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道德價值、教育價值、科學價值、經濟價值和政治價值。
第壹,道德價值觀
孔子作為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最早提出“仁”的思想,作為治國、為民的基本原則。“仁”作為儒家道德理論的基本原則,是各種道德規範和要求的基本出發點,在公共道德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子曰:“仁者欲立而為人,欲成也。可以說仁的壹面已經有了。”(《論語·永業》)。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永元》)。這說明“仁”不僅是壹種責任,也是壹種義務,更是壹種利他的風尚,壹種助人的精神,要求人們做到“互惠互利”。壹方面,要敢於和善於追求個人的合法利益,在法律和政策的範圍內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壹方面,要利人利己。
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特征之壹,也是儒家倫理中的基本行為準則和重要道德範疇。在儒家道德體系中,孝是仁的開端和基礎。“孝”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也是壹個民族、壹個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是壹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壹個不“孝順”的人,根本談不上做人,更談不上道德品行。儒家關於“孝”的許多論述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應該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孟子的性善論提出了四種心,即惻隱之心、廉恥之心、逆來順受之心和是非之心。“信”作為其重要體現,是儒家文化的另壹重要價值。孟子說:“生是我所欲,義是我所欲;: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和道德在這裏是合理存在的,但當兩者發生沖突或利益沖突時,對道德的追求就高於對生命的追求。當道德只能以生命為代價來維護的時候,人就應該為了道和正義而犧牲生命。顧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激勵了中國壹代又壹代仁人誌士為國捐軀。”人家不相信,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信”“義”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道德倫理是儒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中,儒家的道德倫理學說貢獻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高素質品質,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學思想為歷代所提倡。批判地繼承他的思想,對個人德性的養成具有根本性的指導作用。
第二,教育價值
孔子無疑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塾,促進平民教育的發展。“有教無類”的思想可以說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張。“時時學”“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的思想影響了無數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很大的終身性,就是主張“學而不足”孔子說:“我立誌學十之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聽,七十而為我所欲,不逾矩。”這是他對學習和思考過程的描述。從這個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壹生,從十五歲開始立誌學習,到七十歲達到“不逾矩”的目標,人生境界不斷提高。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壹點,是他壹生“學而不厭”的結果。孔子通過他的經驗和理論為後世的教育開辟了壹條嶄新的道路。
後來宋明理學繼承和發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既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和終身性。比如朱說“問問題有這麽清楚嗎?”為了有源頭活水,他提出了知行合壹的思想,不僅要認識,更要實踐。這壹思想對於解決當今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應該具有借鑒意義。
儒家教育思想更多的是壹種道德教育,對當代人的價值在於修正思想價值觀。如孔子的“遠離鬼神”的人文精神,張載的“存壹顆天地之心,為民之命,承前啟後,開萬代之太平”的遠大誌向,對現代教育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第三,政治價值
儒家思想不僅是壹種道德哲學、生活哲學,也是壹種政治哲學。其中壹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主張“德治”、“輕刑薄稅”、“聽政為民”、“與民同樂”。儒家也提出了廉政思想,孟子提出了“與民為善”的政治道德思想。年輕人年輕,年輕人也壹樣。“廉潔從政不僅是廉潔本身,更是關心老百姓疾苦,造福百姓。現代廉政建設或許也可以借鑒壹二。子曰:“其身正,無令而行,而其身不正,雖不遵令。".它意味著政府官員的倫理行為表明了社會的倫理取向,是整個社會道德的榜樣。官位不是為自己謀利的機器,而是造福於民的手段。
眾所周知,“和諧”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僅僅是壹種政治手段,更是壹種政治目的和政治價值,即儒生的理想社會至少是壹個和諧、團結、安寧的社會,這與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霸權主義時代,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和”的理念能夠起到以“王道”抵禦“霸權”的作用,這也是儒家文化從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閃耀著民主、民生的光芒,在歷史變遷中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影響了中國人的政治活動。盡管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其“禮治”的秩序思想,其“德治”和“人治”的主張,對今天的政治都有借鑒意義。
第四,科學和經濟價值
儒家文化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已經不是幾句話、幾本書就能完全概括的了。從儒家文化經典到儒家文化遺址,這些物質文化範疇是我們現代人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工具,其科學價值不容忽視。同時,壹些文化遺址的開發,如孔府、孔廟、孔林等,也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效益,促進了壹方的經濟社會發展。
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是文化優勢。對於儒家文化發源地的中國,既不能妄自菲薄,全盤否定孔孟之學,也不能沈湎於歷史,被舊論文束縛。而是要通過批判繼承來吸收,並與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