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對2022年食品節約教育的思考(5篇精選文章)

對2022年食品節約教育的思考(5篇精選文章)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系到我們所有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食物開始。那麽妳知道怎麽寫妳的想法嗎?以下是我對2021節糧教育給大家的理解。喜歡的話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2021節糧教育的思考1

在“節糧周”期間,學校政教處對全校進行了集中教育,希望西南模式全體師生認識到節約是壹種美德,是壹種品質,是壹種責任。西南模聯人要齊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自己和點點滴滴做起,讓節約糧食成為壹種意識。同時,校大隊向全校師生發出了“從我做起,節約壹粒糧”的倡議——積極倡導崇尚節儉、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生活理念;不偏食、不挑食;做壹個經濟宣傳員;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朋友及時停止浪費。

每個年級都要開班會、班會,班主任給學生進行以“壹粒米的艱辛”為主題的專題教育,從選種、育苗、移栽、施肥、除草、防蟲、收割、脫粒、碾米、儲存、運輸、烹飪、上菜等壹系列步驟教給學生,希望學生愛惜糧食、尊重勞動者、端上餐桌。同時,我們明白,愛惜糧食、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浪費糧食是在踐踏農民辛勤勞動的汗水。我們要從點滴做起,減少浪費,節約用水、用電、用紙,養成節儉的習慣。

每壹粒糧食都維系著生命。壹直以來,學校都在倡導“光盤行動”,號召全體師生吃好、吃好,但更重要的是要“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盡量吃幹凈的食物。學校師生樹立了“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理念,並付諸行動。

在惠城校區高中部教學樓與惠城二村交叉路口的馬路墻上,陳列著《珍貴的壹滴水》、《壹粒米的艱辛》、《曾經的電特別辛苦》等文化宣傳展板。後期,學校將組織各年級分批參觀上述三組以節能為主題的宣傳展板,教育中學生充分認識珍惜水資源的緊迫性、節約糧食資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電力資源的戰略意義。學校還將結合高三年級“學農”等實踐活動,幫助高中生體驗種田的艱辛,鼓勵高中生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細節做起,珍惜糧食、珍惜勞動,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同時,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四個壹”活動,即節約“壹滴水”、“壹張紙”、“壹粒米”、“壹度電”,進壹步引導學生從身邊節約社會資源,培養良好品德。

2021關於食品節約教育的思考2

古往今來,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生活中鋪張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水龍頭開著,卻無人問津;炎熱的中午,沒人的辦公室裏電風扇還在轉;每當看到這種現象,我都會陷入沈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哪裏?但也有人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費觀念日益更新。節約的道德觀念過時了,節約的道德要求也過時了。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下,節儉幾乎成了小農經濟思想的代名詞。奢侈被認為是有格調,節儉被認為是無能。有些人不以鋪張浪費為恥,反而以此為榮。然而,享受生活、奢華消費已經成為壹些社會群體的時尚和生活理念。這讓人不得不感嘆社會的發展!

壹、什麽是節儉?

節儉就是能利用的資源盡量不利用,能節約就不奢侈,但現在很多人把這種美德視為小氣。節儉其實很簡單:把自己勉強能穿的衣服縫好,然後再穿;關掉辦公室裏空空如也卻還在努力的電風扇;關掉嘈雜的水龍頭;在餐廳吃飯時,點少量食物,打包就走;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把喝飲料吃冰淇淋用的錢捐給災區遇險的朋友。這樣,不僅妳健康,接受幫助的人也會快樂。

如果妳培養了節儉的美德,那就意味著妳已經證明了妳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妳已經開始主宰自己,妳正在培養壹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那就是自立、獨立、謹慎、遠見、聰明和獨創性。換句話說,說明妳有人生目標,妳是個不平凡的人。

主席曾經指出:“要使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還需要幾十年的艱苦努力。”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總設計師告誡全黨:“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傳統。今後要狠抓艱苦樸素教育。國家越發展,越應該努力創業。倡導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還記得6月1日,書記在甘肅地震災區,午飯吃壹碗飯,壹碗湯。書記用餐的帳篷是戰士們的食堂,建在甘肅地震災區壹個海拔很高的偏遠山村。戰士們的午餐還是比較豐富的,但秘書只吃了壹碗米飯,盛了壹碗蔬菜湯。看到這個電視畫面,很多人眼眶濕潤,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其實節儉不需要很大的勇氣,也不需要很高的智慧或者什麽超人的美德。只是需要壹些常識和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節儉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壹個常識。不需要很強的決心,只需要壹點點涵養。減少任何感官上的愉悅和快樂,比如吃壹根冰棍或者買零食鞋子衣服,可以讓壹個人在歲月的長河中為別人省下壹些東西,而不是浪費在自己身上。

二、什麽是浪費?

