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儒道文化對傳統音樂的影響

儒道文化對傳統音樂的影響

儒道兩家音樂美學思想有著***同的源頭,皆由春秋前萌芽狀態的諸多音樂美學觀點發展而來的。儒家主要繼承了孔子前關於音樂與社會的關系,樂與禮的關系這壹主要觀點,強調“以禮制樂”“禮樂治國”的思想,重視音樂的政治作用,教化作用,追求社會群體的統壹,上下等級的統壹,從而發展成系統的“禮樂思想”。道家主要繼承了孔子前關於音樂與自然的關系,音樂與“氣”和“風”的關系的思想,註重“真”和“自然”,既追求音樂與自然的和諧統壹,人與宇宙的和諧統壹,又強調“法天貴真”,反對束縛人生,束縛音樂,要求音樂抒發人的“天”“真”自然的情性,發展為“自然樂論”。

儒家贊賞“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主張“中和”之美。道家老子推行道的“淡兮其無味”。莊子主張人應“無情”,樂也應“無情”。這些則又表明了,儒道兩家的審美準則,都是對孔子前出現的“平和”審美觀的繼承和發展。

在中國音樂美學史中,儒道兩家音樂美學思想的對立鬥爭曾出現三次高潮。先秦時期《莊子》主張“法天貴真”,批判禮樂束縛人生,束縛音樂;魏晉時期嵇康以“聲無哀樂”論否定《樂記》的表情說,“象德”說;明朝後期李贄等以“發於情性,由乎自然”反對“發乎情,止乎禮義”,以“有是格便有是調”反對“以壹律求之”,以主情說反對淡和說。

從這壹發展歷史可以看出,中國兩千多年的音樂美學發展史,壹直都是以儒家音樂美學思想為主流,道家學說之所以從眾多學派中脫穎而出,證實了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國音樂美學發展從春秋戰國以後,就已經是儒道思想相互交融及影響的,較為成熟的思想體系。西漢時期《淮南子》以道家為主,吸取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提出了“純樸無欲之樂”和“禮樂教化之樂”,音樂的這壹劃分,證明了當時的音樂美學思想已經有意識的將儒道思想相結合,從自然樂論出發,產生不束縛人生和音樂的“純樸無欲之樂”,又從禮樂治國的思想中引發出“禮樂教化之樂”。雖然《淮南子》中並未具體化的說明,何謂“純樸無欲之樂”,何謂“禮樂教化之樂”,但這壹論點已經說明,在那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音樂的存在方式和文化屬性只是相對的。

魏晉時期阮籍的《樂記》調和儒道,以道家的“自然”為儒家的“禮樂”辯護,創立了以“和”“樂”為美的審美意識。視“順天地之體,成萬物之性”作為行樂的目的;另壹方面又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繼承儒家音樂思想,視鄭魏之音為淫放之樂,要求“立調適之音,建平和之聲”、“使天下之為樂者,莫不儀焉”,強調音樂的教化作用。

阮籍根據儒家音樂思想中關於“樂著樂也”的審美準則和要求,排斥音樂活動中以悲為美的審美傾向。阮籍的音樂美學思想核心,是求得音樂與天地自然乃至人心的協和,主張以“和”為美,是將傳統儒家音樂美學思想染上壹層道家的色彩。

而魏晉時期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即以道家“自然樂論”批判儒家禮樂,又從道家思想出發肯定禮樂中的某些成分。嵇康認為,“天地合德,萬物資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為五色,發為五音”,音樂是由自然之道,由天地的元氣所產生,因而獨立於天地之間。“和聲無象”,“音聲無常”,音樂與感情沒有必然的聯系;“音聲有自然之和”,既音樂有和諧的特征,它來自天地自然,是音樂自身所具有,不會應人的哀樂而有所改變;“聲音以平和為體”,所謂平和就是沒有哀樂;“躁靜者,聲之功也”,就是音樂只能引起人的焦躁或安靜,而不能喚起人的哀樂之情。《聲無哀樂論》根據以上的自然之理,得出結論認為,“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關於哀樂;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後發,則無系於聲音”,“聲之與心,殊塗異軌,不相經緯”,音樂是客觀存在的,哀樂是主觀意義上的情感表現,所以音樂並不包含哀樂。

在稽康的《聲無哀樂論》中,否定了道家學說中“大音希聲”的抽象的音樂精神,肯定具體的有聲之樂,要求音樂擺脫禮教束縛,體現人的本性,將道家思想中合理的因素演變成壹種鮮明的,自稱體系的思想,大大發展了道家樂美學思想。但他也繼承了禮樂教化,規定音樂必須平和,肯定雅樂否定鄭聲,雖然還立足於道家,但卻與儒家思想大大接近了壹步。

在這之後的眾多的音樂美學思想,也都是儒道思想的結合與交融,李贄思想以道為主,改造儒家的表情說。徐上瀛以儒家思想為主,改造道家的“大音希聲”說。

  • 上一篇:應該怎麽買保險?
  • 下一篇:全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