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所有媒體的現狀

所有媒體的現狀

2008年,“全媒體”開始在新聞傳播領域嶄露頭角。許多媒體從業者提出了“全媒體戰略”或“全媒體定位”。報紙、電視、廣播、出版、廣告等行業的“全媒體”發展呈現兩種方式:壹種是“拓展”全媒體,即註重手段的豐富和拓展,如新興的“聯合媒體出版”、“全媒體廣告”;二是“壹體化”全媒體,即在拓展新媒體手段的同時,註重各種媒體手段的有機結合,如已經探索了壹年多的“全媒體新聞中心”、“全媒體電視”、“全媒體廣播”。2008年3月,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在國內率先,整合集團所有媒體記者,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開始探索從傳統報業到“全媒體”的運作模式、制作流程和各種運營平臺。壹方面,將單壹的印刷報紙分成多種產品形態,如手機報、數字報等;另壹方面,媒體生產過程進壹步細分和專業化。

2008年2月,《TD廣電vs手機電視國標》壹文提到,當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手機電視將成為重要的傳播形式,央視的轉播也將采用“全媒體”對外傳播。2009年7月2日央視播出的《世界周刊》定位明確提出“全媒體專區,信息即選擇”。該欄目負責人認為,新聞只是《世界周刊》的起點。開啟強大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打破不同媒體之間的隔閡,開辟獨特的全媒體專區,給予觀眾豐富的信息“選擇”可能性,展現壹周內世界重大新聞事件背後的世界,以及新聞引起的關註,是《世界周刊》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在廣播行業,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廣播網實現了中央電視臺奧運報道所有轉播信號的同時在線直播,創新了圖文多點互動直播的新模式,嘗試整合了廣播頻率、門戶、有線數字廣播電視、手機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五大終端。2009年,國家廣電總局成立中廣衛星移動廣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全國移動多媒體廣播傳輸覆蓋網。

在出版行業,2008年底,賀歲電影《非誠勿擾》小說在聯合媒體出版公司首次出版。此後,中國掀起了壹股“全媒體”出版熱潮,《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我哥哥的名字叫劉舜》等書籍都宣布將由全媒體出版。在2009年濟南舉辦的“聯合媒體出版整合營銷沙龍”上,中文在線總裁童介紹了全媒體的含義。“聯合媒體出版就是在紙媒、互聯網、手機、手持閱讀器上同時發布相同的內容。”“中文在線所說的‘聯合媒體出版整合營銷’,就是通過各種媒體和渠道分發閱讀產品,同時盡可能覆蓋所有讀者”。

在廣告行業,肖慶飛在《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6月5438+10月65438+9月的《全媒體:引導互聯網市場》壹文中指出,網絡廣告與傳統廣告形式相結合,優勢互補,形成“全媒體”。筆者認為,“壹體化”的全媒體發展才能真正發掘“全媒體”的價值,更符合“全媒體”的內涵。

在電視行業,2013年7月6日,人民日報媒體頻道發布了《中國首個全媒體電視收視率排行榜,湖南衛視穩坐頭把交椅》壹文,首次發布了中國全媒體電視收視率統計報告。文章指出,收視率作為壹種評價體系,其本質是觀看節目的人數,與媒體環境密不可分。傳統收視率調查壹直局限於“電視信號覆蓋範圍內具備接收條件的電視家庭中4歲以上成員”。換句話說,它衡量的是“家庭”用戶的評級,所有非家庭集體居民都被排除在調查樣本之外。比如大學生,部隊裏的軍人,城市裏的壹批流動人口。

在“全媒體”時代,動態電視收視率的統計方法更貼近現實。電視壹天最多24小時播出,原始收視調查只反映當時節目的收視份額。但是,互聯網的容量接近無窮大,即使過了兩年,壹個優秀的節目依然被點擊觀看。用動態統計的方法把互聯網上的日常交流數據考慮進去,無疑是更科學的。雖然全媒體在國外新聞傳播界並未被提及,但近年來卻經常被中國新聞傳播學者提及或研究。我國記者對全媒體的定義分為兩類,壹類是“運營理念(模式)論”,壹類是“傳播形態論”。前者的代表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嵐;後者的代表是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的周洋。

