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論拉祜族、黎族和仡佬族問題

論拉祜族、黎族和仡佬族問題

拉祜族人

拉祜族現有人口41.1萬余人,其中雲南40.8萬人。拉祜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分布在瀾滄、孟連、耿馬、滄源、猛海、西盟等縣,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佤族佤族佤族佤族自治縣和猛海西定、巴達、布朗山為主要聚居地。“拉祜”的意思是自稱,意思是用火烤老虎肉,所以拉祜族被稱為“獵虎民族”。

拉祜族婦女穿黑布開衫,長至腳,開叉至腰。領子和開叉處繡有彩色蕾絲和銀色泡泡,下面穿褲子。由於長期的狩獵生活,拉祜族養成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具有尊老敬老的道德風尚。每年冬天,拉祜族寨子裏的男人們集體狩獵,獲得的獵物平均分配給寨子裏的人,最好的裏脊肉給最老的老人。拉祜族的大家庭多由幾個有血緣關系的小家庭組成。壹個大家庭壹般有六七個小家庭,最大的有二三十個。

拉祜族有婚姻自由,他們經常通過唱歌來選擇配偶。如果壹個年輕人愛上了壹個女孩,他會拿走她的頭巾。如果女孩同意,雙方會互贈禮物以示承諾。男人“靠老婆生活”,通常需要“上門”三年才能成家立業。拉祜族有壹種獨特的命名方式。名字有兩個音節,第壹個音節表示性別,第二個音節是姓名。以孩子出生的月份命名,或以長相命名,或以長輩的意願命名,或以花草樹木命名。

拉祜族熱愛歌舞,歌曲和舞曲中的曲調很多。舞蹈的特點都是踏步動作,左邊單擺。每個節日,我們都聚在壹起通宵唱歌跳舞。

黎族

起源

相傳上古炎帝時代其屬部落之壹的蚩尤部落,是對東部和南部各民族部落的統稱,民族部落眾多,後稱“南蠻”、“百越”、“九黎”、“三苗”,是今天南方黎族、苗族、壯族的祖先。由於頻繁叛亂,蚩尤部落被黃帝、堯、舜、禹及以後的朝代吞並、趕走,逐漸逃往南方,隱居山林。由此,古洛越人之壹(以下簡稱“俚人”)的人口大大減少,壹些人從廣東、廣東、越南北部乘獨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島,成為海南最早的居民。這是黎族的祖先。南北朝時期,大陸兩廣的“黑話人”跟隨首領冼夫人,大規模遷居海南島,加入冼夫人的統治。海南島的“黎族”自宋代以來壹直被稱為“黎”。

範圍

黎族是海南特有的民族,人口約114萬。是3000多年前從大陸來到海南島的原始居民。在後期登島漢族居民的逼迫下,從沿海平原撤退到島中南部山區。

居住

壹種架空的船形房屋,內有竹或木框架,外有茅草(可能來自乘船從大陸來的黎族祖先)。

方料

黎族人因為生活在山區,男女接觸的機會很少,自然條件差導致人口繁殖率低。當他們的孩子長到15歲時,他們的父母會為他們建造壹個茅草屋,為他們提供自由選擇異性的機會。每年正常勞動結束或三月初三,青年男女會在山坡上三五成群地唱著歌去尋找心上人,然後兩人壹組地離開,去談情說愛。

節日

“三月三”這個節日和海南的苗族節日壹樣。傳說在古代,兄妹二人躲在南瓜裏活了下來。為了結婚,他們決定分開找別人,約好明年農歷三月初三見面。結果幾年過去了,兩人都失敗了。姐姐見找不到其他人,就忍痛用竹簽在臉上紋身,並用植物染色,防止哥哥認出自己,以此來嫁人,從而使比賽得以繼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身起源的傳說。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鐘芳鄉,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年輕的李門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婦女聚集在壹起,參加“三月三”的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見《人類歷史》“黎族起源傳說”和“木棉樹”的解釋)

黎族歌舞

以勞動和生活為基礎,有竹竿舞、沖米舞、黔靈雙刀舞、踏浪舞、草帽舞等。還有獨具特色的鼻簫、吹葉、竹笛等。

圖書館代碼

古稱“冀北”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壹種特色布,遠在春秋時期就已盛行。這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族使用木棉蒴果中的棉絮和苧麻纖維,以及分別來自美國和印度的海島棉、巴西木棉、大陸棉、木棉等灌木棉,以織繡、染織花為主,刺繡較少。以天然植物色素為顏料,織成壹種特殊的碎花棉布(分別以麻和棉為經緯)。因為木棉也叫冀北,所以李錦也叫冀北。李錦細、輕、軟、白、耐用。古語有雲“李金照如雲”。宋代以前,黎族的棉紡織技術領先於中原漢族。後來,灌木棉從海南島逐漸傳入中國南方。到了元代,黃道婆改良黎族的紡織技術並傳到內地,迅速推動了長江下遊棉紡織業的發展,掀起了壹場數百年來被海內外學者所稱道的“棉花革命”,使棉織品取代麻紡品成為壹種必需品。黃道婆也成為中國紡織業的鼻祖。(見“南三自助導遊”和“木棉樹”的解釋)

