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信任——它將從“影子銀行”走向何方?

信任——它將從“影子銀行”走向何方?

10的第壹個工作日馬上就要到了,也就是說2020年只剩下不到2月份了。2020年,不僅是信托行業,整個資產管理行業都將是轉型元年。而轉型就是信任“從哪裏來”和“到哪裏去”!!

熟悉筆者的朋友都知道資管新規的頒布。筆者壹直將其定義為資管行業的轉折點,未來是資管新規的落實、執行和細化。......

不僅僅是信托機構,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親經濟周期性。所以女士們先生們,“影子銀行”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貶義詞。只是信托機構在特定時期所承載的特定使命。回顧中國信托發展史,改革開放初期,當時信托機構的歷史使命是吸引外資(當時信托機構的名稱都是XX國際信托)。可以說,早年信托和銀行在很多職責和內容上是重復的,這也是為什麽信托是中國金融體系中最多元化的機構。如今,信托是唯壹能夠跨越資金、貨幣和實體經濟的金融機構。

所謂“影子銀行”,反映的是“準信貸”業務是信托機構的主流業務。就是目前常見的非標業務——信托貸款、特定資產投資等信貸融資業務。

類信貸業務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利差模式”——收入來源是融資方的融資成本與投資方的收入之差。房地產信托、政治信托和通道業務是當時信托業的“三駕馬車”。

當時是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也是信托行業10的黃金年,而中國在世界上被稱為“基建狂人”。在國家城鎮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城投平臺也是各大信托機構的永久合作夥伴。值得壹提的是通道業務,受益於信托牌照的獨特優勢。銀行資金只能通過信托投資於壹些受限制的行業。但通道業務的傳播是有限透明的,增加利潤的唯壹途徑就是擴大規模。

受托人類:當時信托也被視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資金。更有甚者,在剛性兌付和資金池運作下,保本保息是信托的代名詞。曾經,信托深受高凈值人群的喜愛。

那麽,為什麽不能讓剛兌匯模式永遠存在下去呢?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已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地產+城投”模式已不能滿足信托更深層次的發展要求,尤其是通道業務,存在杠桿率過高、多層嵌套、資金去向不明、監管主體不明等明顯弊端。此外,資金池運作的剛性支付模式隱藏著風險,投資者的本金和利息在短時間內得到支付,但與此同時,風險也會不斷轉移和積累,不會憑空消失。

於是,這就是2065438+2008年4月27日出來的資管新規。其核心目的是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比如信任——被信任,代客戶理財。監管政策是“去杠桿”、“去通道”、“去嵌套”。手段是“逃離現金池”,打破剛性兌換,發展新業務的核心是“網管”。

轉型勢在必行,分兩步走:壹是縮減傳統業務規模;第二,鼓勵、引導和發展新業務。

在傳統服務的壓縮中,首先是渠道服務。這種現象始於2018年——中國信托業協會近年來披露的每壹份季報和年報都有壹個統壹的規律:整個信托行業的委托資產規模下降,尤其是通道業務——從2018年的22.7萬億下降到今天的21.28萬億。

其次,還有房地產信托。2019年5月起,銀監會下發23號文,強力監管金融機構違規為房地產行業輸血,控制此類信托額度余額,直接為數十家信托的房地產業務提供窗口指導。壹系列監管措施的出臺,使得房地產信托規模大幅縮水,而近期的“恒大事件”結合前段時間的房地產新規432條,筆者將此事件視為壹個行業信號——不規範的房地產業務還能撐多久?

然後是政治信任。這類業務最顯著的變化是今年。2020年上半年,各地已要求下屬城投平臺降低融資成本,置換隱形債務。具體可參考信托轉型現狀。

從2018年末,不良資產規模為222189萬元,信托行業風險項目數為872個,信托資產風險率為0.98%。截至2020年末,信托業風險項目數為65,438+0626個,信托業資產風險率為3.02%,信托業風險資產規模為0.98%。2020年二季度,沒有披露不良率等相關數據。

正如筆者所說,很多創新更多的是為了迎合現在的監管。目前業內真正的創新是信托產品估值體系的構建,尤其是對非標產品的估值指導。9月底,業內已有9家信托機構作為首批試點機構簽署了估值試用意向協議,開啟了中國鄧鑫與中債估值中心在信托產品估值方面的合作。參與的信托公司將於今年9月底開始通過中國鄧鑫向估值夥伴報告。另據了解,10首批估值結果將於10月底上線,並逐步向全行業推廣,盡快實現行業全覆蓋。

此次合作將彌補信托行業第三方公允估值的空白。建立統壹的第三方估值體系是規範信托產品的必由之路,也是信托業實施凈值化管理的核心!!!

壹點拙見,僅供參考!!!

相關建議:

論信任轉化的現狀

時事:過去壹周發生的信任事件

信任不是目標。

  • 上一篇:傳統車企新能源推薦政策
  • 下一篇:全球最有特色的建築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