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詞典
Ci,梵文maitrya,maitri^,巴利文metti;悲,梵文karun!答,巴利文也壹樣。關愛眾生,給予快樂(和喜悅)叫善良;同情其苦,憐眾生,拔其苦(拔其苦),謂之悲;這兩者合稱為慈悲。佛的悲是壹種與眾生苦難感同身受的狀態,所以稱為同體大悲。而且它的慈悲是無窮的,所以叫無蓋大慈悲(沒有人比這個更廣、更大、更慘)。
《大智慧》卷二十九,慈與悲攝於四無量心,分別稱為無量慈與無量悲。根據《大智慧》第四十卷和北本《大乘經》第十五卷,慈悲心有三種:(1)慈悲心是生出來的,也是用愛和與眾生的善心做成的。也就是說,把壹切眾生看做純潔的孩子,苦中有樂,這是普通人的慈悲。但三成(音、緣、菩薩)最初的慈悲也屬於這種,所以也叫小慈悲。(2)法的慈悲,就是認識到壹切法都是無我的真理的慈悲。是無明(阿羅漢)的第二乘,是地頭之上諸菩薩的慈悲,也叫中悲。(3)無慈悲心,是壹種遠離異見、不分心的平等、絕對的慈悲心。這是佛陀特有的慈悲,是壹般人和二流人所不能及的,所以稱之為大慈悲(梵天-彌陀-摩訶-卡戎!a),大悲天憫人。以上三種慈悲也叫三種慈悲,三種慈悲,或者三種慈悲。菩薩經本七,十經本二,佛典本五,大內婆沙本十七,八十二,十住內婆沙本壹,順正論本七十八,前世論本壹。
丁佛教辭典
(術語)善良帶著愉悅,悲傷帶著苦澀。四個無限的頭腦中有兩個是無限的。《智慧論》第27天說,‘大慈大悲眾生皆樂,大悲拔眾生苦。'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喪的觀念叫做對事物的憐憫。慈悲是佛道的門戶,是所有佛教徒的心性。南版涅槃經(大正12.698b)有十四雲:‘壹切音、情、菩薩、佛皆來我處,壹切善根以善為本。’據《觀世音無量壽經》雲(大正12.343C)“佛心者大悲,以慈取眾生。”此外,慈悲是所有善的基礎,也是所有人隱藏的美德。論大智慧(大正25.256 c):‘慈悲為佛道之本,(中)也是大慈悲,於無量僧生死而不厭。’
《論十居琵琶沙》這本書曾經品嘗過,傲慢與悲傷是沒有生命的母親,萬物皆生。所以佛道修行之初,以五停治亂心,以慈悲治怨,修行循序漸進。或者四無量,或者十行信仰等等。,都離不開這種慈悲。第二個慈悲智慧門被重新建立,以顯示佛教的美德感,觀音象征托米的慈悲之門,普賢象征釋迦牟尼的慈悲之門。慈悲道場的告白(大正45.922c):
這是萬善之王,壹切眾生所到之處,如陽光白日,如明月夜照,是眼,是導師,是父母,是兄弟,壹起歸道場,這才是真知,壹個慈悲的父母比骨肉更重要,他們會世代相守,雖然永遠不會離開。'
陳佛教常用詞匯
善良和悲傷。把快樂給予眾生,這叫善良;願壹切眾生的痛苦都被稱為悲哀。
不要憐憫
簡介
如果不解讀“慈悲”二字,我們可以解讀出拔苦與歡喜和諧的含義,以及人生三善(有情有愛)、法與無機緣。下面簡單解釋壹下:
苦樂參半
(1)苦樂:有兩種理論:壹種是苦是善,樂是悲;第二,快樂是善良,痛苦是悲傷。關於前者,《南本涅槃經》有十四雲(大正12.696 a):‘滅眾生利益,是大慈大悲;想與眾生同樂,是壹大憾事。“亂彈《前世筆記》記載(大正40.842 b):‘拔苦即是慈,樂即是悲,故依慈拔眾生壹切苦,依悲遠離不安之心。’關於後者,如《大智慧論》卷二十七雲(大正25.256 b):‘大慈大悲,樂與壹切眾生;大悲拔眾生壹切苦。“《十地論》(大正26.134 a):‘善為樂之因果;傷心的人,因果相同。“其他如《大乘內觀經》卷壹、《順正論》卷七十九,也都是這樣說的。
