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古人應該是以龍為主。據聞壹多先生考證,龍可能是壹種大蛇。隨著其他氏族圖騰的加入,蛇身上也增加了鱷魚和動物的四足,包括馬的頭、鬃毛和尾巴,牛的耳朵,虎的鼻子,兔的眼睛,魚的鱗片和胡須,狗的腿,鷹的爪子,鹿的角等等。這些說法是以古籍中的壹些記載為依據,並被出土文物和壹些傳統民俗所證明。
在最熱鬧的春節和元宵節,各地的人都要龍燈;在端午節,許多地方劃龍舟。舞龍的種類很多,全國有100多種。北方龍燈多為5節至12節,比較規整。在南方,龍燈的樣式和舞蹈數不勝數。僅浙江省就有數十種舞龍,如:百業龍(長興縣)、九龍竹強竹(武義縣)、朱龍、祥龍(龍泉縣)、班龍(余杭縣)、三節龍(渠縣)、滾龍(黃巖縣)。江西省有幾十種舞龍運動,如:火龍(樂平縣)、牛龍(大余縣)、魚龍燈(樂安縣)、壹龍九角(彭澤縣)等。湖南的龍更多,有白界龍(衡陽)、星子龍(醴陵)、草龍(資興縣)、鳳龍、雞毛龍(耒陽縣)、五色龍(邵陽縣)、狗婆龍(桂陽縣)、蛙龍(常德市)、蛇龍(芷江縣)等等。這些龍燈不僅造型各異,而且舞法也多種多樣。即使在華僑聚居的唐人街,舞龍也相當精彩。
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在南方很普遍。至於賽龍舟的起源,民間傳說是為了救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古籍也記載是為了紀念被投江的伍子胥或漢朝孝女曹娥。但追溯到賽龍舟最早的起源,與元谷龍的圖騰慶典有關。
中國還有壹個特殊的端午節:“二月二,龍擡頭”——春龍節。傳說有壹年大旱,天河的玉龍偷偷下雨,玉帝把它壓在壹座山下,說要等金豆開花才能上天。於是人們炸了糧,開了花,讓玉龍仰天長嘆。陜西有些地方,這壹天家家戶戶炒米花,邊炒邊唱:“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我希望全年風調雨順,豐收。在這壹天,有許多地方會油炸大豆,吃龍須面和龍林餅。兄弟民族龍的節日比較多,幾乎每個月都有,有的月份不止壹個。比如:
正月初壹是哈尼族的“祭龍節”,雲南基諾族的“祭龍節”。
正月初五是雲南河口瑤族的“龍頭節”。
二月是雲南普米族的“龍池節”,龍潭邊上的龍潭裏建起了壹座高高的龍塔。
三月是湘西苗族的“觀龍場”,迎龍下界。這壹天谷雨,山東漁民在沙灘上祭海龍王,在龍王廟殺豬。
3月15日是雲南德昂族的龍王節,納西族的龍王廟會。3月18日,浙江農民慶祝“白龍生日”,並在龍母廟祭祀。
4月15日是雲南中甸藏族的龍王節。
5月20日是龍舟節,這是壹個古老的吳越節日。現在,貴州清水的苗族在5月下旬有壹個“端午節”,每天都有幾十個苗寨舉行龍舟比賽。
6月6日是湘西土家族的“龍袍曬日”。
7月20日是雲南瑤族的“龍母節”。
8月20日是送龍上天的“龍舟節”。
9月10日,是湘西苗族“抓龍”的節日。在安龍,端午節,大家吃“龍餅”,村裏唱“龍歌”。
雲南公山的獨龍族把壹年分為12個節日,都以各種龍命名,所以每個月都有龍。
龍是各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寄托,被視為繁榮、安寧、幸福的守護神。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都離不開龍。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深山裏的苗族人不管這套,還是穿“龍衣”。貴州苗族龍衣上有上百種龍,有各種動物的組合形象。比如龍的頭有牛頭、人頭、貓頭、豬頭、獸頭、蜈蚣頭;身體有蛇身、蝦身、魚身、鳥身、葉身、蜈蚣身;尾部多為魚尾、花尾。許多龍有角,沒有爪子。這些龍的形象是苗族人所獨有的。很多建築的屋頂兩端都有龍頭雕塑。華表和龍柱也是高貴華麗建築的重要裝飾。昆明西山有壹座險峻的龍門。黃河邊有壹座大禹挖的龍門。據說鯉魚跳過龍門變成了壹條龍。龍已經成為壹種高貴、神聖、健壯和強大的象征。
珍貴植物有柏樹、龍竹、國槐。龍血樹。和白花蛇舌草。天壇九柏五百年,戒臺寺九松千余年。頤和園仁壽寺前,龍鳳松柏,別有壹番滋味。此外,還有各種龍江、龍河、龍山、龍泉、龍潭、龍洞...各地都有很多關於龍的傳說和故事,壹千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