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麽什麽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反思(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篇1
“好學生要能把教科書由厚讀到薄,在參加考試之前,所有的厚書變成了自己的壹本薄書。”這是壹位老師在復習課時候經常要講的壹句話。以前,或許,我還沒有怎麽深刻的體會。現在,我感悟到,這應該是壹句經典之語。壹位好學生,壹位會學習的學生,他壹定是壹個能把書讀薄,然後又能把薄書變厚的人。作為老師,在復習階段,我覺得就應該指導學生如何把書變薄,然後又讓學生能把薄書變厚。因此,復習有別於新課和練習課,要避免冷飯重炒。復習課的基本任務是抓住雙基串成線,溝通聯系連成片,溫故知新補缺漏,融合貫通更熟練。
復習課的特點之壹是“理”,對所有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我想,這就是壹個把書讀薄的過程。特點二是“通”,融合貫通,理清思路,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同時,彌補缺漏得到提高。這是壹個把書讀厚的過程。
在復習小數的認識與加減復習課的時候,我就是抓住這兩點來對學生進行復習的。開始,我讓學生對本單元內容進行梳理,讓學生明白這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也就“理”。這樣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我很註重學生的知識的融匯貫通,在復習讀寫小數的時候,我喜歡用同壹個題目翻來覆去的講,最重要的是讓明白這是壹個相反的過程,讀法相對來說要比寫法難,如果寫法會了,學生明白這是壹個相反的過程,那讀法也就降低難度了。
覺得本堂課不夠的地方是過於面面俱到,太平鋪直敘,我覺得課堂中如果有點創新,這是我要努力的。還有有時說話提問缺乏嚴謹性,缺乏對問題答案的預設能力。平時壹定要多向同事請教,多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篇2
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小數混合運算和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教學中,我力求突出兩大方面的特點: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我的做法是將解決實際問題與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歸納出計算方法,並逐步得出結論。
2、註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我非常註重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系。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得失,有亮點,也有很多不足,同時也有很多困惑。其中亮點有:
壹、註重由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
我在數學教學中,註重讓學生牢固掌握已學的知識,並用這些知識去分析、探討相似內容的知識,即用已知來探討未知。本節課我註重引導學生回顧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等知識。學生因為有了牢固的舊知,把過去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學習中來,關註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水平,學生學習新知即可水到渠成。
二、註重對知識由理解向表達的遷移。
很多人有壹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表達是語文學科中的事,與數學無關。其實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識的前提,而表達則是掌握知識情況的標誌。對知識和技能來說,理解知識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首要條件和前提,而對知識和技能的表達則是人們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識的壹種重要標誌。任何人都不會否認這樣的事實:如果壹個人不能將知識表達出來,是不能算是對知識已經理解和掌握的。本節課我特別註重直接出示例題中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審題,分析題意,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給學生壹個表達的機會,較好的解決了許多學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問題。
本節課,我對數學活動進行了精心設計和有效引導,巧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真正經歷了探索和發現的學習過程,學生參與到了認知的自主構建中來,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掌握了壹些學習數學的方法,而且還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在自我欣慰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教學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分別是:
壹、課堂上,自己放得不夠開,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偏少。
比如,剛剛提出壹個問題,我便會急著讓學生回答,或宣布小組合作討論等。這樣就會造成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偏少,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當學生不會回答時,我也會急著去暗示或公布答案,唯恐學生不會,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壹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包辦代替、急於求成,都會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在課堂教學中,我的教學語言不夠豐富。
比如在教學環節的過渡語言上,還有在評價學生的回答上。這就 造成了課堂氣氛比較沈悶,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篇3
上完這節課,感觸很多,關於學生的、自身的和新課程標準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簡單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壹、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這節課上,通過創設壹個完整的情境——世博會之旅,用新鮮的話題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為學生的學習研究搭建良好的平臺。
