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中國是葡萄酒的故鄉。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酒和酒文化壹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酒是壹種特殊的食物,屬於物質,但它融入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酒文化作為壹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首先,中國是壹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所以壹切政治經濟活動都是以農業發展為基礎的。中國的酒大多是糧食釀造的,酒與農業緊密相連,成為農業經濟的壹部分。糧食生產的繁榮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個朝代的統治者根據糧食收成,通過頒布或開放禁令來調控酒的生產,從而保證人民的糧食。康雍史聖文化傳播
中國是葡萄酒的王國。葡萄酒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品種和產量世界第壹。中國也是飲酒者的天堂。不分南北,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民族。喝酒之風已經持續好幾年了。中國是酒文化最繁榮的地方,喝酒的意義遠不止是身體的消耗和愉悅。在很多場合,它作為壹種文化符號,壹種文化消費,來表達壹種禮儀,壹種氛圍,壹種興趣,壹種心態;酒和詩壹直有著不解之緣。不僅如此,中國的許多名酒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也給人以美的啟迪和靈感;每壹款名酒的發展,都包含著壹代又壹代勞動者的探索和奮鬥,以及他們的英勇奉獻。因此,名酒精神與民族自豪感和大無畏精神密切相關。這是中華民族的酒魂!等於歐洲宣傳的“酒神”。似乎有了名酒,中國餐飲就可以升華為壹種傲視全球的飲食文化。
酒作為世界上的客觀物質,是壹種多變的精神,熱如火,冷如冰;它纏綿如夢,狠毒如妖,柔軟如錦,鋒利如鋼刀;它無處不在,功能強大。令人敬佩,應該殺。它能使人超越曠達,輝煌,放蕩;它能使人忘記世間的痛苦、悲傷和煩惱,在絕對的自由中翺翔;也能讓人肆無忌憚,勇敢地沈入深淵的底部,讓人扔掉面具,露出本來面目,說出真相。
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既是壹種客觀的物質存在,也是壹種文化符號,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國,酒神精神源於道家哲學。莊周主張物我合壹、天人合壹、生死合壹。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提倡“遊物”、“遊四海”、“無物之地”莊子寧願做壹只在泥塘裏搖著頭的自由的烏龜,也不願做壹匹被束縛的千裏馬。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在於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榮辱之利。
世界文化現象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葡萄種植和釀酒之神狄俄尼索斯是西方酒神的象征。在古希臘悲劇中,西方的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論高度,被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哲學升華。尼采認為,酒神精神是壹種情感宣泄的象征,是壹種拋棄傳統束縛、回歸原初狀態的生存體驗,人類在消失了個體與世界統壹性的絕望而痛苦的吶喊中獲得了人生的巨大樂趣。
在文學藝術的王國裏,酒神精神無所不在,對文學藝術家及其代表作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因為自由、藝術、美是三位壹體的,藝術因自由而生,美因藝術而生。
