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
華盛頓死後,他在革命戰爭中的前搭檔,國會議員哈裏·李,對他的稱贊非常著名:
早年,華盛頓曾擔任殖民地軍官,在法印戰爭中支持大英帝國。後來,他率領大陸軍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贏得了美國獨立。他拒絕了壹些同事敦促他領導軍事政權的提議,回到他在弗農山的莊園,回歸平民生活。
1787年主持制憲會議,制定了現在的美國憲法。1789年,在所有選舉團的壹致支持下,他成為美國第壹任總統。在他的兩屆任期內,他建立了許多延續至今的政策和傳統。兩屆任期結束時,他也主動放棄權力,不再繼續任職,從而確立了美國歷史上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的傳統,維護了國家的發展。之後,他再次回歸平民生活,在弗農山莊退休。
因為他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華盛頓經常被稱為美國之父。學者們把他和亞伯拉罕·林肯列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1774年,華盛頓被選為弗吉尼亞代表出席第壹屆大陸會議。由於波士頓傾茶事件,英國政府關閉了波士頓港,取消了馬薩諸塞州的立法權和司法權。1775年4月殖民地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與英軍作戰後,華盛頓穿著軍裝出席了第二次大陸會議——他是唯壹這樣做的代表,表示希望帶領弗吉尼亞民兵參戰。馬薩諸塞州的代表約翰·亞當斯推薦他為所有殖民地的總司令,並說他“有當軍官的天賦”...偉大的天賦和普遍的特點”。因為亞當斯了解到,要保證南方殖民地能夠順利配合北方殖民地組建大陸軍,最好的辦法就是推薦壹個南方殖民地擔任總指揮官。6月1775,15,華盛頓在大會選舉的壹致支持下成為總司令。盡管不願意離開他心愛的弗吉尼亞的家,華盛頓還是接受了指揮官的職位,並宣稱:“我認為我沒有資格擔任這個指揮官的光榮職位,但我將以最大的誠意接受這個職位。”華盛頓還聲稱,除了必要的開支,他不必付給他任何額外的錢。就這樣,華盛頓於7月3日在馬薩諸塞州劍橋接任了整個殖民軍的總司令。
華盛頓在1776進攻波士頓,利用早些時候在提康德羅加堡攻占的炮兵陣地俯瞰整個波士頓港,最終將英軍趕出波士頓。英軍司令威廉·何奧命令英軍撤回哈利法克斯。華盛頓隨後率軍前往紐約,期待英軍發動攻勢。擁有壓倒性軍力的英軍在8月發起進攻,但華盛頓領導的撤退相當笨拙,幾乎全軍覆沒。他也在8月22日的長島戰役中失利,但得以將大部分部隊撤回本土。打了幾場敗仗後,軍隊匆匆離開了新澤西,美國革命的前途岌岌可危。
2月25日夜,1776,1776,華盛頓傑出指揮家集會。在這次特倫頓戰役中,他帶領美軍渡過特拉華河,突襲了黑森雇傭兵的兵營。然後在1777,1.2的夜晚,對查爾斯·康華裏率領的英軍發動了突襲,鼓舞了支持獨立的殖民陣營的士氣。
1777年夏,英軍發起三路攻勢。約翰·伯戈因率領的壹路從加拿大向南進攻,威廉·何率領的另壹路進攻當時殖民地的首府費城。華盛頓向南撤退,但在9月11日的布蘭迪萬河戰役中慘敗。為擊退英軍而發動的日耳曼敦之戰,因為濃霧彌漫,軍隊混亂而失敗。華盛頓和他的部隊不得不撤退到環境惡劣的吉谷去過冬。
1777年至1778年冬季期間,大陸軍(以及政治革命運動)的戰況和士氣最差,大陸軍遭受了極大的戰爭破壞和惡劣的生存環境。但華盛頓仍然牢牢地指揮著軍隊,繼續向後方的殖民國會要求更多的補給,讓大陸軍度過寒冬,逐漸恢復士氣。2月,曾在普魯士軍隊總參謀部服役的軍官弗裏德裏希·馮·斯特本來到吉谷,誌願幫助訓練華盛頓軍隊,以便他們能夠在戰場上與英國軍隊競爭。斯特本在佛吉谷的訓練提高了戰術和作戰紀律,大大增強了殖民軍的戰鬥力,成為殖民軍擺脫暴徒的分水嶺。當在吉谷的訓練結束時,華府的軍隊已經煥然壹新。
