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論拉祜族的傳統節日

論拉祜族的傳統節日

雖然拉祜族在我國不是壹個大的民族,但拉祜族有自己獨特的民族色彩。妳知道拉祜族有哪些傳統節日?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壹下拉祜族的傳統節日,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拉祜族傳統節日

1.葫蘆節

拉祜族語為“阿彭阿隆尼”,於農歷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行。葫蘆節源於拉祜族的創世史詩《木帕帕》。史詩講述了艾爾莎創造了世間萬物後,在壹棵大樹下種下了壹顆金葫蘆種子,種子慢慢發芽,開花,長成葫蘆。爾薩請麻雀和松鼠啄開葫蘆,拉祜族的祖先紮迪(男)和納迪(女)從葫蘆裏出來了。這壹天是農歷十月十五,是拉祜族的誕生日。每年都會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2.春節

拉祜族的春節叫“擴展”,分大年和小年,時間和漢族壹樣。正月初壹至初四為新年,又稱女年,正月初九至十二為小年,又稱男年。傳說古代過年,男人出去打獵,來了就結束了。為了安慰男人,這是為了第二年。拉祜族非常重視春節。從去年臘月二十四開始,他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打掃衛生,洗衣服。除夕夜,大家洗澡,大家做糯米飯。初壹淩晨雞叫後,家家戶戶都會在槍炮聲中去山泉和井邊搶“新水”。都說誰先搶到“新水”,那壹年的小米就先熟了,萬事大吉。“新水”搶回來後,要供奉到神龕裏祭神祭祖,給老人洗手。然後將糯米粑粑煮熟,先祭拜傳說中的英雄,再贈送牛和農具作為慰勞。第壹天的第壹天,活動僅限於村裏。最主要的活動是邀請申年到村子東邊的山上。初二到初四,親戚朋友帶酒,糯米,豬肉等。互相拜年。老人收到新年禮物後,要系壹條紅線,祝福新年祝福。出嫁的女兒也會帶女婿回家拜年。農歷大年初五,全村男人集體外出狩獵,出發前會舉行狩獵祭祀活動。正月十二是整年,全村人送申年回山,晚上在村廣場跳蘆笙,第二天開始生產勞動,春節結束。

3.火把節

火把節是彜語各民族的同壹個節日,也是拉祜族繼春節之後的又壹個重要節日。關於火把節的起源,拉祜族有自己的傳說。相傳古時候的爾薩神在八月十五日強迫人們向他進貢,拉祜族英雄紮努紮貝帶領人們反抗。壹怒之下,二傻把日月藏了七天七夜,世界壹片漆黑。

紮努紮別把宋明綁在水牛角上,在水牛角上塗上蜂蠟照亮大地。人們得以耕種和收獲,打敗了二沙。

爾莎氣得設計殺了紮努紮貝。

為了紀念紮努紮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點燃宋明火炬,從此成為火把節。

火把節那天晚上,壹對幾十英尺高的大火炬豎立在村子中央,由領導或尊敬的人點燃。家長們也在自家房前點燃火把,舉著火把圍著房前屋後和田地的角落驅趕蚊、鼠、蛇,而年輕人則圍著村子廣場上的大火把跳了壹夜的舞。

4.祭祖節

它在農歷七月十三日到十五日舉行。祭祀祖先時,各家在神龕旁搭起壹張臨時的桌子,將香蕉、菠蘿、桃子、石榴、姜苗花、雞鳳花、鳳凰花等祭品逐壹堆放在桌子上,與已故祖先的祭品數量相同,插上香蠟,然後殺雞烹煮,用最好的菜肴祭拜祖先。祭祖時,請按照已故先人的輩數大小,壹個個回來過節,祈求他們保佑人間平安幸福。祭祀祖先必須舉行三天,當祭品被送到村外的僻靜之處時,節日將於15日結束。

