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元朝的成就

元朝的成就

(1)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學方面,元代回族天文學家將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學傳入中國,為元代中國天文歷法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1267年,以傑出的回族天文學家紮馬魯丁為代表的中國天文學家在北京建立了天文臺。他們從西域帶回大量“回書”和阿拉伯天文儀器進行研究,不斷吸收阿拉伯天文儀器,並親自實踐,在中國創造了許多新穎的天文儀器,制作了各種天文儀器,如混天議、方位議、斜緯儀、橫緯儀、天球儀、觀測儀等。

這些儀器大多設計新穎精巧,觀測精密準確,規模龐大。他們的科研水平和儀器技術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特別是紮馬魯丁制造的地球儀,填補了中國天文學的空白,使中國第壹次有了自己的地球儀,起到了啟蒙作用,為中國人否定“恭賀地方”的傳統觀念,真正樹立全球觀念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

1271年,元朝政府在內蒙古正藍旗正式建立回思天臺,任命紮馬魯丁為主任(提點),主要是利用科學的天文儀器觀測天象,編制回思歷法。紮馬魯丁和他的回族天文學家通過自己的科學研究,不僅在中國第壹次建立了中國天文學研究中心,而且他們在天文學方面的工作和成就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到了許多科學家和思想家的稱贊。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這樣評價紮馬魯丁制造的地球儀:“除了公元前2世紀(失傳)馬洛斯的古代柳條箱地球儀,沒有比馬倩和貝海姆記載的1492更早的了。然而,紮馬魯丁的地球儀誕生於1267年,比馬倩和貝海姆的記錄早了225年!”

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明確指出:“元朝時期,我們的天文歷法吸收了西方國家的大量經驗。”這些經驗的吸收是通過像紮馬魯丁這樣的天文學家的努力完成的。

(2)歷法上最早的成就可以追溯到唐朝。據《新唐書》“九年歷六十度,星期日三百六十度,不留分。”這與中國歷法中的365度不同。據明清天文學家考證,九李智是回鶻歷。因此,可以說《九歷》是唐代來華的穆斯林對中國歷法計算的第壹次貢獻。

到了宋代(961),安徽回民馬史的祖先馬壹澤應宋高祖之邀,從西域來到中國,編纂了新歷法,糾正了中國原有的歷法,並將阿拉伯星占學中計算黃道十二宮位置和太陽入宮日期的方法引入中國天文學。過了兩年多,於963年4月編成。《李瑱》共六卷,包括《尚書》、《經算》、《五更星歷表的形成》、《晝夜的建立》、《影的建立》等。這是第壹次嘗試將阿拉伯歷法系統地引入中國。元代時曾使用過金代的明歷,但歷法與實際天象有很多誤差。元初四年,紮馬魯丁參照阿拉伯歷法編制了《萬年歷》,呈送元政府,元世祖批準頒布。這種歷法在中國社會使用了65,438+04年。

1313元仁宗慶帝第二年,阿拉伯農歷,即伊斯蘭歷,在中國穆斯林中廣泛使用。明代,馬沙亦黑和馬哈馬兄弟翻譯了阿拉伯天文著作《回歷》和《阿拉伯故事明譯》。這兩部著作使許多阿拉伯天文學精要首次傳入中國,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後來成為中國的天文學名著。明朝上層統治者非常重視回鶻天文歷,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明洪武元年(1368),明政府正式設立司田健,將元代商都天臺的工作劃歸管理。回族天文學家黑爾、馬魯丁、馬哈馬和他的兒子都去了斯工作。洪武三年,改天師為秦,下有高戴、荀、大戴、。馬沙亦黑和馬哈馬兄弟從事觀測和研究,還制造了渾儀。他們多次出使西域,不僅為促進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而且利用此次出訪的機會,考察和積累了大量的天文資料。正是由於他們勤奮的觀察和知識的積累,他們為未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集馬沙亦黑、馬哈馬等回族天文學家翻譯《惠惠歷書》,馬哈馬在洪武十六年翻譯《田文》,馬沙亦黑在洪武十八年翻譯《惠惠歷》。《天文書》是壹部波斯天文著作。這本書的翻譯第壹次向中國介紹了西方恒星的精要和西方20個星座的名稱。根據阿拉伯天文學的計算方法,充分利用馬沙亦黑等天文學家的觀測結果和元朝時收集的資料,編制了《惠惠歷》。《惠惠歷》中使用的許多天文數字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成為明代天文學的重要著作。維吾爾歷已經使用了270多年,這是馬沙亦黑等天文學家對中國歷法的壹大貢獻。

回族在歷法方面的成就直接影響了中國歷法的發展。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編著《記時歷》時,直接參考了《回歷》,並參考了《累計刻度48歷》、《蘇瓦利克其比興編著4歷》、《海牙濟貧歷7歷》等諸多天文歷法資料。正因如此,後人曾評價說:“郭守敬所依據的實測,大部分是回民的遺產,是濃縮歷法的成果。”正是由於吸收了回放天文學家介紹和創造的歷法成果,才使“計時歷法”能沿用360多年,其中也包含了回族天文學家的心血。

20世紀後,丁、馬、、胡、馬福初、馬健等回族學者撰寫了許多天文歷法著作,如《尋月指南》、《回歷》、《阿拉伯歷的起源》、《宇宙概要》、《伊斯蘭歷源詳解》、《回歷大綱》等。這些作品的外觀是新的。

(3)對數學的貢獻隨著回鶻天文歷法傳入中國,回鶻數學也由回族科學家傳入中國。在袁記載的“惠和書”中列舉了許多算術書和幾何書,其中引入了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15)、《幾何》(17)、《算術》(8),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數學的發展。此外,郭守敬在《計時歷法》歷法計算中采用的弧三角法,以及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算術數字,回族傳入的阿拉伯數學,填補了中國數學的空白,是回族穆斯林對中國數學科學的貢獻。

  • 上一篇:做了多年傳統行業,可以跳大數據行業嗎
  • 下一篇:公益微電影的公益微電影實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