華盛頓隨後率軍在1778年6月28日的蒙莫斯戰役中從費城向紐約進攻英軍,英軍被打平,但其分裂殖民政府的企圖失敗。由於此役的勝利,以及壹年前在薩拉托加戰役中布爾戈因率領的入侵英軍被擊敗,形勢逐漸好轉,英軍顯然無法征服整個新國家,於是法國決定與美國正式結盟。
喬治·華盛頓是約翰·莊白畫的。1780後,英國人最後壹次試圖分離殖民地。這壹次,英軍集中在南部。華盛頓的部隊沒有直接攻擊他們,而是去了紐約西點的軍事基地。1779年,華盛頓命令五大陸軍中的1發起沙利文遠征,對易洛魁聯盟的六個部落中的四個發起進攻,易洛魁聯盟與英軍結盟,經常攻擊美軍前線要塞。沒有發生戰鬥,但至少有40個易洛魁人的村莊被摧毀,迫使這些印第安人永遠離開美國,遷移到加拿大。1781年,美國陸軍和法國陸軍、海軍包圍了康華裏在約克鎮的軍隊,華盛頓迅速南下。10年,他在17年接管了美軍和法軍的指揮權,繼續進行攻城作戰,直到18+07年康華裏投降,10年。雖然直到1783,英軍仍活躍在紐約等地,但這場戰役成為了獨立戰爭中的最後壹場重大戰役。
然後在1783年,隨著巴黎條約(1783)的簽訂,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華盛頓解散了他的軍隊,在新澤西州的洛基希爾給跟隨他多年的士兵們做了壹場精彩的告別演說[3]。幾天後,英國人從紐約城撤出,華盛頓和殖民政府回到了這座城市。65438年2月4日,他在紐約市發表了正式的告別演說。
需要指出的是,華盛頓的戰術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既沒有開創性,也沒有對軍事史產生任何影響,而且他在很多戰役中經常犯下大錯。然而,他仍然被譽為戰爭英雄,因為支持他的人認為,由於他的革命理念,美軍也幸存下來,並在戰爭中繼續戰鬥,使美國能夠保持獨立至今。華盛頓壹直避免與英軍發生直接沖突,避免美軍決定性的戰敗或投降。他相當清楚美軍的弱點,並限制他們采取過於冒險的行動,並用自己勇敢的個性激勵軍隊,使他們能夠在漫長而艱難的戰爭中生存下來。
華盛頓在戰爭中選擇了正確的策略,就像古羅馬將軍費邊·馬克西姆斯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策略壹樣。繼續拖住敵人,會讓英軍像當年的漢尼拔壹樣,“攻在門外”卻“進門來”。很快英國人就會明白,繼續戰鬥只是浪費資源。他們只能追擊美軍進行近戰,卻無法完全俘獲美軍主力。華盛頓明白,這場戰爭將通過外交手段贏得,而不是靠士兵。
弗吉尼亞州的家:1783-1787
農民華盛頓華盛頓在芒特弗農莊園指揮黑人農奴收割1783 12。23日,華盛頓辭去了邦聯國會的職務,該國會後來在馬裏蘭州的安納波利斯舉行了壹次會議。這對新國家來說是壹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它開創了壹個先例,即由平民——而不是士兵——選出的官員來組織政府,避免軍國主義政權的出現。華盛頓堅信只有人民對國家擁有主權,沒有人可以通過軍事力量或僅僅因為他出生於貴族家庭而在美國奪取政權。
華盛頓隨後返回弗農山莊,並於傍晚時分抵達他在平安夜的家,電話號碼為1783。他自從1775因為戰爭離開了心愛的家,就壹直沒有機會回家。在門口迎接他的是他的妻子,她曾向他承諾將在八年內回國,還有四個會走路的孫子,他們都是在他離家期間出生的。這場戰爭也奪去了他所贍養的繼子約翰的生命,他於1781年在約克鎮的壹次行軍中因發燒而死。
當華盛頓離開軍隊時,他在大陸軍的最後頭銜是“將軍兼總司令”。
1787年,華盛頓主持了在費城舉行的制憲會議。他沒有參加討論,但他的威望維持了會議的領導地位,使代表團能夠集中精力進行討論。會後,他的威望讓包括弗吉尼亞州立法機構在內的許多人相信會議的結果,支持美國憲法。
華盛頓的莊園占地8000英畝(32平方公裏)。和當時其他很多農民壹樣,雖然擁有很多土地,但華盛頓沒有多少現金,經常到處借錢。後來當了總統,他甚至不得不借600美元搬到紐約接管政務。
總統任期:1789—1797。
開始
