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民間風俗的詩句

關於民間風俗的詩句

1. 關於民風民俗的古詩

1、《元日》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白話翻譯: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2、《上元竹枝詞》作者符曾 朝代清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白話翻譯: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壹樣的江米。

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裏賣元宵。3、《生查子·元夕》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白話翻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壹樣雪亮。

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壹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4、《寒食 / 寒食日即事》作者韓翃 朝代唐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白話翻譯: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

夜色降臨,宮裏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裏,5、《乙卯重五詩》作者陸遊 朝代宋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壹笑向杯盤。

白話翻譯: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人吃了兩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

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壹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他便高興地喝起酒來。

2. 描寫民俗民風的古詩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壹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生查子·歐陽修(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3. 有關民俗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杜牧《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宋朝 蘇轍(踏青) 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 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元宵: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詩曰(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冬至: 九九歌 壹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

其實這方面的詩挺多的,好好看看。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全國放假壹天;春節(農歷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沒辦法,字數太多,無法顯示,只能這樣了。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壹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壹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彜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壹年中的第壹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壹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壹,為新壹年的開頭。

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壹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

從此,人們就把這壹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壹。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采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

春節前壹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壹起,吃壹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裏“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壹年裏萬事如意。

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這是春節後的第壹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壹時。

《隋書·音樂誌》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裏,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征。

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壹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蕩秋千等。

>>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擡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蘇,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沈睡中醒來,故名龍擡頭。

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征,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

4. 關於民俗民風的古詩

民俗民風 > 七夕節的詩詞正文

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黃。

5. 關於民風民俗的古詩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白話翻譯:

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壹人。

2、《元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白話翻譯: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

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3、念奴嬌·中秋

作者蘇軾 朝代宋

譯文對照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裏,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壹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懷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裏,壹聲吹斷橫笛。

白話翻譯:

置身高樓,憑高看去,長空萬裏無雲,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月亮的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的碧空沈浸在壹片清冷之中。在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我向往月宮中的清凈自由,秀麗的江山像圖畫般的美麗,看過去在朦朧的月色裏,樹影婆娑。

我喝醉了壹邊拍手打拍子壹邊發狂般地歌唱,邀月賞心,鄰對影子,伴著明月成了知心朋友。在如此颯風微露裏徘徊弄舞,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於是便想著乘著這風就能完全地離去,又何必騎著大鵬鳥的羽翼。在明凈的月宮裏,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

4、生查子·元夕

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

譯文對照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白話翻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壹樣雪亮。

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壹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

5、《上元竹枝詞》

作者符曾 朝代清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白話翻譯:

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壹樣的江米。

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裏賣元宵。

  • 上一篇:信號濾波的原理是什麽?
  • 下一篇:初中音樂《沂蒙山小調》教案設計「優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