在公共場所,經常看到壹些人洗完手不關水龍頭,我就上去讓他們關了。但他們不在乎,說:“妳怕什麽?反正水費低。而且,我不想為此付出代價。”聽了他們的話,我才知道,現在人們看重的是水費,而不是水資源本身。水費貴的時候節約,水費便宜的時候浪費。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逐漸忘記了節儉和節儉。

現實生活中,浪費現象非常嚴重。就我們身邊的同學來說,有些同學盲目追求新文具,經常更換。有的同學抵擋不住誘惑,每天買很多零食;有些同學經常和別人攀比,炫耀自己的衣著,如數家珍。更令人遺憾的是,似乎浪費在壹些同學眼裏並不是壹件可恥的事情,反而成了壹種時尚的追求。只吃幾口就把好衣服扔了,很酷。更有甚者,當妳批評這些現象時,有的同學甚至會說:“我花的是自己的錢。怎麽處理我的事情有沒有損害妳的利益?”“中國是壹個農業大國。這是什麽糧食?”更有甚者,如果睡衣有破洞,馬上扔掉,去商場再買壹件。在餐廳點壹桌菜,只吃壹點點,剩下的不打包。那些完好無損的蔬菜被倒進了垃圾桶。想想那些餓著肚子戰鬥的英雄們,再看看我們現在浪費糧食的可恥行為。想想都覺得可惜。

有調查顯示,大學食堂壹周倒掉的大米相當於壹畝地的產量!學校壹年浪費的電足夠壹個普通家庭用58年!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問自己:“為什麽要浪費?”我們要浪費誰?因為味道不對而把食物倒進垃圾桶是壹種什麽心理?每個人的資源都被個人故意浪費,這意味著對他人勞動的不尊重,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有些人花錢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

在中小學校園裏,寄宿制學生享受生活補貼待遇,“吃飽吃好”成為現實。近年來,民生工程實施學生“營養餐”優惠政策,進壹步提高了學生在校生活質量水平,真正實現了“吃飽吃好”的質量標準。然而,資源的浪費在校園裏更為突出!學生大吃大喝,亂吃零食,不愛惜糧食,不會節約水電,損壞公物的現象屢見不鮮。各種不良習慣在校園滋生蔓延,給教育帶來新的挑戰。

三、如何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作為新時代教育戰線上的教師,我們有義務肩負起這壹責任。把節儉的美德傳承下去,把鋪張浪費的惡習扼殺在搖籃裏,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對年輕人進行節儉和修養的教育是必要和緊迫的。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節儉行為。

(1)培養學生的資源節約意識。通過班級活動、黑板報等教育宣傳陣地,努力營造創建節約型學校的輿論氛圍,積極倡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消費觀念,樹立以廢為恥、以節約為榮的良好風尚。開展以“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節約用電,從身邊做起”、“節約糧食,從工作人員做起”、“節約用紙,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宣傳節約的重大意義和國家有關節約的政策法規。

(二)、學校加強管理和約束。

1,節約用水。完善節水規章制度,積極推廣使用節水器具;杜絕滲漏;采用滴灌、自動噴灌等先進的灌溉方式對花草樹木進行澆灌。

2.節約用電。應該指定學生參與公共場所電器的管理,顏楷就是那盞長明燈。辦公室、會議室、走廊、通道使用節能燈。走廊、通道等對照明要求不高的場所,應使用低瓦節能燈和聲控感應開關。電腦、打印機、復印機、電視等用電設備不用時要及時關閉。讓學生參與用電管理,體驗節儉帶來的樂趣。

3.珍惜食物。學生在校就餐應基本無剩菜,剩菜應合理處理;不吃或少吃零食,不亂花錢;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學會獨立。