因醉而得的藝術自由,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擺脫束縛,獲得藝術創造力的重要途徑。魏晉名士、第壹“酒鬼”劉玲在《酒德頌》中說:“有壹君子,以天地為天,以萬期為壹時,以日月為壹時,以八旱為朝。”“幕在地上,意在如是。”“我是醉了,但我突然清醒過來。不聽雷聲,不見山形。我感覺不到冷天夏天割肌肉的感覺。俯視萬物,擾之如江漢浮萍。”這種“終極人類”的狀態是中國酒神精神的典型體現。
“李白有幾百首關於鬥酒的詩。長安到壹家酒樓睡覺,天子不上船,自稱是酒仙。”(杜甫《飲酒八仙之歌》)“醉了是客,詩成了神。”(杜甫《自為之詩》)“投己所好,致酒之詩。”(蘇軾《與陶淵明飲酒》)“壹杯未盡的詩已完成,詩日驚鴻。”(《楊萬裏九節後二月去萬花川谷傳》)。南宋政治詩人張元年說:“雨後花飛知底,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中國詩歌史上,代代相傳的醉酒詩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僅僅是詩歌,在中國文化特有的繪畫和藝術書法中,酒神精神更加鮮活。畫師中,鄭板橋字畫不易得,求者以狗肉酒相待,鄭板橋醉翁之意不在酒,求字畫者可得其所願。鄭板橋也知道畫家的詭計,但他抵擋不住酒和狗肉的誘惑,只好寫詩自嘲:“望月,不妨全力以赴,只恨酒來遲。笑他求書代,求老公醉。”《五代當風》的畫師吳道子,作畫前壹定要喝醉,喝醉了再開始作畫。《元四家》中的黃也是“醉得畫不出來”。“書聖”王羲之在醉酒時寫下《蘭亭序》,說自己“風流倜儻,健康無比,無與倫比”,醒來時卻“讀了幾十本書,卻達不到”。李白寫懷素《醉僧》:“吾師醉酒,睡於床上,片刻掃千張。飛花驟雨驚,落花飛雪茫茫。”懷素醉酒潑墨,只為保住自己鬼神驚羨的“自敘帖”。草之賢者張旭,“每醉喚狂,而寫之”,故有其“古詩四首”。
葡萄酒的起源
天道釀酒說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祖先就說酒是天上的“酒星”釀的。《晉書》中有關於酒旗星座的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酒旗,酒官旗,主宴也。”軒轅,中國的古稱,有十七顆星,其中十二顆屬於獅子座。酒旗有三顆星,排列成“壹”字形,旁邊是二十八夜的劉蘇,進入南方的壹顆星。在晴朗的夜晚,對照星圖仔細搜索天空。獅子座的軒轅十四和蛇夫座二十八處的星壹都很亮,很容易找到,而酒旗三星因為亮度太小或者太遠,肉眼很難識別。
酒旗星的發現最早見於《李周》壹書,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始於殷、確立於周的二十八宿清廉,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偉大發現之壹。在當時天文儀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在浩瀚的星空漢中觀測到這些並不那麽明亮的“九七星”,給它們命名,留下了關於九七星的各種記錄和傳說,這是壹個奇跡。
“壹般來說,古代的酒有兩種:壹種是用果粒制成的有色酒,壹種是蒸餾酒。有色酒起源於古代。據《神農本草》記載,酒起源於上古,神農時代。《八種世書》(修訂版)陳其榮說:“夷狄始,酒醪變五味,少康(康)制酒。“易迪和邵康都是夏人。也就是夏朝有酒。我覺得這種酒很可能是用水果和鮮花做成的,而不是谷物。谷物酒應該從農業繁榮之後開始。盧若凡《粵西物語》中有以下關於果、花、樹之酒的記載:
平樂等省深山多猿,善采花釀酒。樵夫入山得巢,其酒多如數石,飲之氣味異常,故稱猿酒。
如果這個記載是真的,那我們的祖先就有可能在花果山郁郁蔥蔥的生活中采花釀酒。五谷釀的酒,要從陰開始。殷時期的農業生產是繁榮的,這壹點已為大多數學者所公認。既然農產品豐富,用做酒是必然的。但是殷人死於酒精中毒,史書上有記載。(摘自黃先帆《古籍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猿釀酒理論
唐朝李肇寫的《國史補》壹書,對人類如何捕捉聰明的猿類有精彩的記載。
