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分析 高考 教育 語文 語言 專題 病句 雜談 分類:病句解析
高考語文病句修改專題例析
病句是指不符合語言規範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對病句的識別與分析,有了這種能力才可能對病句進行修改。“正確使用詞語”壹條已有涉及;《考試說明》中列出的六種病句類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1 語序不當
(1)名詞修飾語
多項定語與中心語的正確次序壹般是:①表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②指稱或數量的短語;③動詞或動詞短語;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⑤名詞或名詞短語。
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前。
例如:
壹位優秀的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壹位國家隊的籃球女教練。
正確次序:國家隊的(領屬性的)壹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籃球(名詞)女教練。
下面是多項定語次序不當的例子:
① 許多附近的婦女、老人和孩子都跑來看他們。(表數量的“許多”應緊靠中心短語)
② 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上,發揮著他們無窮的蘊藏著的力量。(表性質的“無窮的”應緊靠中心詞)
③ 裏面陳列著各式各樣過去所使用的東西。(表性質的“各式各樣”應緊靠中心詞。)
下面是定語誤放狀語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靜,想起今天壹連串發生的事情,我怎麽也睡不著。(“壹連串”應修飾“事情”)
② 這種管子要不要換,在領導和群眾中廣泛地引起了討論。(“廣泛”應修飾“討論”,“地”改為“的”)
下面是定語和中心語位置顛倒的例子:
我國石油的生產,基本供應國內。(“石油的生產”應為“生產的石油”)
(2)動詞修飾語
多項狀語次序比較復雜,須特別註意的是:
① 先時間後處所;②先介詞結構後情態動詞、形容詞;③表示對象的介詞結構壹般緊靠中心語;④不要弄錯修飾對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壹世紀曾發生過壹場血戰。(“上壹世紀”應放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被列強”應放在“任意”前)
③科學家急於對蘭花在最有異域色彩的熱帶物種標本完全消失之前進行研究。(“對蘭花”應放“進行”前)
④美國有15個洲禁止黑人在娛樂場所與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與白人”應修飾“平等”)
⑤大家就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廣泛”應修飾“交換”)
⑥開考半個小時後,就有人陸續交卷。(“陸續”應修飾“有”)
(3)關聯詞語的位置
壹般來說,兩個分句同壹個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後邊;不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當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他”應移到“如果”後面)
②要是壹篇作品裏的思想有問題,那麽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變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是常見語病,是高考測試的重點,幾乎每年高考都有此類語病題。
(1)主謂搭配不當
例如:
①我國棉花的生產,過去不能自給。(不能自給的是“棉花”而不是“生產”。)
②中國人民的解放在民族關系上起了基本的變化。(“中國人民的解放”沒有“起變化”,“起變化”的是“民族關系”。正確的表達應是個兼語句,要改“在”為“使”)
③我覺得這個答復,和對這些問題的調查處理,都是壹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應該把“是”改做“表現出”。)
(2)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例如:
①紀念三八節的到來。(“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而不是“到來”。)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壹家人的生活。(“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 但也存在著幾個缺點需要我們努力。(我們所能“努力”的不是“缺點”,而是“改正”。)
(3)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如:
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範圍廣泛,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這壹類搭配不當常和語序不當有交叉的地方。
(4)壹面與兩面搭配不當
例如:
①做好生產救災工作決定於幹部作風是否深入。(“做好”是壹面性的,“是否深入”是兩面性的。此外“作風是否深入”也講不通,應該是“幹部是否深入群眾”。這句話有兩種改法:把第壹個分句改成兩面性的“生產救災工作做得好不好,決定於幹部是否深入群眾”。或將第二分句改成壹面性的,不過句子結構要調整為“幹部深入群眾是做好救災工作的決定條件”。)
②藝人們過去壹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的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與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暖。(“白眼”和“青睞”指相反的兩面,但底下的“溫暖”只適用於壹面。)
(5)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
例如:
①我想這應該是不必敘述的,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來。(“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等於說“誰都想象不出”,推測原意就是“誰也想象得出”。)
②我們並不完全否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認”等於“部分承認”,基本上還是承認。因此這句話說“我們承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剛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兩種“我們也承認這首詩也透露了壹些希望……”或“我們並不否認這首詩也透露了壹些希望……”)
③會員家屬除憑發出的入場券外,並須有家屬徽章,無二者之壹不能入場。(“無二者之壹即不能入場”從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壹即可入場”的意思。跟原意不符,應該說“二者缺壹即不能入?”)
3 成分殘缺或贅余
成分殘缺
(1)缺主語
例如:
①由於他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得到”的主語是什麽?改為“由於這樣好的成績,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著向航空系學習的想法,我們的黑板報也創刊了。(“抱著”的主語顯然是蒙後的“我們”但後句的主語是“黑板報”,不是“我們”,應把後句改為“我們也辦起了黑板報”。)
(2)缺謂語
例如:
①可見對工人階級的關心負責的態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這裏不能做謂語的主要成分,只能將“薄弱”提上來,可“態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應改為“……的關心和負責薄弱到何種程?”)