之前有專家提到此類情景創設有欺騙學生之嫌的問題,在設計課時,我也考慮到了,但只是覺得這樣創設情境不太合適,並沒有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這樣的情境對於天真、愛幻想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勉強奏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的增加,會漸漸對此類假設性的情境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這壹點也是有待於改進的地方。
二、重視基礎知識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學目標落在實處。
壹節課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是永恒的主題。在課改過程中,我們既要體現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繼承過去壹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達到基本教學目標。這節課中,展開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結合,以用促算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如:首先電腦出示學生準備去世博會參觀的排隊的場景,給出每個班的人數,引出本節課內容,讓學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壹步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三、充分把握學生,提出多種預設。
“算法多樣化”是課改倡導的新理念之壹,這裏應該提倡算法多樣化這我知道,但是教材是否更強調把數字分開來計算,因為我在備課手冊上看到的都是拆數這種方法,而我在教學中遇到學生用筆算先算個位再算十位的形式來進行口算(而且絕大部分學生是這樣算的),這樣是否容易出錯,是否屬於口算,我有點不明白.不過我當時給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的,找出適合自己的算法就無可厚非。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篇4
數的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之壹,是學生今後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計算教學又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
壹、成功之處
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的數感,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用數來交流表達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所以在數與計算中要進壹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本節課的學習在課標的指引下在復習知識時還是延續了上節課的復習方法,教材由淺入深提出了壹系列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形成知識的結構體系。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於基本的運算、運算的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估算的知識、運算的順序掌握還是非常好的。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思考與交流讓學生回顧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掌握運算順序,深化對運算定律的認識,並能夠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回顧估算的方法,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估算解決現實問題,能夠學以致用。
二、不足之處
1、學生在計算中對於加減乘法計算掌握較好,但是有個別同學在除法計算,特別是小數除法計算中還是出現不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位置就進行計算,還有就是小數點的位置書寫不正確。
2、在解決問題中雖然學生知道解題步驟,但是對於復雜壹些的問題。
三、再教設計
解決問題依然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在復習中還要循序漸進,在學生的疑難處解開學生心裏的結。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篇5
1、關註學生觀察、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了壹些不同材質、大小不同的長方體物件,以制作這些物體需要多少材料這個實際問題入手展開教學,然後讓學生思考,想辦法,動手剪,展開後求出展開圖的總面積即可,從而揭示表面積的概念。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感到很有興趣,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著比較活躍的思維狀態。課堂教學目標的實施非常順利。課後,布置學生進行課外實踐作業,尋找生活中的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長方體物件,分析制作這個物件需要材料的多少與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的聯系。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實踐能力。
2、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展開教學。
在教學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註意引導學生依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的特征展開教學。通過對長方體正方體教具的觀察、測量、計算來體驗探究表面積的整個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還結合學具,讓學生在長方體、正方體學具上標出長、寬、高,然後思考相對的面面積怎麽求,從而讓學生逐步養成壹壹對應的數學思想。
3、強化技能訓練,練好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功:
由於表面積教學已不再死定計算公式,這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所必須。因而在教學中,我關註了學生作圖能力的訓練,從開始的看圖說數據,到根據數據畫草圖,再由看數據想圖形,在這個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讓學生有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我設計了多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如要制作壹個電視機罩需要多少布、制作壹個金魚缸需要多少玻璃、壹個牛奶盒要包裝四周需要多大的包裝紙等等,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思考到底要求哪幾個面的面積總和,然後選擇有關數據進行計算,靈活解決實際問題,二不是死板的運用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壹些問題:
