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春蘭、蘭花、山花、草蘭、朵朵芬芳。
蘭花屬於蘭科,為單子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20-40厘米,長圓柱形根。葉從莖簇生,線狀披針形,稍革質,2-3片成束。總狀花序,花被2輪,肉質,內輪3瓣,2瓣直立向上,下瓣唇形,向外卷,其上有或無紫紅色斑點,雄蕊和花柱結合形成絞股藍,顏色從黃棕色到淺黃色不等,區別於不含棕色的純色。根叢生,肉質,圓柱形。出芽的果實呈三角形,種類很少。初春時,大部分花莖都是從葉片中萌發出來的,每個花莖頂端都有壹朵花,黃綠色,芳香四溢。
蘭花通常分為兩種:中國蘭花和紫莖澤蘭。蘭花起源於中國,所以被稱為中國蘭花。中國蘭花主要產於亞洲的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山區、西南、華南和臺灣省。蘭花多產於熱帶和亞熱帶林區。
蘭花是我國古老的花卉之壹,栽培歷史超過2000年,約有100個品種。按開花時間分,有春蘭、夏蘭、秋蘭、寒蘭、原蘭。
蘭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們樸實無華,葉常綠,葉軟而堅,花香而清,毛近乎自然,居“四大淡雅花草”之首。因此,人們把蘭花視為“香祖”、“國香”、“天下第壹香”。蘭花原產於深山峽谷。它們因無人而不香,也不因寒冷而雕零,故有“花中君子”之稱。蘭花是中國的名貴花卉之壹,葉相美麗,外形迷人,芳香撲鼻。因此,中國人民歷來喜愛蘭花,積累了許多養蘭花的經驗,如“春不出,夏不持久,秋不燥,冬不濕。”以及“蘭花栽培的策略”。
蘭花入藥,藥名草蘭。葉子治百日咳,根治扭傷,種子治星雲,花治痢疾。
蘭花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的壹個科。它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陸生或腐生。蘭科是開花植物的最大家族之壹,估計有800個屬,30,000 ~ 35,000種本地種。此外,在英國《國際蘭花雜交種註冊目錄》中正式註冊的人工雜交種有4萬多個,並且數量每年以65,438+0,000個以上的速度遞增。
我們經常看到的蘭花和蘭花只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栽培種中的壹小部分,還有大量的野生蘭花分布在世界各地。
郭蘭
蘭花在中國,簡稱國蘭,通常是指蘭屬的壹些陸生品種。假鱗莖小,葉線形,根肉質;莖直立,多花1至10。花小而芳香,通常是淺綠色,帶有紫色斑點。不同物種的葉和花的形態和花期差異很大。秦嶺以南和西南。栽培歷史悠久,至少有壹千多年,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壹。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貴、典雅、愛國、不屈的象征。形成具有濃郁中國民族特色的藍色文化。通過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通風排水良好;喜半陰半濕環境,墨蘭和寒蘭越冬溫度約為65438±00℃,其余為5℃左右。
蘭花的起源和歷史
今天的中國蘭花——郭蘭古稱惠蘭。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1105)在《遊芳閣》中對蘭花的描述:“繁花滿香者為蘭,繁花滿香者不足香。”
我們中國人欣賞和栽培蘭花的時間比西方栽培蘭花的時間要早得多。早在2400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的文化宗師孔子就曾說過:“蘭為谷,不為無人,而不為窮。”他還稱蘭花為“王者之香”,流傳至今,證明了蘭花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位。
