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需要,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必然要求。今年以來,北流市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試點工作,大力開展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為了研究和探索農村廉政文化的經驗和做法,筆者近日對北流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調查,筆者認為北流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建設。
壹、北流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就
北流市在農村開展了廉政文化活動。經過半年的嘗試和實踐,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初見成效:壹是廉政文化開始在農村紮根。北流市先後建立了新圩鎮潁川文化園、西朗鎮木棉村圖書館、歸真瓷業有限公司、民樂鎮羅征村、汕尾鎮石根自然村等5個村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各基地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動,廉政文化活動如火如荼。
第二,廉政文化在廉政教育中發揮了教育、示範、熏陶和導向作用。北流市不少黨員幹部通過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增強了抵禦腐敗文化侵蝕的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廉潔為榮、以貪婪為恥的社會氛圍。與此同時,許多農民也逐漸意識到,只有弘揚廉政文化,才能預防和制止“人情債”的不正之風。
第三,廉政文化教育了基層幹部,促進了他們作風的轉變。北流許多基層幹部通過接受廉政文化的洗禮,受到了深刻的廉政教育,自覺遵守廉政法規、嚴於律己、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行為進壹步形成;第四,廉政文化促進了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廉政文化弘揚淡泊名利、清正廉潔、艱苦奮鬥、勇於奉獻的精神,教育人們尊廉、學廉、敬廉,促進黨風政風的改善,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北流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在區內外享有良好聲譽,得到了中央紀委、自治區紀委和玉林市委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好評。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劉峰巖同誌就今年4月2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關於我市農村群眾利用傳統節日唱響廉潔山歌的報道作出重要批示。新華社、人民日報、廣西日報等媒體在重要版面報道了北流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的情況。區內外壹些政府機構和單位也組團來我市考察。截至目前,* * *已接受區內外遊學300余次,人數654.38+0.5萬。
二、北流市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實踐與經驗
廉政文化是壹種先進文化和大眾文化,起著教育人、示範人、熏陶人、引導人的作用。北流市在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試點工作中,始終堅持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夯實反腐倡廉基礎的基礎性、根本性、戰略性工程。北流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如下:
(壹)明確思路,加強領導,把廉政文化進農村作為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為做好廉政文化進村入戶工作,北流市委、市紀委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的方案和措施。市委、市紀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選擇開展廉政文化進村入戶示範點。市紀委及時召開常委會,認真修改制定了《北流市廉政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了農村廉政文化試點活動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任組長,兩名常委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壹名紀委副書記負責實施。該計劃還明確規定了責任。其中新圩鎮等4個示範鎮由紀委書記具體落實,做到工作重點、資金、責任人落實。
為有序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工作,確定了先試點後推廣的思路。所選試點單位全部分布在民樂鎮、西冷鎮、新圍鎮的主要公路幹線上,形成點線面格局,有利於在全市推廣。同時,北流市以“十個壹”為載體,做好廉政文化進村入戶工作。“十個壹”是:①完善壹套管理制度,保證鄉鎮幹部廉潔自律;(2)設置若幹反腐廣告牌(反腐公益廣告);(3)建立壹批廉政文化宣傳中心戶;4聽壹堂黨風廉政專題黨課;⑤學習壹套反腐知識讀本;⑥開展壹次黨風廉政電化教育活動;⑦參加誠信知識測試;(8)組建民歌隊,宣傳廉政文化;(9)舉辦農村廉政文化論壇;⑩建立廉政文化活動臺賬。
思路確定後,北流市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相關鎮村要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各鎮黨政壹把手負總責,親自擔任領導小組主要成員,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把廉政文化建設與當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把廉政文化建設與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結合起來,構建和諧社會。
(二)創建基地,示範方式,為農村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提供平臺。