猿是非常警覺的動物。它們生活在深山野林中,行蹤不定,難以捕捉。經過仔細觀察,人們發現類人猿“嗜酒如命”。於是,人們在猿猴出沒的地方放上香甜濃郁的酒。猿猴聞香而至,先在酒壇前流連,再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吸。過了很久,我終於受不了酒的誘惑,喝了下去,直到被抓到酩酊大醉。這種捕猿方法並非中國獨有。東南亞的人和非洲的土著也用類似的方法捕捉猿或大猩猩。
猿猴不僅嗜酒,還會“釀酒”,這在我國史書中有記載。清代學者李在他的著作中說:“瓊州有許多猿猴.....在巖石深處品嘗猿酒的人。蓋猿酒以米、花為原料,容量五六升,160件。吃起來最辣,但極其罕見。”記錄;清代壹篇筆記小說也說:“粵西平樂等省山中多猿,善采花釀酒。樵夫入山得巢,酒高數百。喝之,香味異常,謂之猿酒。”無獨有偶,早在明代就有記載這種猿猴“釀酒”的傳說。明代學者李日華的著作中也有類似記載:“黃山猿猴多。春夏在壹石坳中采花果,釀為酒,香氣四溢,百步聞之。”
在過去的壹年裏,安徽日報曾經刊登了老畫家程嘯天先生在黃山的險峰和深谷中發現“猴酒”的故事。這些不同時代的人的記錄證明,類人猿的聚居地裏經常會發現類似於“酒”的東西。也可以推斷,葡萄酒的起源是從水果發酵開始的,因為這比谷物發酵容易得多。
酒是壹種發酵得到的食物,是由壹種叫做酵母分解糖的微生物產生的。酵母是壹種分布廣泛的真菌。在廣大的天然元葉中,尤其是壹些含糖量高的水果中,這種酵母更容易繁殖生長。山裏的野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在果實成熟的季節,猿類在“石坳”中采集並儲存了大量的果實,積累的果實被自然界中的酵母發酵,在石坳中沈澱出壹種叫做“酒”的液體。所以,猿類不自覺地“造”酒,也就順理成章了。
易地釀酒理論
《史記》中多有提及易地“釀酒而美”和“開酒醪”的記載。
有壹句話叫“夷弟為酒駕,杜康為酒徒”。從字面上看,這意味著他們在釀造不同的葡萄酒。“撥”是壹種用糯米發酵制成的“奶酪糟”。質軟味甜,位於江浙壹帶。現在很多家庭,睡醒還是自控力。醋糟潔白細膩,濃稠的酒糟可以作為主食,上面的清汁相當接近葡萄酒。“林”是高粱的別稱。杜康是做森林酒的,也就是說杜康釀酒用的原料是高粱。從這個角度來說,義弟是黃酒的創始人,杜康可能是高粱酒的創始人。
另壹種說法是“酒的興盛源於帝王,成為壹種美德”。意思是從古代三皇五帝時代開始,民間就流行各種釀酒方法。是易地總結了這些釀酒的方法,並傳播給了後世。
義弟是什麽時候來的?與杜康相比,古籍中對義弟的記載更為壹致。例如,在《史記》、《呂氏春秋》和《戰國策》中,他被認為是於霞。那麽,伊地是釀酒的“始祖”嗎?這種觀點自古以來就不壹致,甚至與世界本相矛盾。例如,孔子八世孫孔夷說帝堯和帝舜是嗜酒如命的國王。黃帝、堯舜都是好酒徒,早於於霞、堯舜。他們喝的酒是誰釀的?可見,說於霞的大臣夷狄“開創了酒醪”是不準確的。其實用糧食釀酒很難,單靠壹個人很難完成。
葡萄酒評價知識
對於飲料酒的評價,國人習慣稱之為酒評。
品酒不僅是壹門技術,更是壹門藝術,之所以是技術,是因為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壹樣,都是用理化鑒定和感官鑒定來評價各種飲料和葡萄酒。說它是壹門藝術,是因為不同的酒在色、香、味、體上形成的風格給人不同的感受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飲”。此外,酒要求將生活自由、狂放、藝術地呈現給特定的人,這使得不同層次的藝術修養所帶來的藝術感受更加多變、神秘。
當然,只有懂得欣賞這種玄機的人,才能談酒評。如果妳避開了酒精的味道,那只能說上帝沒有給他這份祝福。《漢書·食貨誌》稱酒為“天之美”,有福之人有福,不能享此福者自然無福。然而,即使是有福氣的人,不擇其香,不辨其昧,不思其品,不探其趣,來者不拒,只在乎牛飲、地瓜酒、藥用酒精混白水滿足自己的渴求,也感受不到藝術和品位,似乎是另壹種悲哀。
蘇軾《蜀東夫子傳》告訴自己:“天下沒有喝不完的,也沒有給下壹個人的。”這是對他酒量的壹個評估,而且他還說“天下沒有好酒”,意思是他喜歡白酒的程序,沒有酒量,卻如此熱衷於此。當然他對白酒感興趣,包括品鑒,體現了對白酒文化的迷戀。宋代詩人範成大曾說:“我不能喝酒,是因為我生性閑。少喝學者朋友的,綽綽有余。而能懂酒的人更是綽綽有余。敢於做出“知識與酒”的論斷,自由評判酒。