②最近又發動了全面的質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建立與加強技術管理制度等壹系列的工作。(“壹系列的工作”是哪個動詞的賓語呢?也許是“建立與加強”的?“建立與加強工作”又講不通,在“建立”前少個謂語“完成”。)
(4)缺賓語
例如:
①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還是抓緊和同學研究或自己看書。(“抓緊”什麽?“時間”壹詞不能省。)
②我們要盡壹切力量使我國農業走上機械化,集體化。(“走上”要求有壹個名詞做它的賓語,“機械化”、“集體化”都是動詞,句子應是“走上……的道路”)
贅余
(1)堆砌
例如:
①要考慮我國政治與文化環境的需要,發展我們的出版業。(“環境”應刪去。)
②現在漁民自己選出了行政組長,負責掌握漁民的生活及生產的管理。(“掌握”應刪去。)
(2)重復
例如:
①壹年來,婦女工作已打下了相當的工作基礎,獲得了壹定的工作經驗。(第二、第三個“工作”應刪去。)
②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慮”就是想,應刪去“的想法”。)
(3)可有可無
例如:
①不知不覺就走了十裏路左右的距離,(應刪去“的距離”。)
②父親逝世離現在已整整九年了。(應刪去“離現在”。)
(4)應刪去"的"字
例如: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價的下跌,後來慢慢的穩定了。(加了“的”,句子轉為短語,意思也變了,不是物價穩定,而是“下跌”穩定了。)
②由於歷代動亂和氣候的潮濕,幾乎所有當時的繪畫遭受毀滅。(“歷代”和“動亂”中間也可加“的”而沒有加,為句子整齊,“氣候”和“潮濕”中間就不必加“的”。)
4 結構混亂
這是壹個很大的類句,這裏談的是不能用“主語”“賓語”等來歸類的情形。這裏最常見的是壹句之內兩種結構糾纏不清,有以下類型:
(1)舉棋不定
作者時而要用這種結構,時而要用那種結構,結果兩種結構都用了。
例如:
①多年來曾被計劃經濟思想束縛下的人們也覺悟起來。(應該在“曾今……束縛的……”和“在……束縛下的……”兩種格式中選用壹個。)
②這慷慨悲歌的壯舉的背後,還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應該在“……的背後還是自信心不夠”和“……壯舉還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裏選用壹個。)
(2)藕段絲連
壹句話的結構已經完整,卻把他的最後壹部分用做另壹句的開頭。
例如:
①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湊在壹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妳可知道,要出版壹本譯作是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以後,才能與讀者見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壹本譯作……見面的”湊在壹塊兒,用哪壹句都可以。)
(3)中途易轍
壹句話說了壹半,忽然另起爐竈,重來壹句。
例如:
①杜重遠以《閑話天皇》這篇文章,認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於獄,就是例子。(應該改作“因為杜重遠寫了……文章,就認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這件事始末的人誤認為杜重遠把別人送進監牢,非常不妥。)
②中國人民自從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想之後,中國的革命就在毛澤東同誌領導下大大改了樣子。(“中國人民……馬列主義思想之後”就怎麽樣?作者不接下去說,卻用“中國革命”另起壹句。應該改為“自從中國人民……之後”。)
(4)反客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語以外的成分用來做下半句的主語,因此而糾纏。
例如:
①因此,當匪徒們偷襲遊擊隊的時候,被遊擊隊反包圍,殲滅了無數匪軍。(“被遊擊隊反包圍”的主語是“匪軍”,但“殲滅了無數匪軍”的主語只能是遊擊隊,作者卻把它壹氣呵成,不加交待。應該把末壹分句該作“殲滅了壹大部分”或“不計其數”;這樣“殲滅”是接著“被遊擊隊”下來的,就連貫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陰謀活動是應當加以揭露,而且能夠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說,誰“加以揭露”,當然是“我們”,但這個詞隱而未現,正式主語應當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陰謀活動”。可是下半句的“能夠把它揭露的”主語就不可能換“;反革命分子的陰謀活動”,而只能是“我們”。這壹句應該在“是應當”前加“我們”。)
(5)結構含混
這樣的句子可以有兩種看法。
例如:
真人真事的創作方法,近幾年來曾提倡過,而且產生了許多寫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產生”可以算無主句,也可以拿“創作方法”做主語,作者的意思也許是第壹種,那麽上半句應該改作“近幾年來曾倡導過真人真事的創作方法”。)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
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這種主張”指代不明)
(2)有歧義
例如:
①他請幾個營的幹部參加座談會。(“幾個”修飾“營”還是“幹部”?)
②在休假的這段時間裏,我們的體重逐日增加,最高的達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誤會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這當然不是事實,應把“逐日”改為“都有”。)
③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裏。(沒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裏,那麽144華裏只是全渠的壹部分,那麽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裏”。)
④ 介紹菲律賓的壹種權威著作。(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的壹種權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的--壹種權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後者,就不如把“壹種”提到頭上。)
6 不合邏輯
這裏的“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例如:“學習有態度與方法之分”。這句話形式上跟“生物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壹樣的,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來等於“生物”,而“態度”和“方法”加起來不等於“學習”,所以這句話就是“不合邏輯”。
下面是壹些邏輯上有問題的類型:
(1)自相矛盾
例如:
①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壹個。(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麽能說是“死難者中的壹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幸免的壹個。”)
②這增強了中國人民與侵略者鬥爭的無比力量。(既然已經“無比”,如何還能“增強”?應刪去“無比”。)
(2)範圍不清
例如:
①從事業的發展上看,還缺乏各項科學專家與各項人才。(各項人才包括科學家,不宜並列,該說“各學科的專家與其他人才”。)
②他們壹面拼命的往上爬,壹面又不免跌落深淵。(“壹面……壹面……”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句中的兩件事顯然不是同時的,應改為“他們雖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終於不免跌落深淵。”)
(3)強加因果
例如:
①最近我這位朋友去了壹趟南方回來,結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來思想變了,可以說是去了壹趟南方的結果,現在“思想依然如故”,怎麽能說是去了壹趟南方的“結果”呢?)
②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壹套。(為什麽來自“北方”思想就舊?且“北方”到底是相對什麽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
①在那個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應該是“我和報紙的接觸”。)
②去年的學習情緒和今年比較起來大不相同。(我們比較壹先壹後兩件事,壹般總是以後者為主體,應是“今年的學習成績和去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