1、學生生活經驗還有所欠缺:從壹些作業中發現有的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有些同學很難與實際物件聯系起來。比如房屋的通風管,由於缺乏觀察生活的習慣,有的同學計算使用鐵皮時計算了6個面的面積。還有些同學缺乏空間想象力,還是分不清楚具體的面應該怎樣求才是它的面積。特別是壹些拓展創新題,更是讓不少學生感到困難。學生缺乏耐心細致,做不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因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失誤較多。
2、學生對詞語表述的理解能力比較弱:例如橫截面、占地面積、周圍所蘊涵的數學內涵還不夠理解,影響了解決問題的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篇6
現代信息技術以開放性、綜合性、及時性和高效性等優勢進入課堂,打破了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使教育的內容、手段和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教育信息化的實現成為各個學校提升教育科研內涵的重要舉措。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強調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我認為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把握以下幾點:
1、 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多動好動,註意力維持的時間短,這成為小學教師頗為頭痛的問題,怎樣才能很快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到課堂上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出於本能,壹輩子受用不盡。”所以對小學生而言,好的聽課習慣可以通過訓練他對壹件事情長久的註意力來培養。教師利用計算機可以呈現豐富的輔助教學環境,面對眾多的信息呈現形式,小學生壹定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理,而這種好奇心壹旦發展為認知興趣,將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經過長期的這種訓練,學生們就會自覺養成課堂上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如:我在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壹課時,我為學生創設了這樣壹個情境:圖形爺爺今天帶著他的孩子們到我們的課堂和同學們做朋友,妳們想知道他們叫什麽名字嗎?多媒體呈現各種顏色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手拉手向同學們走來,孩子們的註意力馬上被吸引到問題上,“他們叫什麽名字啊”,通過對圖形的認識,孩子們很願意幫著他們起名字,不但起名字,還能說為什麽叫這個名字。這種情境,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
值得註意的是,這種問題情境要根據教學內容去設置,有些情境因為常規教學手段不能很好的解決,限制了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打破時空的局限,開闊學生的視野,再現真實的場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顯現象的本質屬性,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在情境的設計中不能為情境而情境,我曾經聽過壹節有關計算的練習課,教師設計了壹系列的闖關遊戲,從上課伊始的第壹關到臨近下課的第九關,學生壹開始還興致高漲,到最後壹關時,已經索然無味了,回答問題的只有幾個同學,大部分同學各幹各的事。所以信息技術只是手段是工具,我們應該看到其工具的本質,而不是光看表面。
2、 培養學生初步構建數學模型的意識
數學模型是建立在數學壹般的基礎知識與應用數學知識之間的壹座重要的橋梁,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指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展開思考,通過新舊知識間的轉化過程,歸結為壹類已經解決或較易解決的問題中去,再綜合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解決這壹類問題。如:我在教學《替換的策略》壹課時,認識到這節課的的替換策略,包括倍數關系的等量替換和相差關系的等量替換。在教學中通過先讓學生畫壹畫的方式,理解三個小杯可以替換為壹個大杯,再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觀察主題圖,進壹步讓學生體會只要抓住把兩種量替換成壹種量就可以了,學生把直觀圖形抽象成幾何圖形的過程,其實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為數學模式的過程。在這壹過程中,學生初步感知了數學中的建模思想。最後提出的問題更讓學生進壹步思考:是不是解決替換這類問題,都可以采用這種畫圖的模式來解決。 小學壹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壹課時,由於以往我多是展示實物,因此,學生對課本中的透視圖認知起來存在困難,怎麽把原來的現實物體轉移到數學本質上來?我在重新設計這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後向學生展示了帶色彩的實物圖和線條組成的透視圖,既解決了學生認知上的障礙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 、捕捉亮點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
葉瀾教授曾經說過:“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小學數學課堂更是迸發著生命活力的課堂。學生的思維隨時隨地都會迸發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給學生上《百分數的初步認識》壹課時,有位學生說“百分數的分子只能是整數”,我適時請學生查找相關資料,舉出實例或證明或駁斥這壹觀點,學生通過學習,不僅掌握了百分數分子可以為整數還可以為小數,並運用這些知識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數。有的同學舉例“今天我們班的出勤率為98.5%”、“在壹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為80.5%”等等,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學生們還得出,百分數的分子可以大於壹百,可以為0等等。在講《圓的認識》壹課時,去利用多媒體演示壹組畫面,圓的車輪、圓的飛碟、圓邊的餐具等等,有個學生小聲說“怎麽都是圓的?”我抓住這壹思維亮點,組織學生討論,根據學生討論結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車輪在顛簸的行駛,方邊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過學習,學生進壹步加深了對圓的認識。可見,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往往會不經意地出現壹些亮點,這些亮點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只有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讓星星之火燎原,讓智慧閃耀光芒。