對此,各種經典都有自己的解釋。《華嚴經·探秘》卷十因“通”與“別”二義。如果按照壹般的理論,慈悲心有拔苦得樂的意思。根據不同的理論,每壹個都屬於另壹個。大乘經義篇第十四卷說,慈與悲都是不怨的,只是分為四義不同的兩部分。壹個是功能不同,所以悲傷可以拉出苦難,善良可以快樂;第二,對待病人的方式不同,所以悲傷停止了傷害感,慈悲停止了貪婪。此外,悲傷可以消除微妙的憤怒,善良可以發送沈重的憤怒;第三,因為境界不同,眾生有很多悲傷痛苦的理由,沒有快樂的理由。四賞不同,所以悲空而恩滿網。
三面慈悲
⑵三緣慈悲:壹點雲三慈悲。《前世筆記》(大正40.828c)有雲:‘慈悲有三因,壹是小悲,二是中悲,三是大悲。’三緣論在南書《涅槃經》卷十四、《佛地論》卷五、《大智論》卷二十、卷二十七、卷二十等書中有解釋。其中,《大智慧論》中所描述的三善是首屈壹指的:
1.眾生必然是善良的:慈悲心不僅是對壹切眾生的束縛,也是對壹切眾生的束縛,所以壹切眾生都是相互束縛的。即從某壹人、某壹人的姿態升起,故雲中眾生慈悲。
3.佛法慈悲:聖人破我相滅異相,觀眾對五陰之假和生慈悲。也就是說,這些眾生,對法的空性壹無所知,跳起來欲,所以聖人憐憫他們,隨意使他們快樂。
3.無慈悲:佛心不能住在過去、未來、現在,明知壹切法都是不真實的,顛倒虛相,心無理。所以他錯過佛心,以為眾生不知諸法實相,五道往返,諸法堅持,分別選擇。正因如此,眾生獲得壹切法實相的智慧。
另外,涅槃經給了兩層意思,壹層意思是給可憐的眾生以幸福,這個名字就是眾生;緣分是眾生所需要的,給予它就叫佛法緣分;如來的命運,名字遙不可及。如來不離窮,享第壹樂,故不以眾生之命,法之命,故雲無機緣。且欲與眾生同樂,故雲無憐。這在利潤上分為三方。另壹層意思是,壹切眾生,父母、妻子、家人,都取名為眾生;我看不到我的父母、妻子和家屬。我看壹切法皆由命而生,名即命;不要住在佛法和壹切眾生中,順其自然,沒有名字;這和大智慧理論是壹致的。
佛教的慈悲和世俗的善良有什麽區別?
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強調以德待人,家庭、社會、國家都要有道德。儒家說“修身、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為中,不偏不倚為庸。道家講清凈無為,少欲知足,過著淡泊的生活,屬於天人合壹的境界。諸葛亮說“淡泊明誌,寧靜致遠”是道家思想,相當超脫。
但佛教徒講慈悲,是出世,是大乘菩薩境界。慈悲是佛教的中心,慈悲是基礎,方便是門。怎麽才能慈悲為懷?念住眾生的苦,救度眾生,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須由慈悲鞏固,如樹根,必須由雨水滋潤才能發芽、開花、結果。大悲如雨。沒有雨,萬物不能生長。只是大悲心的對象、空間、時間、目標是廣大的。
慈悲的對象是濕胎卵,甚至包括所有飛行和潛水的植物(飛行、隱藏、動物和植物)。植物是有生命力的,不能隨意破壞。
空間很廣,就是三千世界,無量世界,這麽廣的空間。我的家庭,我的群體,我的民族,我的國家,這個空間在佛教裏很窄,有“我”字在裏面。
很長壹段時間,就是我不僅要現在造福他,還要世世代代造福他,我要長期扶貧。
目標遠,什麽目標遠?使他不僅能得到衣食財產,還能得到法、身、智,將來全部成佛,入涅槃,證菩提。
所以佛教的這種慈悲,不是壹般的愛,壹般的仁,壹般的德,超越了道家,儒家,所有的宗教。《心經》第壹段說:“觀世音菩薩,若久行如波羅蜜,見五蘊皆空,苦盡皆苦。”這個“壹切”涵蓋的範圍很廣。妳能去哪裏受所有的苦?至涅槃菩提。這個境界是廣大的,佛的心是寬廣的,清凈的,正直的,平等的,慈悲的。沒有這些心,我們就無法在眾生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