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必須有壹個有效的載體。在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中,北流緊緊抓住基地建設這壹載體,為廉政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平臺。首先,確定了北流市新圩鎮潁川文化公園、西冷鎮木棉村圖書館、歸真瓷業有限公司、民樂鎮羅征村、汕尾鎮石根自然村五個廉政文化教育示範基地。以示範基地為重點,通過設立廉政文化廣場、廉政宣傳欄、廉政書畫長廊、廉政文化宣傳中心戶等形式,大力宣傳廉政文化,營造廉政文化氛圍,由基地輻射到廣大農村。
比如新圩鎮70歲的農村婦女黃恒榮,致富後壹直不忘回報黨的恩情。她花了654.38+0.50多萬元建成了潁川山莊文化園,占地面積654.38+0.800多平方米。莊園內亭臺樓閣鳥語花香,令人嘆為觀止。在北流市紀委的指導下,莊園突出廉政文化主題,在別墅中建立了壹座“亭子”:清風閣。“兩室”:即廉政文化閱覽室和廉政警示教育室。閱覽室有近千種科普書籍和廉政文化書籍;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室掛著多條警示語錄和警示教育故事。“三廊”:腐敗書法廊、腐敗漫畫廊、腐敗故事廊。* * *展出近50幅漫畫、書法,20多個反腐故事。“四館”:即壹批革命導師的畫像和事跡。將愛國主義和廉政文化、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莊園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勤儉持家是德之本,勤儉持家是家之本”是警鐘。“周總理三頓飯錢”“毛澤東壹件舊棉襖”,廉政故事感人肺腑。《上頭太冷》《雙堵》,幽默詼諧的反腐漫畫讓人深思。這座莊園以其鮮明的廉政文化吸引了眾多遊客和黨員幹部前來參觀學習。今年來吳村潁川山莊文化園遊玩的人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達到2萬多人。許多黨員幹部和群眾在參觀後表示,別墅建設得很好,其特點是誠實和教育,讓幹部和群眾在參觀中想到誠實,在參觀中受到教育。許多人表示,回國後將與家人和朋友壹起前來參觀,同時在清風閣前設立了留言簿,讓遊客在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靈感、感受和經歷,以鼓勵他們尊重誠實。廣西日報於今年6月2日10在頭版對黃恒榮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並配發評論員文章。實踐證明,開展農村廉政文化建設需要創建基地。只有創建好基地,示範好路子,才能穩步推進農村廉政文化建設。
(三)創新載體,註重特色,增強農村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黨員幹部教育的手段以灌輸為主,加強黨員幹部的學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北流市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中,壹方面加強廉政灌輸教育,同時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大膽創新,註重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強化廉政教育效果。
如北流市羅征村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中,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有效途徑。羅征村的自然環境很美,有很多花和樹。羅征村的聰明人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生態景觀,創造了壹個廉潔的文化景觀。他們將廉政文化融入自然生態景觀中,建立了具有羅征特色的廉政文化生態景觀。據不完全統計,羅征村開辟廉政文化生態景觀半年多來,已接待區內外遊客1.5萬余人次,多家機構和單位將其視為先進教育園地。又如新圩鎮沙塘村、南盛村、石根自然村的農民群眾。他們通常利用三月三日和五月五日等傳統民間節日來唱民歌。北流市充分利用這壹傳統習慣,組織壹批民歌手或作曲家自編自導,將廉政警句、廉政故事改編成家喻戶曉的廉政民歌或戲曲,在農民休閑娛樂活動中傳承。這些民歌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他們不僅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而且潛移默化地傳播了誠信意識,播下了誠信種子,用歌聲倡導誠信,用歌聲建設廉潔家庭,用歌聲弘揚社會正氣,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完善制度,整體推進,深化廉政文化進村入戶工作。
為使廉政文化進村入戶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北流市加強了對廉政文化進村入戶的統籌領導,逐步形成了“黨委政府總攬全局、紀檢監察部門組織協調、各單位大力配合、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新格局。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反腐倡廉和文化興市的工作格局,與加強廉政建設的其他工作壹起部署、檢查、考核、評比、獎懲。首先是責任機制。實行黨政壹把手負總責,壹把手親自抓、親自管,責任落實到人,任務落實到人。各級紀委、宣傳文化部門每年要組織兩次廉政文化專項活動,並將其作為年終“壹把手”責任制檢查的重要內容。二是監督機制。北流市廉政文化建設辦公室建立了廉政文化“月檢查、季匯報”制度,成立檢查組,定期匯報檢查情況,表揚先進,鞭撻落後,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局面。三是激勵機制。北流市紀委拿出壹定的宣傳文化經費,對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或作品)進行獎勵,對那些經過專家或群眾評議的作品,給予出版費或制作費補貼,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今年6月15日,市紀委及時召開全市廉政文化建設現場會。100多名城鎮紀檢幹部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壹些單位在會上介紹了經驗,市委領導作出了“在全市開展廉政文化進村入戶”的安排。會後,各鎮各單位紛紛行動起來,宣傳廉政文化。
三、推動廉政文化進農村。
(壹)科學規劃,統籌安排是廉政文化進農村取得實效的前提。
廉政文化進農村是壹項艱巨、復雜、長期的任務,必須科學規劃,統籌安排。
