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黨的生日,進壹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7月4日,縣安監局黨組結合“兩學壹做”學習教育活動,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到雨花臺烈士陵園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雨花臺風景名勝區是以天然林為基礎,以紅色旅遊為主體,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於壹體的獨特的國家紀念性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927之後,雨花臺成為國民黨統治者屠殺* * *生產者和革命者的刑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決定修建烈士陵園。
走訪當天下著傾盆大雨,但絲毫沒有影響全局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參觀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要把英烈當作壹面“鏡子”,認真對照,提高自己,不斷聚精會神、強基固本,真正按照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要求,把“兩學壹做”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回報組織和人民。
關於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黨員的思考之二
6月18日,印相社區130黨員到雨花臺烈士陵園參加社區黨支部“兩學壹做”專題教育活動。烈日下,黨員神情肅穆。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後,他們在黨旗前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
“我自願加入中國* * *生產黨……”鄒的聲音有些沙啞,但吐字卻很堅定,眼睛裏更襯著紅紅的臉。鄒是社區的壹名80後黨員。他積極參加《黨員》裏的每壹個社團組織活動,至今壹次都沒有缺席。淩晨4點半,他從浙江出差回來,下了高鐵直奔雨花臺,參加社區黨員學習活動。看到隊裏的年輕同伴不是“主力”,鄒有點難過。他說:“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是必要的。不能以工作忙為借口。歸根結底,還是信仰的缺失。”
鄒坦言,大學時迷迷糊糊入黨,工作後真正讓他成長為黨員還是參加了黨支部的活動。反復的學習活動加深了他的閱歷,堅定了他的信念。他說:“我是搞自動化電氣資源整合的,我覺得學習要和實際工作相結合。比如國家提供供給側改革。在工作中,我要身先士卒,勤勤懇懇,盡力盤活區域行業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
當天上午,社區組織黨員參觀了“兩學壹做”專題教育長廊、國防安全教育館、烈士紀念館,下午邀請區委黨校張紅信教授為大家上了壹堂“兩學壹做”專題黨課。老黨員周世堂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年輕人多來看看有好處。黨員指導就是這樣在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據印相社區黨支部書記尹德江介紹,自6月以來,社區除了發放學習包外,還開展了許多專題教育活動。為了適應年輕黨員的工作節奏,壹些黨課專門在晚上舉行,以鼓勵年輕黨員參加學習,使他們加強與黨組織的聯系,並在黨員活動中成長為壹名合格的黨員。
(1)、二年級雨花臺烈士陵園範文(4篇)(2)、大學生黨員紅色記憶範文(3篇)(3)、小學生紅色記憶怎麽寫(2篇)(4)、機關幹部紅色記憶個人回顧範文(3篇)(5)、公安民警觀看警示教育片範文(3篇)黨員幹部觀看警示教育片後的感受(3)(7)、 教師黨員觀看警示教育片後的感受(三)(八)、大學生觀看禁毒宣傳片後的感受(四)(九)、青少年觀看禁毒宣傳片後的感受(四)(十)、小學生觀看禁毒宣傳片後的感受(四)。
關於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黨員的思考之三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10 6月19日,鎮江新區大港中學九年級組組織全體師生來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雨花臺始建於吳棟,相傳廣韻大師在此設壇講學,感動神明,使花落如雨,故名。現在是革命先烈犧牲的地方,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紀念聖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紀念館,詳細了解雨花臺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和史料。烈士逝世前,學生們肅穆肅立,向烈士致敬。群雕以士、工、農、商、兵五個階層為代表。他們或輕敵,或不畏艱險,或冷眼相視,或滿懷希望。生動再現了先輩們生前英勇不屈的光輝形象。大家也向烈士紀念碑致敬。
壹日遊學不僅增長了見識,還開闊了眼界。實物和講解加深了學生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了解,進壹步增強了愛國主義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