1789,華盛頓無異議當選總統(全部選舉人票)。他是歷史上唯壹壹位無異議當選(並於1792年再次達到)的總統。約翰·亞當斯以34票位居第二,當選為副總統。第壹屆美國國會投票決定支付華盛頓25,000美元的年薪——這在1789中是壹大筆錢。華盛頓可能是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他在西部的土地有很大的潛在價值——但那時候都是空地。他拒絕了總統的薪水,這也是他作為古羅馬公民英雄辛辛納圖斯形象的壹部分——壹個將政府事務視為公民義務的公民。在總統就職典禮期間,華盛頓非常小心地確保典禮現場的規模和裝飾符合美國的標準,不超過當時歐洲國家的王室。
華盛頓的妻子瑪莎對他當選總統非常失望。她只想和華盛頓在弗農山莊過平靜的生活。但她還是承擔了第壹夫人的職責,開放客廳,安排每周與政要的晚宴,讓晚宴與總統的身份相稱。
政策
喬治·華盛頓在華盛頓擔任總統之初,只單獨會見顧問,但在1791年,他開始參加所有內閣的定期會議。每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主張應該建立壹個國家信用機構,成為壹個金融實力強大的國家時,托馬斯·傑斐遜和詹姆斯·麥迪遜總是反對他,華盛頓總是要調解雙方的意見。最終,漢密爾頓經常贏得爭論,當華盛頓指責傑斐遜和麥迪遜當時支持的名為民主——* * *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團體時,漢密爾頓被選為聯邦黨的領袖。
1791年,國會通過提高蒸餾酒的商品稅率時,引發了多次抗議。到1794,華盛頓指示抗議者前往當地法院後,抗議活動激化為大規模騷亂。於是在8月7日,華盛頓要求賓夕法尼亞、弗吉尼亞等州頒布民兵法,招募民兵。招募民兵後,他直接帶頭奔赴暴亂地區,成為唯壹壹位親自率軍的美國總統。叛亂中沒有戰鬥,但華盛頓的強勢表現直接展示了新政府的實力。這也是聯邦憲法頒布以來,聯邦政府首次動用軍隊維持地方秩序。
自從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居住在那裏的印第安人經常與白人發生沖突。在西北印第安戰爭中,印第安人打敗了白人,直到1794年鹿寨戰役中被白人打敗。
1793年,大革命後的法國新政府派遣外交官埃德蒙·熱涅特(Edmund Genê t)到美國。吉乃特試圖煽動美國輿論同情法國,以對抗大英帝國。法國政府甚至授權他向美國船只發出逮捕令,允許船只逮捕與法國為敵的其他國家的船只。吉乃特的行為迫使華盛頓要求法國政府撤回他。
1794 65438+2月9日,美國派遣首席大法官約翰·傑伊前往倫敦談判後,美英兩國以他的名義簽署了《傑伊條約》,試圖劃清兩國自革命戰爭和美國獨立以來的界限,從而增進兩國關系。主張親法派的傑斐遜等人強烈批評該條約,但華盛頓和漢密爾頓表示支持,隨後國會通過了該條約的簽署。條約規定英國必須撤離他們在五大湖的要塞,這也對後來的1812的戰爭產生了影響。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利用他在聯邦政府中的任命權,任命了他的許多密友擔任政府職務,因此他領導的聯邦黨越來越強大。後來聯邦黨1796選出的約翰·亞當斯也當選總統。華盛頓本身是相當反對這種黨派政治的,所以從來沒有表態支持任何壹個政黨。盡管華盛頓比傑斐遜更傾向於支持漢密爾頓的政策,但他從未公開發表過這樣的言論。因此,可以說華盛頓當時是沒有黨派立場的。
盡管華盛頓不情願,他還是被選為第二任總統。但華盛頓堅持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於是寫下了美國總統的任期永遠不會超過兩屆。這壹慣例直到1940年才被羅斯福打破,但在羅斯福死後被正式寫入憲法第22修正案。