廉政文化進農村是壹種新的探索。在開展這項工作之前,北流堅持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明確的廉政文化建設指導思想,制定了具體的廉政文化建設總體目標、長遠規劃、近期目標和工作計劃。確定詳細廉政文化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形式方法、途徑途徑、作用機制和效果評估;同時對廉政文化實行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實行責任制和問責制。具有科學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不是紙上談兵。不僅可行,而且有具體措施落實,有具體方法檢查落實。特別是我市制定了“十個壹”作為廉政文化進農村的載體,試點單位主要分布在民樂鎮、尹喜鎮、新圩鎮等主要公路幹線,形成了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推進格局,工作進展較為順利。
(二)典型引導,以點帶面是全面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的最有效途徑。
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工作中,北流市紀委領導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和反復論證,最終選擇新圩鎮潁川、西冷鎮木棉、歸真瓷業有限公司、民樂鎮羅征村、汕尾鎮石根自然村作為北流市示範基地。各示範基地實行紀委常委負責制,指定鎮紀委書記、副書記負責落實。每個示範基地各有側重。同時,北流市聯華辦及時收集整理各示範點的進展情況、動態和經驗,編寫發布簡報,交流經驗,推動面上工作。在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今年6月,北流市及時組織召開了22個鎮、110市直單位領導參加的農村廉政文化工作動員大會,推動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設的蓬勃開展。
(三)堅持群眾路線,鞏固群眾基礎是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力量源泉。
胡錦濤同誌指出,反腐倡廉的過程,就是“不斷以新的成效取信於民,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順利實現”的過程。人民群眾是推進反腐敗鬥爭的基本力量,是推動廉政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因為反腐敗鬥爭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意願,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可以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廉政文化在群眾中有著廣泛而深厚的基礎,在建設中要牢牢紮根。只有夯實廉政文化的群眾基礎,才能推動全社會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從而更有效地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廉政文化首先是廉潔的社會文化,主要表現在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政環境,讓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讓優秀的傳統廉政文化和道德風尚在全社會發揚光大。推進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群眾,以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培育面向大眾的廉政文化,讓廉政文化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擴大其影響力。基層群眾建設廉政文化,是人民群眾自強不息、社會轉型的生動實踐。人們在參與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養。北流市的成功實踐證明,廉政文化建設只有找準著力點,廉政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才能為人民群眾所接受,才能在人民群眾中產生* * *震動和* * *聲音。只有這樣,廉政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四)立足現實,爭創特色是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基本方向。
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工作,要尊重當地文化實際,善於挖掘整理當地寶貴的廉政教育資源,充分考慮利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和形式,使廣大幹部群眾樂於參與、易於接受,增強影響力和滲透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北流市十分註重挖掘紅七軍、紅八軍總司令李明瑞、紅八軍軍長余作玉、全國優秀檢察官陳格等革命先驅和李水明等典型案例。作為生動的教材,讓當地人講當地人和事,演當地人和事,既能給黨員幹部和農民帶來藝術享受,又能帶來責任感和緊迫感。同時,北流市註重創新載體,如新圩鎮潁川文化園,打破愛國主義局限,將愛國主義、廉政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打造綜合性文化主題公園。西塄鎮木棉村圖書館成為北流市最大的廉政文化圖書館,民樂鎮羅征村開辟了廉政文化生態景觀,雅俗共賞。汕尾鎮石根集團的反腐民歌成為宣傳反腐倡廉文化的壹朵奇葩,具有鮮明的創新特色,代表了農村反腐倡廉文化的基本方向。
(五)強化規範,完善機制是農村廉政文化長效化的根本保證。
廉政文化要與基層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規範要求相結合,與黨紀國法的宣傳教育相結合,形成公權力壹體化的監督制約機制。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改進和完善這樣壹種機制,即充分利用政治監督和文化監督的力量,培養和提高領導者的政治文化素質。因此,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健全和完善廉潔自律和廉政文化制度,建立結構完整、配置科學、程序嚴密、相互制約的反腐敗機制,同時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加大廉潔自律和廉政文化制度的宣傳力度,使各項制度家喻戶曉,使全社會重視制度、遵守制度,樹立制度第壹、制度不可侵犯、不容侵犯的觀念。