連衣裙

雙排扣上衣和裙子,加上各種配飾。

竹筒飯

以帶肉的米(旱稻的壹種)為原料,裝在新鮮竹筒裏,用炭火將青竹烤焦,是李家遠遊、上山、待客的佳品。

仡佬族

距今2100多年前,在我國今天的貴州、雲南壹帶,生活著壹個古老的農耕民族——遼,今天生活在這裏的仡佬族就是其中的壹支後裔。仡佬族43.7萬人。仡佬族主要居住在貴州省西北部和西部的遵義、仁懷、安順、鎮寧等市縣,少數分布在廣西和雲南。

仡佬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系。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繁體字,用的是漢語。

仡佬族主要信仰道教和自然崇拜,部分也信仰佛教。

據文獻記載,古代仡佬族的房屋多為幹欄式建築,貴州北部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民居風格。在其他地區,仡佬族多居住在依山而建的土木房中,壹般為三室壹排,中間為壹個供神臺而無人居住的廳堂,兩側為臥室和廚房。

清末民初,仡佬族人口銳減,居住面積迅速萎縮。仡佬族聚居地多星羅棋布於其他民族的生活區之間,而各地仡佬族與周圍其他民族共同生活,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生活習俗、衣食住行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仡佬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筒裙是用染色的羊毛和大麻織成的。女子身穿繡有鱗片圖案的齊腰短衫,壹襲編結長裙,裙身分三段,有綠、紅、白三種顏色,前短後長的藍色無袖長袍,頭上纏著長手帕,腳上穿著鉤形鞋。男人的衣服多為雙排扣短衣,頭上纏著藍布或白布,還有壹條長手帕。

仡佬族居住的地區大多處於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復雜,氣候濕潤。仡佬族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山區種玉米,平地種水稻。所以這兩種作物也是仡佬族最主要的食物。

仡佬族習慣用蒸籠蒸玉米粉,稱為玉米幹飯;這是仡佬族壹年四季餐桌上的主要食物。節日裏如果有遠方客人上門,會在玉米粉裏加入等量的白米飯,蒸熟,稱為“拌飯”。

仡佬族為了脫潮保暖,每餐都需要壹鍋辣椒湯;仡佬族辣椒的吃法有很多種,如辣椒粥、黴變豆腐辣椒、豆辣椒等。然而,他們最喜歡的是骨粉和辣椒做成的辣椒骨。

仡佬族的節日包括農歷春節和農歷三月初三的仡佬族年。農歷三月,春雨綿綿,萬物復蘇的時候,仡佬族會過壹個傳統的仡佬族年。祭祀神樹是仡佬族年最重要的活動,源於仡佬族古老的自然崇拜。祭祀時,首席祭司帶領全村的男人繞著村子周圍的山坡走壹周,然後在聖樹下殺雞宰羊進行祭祀。同時,他呼籲神靈享受祭品,也祈求聖樹保佑全村幹凈平安,五谷豐登。每年農歷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食蟲節”。這壹天,每張餐桌上都有幾樣別有風味的菜——炒蝗蟲、腌螞蚱、甜炒蛹、炒飯泥鰍等等。

有詩歌、故事、諺語等。在仡佬族的民間文學中。大部分詩都很好唱,分為三言、五言、七言。

仡佬族的樂器有二胡、橫笛、嗩吶、鑼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音樂富有民族特色。八個人用二胡和橫笛配合其他樂器壹起演奏,音色非常和諧悅耳。嗩吶是仡佬族節日必不可少的樂器。老灰調、過山調、過江調、過街調、婚禮調等十余種曲調,鑼鼓喧天,氣氛更加熱烈。

住在山裏的仡佬族也以他們熟練的石匠而聞名。它們在石墓、石碑、牌坊、橋梁、欄桿等物品和建築物上的石雕上獨樹壹幟。他們粗獷豪放的磚石小號聲在采石場經常能聽到。

  • 上一篇:全球汽車產業如何轉型升級?電氣化是中美日歐的最佳選擇。
  • 下一篇:3.8女神節活動海報圖片-3·8婦女節活動主題方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