5.新米節

確切的日期還不確定。選擇農歷七八月,稻谷發黃的壹天。按照習俗,每個人都應該在這壹天回家,即使是牲畜。新米煮熟後,先祭祀埃沙神和祖先,然後依次給牲畜、生產工具和狗,最後才是人吃。

6.2月8日和中秋節

這種節日只有信仰佛教的拉祜族人才過。時間為農歷二月初八,農歷八月十三至十五。前者的主要活動是在佛室拜佛,喝佛水,求佛護佑人畜。各家除了拜佛之外,還帶著新米鮮果拜月。

7.聖誕節

信奉_ _ _ _的拉祜族在公歷65438年2月25日慶祝這個節日。節日壹大早,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少聚集在教堂裏唱“贊美詩”(拉祜族),下午舉行群眾性文體活動和社交活動,互贈禮物。禮物由教會波管(負責財務的人)登記,掛在立在廣場中央的竹竿上,祈禱後由牧師領取。送禮的時候要送對方沒有的,而青年男女則是送對方自己喜歡的。各種文體活動多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獲勝者可以獲得壹定數額的獎金和糯米粑粑。聖誕節雖然是西方的宗教節日,但卻有著濃郁的拉祜族傳統節日特色。

在新年的喜慶日子裏,除了跳蘆笙舞,打陀螺和蕩秋千也是拉祜族人流行的娛樂活動。打陀螺壹般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兩人到幾十人不等,各為壹方,各持陀螺和鞭子。先用鞭線把陀螺纏緊,然後壹拉鞭子,陀螺就飛了出去,這樣打到對方陀螺並停下來的就是勝利者。打陀螺不僅在村裏進行,有時還會在村間挑選隊伍進行比賽,相當受歡迎。還有壹句民間諺語叫“過年後二月八日頂撞草”。蕩秋千是新年裏不可缺少的活動。

8.八月的滿月節。

在農歷八月十五的晚上,妳應該選擇最好的水果和谷物來獻給月亮,因為月亮是人們明確的農耕季節。當月亮升起的時候,每家都把挑選出來的南瓜、黃瓜、玉米、谷穗、水果等。(梨是必不可少的,梨象征著青年男女的幸福)放在小桌子上,帶到寨子後面的地方祭祀山神。月光下,全村的大人小孩圍著桌子跳起了蘆笙,慶祝豐收。

9.系上紅線。

拉祜族系紅線是長輩對晚輩的壹個心願。孩子們離開和回來需要壹些時間。上路前,老人要給已經遠去的兒女系上紅線,祝他(她)壹路平安,工作順利。孩子遠道歸來,也要系上紅線慶祝。無論誰成為英雄或官員,寨子裏最有威望的長輩也要為他系上紅線,祝福他。青年男女結婚時,長輩也要給新娘新郎系上紅線,祝他們幸福美滿,白頭偕老。綁紅線,拉祜族語稱之為“吳開派”。紅線由四條紅線、四條白線和十二條黑線組成。綁線時,老人和有名望的人圍坐在桌前,桌上放壹大碗清水,用筷子同方向攪動,將打結的紅線放入水中,隨水轉動。紅線對準誰,就給被綁者綁線。拉祜族有壹首綁線歌:“金線銀線比不過拉祜族的紅線,拉祜族的紅線。把希望系在心上,把幸福系在心上。拉祜的紅線是吉祥幸福的線。”

拉祜族的起源

拉祜族與彜族、哈尼族、佤族、納西族、基諾族同屬壹個民族。

拉祜族起源於古甘青羌族,早期過著遊牧生活。後來逐漸南移,最後定居在瀾滄江流域。其服飾也反映了這壹歷史文化變遷,既具有早期北方遊牧文化的特征,又體現了近代南方農耕文化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地區,也分布在鄰近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和玉溪地區。其中,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傣族拉祜族自治縣是最重要的聚居地。此外,作為跨境民族,還有超過654.38+0.6萬的拉祜族居住在緬甸、泰國、越南、老撾等國。他們主要從事農業。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分為拉祜族納語和拉祜族Xi語。過去,沒有文字。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創造了用拉丁字母拼寫的單詞,不夠科學,無法普及。新中國成立後,創造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經濟以鋤地農業為主,旱谷、水稻、玉米為主要作物。農業機械、制糖、茶葉和采礦等地方工業也已建立起來。