實踐證明,在農村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吸引農村群眾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豐富農民的思想,用健康先進的廉政文化占領農民的思想陣地,清除農村舊思想,反擊腐朽消極文化,不僅可以提高農民識別腐敗、自覺抵制腐敗的能力,還可以進壹步築牢農村黨員幹部的思想防線。使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和“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廉政建設新格局,是實施反腐倡廉的成功嘗試。(完)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
提高管理水平,堅持科學發展。
把新生村建成全省壹流的新農村示範點。
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第二次跨越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我鎮新生村是市級新農村示範點。在日光溫室產業的帶動下,農村經濟基本實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制約全鎮經濟發展的瓶頸和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新問題、新情況亟待解決,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壹、基本信息
新生村位於古浪縣城北36公裏,土門鎮西北2公裏處。全村15個村民小組,814戶,3744人,勞動力1492人。耕地面積9096畝,其中水澆地6700畝,旱地2396畝。是四川典型的井河混灌區。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712元,比2005年增加1000元。2006年完成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2006年被列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二,新農村建設的成就
(壹)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充分發揮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交通便利等當地條件。,結合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把發展日光溫室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和有效途徑,廣泛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共建成日光溫室520座,全村60%以上的農民擁有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產業給該村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2008年,全村僅日光溫室蔬菜銷售收入就達300多萬元,人均增收800多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1.6%。同時,大力發展土地蔬菜、玉米制種、啤酒大麥、優質小麥,地膜覆蓋率達34%,各類蔬菜782畝,優勢作物面積8500多畝,占播種面積的93.4%。
(二)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公益事業快速發展。三年來,新勝村改造中低產田8200畝,襯砌水渠45.4公裏,修建渠系54條,埋設低壓管道11公裏,配套維修井10口,改造田間機耕道16公裏,自來水直埋到戶。新建磚木結構村級活動場所275平方米;中國移動村村通示範工程完成,電話接入率達到95%;有線電視接入率達到90%以上;新建新生完小教室9間204.75平方米,硬化校園2500平方米,新建保健中心3間60平方米,配備醫療設備;將建設8組書架、3000冊圖書、40平方米的農家書屋。全面落實“兩免壹補”、“糧食直補”、五保戶供養、農村低保、貧困戶幫扶等各項惠農政策,農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3)村莊改造穩步推進,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農村道路硬化和小康住房建設進展順利,已完成農村道路硬化4.6公裏。全村規劃為朱莊(尚湖、湖下、朱莊、李莊、李家臺)、南溝(南溝、北溝、巷道、暖泉)、城西灘(尖東、尖西、西灣、城西灘)、竹溪灘(竹溪灘)。並逐步改造原有居住區,開展以“改院、改水、改廚改廁”和“凈化、美化、綠化”為主要內容的人居環境建設,引導和幫助80戶自建新型農民完成居住設施建設,集中規劃建設20戶新型小康住宅,200戶全部啟動水改廁工程建設。在黨員中設立了村容村貌整治崗。通過檢查、整改和引導,群眾逐漸養成了自覺維護和改善村容村貌的良好習慣。組織群眾改造農村公路11公裏,義務植樹4萬余株,維修渠道12公裏。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活動,組織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利用農用車清理村組“三堆”、填“四坑”,230米破墻、亂丟柴草、亂倒農家肥、亂倒垃圾等現象基本消失,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和素質明顯改善。
