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帶刀
中國傳統槍法的“兵場”與“遊場”,後者更傾向於如今我們所開展的競技大槍,也就是說就槍法而言,古之“校技”傳統由來已久,並且在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立完整的體系,其中包括訓練方法、基本技術、應用及套路等內容。回歸到《單刀法選》上來,古人是否擁有關於單刀的遊場體系呢?通過文獻資料的考究,至今沒有有力的證明和依據,至少就現在學習的內容來看,單刀及多數古代兵器之“最終目的”,是為了“破槍”。
可以看到,與鄰國日本不同,《單刀法選》中的文字及圖譜都沒有涉及關於同種兵器對抗的內容。筆者推測,除去其中有作者程宗猷當時時代背景的限制,還有壹種可能,單刀並不存在“遊場校技”的氛圍和體系。總序中有這樣壹段話:雲峰(指得倭刀真傳的劉雲峰)固得之東瀛者,因其師薪傳,有勢有法而無名,乃繪以圖而壹壹定名。可以看到,刀法之源流得之於日本,是中日武術界文化交流之成果,然而礙於語言及文化差異的影響,招式上,刀法記載伊始,並無名稱。
總序又及:今將人弩兼用,亦惟選數式繪圖,直述其理之可以與槍敵者,若遇他器,而此圓轉鋒利,制勝又在我矣。故所謂之為“弩帶刀”出處可見,如今很多傳武門派,所用苗刀之形制多為140cm或者更長,且對於初學者而言,重且不夠靈活,坊間常有傳言,此刀之形制為苗刀正統,忽略了考究歷史上實際運用的問題。那關於此類長且重的形制,程宗猷是如何說的呢?
序總刀圖說:第習演之刀,當用重長者,使臨敵用帶弩之刀,則驍快輕利矣。故諸君在傳統武術流派門內,所見流傳的刀型皆為練習刀型,並不是史實上所實際運用之刀型,也不是實際使用之刀型。傳統武術很多情況下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力及演練效果,皆極力推崇重長形制,壹有可能是師承的口傳親授,誤會所致;二則是前人礙於其教育背景和文化底蘊的限制,壓根不知道有“弩帶刀”這壹說法,所以得知真相者,寥寥無幾。再言之,如今歷史武術的概念,漸漸被年輕人所接受,這是社會進步之大好現象,真理永遠存在,只是會遲到而已。
《序總刀圖說》之結尾中言道:以上槍刀用法,惟以粗語直述各勢之中。蓋余昔演棍法勢圖,皆以歌訣述之。雖便觀者記憶,而變幻之意,猶未能詳悉.....歷雲十八般武藝,惟槍稱王,諸器皆用槍法比試,欲制其長之疾也。故余刀法,亦以槍法諭之。如遇各器,觀其體,當知其用,以各勢中用法破之,無有不勝者。
可見《單刀法選》中也並未有“單刀遊場校技”這壹說法,其中招式的運用和命名都與棍法和槍法息息相關,並用歌訣來記載招式。但是因為沒有同種兵器的校技體系,故現今諸君所追捧之傳統苗刀同種對練體系,乃多是以槍法、棍法之理念為核心。故練刀不練槍棍,必失本源。這也是為什麽筆者不贊成推翻傳統武術練習苗刀方法的原因。
現階段,大部分情況下,大家最常見的是苗刀與異種兵器的對抗,很多時候是和歐劍。而且在形制上,大家沒有達成普遍的認同,這樣的差異很正常,因為壹個是從歷史角度去做,例如弩帶刀的比賽;另壹個是基於傳統武術的角度去做,比如140cm的苗刀。這些都可以理解,但在缺失遊場校技環境下的苗刀,是不是應該吸取現代競技運動所帶來的經驗,用規範的安全規則,規範的訓練模式去愉快地玩耍。同時也應該尊重歷史上“弩帶刀”為實際運用之形制,這壹事實和依據 ,況且筆者認為,弩帶刀的形制更加適合作為比賽用刀,好處有很多,其中之壹就是可以參考現在兵擊運動競賽之規則,更有利於推廣。
後記:民國時期,苗刀還曾作為兵士佩刀,活躍在戰場上。軍閥曹錕的苗刀營,在其炮兵部隊的每尊大炮的兩側都各配置壹跪姿士兵,手裏抱著苗刀,腰間別著短槍,意在大炮打擊遠距離敵人,近距離沖上前的敵人則用短槍和苗刀殺傷,與程宗猷的“弩帶刀”竟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