華盛頓的辭職演講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政治演講之壹。他在演講中闡述了過度黨派化可能給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呼籲人們拋棄黨派偏見,團結起來為公眾利益而努力。他還主張美國應該避免其他國家的幹涉,因為美國只應該以美國人的利益為重。他建議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保持友誼和貿易關系,並應避免卷入歐洲的戰爭。他認為應該避免與某個國家保持長期的同盟關系,並指出應該註意當時美國與法國的同盟關系。華盛頓的辭職演說已經成為美國政壇的常態,尤其是對後世而言。每當出現美國外交政策應不應該保持中立的爭論時,華盛頓的講話就成了主張保持中立的人最有力的引子,直到1949年美國開始與其他國家結盟。
在約翰·亞當斯的就職典禮上,據說華盛頓甚至悄悄對亞當斯說:“現在我要離職了,輪到妳當總統了。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誰更喜歡這份工作!”。華盛頓還拒絕離開橢圓形辦公室,直到副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到達,確立了只有當總統和副總統都在場時才能放棄總統職位的慣例。然後,華盛頓步出辦公室,恢復平民身份。
死後
華盛頓死後,他在革命戰爭中的前搭檔,國會議員哈裏·李,對他的稱贊非常著名:
他是公民。他是戰爭第壹人,和平年代第壹人,同胞眼中第壹人。
華盛頓為未來的美國樹立了許多先例。他選擇和平地將總統職位讓給約翰·亞當斯。這種不超過兩位總統的先例被視為華盛頓對美國最重要的影響。
他也被很多人稱為美國之父,被視為美國最重要的締造者。他也成為了全世界仁慈的創始人的典型形象。美國人在談論他的時候總是稱他為美國之父。他還在邁克爾·h·哈特(Michael H. Hart)撰寫的影響世界歷史的65,438+000位名人中排名第26位,被大多數學者視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總統。
雖然華盛頓獲得了當時的最高軍銜——三星的中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將軍(從格蘭特開始)獲得了同樣和更高的軍銜(四星和五星),潘興甚至獲得了六星特別將軍的軍銜(雖然他實際上從未佩戴過五星以上的勛章),看起來華盛頓的成就還不如他們。直到1976年,國會才通過法案,讓華盛頓成為諸軍將軍,超過了過去和未來所有的將軍,正式宣布這壹軍銜為美國最高。
紀念
華盛頓的肖像被刻在壹枚硬幣上。
羅斯摩爾山墻上華盛頓肖像的石雕
遊客們在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華盛頓雕像前擺好姿勢拍照,這裏是華盛頓第壹屆總統任期就職典禮舉行的地方。今天,華盛頓的臉和肖像通常被視為美國的國際象征之壹,也成為國旗和國徽的圖像。也許最常見的是他在65,438+0美元和25美分硬幣上的肖像。1美元紙幣上使用的華盛頓肖像是吉伯特·斯圖爾特(Guibert Stewart)所畫,也是美國早期藝術的重要作品。
約翰·卡爾文·柯立芝選擇了華盛頓、西奧多·羅斯福、托馬斯·傑斐遜和亞伯拉罕·林肯。他們的臉被雕刻在拉什莫爾山巨大的石墻上,成為美國最著名的雕像之壹。
美國首都DC的華盛頓以華盛頓的名字命名。華盛頓與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政府的建立有很大的聯系,他選擇了白宮的位置。因此,後來建立了華盛頓紀念碑來紀念他,它成為DC華盛頓最著名和最顯著的地標之壹。華盛頓還在遺囑中捐贈了壹些資金建立了壹所當地大學,後來為了紀念他,這所大學被命名為喬治·華盛頓大學。
靠近太平洋的華盛頓州也成為美國唯壹壹個以總統名字命名的州。
多年來,美國海軍有三艘軍艦以華盛頓命名。仍在服役的是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華盛頓號。
連接新澤西和紐約市的橋也被命名為喬治華盛頓橋。另外,棕櫚科的壹個屬的學名也叫華盛頓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