(四)開展科技培訓,提高農民整體素質。鄉鎮根據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積極與市縣勞動、農牧、文化、就業等單位聯系協調,組織了36場以實用農業生產技術和勞動技能為主的相關培訓和講座。截至目前,已完成農民技術培訓1600余人次,勞動技能培訓300人次,全村勞動科技和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率達到85%以上。家家戶戶掌握了1-2農業生產技術,勞動力轉移工人掌握了1-2就業技能,湧現出壹批農業科技“鄉土專家”和“田秀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在隊伍建設上,始終堅持民主選舉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充分發揮民主,引導群眾真正把有文化、有能力、有激情、組織可靠、作風過硬、工作熱情、思想創新的優秀村民選拔到村“兩委”班子中來,進壹步加強班子建設,按照“五好村黨支部”的工作標準和要求開展工作,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發揮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在工作方法上尊重農民意願,充分發揮農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主體作用。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事項,堅決采取“壹事壹議”的方式進行民主決策,實現新農村建設重大問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村務管理上,堅決落實“六項制度”,村務、財務等項目公開,做到管理透明、監督及時,各項工作逐步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六)完善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的協調發展。新生村堅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組織,開展爭創文明村、文明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科學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改變農村各種不良習慣,努力營造農民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用制度規範文明意識,制定、完善、下發了村民公約、文明守則、畜禽種植飼養制度、衛生檢查制度、公共設施管理制度、村民小組長、黨組長職責等。通過教育提高文明意識,利用圖書館、法制宣傳欄引導村民學習文化、科技、法律,督促村民遵守村規民約、道德法律,通過表彰鼓勵。三年來,新生村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先後表彰了先進村民小組、優秀村幹部、先進個人、日光溫室種植示範帶頭人、優秀農民和“五好”文明家庭。
第三,突出問題
新農村試點建設雖然取得了壹些成績,但與省市縣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壹定差距,還存在壹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壹是群眾發展意識不強,在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和主導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中,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存在平等、依賴、重視的思想。二是主導產業雖有壹定規模,但效益不平衡,尤其是日光溫室。每個日光溫室收益高的能達到2萬多元,低的只有4000多元,不算強。三是缺乏項目支撐,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自來水、村道、群眾生活用電還存在壹定困難。四是群眾整體素質不高,致富能人、小康建設等隊伍薄弱。這些問題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第四,對策和建議
(壹)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結合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力爭每戶經營壹座日光溫室,平均養殖20頭(只)以上,增加農民收入。
(二)在土地承包經濟制度框架內,按照群眾自願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保護好耕地。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失地農民應得到合理補償。有序組織技術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年組織輸出800人(次)以上,積極引導技術返鄉農民創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3)整合資源,形成發展合力。新農村建設是壹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在全面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的同時,調動壹切積極因素和各種社會資源,形成發展合力。整合資金,爭取壹批資金整合捆綁,重點用於新農村建設。特別是在小康住房建設上,努力加大支持力度,按照規劃的高標準建設。
(4)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朱莊、澗西、竹溪灘等村組道路硬化、農村電力線路改造和安全到戶飲水工程,徹底解決路難走、燈不亮、水不通等問題。
(5)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圍繞日光溫室種植技術、大田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民工職業培訓技能等重點內容,依托縣鎮各類培訓機構,通過邀請市縣專家授課、“田秀才”、“本地專家”手把手教,提高群眾科技水平。
(6)加大小康住房建設力度。通過支持新項目、適當補助改造壹批、群眾自己改造壹批,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同時,註重環境整治,組織發動群眾及時清理“三堆”,改善環境,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形成制度,徹底整治臟、亂、差,改善村容村貌。
(7)積極倡導文明高尚的社會風尚和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堅持不懈地開展“文明戶”、“文明家庭”、“好媳婦”等評選活動,鼓勵、引導和帶動群眾崇尚文明,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八)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完善財務管理、村務公開等各項制度,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使村務和管理公開透明運行,真正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做到壹切為民、壹切為民。不斷提高科學管理、科學發展的能力,把新生村建設成為全省壹流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