品酒的歷史在中國源遠流長,古代很多學者寫了很多品酒的書和詩。明元弘道《鄭錦》說:“壹切酒色、酒味皆聖。色如金,醇苦則德。又黑又酸又出境是愚蠢的。以糯米醉人者,君子也。用臘酒醉人的人是中國人。弄堂醒來,用燒酒醉人者,小人也。”清代梁紹貴在《兩種秋雨寺隨筆》中對酒的香、淫、色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評論。說明中國古代的評價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這壹古老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先後舉辦了四次全國葡萄酒評酒會,對提高我國飲料和葡萄酒的產品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上述評酒的理化鑒別法,就是借助各種科學儀器,對不同酒的成分進行準確分析,用數值結果和比較來說明不同成分的數量與酒的質量之間的關系,鑒別對人體有害的成分數量是否超過衛生標準。
感官鑒別就是通過人的感官來鑒別葡萄酒。飲料酒是壹種色香味俱全的味覺產品。僅靠儀器的測量值是無法全面評價葡萄酒的品質的。比如有的酒在理化分析數據上非常相似,但在風味上卻有明顯的差異。這是因為葡萄酒獨特風格的形成不僅取決於各種成分的數量,還取決於它們之間的協調、平衡、襯托、緩沖和掩蓋作用,而感官評價是壹種綜合而復雜的反映。
為健康而飲
古人早就知道喝酒和保健的關系。《詩經》載有“春酒為此,引眉長壽”和“萬物無涯”的詩句。最後壹句是幫常家斟酒的意思,最後壹句是舉杯祝他長壽的意思,都是把酒和長壽聯系在壹起的。
由於條件的限制,古人雖然不能準確地確定酒中的各種成分,但他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獲得的經驗是非常科學的。根據現代科學測定,白酒中酒精含量越高,有害成分越高。比如與發酵酒相比,有害成分主要存在於蒸餾酒中,而發酵酒中間相對較少。除高度乙醇外,高度蒸餾酒還含有雜醇油(包括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醛類(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甲醇、氫氧酸、鉛、黃曲黴毒素等有害成分。人如果長期或過量飲用丁基這種有害成分很高的劣質酒,就會中毒。輕者會出現頭暈、頭痛、胃病、咳嗽、胸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癥狀,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但低度發酵酒、配制酒,如黃酒、果露酒、藥酒、牛奶等。,有害成分少,但富含糖類、有機酸、氨基酸、甜酒、糊精、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古人壹開始認為質量高的酒主要是黃酒、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花椒酒等。,後來又發展成白酒和以白酒為基礎的各種藥酒。
發酵黃酒是中國最古老的酒之壹。它富含氯乙酸、各種糖類、有機酸、維生素等。,並且具有高熱值。自古以來被視為養生健身的“仙酒”和“珍漿”,深受人們喜愛。這也是紹興等黃酒自春秋戰國以來壹直流行,甚至成為宮廷和國宴用酒的重要原因。
葡萄酒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和礦物質,以及氦基酸、檸檬酸、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也是古人喜愛的壹種保健酒。三國魏文帝曹丕曾贊其“肯屈蘗,善醉易醒”道的鞏固就是流涎吐沫,親食之惡!“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愛喝酒,還親自見總督。魏徵部長擅長釀酒。他曾親自寫詩稱贊他的酒“醉壹千日,十年不醒”。“《新修本草》已將葡萄列為補酒,認為其具有“溫腰補腎、保色禦寒”的功效。元代詩人胡思慧說它有“補氣、調中、抗饑、壯誌”的作用。李時珍還說,酒有“保色耐寒”的作用。郜璉在《雲升八記》中也將其列為“保健酒”。