4 、讓師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美。
對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喚起人們的愉悅。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審美化的教學,充分揭示數學美,能使學生對蘊涵於數學知識中的美產生壹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如:在《角的認識》壹課時,學生說出許多生活中的角,我也隨機又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角,說明角無處不在,有了角,我們的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在講《對稱圖形》時,也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距離學生較遠,不能親眼所見的生活場景再現的優勢,讓學生欣賞教師從搜集的大量具有對稱現象的美麗圖景,如“埃菲爾鐵塔”、“法國凱旋門”、“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門”、“故宮天壇”等,將新知識深入淺出地隱含於常見的生活場景中。
學生在欣賞自然美的同時,自主發現了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引發學生對這種對稱現象的探究欲望,體會到數學與自然的聯系,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的意識。然後請學生利用計算機制作出各種對稱圖形,這種審美心理活動能啟迪和推動學生數學思維活動,觸發智慧的美感,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數學蘊含著豐富的美:有符號、公式和理論概括的簡潔美與統壹美、圖形的對稱美、解決問題的奇異美,以及整個數學體系的嚴謹和諧美與統壹美,等等。但是學生未必能感受到這些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把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來,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之美。數學公式是人們運用概念、法則進行推理判斷的成果,是數學規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簡潔、應用廣泛,充分展現了數學美的壹種形式、壹種意境。
小學數學課堂壹定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突出小學生的特點,既要激發起學生對數學課的濃厚興趣,又要科學正確地傳授給學生以知識和能力,信息技術逐步變革著知識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的方式,適時適度使用信息技術,對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必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篇7
《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兩部分內容相互聯系,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延伸。這部分內容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先動手擺,讓學生在分東西的活動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余數、有余數除法的概念。平均分東西的時候,可能剛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壹些不夠再繼續分。學生在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裏已經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節課教學有余數除法,分四步幫助學生逐步認識余數和有余數除法。
首先是操作活動。在這壹環節,我主要通過分小棒的活動來讓學生感受“余數”
(1)讓學生分壹分小棒。10根小棒,每人兩根,可以分給幾個人。
(2)小組合作將10根小棒每人分3根、4根、5根、六根。通過這個壞節,讓學生有了“分剩下的就是余數”這壹基本概念。
(3)揭示課題。在小組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壹些物品平均分後還有剩余的情況,使學生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含義,進壹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數”。
組織學生通過操作、填表、觀察、分類、交流等活動,發現平均分東西時,不是都能正好全部分完的,經常可能還剩下壹些不夠繼續分,從而初步形成“剩余”的表象。接著以10根小棒,每人分得3根,還剩1根這種情況為例,講述怎樣寫成除法算式,使學生知道剩余的1根在除法算式裏叫“余數”,這樣的除法是“有余數的除法”。
然後讓學生“試壹試”,把分小棒有剩余的其他幾種情況也分別用除法表示,在模仿中繼續體會有余數除法中的商和余數的具體含義。
最後是充實感性材料,形成概括性的認識。學生初步建立概念的時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事實來支持。“想想做做”讓學生繼續進行分圓片、分三角形等活動,比較概括地知道平均分東西的時候,如果沒有正好全部分完,也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計算。
學生積極參與操作活動,再得出結果,從形象到抽象,便於學生掌握。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機會,使學生面對數學問題,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數學的奧秘。雖然在擺的過程中,學生交流中,課堂有點亂,但學生學會了創造,自主發展有了更大的空間。在建立余數概念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凸顯有余數除法的現實意義,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使學生進壹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