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世界》是關於中國的食物和生活的。作者汪曾祺是中國當代作家,被譽為“抒情的人文主義者,中國最後壹個純粹的學者,中國最後壹個士大夫”。
另外,讀這本書讓人感覺很安靜,仿佛置身於壹個慢節奏的國度,很愜意。
鑒於此,采用了中國風的PPT設計風格:
圖片正上方:
妳好,我是洪飛。我與妳分享的這本書是汪曾祺的《人間美味》。
在介紹之前,先賣個通行證。
妳還記得初中時壹篇關於“高郵鴨蛋”的課文嗎?
本文收錄於汪曾祺《人間滋味》。
雖然上初中了,但我還記得很清楚,這足以說明我是個吃貨...哦不。
足以說明這篇課文的內容是如此精彩,令人印象深刻。
讓我讀壹段:
大家都想試試嗎?現在電子商務很方便。我搜了壹下,不貴。可以買下來試試。
好了,回到正題,我們來看作者。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
被譽為“抒情人文主義者,中國最後壹個純粹的學者,中國最後壹個士大夫。”
他是沈從文先生的弟子。
汪曾祺壹生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挫折,受到了各種不公平的待遇。
盡管如此,他始終保持著冷靜、曠達的態度,創造了積極、樂觀、富有詩意的文學人生。
這壹點,我們可以從後面的書中感受到。
《地球上的味道》是壹本經典的美食散文集。
文章的主要敘事對象包括鄉土風味、家常小菜、民間美食等。
無論是談論家鄉的蘿蔔、豆腐、栗子、韭菜、手抓肉、元宵,
在他的描述下,
所有吃過的和沒吃過的都是美食。
這本書裏的每壹篇文章都不長,
非常適合閑暇時閱讀。
嗯,既然這是壹本關於美食的書,我自然應該摘錄壹兩段給大家看看吧?
我在各大美食網站搜了壹下,發現很多菜譜都用這種瀝幹的豆腐,比較硬。
汪曾祺說“南豆腐更好”,指的是用那種很嫩的豆腐。
放在四川,叫豆花。
我覺得我自己應該用嫩豆腐,因為這種豆腐有豆子的香味。
和香椿的香氣簡直是絕配。
再說說這個過橋米線吧。
書中關於過橋米線的描述相當長,需要時間閱讀。有興趣可以自己看。
然而汪曾祺的這段話引起了我的註意:
我想了想,比過橋米線還多!
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我們平時吃的大部分都是快餐。
在鍋裏炒壹把花椒和辣椒,加蔥,姜,蒜,很好吃。
當然,我不是說這個不好,只是覺得它沒有靈魂。
味道很滿足,但無論是廚師還是食客都感受不到壹種尊重。
對食物和生命的壹種虔誠的尊重和向往。
說到這裏,我突然覺得,
在壹些宗教中飯前祈禱,
它的目的是教人要有尊重,要記得感恩嗎?
這個問題可以調查。
但是話說回來,
當我看到壹道菜剛剛做好還冒著熱氣時,
對於吃貨來說,
讓他停下筷子念個禱文恐怕是折磨。
開玩笑的。開玩笑的。
這本書,除了單純的談吃,還有很多人生哲理,比如這壹段:
我記得,古龍也說過類似的話:
這意味著,壹旦到了菜市場,這個人的煩惱就消失了,對生活的熱愛也就復活了。
我也深有感觸。
有時候心情不好,就買點吃的回家做。
腦子裏都在想買什麽,怎麽做,自然沒時間著急。
吃飽喝足,胃和精神都滿足了。
會有精力和熱情去處理各種事情。
嗯(表示躊躇等)...最後簡單說說我的感受。
我“壹口氣”看完了這本書。
書中描述的很多美食讓人看了就流口水。
但是我壹合上書,就差點忘了。
也許將來妳吃那些東西的時候,
突然想起來是在《品味世界》裏看的。
這本書不僅談美食,還包含了作者的生活態度。
在題詞的最後,汪曾祺寫道:
這本書沒有什麽深刻的東西。如果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就是這種簡單而寧靜的生活態度。
這幾天看了這本書,看完會覺得很平靜。
同時也可以看到和體驗生活中各種細節的樂趣。
這兩張圖,壹張是銀杏大道,壹張是圖書館。
我覺得場景很美,就用手拍了下來。
我覺得這就是發現生活的美好。
啊,跑題了。
總之希望自己能壹直保持對生活的興趣。
永遠保持這種淡定的人生態度。
最後,希望大家能抽出時間來看看這本書。
保證妳能重新體驗生活的真諦。
感謝您的傾聽。
等壹下!
還有壹個彩蛋!
看書的時候,作者時不時會用到壹些烹飪詞匯。
我只是簡單的收集了壹下,分享給大家。
有許多常見的烹飪方法,比如這些:
煎,炸,炸,蒸,燉
烤,燒,烤,燉和混合。
這些大家都很熟悉,還有壹些很有意思的話:
煨:在灰燼中慢慢煮生的食物。如:燉栗子芋頭。
在沸水中煮熟的食物,這在壹些地區被直接稱為“燙傷”。
把菜放在熱油裏炒到半熟,這樣就可以加調料煮了。先炒蔥花和姜絲。
焯水:將蔬菜放入開水中,稍煮後撈出,如“焯水白菜”。
鍋:用文火煮食物,慢慢煮。
當然,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還有很多其他表示烹飪方法的詞,這裏就不舉例了。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