桂花酒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古人飲用。屈原在《九歇》中說:“姚輝蒸斕曦雞,滇鬼酒Xi椒江。”這種儀式用的桂花酒就是用桂花釀造的桂花酒,古代也叫桂花糖、桂花醋、桂花糖漿。古人認為桂花是最好的藥,所以用桂花釀造的酒可以“好喝,幹多年”。據《今日四人月》記載,漢代桂花酒是人們祭祖的佳品。祭祀結束後,晚輩向長輩敬此酒,長輩喝了此酒會長壽。另外,桂花酒是人們招待客人的上品。《漢書禮樂史》雲:“尊貴久,賓巴鄉。”很多封建帝王還把桂花酒作為禮物送給大臣。歷代文人也對桂花酒贊不絕口。白居易曾以“行不香紅櫻無色沫細”的詩句贊美桂花酒。宋代蘇軾寫桂花酒賦,可見古人對桂花酒的珍視。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已經知道菊花的藥用和食用價值。魏文帝曹丕認為菊花“助身延年,苔貴。”蘇軾也認為,菊花的花、葉、根、責任都是“長生藥”。在漢代,人們用藥用花卉釀酒。劉《西京雜註》:“菊適,以莖葉與雜粟釀之。明年九月九日熟了就喝,所以叫菊花酒。”古人認為菊花是霜後不雕謝的花,所以菊花酒可以抗衰老。《本草綱目》等醫學書籍說,菊花有祛風明目、平肝清熱的功效,對老年人的聽力和視力特別有益。所以古菊花酒備受青睞,是重陽節必備之物。
現代科學證明,古鼎的這些認識和說法是正確的。過量飲酒不僅會使人的感知、思維、情感、智力、行為失去控制,還會忘乎所以。還會破壞人的身體,導致營養失調、精神失常、腸胃不適、肝臟受損,甚至引起心臟、癌癥等病變和中毒的嚴重後果。長期過量飲酒的患病率極高,死亡率也很高。如果壹個人長期過量飲酒,他的壽命會縮短十到十二年。
正確的飲用方法
可能有人覺得喝酒是壹件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喝酒其實是壹種藝術享受,層次很高,有很多學問。特別是在古代,人們不僅註重酒的質量,強調飲酒要適度,而且非常註重飲酒的環境和方法,比如什麽時候喝,什麽時候不喝,在哪裏喝,喝什麽,怎麽喝等等。,還有很多規章制度。例如,關於理想的飲酒環境,郝斌作了如下總結:
喝酒的人:儒雅,俠義,直爽,健忘,知己,故人,玉人,可兒。
飲酒場所:華夏、竹林、高建、畫舫、遊觀、曲室、平溪、蓮花閣。另外,春飲適合宮廷,夏飲有效,秋飲適合船上,冬飲適合房中,夜飲適合明月。
飲用時間:春效、花時、愛秋、花瓣綠、寸霧、雪、新月、晚涼。
品:光,妙今,聯,香,花,樂,回爐。
禁酒:過生日,熬夜,苦口婆心勸酒,爭吵,忌酒,惡,不雅,裝醉。
飲酒攤:散步、唱枕、坐石、離別、垂釣、上岸、沸泉、拋壺(《郝斌酒政全集》卷三)。
具體來說,古代飲酒的經驗和方法主要表現在:
(1)喝酒的時候心情要好
古人認為酒不能亂喝,只能在身體和情緒正常的情況下喝。身體不適、過於悲傷或生氣時不要飲酒。否則會損害身體健康。在談到食品衛生時,愛好者徐克說:“說到食品衛生,夏天生氣或情緒低落時是不適合吃的。食物無法消化,容易生病。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戒的。”根據中醫理論,人生氣時,肝氣上沖,臉變紅,頭痛頭暈。如果他們再喝酒,情況會火上澆油,更合適失控,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2)用溫酒飲用
古人喝得比較熱烈。商周時期溫暖的酒器就是有力的證明。為什麽酒要溫著喝?元代人賈明說:“壹切飲酒宜溫,不宜熱”,但喝冷酒也不好,認為“喝冷酒變成手戰(即發抖)。”阿明人陸容在《唐人雜記》中記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當我聽到壹位醫生說‘酒不宜冷飲’時,我頗為大意,說這是丹溪理論所未知的。幾年後,我秋天得了痢疾,導致了這次治療。雲曰:“公多飲冷酒乎?”子宣稱,為了遵從丹溪的話,夏天經常使用冷飲和酒精。醫學雲:‘丹溪知熱酒之害,不知冷酒尤害!熱酒因其性善,可傷肺,但多為行氣活血之功;冷酒對肺無害,胃惡寒。喝多了會導致氣滯。供亭飲,蓋不冷不熱,適合它,無傷大雅。"