拉祜族歷史悠久,其祖先“屬於古羌族”,由青海、甘肅逐漸南遷至雲南和中南半島。拉祜人自稱“拉祜”,有拉祜那(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稱世宗、野谷宗、苦聰、落黑、摩訶、穆卡、木舍。1953年4月,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時,根據人民意願命名為“拉祜族”。

拉祜族的禁忌

1.飲食禁忌。禁止“生剁”母豬和母畜的肉。人們相信生命是母神賜予的,剁碎它們的肉會得到所有動物和鬼魂的獎賞。不要吃路邊或樹林裏獻祭的肉,因為那是給鬼神吃的。雞年嘗試新品是禁忌。認為雞消化能力強,雞年吃新米,常年餓。不要吃牛肉。穆帕米帕說,拉祜族人以牛為食,所以他們不吃牛肉,死後還要埋葬。

2.住房禁忌。禁止住在有人難產死亡的房子裏,否則後來的居住者也會遭受同樣的命運。禁止移動房間內的聖桌,否則會得罪祖先和神靈。不要跨在房間的柴火上,也不要坐在柴火中間,否則忌諱的人會與骨肉分離。

3.服裝禁忌。禁止用破裙子的碎布縫男人的衣服,否則打獵時會被野獸射殺或傷害。瀾滄江茨竹河周邊的拉祜族認為紅色不吉利,所以避免穿純紅色的衣服和褲子,禁止外人帶入紅色的毛毯、紅色的毛巾等物。

4.葬禮禁忌。不吉利的日子禁止下葬,因為認為不吉利的日子不能送走死者。禁止單獨參加葬禮,否則靈魂會與死者配對,留在冥界,所以參加葬禮的人必須配對。禁止在公共墓地埋葬死者,否則暴力死亡事件將繼續發生。

5.婚姻禁忌。禁止在父母去世紀念日結婚,否則壹輩子都不好過。新婚夫婦應該避免使用有缺口的碗,否則他們的孩子會失去嘴巴。

6.出生禁忌。孕婦禁止爬樹,忌采摘瓜果,忌殺生,否則會流產。妻子坐月子前12天禁止丈夫外出,否則寶寶會被“公園傻子”傷害。不要罵寶寶,否則妳會遭到“寶寶鬼”的報復

7.生產禁忌。人們認為馬的食欲會導致歉收。玉米和蕎麥只能在老虎日種植,因為老虎不吃玉米和蕎麥,還能趕走其他野生動物,讓莊稼豐收。父母忌日禁止播種,否則食物會被冥界搶走。打獵時不要帶肉,釣魚時不要帶鹹菜,否則獵人會發現肉和臭味,導致漁獵無收獲。禁止在火坑邊討論打獵,否則火炭會通知野獸逃跑。禁止無柴進入烘房,否則會減少酒量。春節後第壹次打雷,全村停產停工壹天,不痛不癢。

8.節日禁忌。禁止勞動、砍柴、洗衣、殺畜、切菜、經商、借物、飼養牲畜等。在大年初壹。用拉祜的話來說就是“動則不可擊,青則不可動。”大年初壹忌諱說錯話或做錯事。

猜妳喜歡:

1.拉祜族有哪些風俗習慣?拉祜族的節日飲食習俗和婚俗有哪些?

2.葫蘆節及相關傳說介紹。

3.56個民族傳統節日

4.火把節及其方式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5.火把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 上一篇:論顧武的小說
  • 下一篇:臺州春節文化景觀之我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