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妳怎樣理解文人畫,文人畫的意境是什麽?

妳怎樣理解文人畫,文人畫的意境是什麽?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作者多是文人士大夫階層。他們的繪畫多為寄興抒情之作,追求主觀情趣的表現,反對過於拘泥於形似的描繪,力暢洗去鉛華而趨於平淡清新的藝術風格。

早在兩晉時代,壹些畫家在創作上表現出來的某些創作思想和藝術追求,諸如王□的“畫乃吾自畫”思想,宗炳的“暢神”說,王微對創作中感情成分的強調,以及顧愷之的“形神”理論等等,都應看作是文人畫的濫觴。

唐代詩歌盛行,大詩人王維不僅開了水墨畫的先河,還以詩入畫,使後世奉他為文人畫的鼻祖。

五代的董源、巨然在山水畫創作上追求平淡天真和筆墨情韻,又為文人畫的發展提供了直接的藝術規範。

到了北宋,文同、蘇軾、米芾等人更在創作實踐和理論批評上為文人畫廣為張目,影響所及,使文人畫成為壹股有相當影響的藝術思潮,開始從院體畫與畫工畫中分化出來。蘇軾、米芾等在王維水墨畫的基礎上以書法入畫,實踐並發展了其水墨技巧。此時蘇軾提出的“士人畫”概念有使文人畫向更成熟邁進了壹步。

文人畫的鼎盛期是在元代。元統治者重武輕文,導致大量的文人進行繪事。在藝術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幽淡”,理論上主張“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胸中逸氣等。這壹時期詩文印信也逐步進入畫面。不但形成布局的組成部分,而且更直接地抒發作者的心聲。趙孟頫、柯九思強調以書入畫,錢選提出“士氣”說,倪瓚鼓吹“自娛”思想,更多的畫家則是將具有象征意義的梅蘭竹菊(史稱“四君子”)作為自己的表現題材,用以標榜個人的誌節情操。這樣,畫家的主體意識被進壹步強化,文人士大夫的藝術觀念和審美理想在創作中也就得到了更突出的表現。詩、書、畫、印始成壹體,詩畫相聯,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情貫註於畫之中相輔相成,這標誌著文人畫的完善。

明代前期仍是文人畫的繼續發展時期,到了中後期,身為理論家、畫家的董其昌根據蘇軾的“士人畫”理論進壹步提出,畫分南北宗和文人畫理論,文人畫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這時文人畫已上升為畫壇的主導地位,並直接影響到了清代繪畫的基本格局和審美取向,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繪畫體系。

清代是文人畫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諸多的頂極畫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中又以八大、石濤最為突出。身為明末遺民,他們在書畫中寄寓國破家亡之痛。石濤主張“筆墨當隨時代”、“法自我立”等主張對後世起到深刻的影響。

文人畫又經趙之謙、吳昌碩影響到現代的齊白石、潘天壽等人。

文人畫的特點是:

1、文人畫是詩書畫印精當地有機結合的人文藝術。文人畫作者多為學者、詩人,又是畫家,“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繪畫文學化了。詩歌入畫,更強調用詩來題寫畫的意境。書法入畫,主張書畫相通、強調筆法的書寫性。題跋和用印開始成為畫面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2、文人畫註重畫氣,即內涵之氣質。文人畫家註重表達觀念和情感,強調主觀的、個性的自我表現。

3、繪畫技法上,文人畫重墨輕色,運用墨幹濕濃淡渾厚蒼潤的微妙變化,體現出“淡而不薄、厚而不濁、蒼而不枯、潤而不滑”的韻味。文人畫還重簡,“計白當黑“,給人以無盡深遠悠長的感受。

4、題材多為花鳥、高山、漁隱之類,人格化地表現梅、蘭、竹、菊、松、石等,以此寄托畫家的情感和精神。

總之,文人畫在表現的功能上是詩情畫意的,在題材上是自然的野趣的,在觀點上是寫意的,在表現性質上是求意象外的趣味。它展現了文人畫家的修養和人生歷程,是壹顆靈魂的呈現。

參考資料:

文人畫的特點

唐代以前就有純以水墨形式作畫的記載,但文人水墨畫的興起和發展是從南宋末年開始的,作者多是文人士大夫階層。文人畫的特點是:

1、作者多為學者、詩人,又是畫家,“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繪畫文學化了,題跋和用印開始成為畫面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詩歌入畫,更強調詩的意境和用詩來題畫。書法入畫,主張書畫相通、強調筆法的書寫性。

2、文人畫重表達觀念和情感,暢神、抒情、寄興,強調主觀的、個性的自我表現,多借物寓意來表達誌節和意趣。

3、文人畫重墨輕色,重筆墨情趣、輕刻意求似,重瀟灑洗練、輕繁縟纖細,重天真幽淡、輕富麗工艷。

4、人格化地表現梅、蘭、竹、菊、松、石等,以此寄托畫家的情感和精神,成為文人畫的重要題材,並蔚然成風。

重要代表畫家有蘇軾、文同(圖4-8)、趙孟堅、鄭思肖、揚無咎、柯九思、李衍、高克恭、王紱、夏昶等。文人畫的興起和發展,使民族繪畫傳統進壹步完善。

  • 上一篇:體育遊戲的教學反思
  • 下一篇:保羅車聞丨體驗全新壹代保時捷911 Carrera 4S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