然而,關於孔子時代蘭的描寫,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春秋時期,魏國在豫北(今滑縣),魯國在山東。孔子從豫北到山東的路上,不可能看到茂盛的野生蘭花。所以他說的紫莖澤蘭,其實是指菊科草本植物紫莖澤蘭。但也有人持另壹種觀點,認為孔子說蘭花生於幽谷,是對當時蘭花生態環境非常貼切的描述,而且當時的氣候比今天暖和,河南還生長著竹子,蘭花必然分布在有竹子的山區。因此,孔子在穿越深山老林和深谷的時候,壹個人看到蘭花,並不稀奇。他說的其實就是他今天所說的蘭花。起初,古人主要采集野生蘭花,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是從宮廷開始的。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到文人階層的私家園林,被用來裝飾園林,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的詩《秋蘭被賜長坡》中所描述的那樣。直到唐代,蘭花的種植才發展到壹般園林和花農的種植。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過“蘭香遠兮蘭草香”等詩句。:
宋代是中國蘭花藝術史上的鼎盛時期,關於蘭花藝術的書籍和描述也很多,如宋代羅援的《爾雅義》有“蘭之葉如沙,發於初春。花很香,大概是森林裏生的。當微風經過時,它們的香味傳到外面,所以它們被稱為蘭芝。江南的蘭花只在春天才起作用,荊楚和福建的蘭花在秋天和夏天都是香的。南宋趙世庚於1233年撰寫的《張進蘭譜》可以說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蘭花專著,也是世界上第壹部蘭花專著。這本書分為三卷五部分。簡述了30多個品種的墨蘭(主要是墨蘭)和墨蘭(即墨蘭)的形態特征,並對蘭花的味道進行了討論。繼《張進蘭譜》之後,王貴學在1247中撰寫了《王石蘭譜》,其中詳細描述了30多個蘭花品種。此外,宋代還有壹部《蘭埔敖法》壹書,主要記述了栽培方法,分為分種法、種花法、沈降灌溉法、澆水法、種花法、除蟻虱法、雜法七個部分。至於吳贊的《種植藝術必用》壹書,也介紹了蘭花的栽培。1256年,陳靜儀撰寫了《方泉北祖》,對蘭花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此書全本刻本收藏於日本皇宮圖書館,影印本於1979年回國。宋代以蘭花為題材的繪畫《春蘭》進入中國畫,如趙的畫,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到了明清時期,蘭藝再次進入繁榮期。隨著蘭花品種越來越多,栽培經驗越來越豐富,蘭花栽培已經成為大眾欣賞的事情。此時,已有許多書籍、繪本、詩詞和蘭花圖案印在瓷器和壹些工藝品上,如明代張應民的《羅梨齋蘭花》和郜璉的《尊生八記》中的蘭花。明代藥理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壹書,對蘭花的解釋、分類、用途也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有許多關於蘭花的專著,如浙江嘉興人徐時的《惠蘭童欣錄》(1805)。他嗜蘭,擅畫蘭花,對蘭花有豐富的經驗。這本書分為兩冊。第壹冊講述蘭花栽培知識,第二冊講述蘭花品種的鑒別和分類方法。書中記載了57種,並附上他畫的草圖。其他的還有元的《蘭顏書略》、杜的《四說》、毛象的《蘭顏》、的《第壹香箋》、塗永寧的《經》、的《藍星書略》、嶽亮的《楊蘭書》、王浩的《廣方群書》、吳。
宜蘭發展到近代,有1923出版的《惠蘭簡史》,作者吳恩源,浙江杭州縣人。他以《惠蘭同心錄》為基礎,分三卷全面介紹了蘭花的品種和栽培方法。該書* * *描述了161種浙江惠蘭名優產品,並配有許多照片和插圖,圖文並茂,引人入勝。另外1930夏誌斌寫的蘭花種植法;1950杭州姚、朱友仁編輯的《蘭花》;成都市園林局編《四川惠蘭》1963;1964福建嚴楚江主編的《廈門蘭圃》;吳1980年的《蘭花》和1991年的《中國的蘭花》兩本書,以及港臺地區出版的介紹蘭花的書籍和雜誌,可以說是中國近代蘭花研究的壹大成果。
宜蘭起源於中國,傳到日本和韓國。如今,日本人對中國蘭花非常感興趣,其歷史淵源也始於中國。如今,日本的蘭花種植已經發展成壹個自成體系的體系,它已經發展成為壹個被稱為“東方蘭花”的基地。至於朝鮮,蘭花也成了朝鮮人民推崇的不可或缺的東西,也成了今天朝鮮人民的高雅花卉,陳列在房間、公寓、大堂。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把蘭花作為壹種高級禮物贈送。
人是萬物之靈。蘭是所有花中的英語。願自然走進人們心中的世界,願* *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國粹蘭藝,與蘭交朋友,與* * *共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