4、不盲從,不追逐時尚;不攀比,不提倡高消費。

5、愛護公共財產,保護校園清潔衛生。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資源節約記錄、報告、獎懲等管理制度,加強資源節約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並落實巡回檢查制度,確保資源節約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浪費的學生應該及時受到批評和教育。造成嚴重浪費的,視情節輕重,通知其家長配合教育。

總之,節約是壹種美德,節約是壹種智慧,節約應該成為壹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行動。“中午除草,汗水滴下泥土。誰知道盤子裏的中餐是硬的。”這是古往今來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這首詩讓我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節約的重要性。讓我們自律,監督身邊的人,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真正把節儉付諸行動,永遠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2021關於節約糧食教育的思考3

本次班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白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明白節儉的重要性。勤儉節約要從平時的壹點壹滴做起,從節約壹粒米、壹滴水、壹點電做起。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培養。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所有的學生都能明白,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理解節儉的重要性。我知道節儉要從平時的壹點壹滴做起,從節約壹粒米、壹滴水、壹點電做起。也懂得了節儉的好習慣要從小培養。於是:“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效果。”這是老師的安慰。

但是這壹課也有壹些缺點:

1.學生收集的名人短篇不多,可能是因為時間不夠,可能是家裏書不多等等。

2.關於勤儉節約的名言也是空白。我以後會更多的鍛煉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總之,我們今天參加的主題班會很有意義。大家都踴躍參與,老師也很開心。希望在未來,對於每個人來說,儲蓄是壹種習慣,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壹部分。同時,我們應該樹立壹個榜樣。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珍惜每壹滴水,節約每壹度電,用好每壹張紙,不浪費壹粒糧食,節約每壹分零花錢,珍惜每壹分鐘。

2021關於節約糧食教育的思考4

“時間無言,生活作證”——在我看來,這是作者在回顧和反思自己的中年生活後的頓悟,但也反映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我覺得人生的遺憾不是不斷的說再見,而是在離開之前和離開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

沒有時間說再見。

所謂父母子女在壹起,只代表這輩子妳和他的緣分就是看著他離開。妳站在路的這壹頭,看著他消失在路的拐角。他背對著妳說,別追了。這是證人。

扉頁上有壹段話,讓人感到悲傷和無奈。除此之外,我讀到了壹種深深的孤獨。

人到中年,所有的名望、財富、地位、資本,年輕時都向往,但靜下心來,卻發現父親不見了,母親越來越老,兒子遠離自己的保護,朋友漸漸消失這首歌,兄弟姐妹都在經營自己的生活。

在別人眼裏,我不能壹個個捧著,東張西望。我只能讓他們越走越遠,默默“看著”。

2021關於節約糧食教育的思考5

孫子,名孫武,春秋時期樂安(今山東博興北)人。春秋末年的將軍吳。他的著作《孫子兵法》流傳至今,海內外人士受益匪淺。

如今,英國劍橋和美國哈佛的學生都被要求學習《孫子兵法》。這也是松下高級管理人員的必讀之書。美國高級軍事學院的必修書目已經滲透到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作戰指導思想中。

孫子兵法第壹句就是:“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生存之道,必守。”"

的確,無論什麽國家,沒有壹支強大的軍隊都不可能擡起頭來。目前中國經濟實力不強,但有戰無不勝的解放軍,連美國都不敢對我動武。

還有壹句:“...使人民和世界壹致,那麽妳就可以和它壹起死,和它壹起活,不怕危險。””這說明,軍民團結、官民團結,也是贏得戰爭的重要因素,正如抗日戰爭中,中國。

孫子兵法極其有用。希望大家讀壹讀,收獲頗豐。

2021關於節糧教育的思考(5篇精選文章)相關文章:

★ 2021 5篇關於節約糧食的優秀作文

★ 2021節約糧食從我做起5篇優秀作文。

★ 2021 5篇關於節約糧食話題的作文

★ 2021 5篇關於節約糧食的範文

★ 2021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 2021節約糧食作文材料6篇

★ 2021關於節糧提案的五篇作文

★ 2021 5節糧提案範文

★ 2021節約糧食主題班會5教案

★ 2021年節糧建議共有5篇。

  • 上一篇:代溝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三等軍職集體事跡材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