大量大乘佛經。他培養了整整壹代佛教學者,其中僧肇、朱道生等人對中國佛教做出了巨大貢獻。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南朝所有的皇帝都崇拜佛教,尤其是梁武帝·蕭炎。他立誓舍道歸佛,自稱“三寶(佛、法、僧)之奴”。他多次為寺廟獻出生命,被朝廷用壹大筆錢贖回,充實寺廟經濟。他親自講學、著述,批判範真的神仙學說,使佛教在南方盛行。北朝皇帝也極力扶植佛教,熱衷於在洞穴中雕刻雕像。在封建統治者的支持下,隨著中國僧人對佛教經典認識的逐步深入,出現了涅槃、石成、三輪、郫縣、格舍社、帝倫、十誦、冷嘎等流派。其中,朱道生(355 ~ 434)闡述了南朝的涅槃_佛性學說,主張壹切眾生只要知道自己有佛性,就可以成佛,“滅善者”也可以成佛。他還批判了通過積累學習逐漸啟蒙的觀點,提出了啟蒙的思想。朱道生的理論受到宋文帝·劉義隆和梁武帝·蕭炎的大力提倡。
魏晉時期,佛教經濟實力較弱。南北朝時,寺院擁有大量的土地和佛家。佛教通過租地、仆從依附農民、經營商業、發放高利貸,逐漸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寺廟經濟。在北方,北魏末年,有三萬多座寺院,二百多萬僧尼。在南方,梁朝有近3000座佛寺,僧尼83000人。佛教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力量和強大的經濟實體。
隨著佛教思想的傳播和經濟力量的壯大,社會政治、經濟、思想出現了新的矛盾。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和建德三年(574),佛教相繼遭到破壞,對北方佛教造成沈重打擊。在南方,有薩摩亞人是否拜王,是否在夏季,惡有惡報,神是否能滅神的爭論,佛教的有神論觀念受到了批判。但是,這些沖突都是暫時的,佛教盛行的土壤依然存在。後來佛教學者轉向改革創新,使佛教在隋唐時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
隋唐時期,全國統壹,佛教各教派進壹步融合。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佛教作為宗教思想的武器,隋唐統治者積極推動佛教思想的統壹。佛教為了鞏固自己的宗教勢力,保護寺院經濟,還模仿世俗封建地主階級的封建宗法制度,建立僧侶世代相傳的世襲制度。佛教流派從南北朝發展了很長壹段時間,有的形成宗派,有的被其他宗派兼並吸收。
該學派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它只推廣某壹種經典理論。比如,善於談論成就論的就是成就派,善於談論放棄論的就是放棄派。他們講學的寺院並不固定,也不註重法國血統的傳承關系。隋唐時期的佛教宗派是從學校發展而來的。他們有自己的宗教理論體系和宗教規範體系,在寺廟經濟中有自己的寺廟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每個教派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和血統。壹座大型佛寺,不僅是該教的宗教宣傳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因為它收藏了大量的書籍和資料,包括宗教和世俗經典。也有很多窮書生住在和尚廟裏,靠讀廟裏的書出名。寺廟也經營高利貸,也是小型經濟中心。
隋唐王朝正式建立和發展的時間先後為。天臺宗最早建立於陳隋間,創始人為智_ (531 ~ 597),因在浙江天臺山建立基地而得名,流行於今浙江、湖北壹帶。法魏徵宗是唐太宗和高宗時期由玄奘及其弟子窺基(631 ~ 682)創立的。流行於長安、洛陽壹帶,以其教義為教派名稱。然後是華嚴宗,得到了武則天的大力支持。杜順(597 ~ 640)被稱為華嚴始祖,實際創始人是法藏(643 ~ 712),以他所闡述的經典為宗派名稱,流行於今山西長安、五臺山壹帶。禪宗創立於武則天年間,慧能是實際創始人。以其獨特的修煉方法和思維方式作為教派名稱,開始流行於廣東、湖南、湖北壹帶,並在晚唐五代時期傳播到全國各地。還有法家教派,恪守佛教戒律,強調信徒受戒時要有壹定的儀式,但沒有理論上的解釋。因為這個學校對受戒儀式比較熟悉,後來壟斷了受戒特權,有人認為也是教派。凈土宗的創始人可以追溯到南朝的檀鸞(476 ~ 542),創始人有道綽(562 ~ 645)、山道(613 ~ 681)。密宗創立於中唐,以須彌陀佛(637 ~ 735)、金剛之(669 ~ 741)、不空(705 ~ 774)為代表,流行於唐朝中央政府上層統治集團和今天的西藏、雲南等地。還有曾經風靡壹時的“三階教”,後來被政府取締。
唐朝末年,土地兼並愈演愈烈,賦稅繁多,苛捐雜稅,百姓紛紛流亡,逃避征兵。很多寺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剝奪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財政收入。唐武宗李嚴會昌五年(845年),政府下令拆除大寺4600余座,中小寺4萬座,沒收良田數千萬頃(這個數字太大,有“頃”誤為“畝”之嫌)和寺廟奴婢15萬人,僧尼26萬余人世俗化,史稱“會昌廢佛”。由於詔令不再適用於河北長期割據的地區,這些地區的佛教勢力尚未受到沈重打擊。
幹甫二年(875),黃巢起義爆發。
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寺院無法經營土地,寺院經濟壹蹶不振。那些傳播復雜經院哲學的佛教宗派已經失去了物質條件,只有禪宗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隋唐時期,為了彌補佛教各教派長期存在的理論分歧,加強理論防禦力量,對付唯物主義,各教派都建立了判教制度。
隋唐佛教宗派哲學繼續探討南北朝提出的佛教性質問題,並加以發展。從唯心主義的立場來看,佛教各教派把人的心理活動、精神修養(主要是宗教修養)、人性與人的心靈、自然、情感、世界觀緊密聯系在壹起,形成了佛教各教派哲學的宗教世界觀體系。隋唐佛教哲學提出了壹些重要的哲學範疇,並進行了宗教解釋。後來宋明時期的唯心主義者基本繼承了這種宗教神學傳統。其他唯物主義哲學家在與佛教唯心主義的鬥爭中,也用他們的思想材料加以改造,從而豐富了唯物主義的哲學內容。隋唐佛教宗派哲學對後來的宋明理學產生了直接影響。
隋唐時期影響巨大、歷史悠久的佛教宗派,密切配合了當時的階級鬥爭,適應了當時的經濟政治需要,維護了當時的封建統治秩序。隋唐佛教經典著作被視為中國佛教的創造,而非印度佛教經典的註釋。只有嚴格遵循印度教義的人才只知道佛法的教派。各教派的壹些觀點在印度佛教中是找不到的。即使在印度佛教經典中有理有據,也只是取了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經濟需求的部分。充分發揮題旨是隋唐佛教各宗派的特點。
隋唐時期的佛教,除了以分只知宗派之外,所有的宗派都是為了適應當時中國的經濟基礎和政治需要而產生的。各教派都大力論證成佛的可能性,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是士紳地主階級失勢後,在唐代新的歷史條件下,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在佛教思想中的反映。南北朝時期,在士紳地主專政的歷史條件下,貧農地主在政治上無法占據重要地位。朱道生提出的“凡是沒有信心、斷了根的人都會成佛”的口號,並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唐朝廷打擊士紳殘余,扶植普通貧苦地主。相應地,佛教的頓悟說和人人都能成佛的理論逐漸得到普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