這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因為除了乙醇,葡萄酒中還含有甲醇、雜醇油、糠醛、丁醛、戊醛、乙醛、鉛等有害物質。甲醇對視力有害。十毫升甲醇會導致失明,更多的人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甲醇的沸點是64.7攝氏度,比乙醇的沸點78.3攝氏度要低。用開水或酒精火加熱,會變成氣體蒸發。乙醛是葡萄酒刺鼻氣味的主要成分。過量吸入會導致頭暈等醉酒,其沸點只有21攝氏度,用稍熱的水就能揮發。同時,在葡萄酒加熱的過程中,酒精也會揮發,這樣葡萄酒中的有害成分就會少很多,對人體的傷害也會小壹些。當然,酒的溫度不能太高。如果酒過熱,會損害妳的健康。第二,過多的乙醇會揮發,再好的酒也會無味。
(C)“飲料必須吞咽”
我們現代的很多人,經常會註意喝敬酒。看來壹杯幹人才是痛苦而慷慨的。其實這樣喝是不科學的。正確的飲用方式應該是輕飲慢飲。《呂氏春秋》說:“凡養生者,……必輕咽而直之。”龍鳴尊柴在《飲食君子言》中說:“飲酒不宜操之過急,否則會損傷胃肺。肺是心、肝、脾、腎、肺五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像皇帝汽車的引擎蓋,不能特別損傷。”愛人朱彜尊也在《食仙紅的秘密》中說:“飲酒不宜粗快,粗快傷肺。肺被五臟覆蓋,壹定不能傷到。而且速度粗糙沒有產品。”徐克也認為“不宜急著洗”,要細嚼慢咽,這樣才能品出味道,幫助消化,以免給脾胃造成過重負擔。《調定集》中更明確地說,酒“不宜速飲”。
(4)不要混飲。
在《飲食須知》壹書中,袁說:“飲食是養生之道,而不知其物理性質是互相違背的。是雜談,五個方面不和諧,卻是災難。對健康也是有害的。葡萄酒也是如此。除了乙醇,各種不同的酒還有其他不同的成分,有些不適合混合。多種酒混合飲用,會產生壹些新的有害成分,使人胃裏不舒服,頭疼。”《清生錄》曾對人說:“酒不宜混。喝了它,雖然好酒者也醉了,但卻深受酒友的喜愛。嗯,比如說:“葉晚學者胡適,冬天做客至日,拿各家留下的酒當工具。宴會進行到壹半,客人們都害怕了,他們私下裏互相警告。疑惑之時,問之,壹人曰:‘某君家有白氏之乳。’"
另外,藥酒也不宜作為宴請用酒。藥酒壹般含有多種中草藥成分。比如某些藥用成分可能會和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沖突,讓人不舒服。
(5)不要空腹喝酒。
中國有句古話叫“空腹生氣千萬不要喝酒”,認為喝酒壹定要配山珍海味。唐孫思邈《幹金換糧》也提醒人們不要空腹飲酒。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被肝臟分解。肝臟分解過程中,需要各種維生素維持輔助。如果此時胃腸道內沒有食物,乙醇最容易被快速吸收,導致肌肉紊亂和肝臟損傷。所以喝酒要配營養價值高的菜肴和水果,這也是喝酒養生的壹招。當然,飯後飲酒也是不可取的。
(6)不要喝烈性酒。
喝酒的時候不能強迫別人勸,不能賭氣贏,更不能喝。張潮在黃九《酒會初記》的引言中說:“喝酒的人有三種。酒量好的不需要勸,不肯喝的也勸不動。只有壹個能喝所以不喝的人才應該用說服,但是如果他能喝所以不喝,他已經先欺騙了自己,那麽我能做什麽來說服他呢?所以,意思是妳不要求當客人,喜歡稱就喝,不需要誰來勸我。”愛人阮奎生在《茶過賓客》壹書中引用陳季廷的話:“妳若苦於勸人喝醉,訊飛便是客,否則,妳就變心了。君子飲酒,誠量其情。文人之所以膽小優雅,總有原因的。夫只是府中之仆,以禮、慷慨、醉酒為樂。”雖然言語中有對勞動力春天的鄙視,但他不勸人喝醉是極其可取的。
(七)少喝茶。
自古以來,很多飲酒者往往喜歡酒後喝茶,以為喝茶可以解酒。其實並不是。酒後喝茶對身體的危害極大。李時珍說:“酒後飲茶傷腎,腰足墜重,膀胱冷痛,還痰浮腫,口渴難耐。”魏宜尊也說:“妳喝了就渴,不要喝水,多呷點茶。茶性寒,隨酒入腎,為水止毒。今天腰腳重墜,膀胱冷痛,就是水腫,解渴,雙胞胎。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他們所說的喝茶對腎臟的損害。根據古代養生之道,酒後宜用水果解酒,或用甘蔗、白蘿蔔解酒。
◎飲酒詩的分類
首先,宴會用酒
二、餞行酒
第三,傳統節日酒
第四,壹個人喝酒,隨便喝,喝葡萄酒。
五、邊塞、軍酒
六、祭神、村酒
七、表現社會上不合理的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