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傣族運動項目有哪些?

傣族運動項目有哪些?

傣族武術簡介 與大自然相依相伴的傣家人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抵禦外來侵害的社會實踐中,創造了獨具傳統魅力的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傣族武術。智慧勇敢的傣族人從飛禽走獸的神態中吸取武韻,從山林碧竹那裏創造著傣族武術的精髓,具有從舞娛樂的性質,又有健身防衛之功能,因此,傣族武術也具有“鳳凰拳”的美稱。 傣族武術是傣族民間體育運動的另外壹個靚點。過去在傣族民間有壹種說法是男人要做三件事:即:當和尚學文化、紋身避邪、習武強身。 學習武術是每壹個男人都要必修的課目。所以,傣族的男孩從小就要向武術師習武強身。 傣族武術分類 傣族武術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已具雛型,唐代已成系列。傣族武術突快突慢,剛柔相濟。要求手、步靈敏,判斷準確,有兔子的靈敏,鷹的眼力,風格特獨,種類繁多。主要有,拳術類:三坑式、四坑式、五坑式、六坑式、十二坑式、四門拳、美人拳、木樁拳、虎拳、貓拳、打狗拳、孔雀拳、象牙拳、臥式翻樁拳、25掌梅花拳等。 器械類:單刀、雙刀、三把刀、四把刀、貫線式、象牙刀、傣族大刀、匕首、長棒、兩節棍、三節棍、鐵銑、鐵齒、銅夾等。 對練:單刀對雙棍、雙刀對棍、四門拳對練、徒手對雙刀、象腳鼓對踢等。 傣族武術32套拳術拳路相傳至今,彌足珍貴。 另有壹類武術性舞蹈,產生的年代也很久遠。傣族男子以此表現自己的勇敢與機敏。但如今他們習練的刀槍棍拳,已融進了向其他民族學習的套路,如:拳術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緬拳、泰國拳等不同風格流派,表演時還用鼓等進行伴奏,發展成為舞蹈化的武術了。 傣族武術種類較多,概括起來有徒手拳、雞拳、掃地拳、洪拳、花拳、大刀術、單刀術、雙刀術、棍術、標術(似花槍)、洞尖術(亦稱鏈夾)等套路。也有其它如單練、對練和散打。徒手對練傣族稱作“對手拳”;雙刀對練叫做“象牙拳”;對打棍叫“對角”。其動作多模仿鹿、牛以及大象。演練時別有風趣,時而象小鹿逗趣;時而象大象鼻戰;時而又象野牛角鬥。 傣族武術的訓練特點 傣族武術註重基本訓練,要求手步靈敏,判斷準確,有兔子般的聽力,鷹壹般的眼力,拳術類有三坑式、四坑式美人拳、虎拳、貓拳、孔雀拳、象牙拳、臥虎翻樁拳等,器械拳有單刀、雙刀、三把刀、四把刀、象牙刀、傣族大刀、銅夾等;對練有單刀對雙棍、雙刀對棍、四門拳對練、徏手對雙刀等;傣族武術套路較多,武術套路按固定的布局來演練,起式後,先從壹方練起,然後回到中心,再從另壹方練起,又回到中心,依次連續練完各方回到原位便算結束。 傣族武術練習時路線多以十字形和圓形來回運動,範圍較小,形式多樣。可壹個或多人在中間跳孔雀舞,而其它的人圍繞圓圈練習拳術或器械;也可壹個打著象腳鼓起舞,伴隨著壹個或多人練習拳術或器械。有時小夥子正在練武,姑娘們則在旁邊以孔雀舞相隨而動,其場面活潑歡快,成為傣族民族體育活動壹道獨特的風景。 傣族武術的表演特色 傣族的傳統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其中傣族武術就是壹個比較有特色的傳統項目。在歡度喜慶佳節中,有的傣族青年飲酒過多,因此他們在雙方的武術較量中,還頗有些醉拳的味道。傣族武術的套路大多為先人所傳,它的壹招壹式都極富有韻律感,不像中國傳統武術的動作那樣剛勁,往往帶有壹種剛柔相濟的獨有韻味。傣族武術的表演性很強,雙方對練時壹般不進行身體的接觸,只是點到為止。因此有壹定的觀賞性。每當傣族青年進行武術表演時,總會引來眾多的觀看者,其中有不少傣族姑娘在壹旁喝彩,這往往是傣族小夥子充分展示自己武技的極好機會。傣族武術表演時,還有敲象腳鼓的在壹旁為表演助興,因此傣族武術的表演現場氣氛總是非常熱烈。

希望采納

  • 上一篇:妳覺得浮世繪很臟嗎?
  • 下一篇:八年級地理教案第壹冊及反思範文全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