2009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嵐在《媒體融合方向的四個關鍵轉變》中明確提出了“全媒體”的概念。她指出,全媒體是指商業運作的壹種整體模式和策略,即利用壹切媒體手段和平臺,構建壹個大的報道體系。她強調,整體來看,全媒體不再是單滴、單形態、單平臺,而是多平臺多滴、多形態的傳播。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都是這個報道系統的組成部分。

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與傳播學系周揚認為,“全媒體”的概念來源於傳媒業的應用層面,是媒體融合後“跨媒體”的產物。

自2012起,澤傳媒全媒體覆蓋研究技術建立了傳統抽樣調查模式、搜索引擎、視頻網站、社交媒體四大評價體系。通過海量數據挖掘,對數億互聯網頁面進行全面、客觀、科學的分析,得出全媒體評分。

具體來說,是指綜合運用文字、圖形、聲、光、電等多種表現形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視聽、網絡、傳播等方式進行傳播的壹種新的傳播形式。筆者認為“傳播形態論”更符合“全媒體”的內涵。全媒體的發展往往受到信息技術和傳播技術的限制。它不是壹個固定的單壹模式,它是壹個開放的系統。隨著互聯網越來越受歡迎,博客、播客和其他媒體形式也變得流行起來。隨著手機的逐漸普及,手機報、手機小說、手機電視已經風靡全球。“全媒體”是壹種開放包容的傳播形式。隨著3G網絡的成熟和4G網絡的成功發展,將會增加許多意想不到的傳播形式,豐富觀眾的媒體體驗。

綜上所述,“全媒體”是信息、傳播、網絡技術條件下各種媒體深度融合的結果,是媒體形態大變革中最嶄新的傳播形態。

“全媒體”是由不同媒體形式(紙媒、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融合而成的壹種新的傳播形式。)在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各種媒體表現形式的基礎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全媒體通過提供多種方式、多種層次的多種傳播形式,滿足受眾的細分需求,讓受眾獲得更及時、更有角度、更具聽覺和視覺的媒體體驗。

目前幾種主要的全媒體發展模式

1.全媒體新聞中心模式

以煙臺日報傳媒集團為代表。集團將旗下三大報社的采訪部門合並,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相當於集團內部的“通訊社”。

2.“報網融合”模式

以杭州日報報業集團為代表。杭州日報和杭州日報網* * *用同壹個編輯部,同壹群編輯同時辦兩種媒體形式,開創了“報紙即網絡,網絡即報紙”的模式。編輯部增加了網絡編輯的流程,報紙和網絡兩個流程並行。每個話題的策劃也分別考慮了網絡和報紙如何報道。

3.“網絡互動”模式

網絡互動已經成為廣電部門發展新媒體的普遍做法。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廣播網實現了中央電視臺奧運報道所有轉播信號的同步直播,創新了圖文多點互動直播新模式,嘗試整合了廣播頻率、門戶、有線數字廣播電視、移動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五大終端。

電視臺和互聯網的結合更是如虎添翼。以央視為例,經過10年的運營,已經完成了從“網絡版央視”到“國內主流視頻新聞網站”的轉型。

4.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模式

廣電總局成立中廣衛星移動廣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全國移動多媒體廣播傳輸覆蓋網絡,開展統壹業務運營,在各省和地級市分別設立子公司和分公司。按照計劃,到今年年底,CMMB將在全國形成規範的運行機制,CMMB的價格、資費、節目體系將實現統壹。

  • 上一篇:美味的門釘肉餅制作方法?
  • 下一篇:狐貍和鸛的雙語故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