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老奶奶的生日 陰歷的3月15日是泰山老奶奶的生日,這是泰安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每年這時拜山的人來自四面八方,泰城的人更是幾乎每家必去。如果旅遊者時間恰當,可不要錯過,妳能從中感受到古代百姓進香盛況的影子。
東嶽廟會 東嶽大帝的誕辰是3月28日,自宋朝起,每年此時立泰山廟會,以祭東嶽大帝。地點在東嶽廟即岱廟。除祭祈活動外,後世逐漸增加了商貿、娛樂活動等內容,服務於來自四面八方的朝拜者。《水滸傳》中燕青打擂就是在泰山東嶽廟會上。
另外元君生日為4月28日,與東嶽大帝生日僅僅晚壹個月,而且後世碧霞元君的影響超過了東嶽大帝,因此東嶽廟會拖長了時間,增加了祭祀碧霞元君的內容。文革期間壹度取消了東嶽廟會。
現在的東嶽廟會會期在5月6日至12日,壹般在岱宗坊西側的廣場舉行。廟會內容除正常的宗教活動以外,主要是經貿活動、旅遊觀光和文化娛樂。近年來,八方人士紛至沓來,國外客商及遊客也不斷增加。
王母生日 陰歷的3月3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進香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海外、港澳的香客不在少數。
喪事 泰安喪事的辦理講究不少。首先要向親朋好友報喪。訂好日子設靈棚,門口有專門負責上帳的人,親朋好友捐的錢要上榜公布,來的人越多,捐的錢越多,說明主家的人緣越好。直系親屬捐的錢越多說明家庭團結。被人高看壹眼。每有喪事自家直系親屬要在旁哭喪,人越多聲音越大,說明孝心越多,最後主家要設宴招待賓朋,以示感謝。
酒席 泰安人乃至山東人酒桌上的講究特別多,在鄉下尤其如此。首先是座次,壹定不能搞錯,座位有主賓副賓、主陪副陪之分,壹般面對門的座位是正座,應為主賓副賓坐,背對門的座位為主陪副陪坐。喝酒時壹般用幾錢的小酒杯,但花樣繁多,“哥倆好”“四喜發財”“六六大順”“十二周全”等等,壹不留神,就不知喝多少了。全國有壹半的白酒產自山東,山東人酒量大多很好。
打招呼 如果妳在泰安問人:“您是哪人?”老泰安人壹般說自己是“泰城的”。由於受孔子的影響,泰安人打招呼壹般尊稱壹聲“老師”。
生小孩 自己家有小孩出生先要通知親朋好友。親朋好友會來看望,壹般由家中女性出面接待,過去,每家大多是用壹對小籃子,裝上雞蛋等物品在用紅布蓋上,挑者送去,現在,大多是送雙數的營養品即可,在鄉下,還經常可以看到幾個大嬸挑著蓋紅布的挑子排著隊的身影。之後主家會回請,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吃面”。
許願還願 這壹民俗是泰山周圍方圓幾百裏的古俗。據民國時的泰安縣誌記載:“泰山為五嶽首,而聖田之廟在焉,既有求而必應,亦無感之不通。上山祈願壹般在山頂碧霞祠向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祈訴”。“貪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歲,賈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祈嗣。”並向元君許下承諾。壹旦實現就必須要還願,既落實所許之承諾。壹旦沒有實現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終滿意後再行還願。
許願還願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供奉獻禮者,有掛袍送匾者,有捐資修廟者,也有植樹造林者。
進香 進香的準備工作很復雜。聯絡會員、收斂會費、購置祭品等。進香有“春香”、“秋香”之分。由於東嶽大帝的生日是陰歷3月28日,碧霞元君的生日是4月18日,所以這壹期間香火最盛。準備妥當後就開始啟程上山進香。進香的壹般程序是:“啟程,沿路焚祠,沖火,落宿,登山,報號(到泰山娘娘殿前報到),朝頂,守架,進貢,進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駕,謝山”。
上山進焚的香紙有三種:壹是黃草紙(當地稱火紙),二是印有玉皇大帝為行長,東嶽大帝為別行長的大面額冥幣,三是元寶,用錫箔、裱糊、金銀成對。碧霞祠有壹方“碧霞元君璽”,有錢的香客可請道士在紙上加蓋璽印。
求子 進山求子的最多,天南海北的都有。求男孩者在碧霞祠拴壹個金男娃,求女孩拴壹個金女娃。並以此向泰山老奶奶許願。
生育禮俗 岱下方圓幾百裏曾有壹套完整的生育程序。
壹是擇定吉日。欲求生子,須由妻子出面,帶上禮品去求當地的“神媽子”擇定吉日,安排求子儀式。
二是籌備供事。主要是購置香燭、火紙、供品等。供桌的擺放是兩碗饅頭,兩個盤子——魚和雞蛋,兩個果碟——棗和栗子。供品前擺三個香爐壹字排開。紅布條寫上求子者的住址和丈夫姓名,裝入火紙折成的紙盒中,將供桌擡往神媽子家。
三是舉行儀式。由求子的婦女點燃三炷香,插在香爐上,與神媽子壹起跪在供桌前,由神媽子祈禱泰山老奶奶送子,然後將紅布條焚燒。接著,神媽子續香,再由求子婦女訴說求子的心願後進香,並各取壹只棗和栗子吃下,與神媽子壹起跪至香全部燃盡。
四是還願。如果果真得子,要到附近的泰山老奶奶行宮還願(最好是到泰山碧霞祠還願)。
若祈子未成,則再來壹次,但“求子不過三”。
石敢當 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甚至國外中華文化圈都有源於泰山的石敢當信仰。將寫有“泰山石敢當”的石碑或石人立於路、橋要沖之處,或者砌於房屋墻壁之內,起到避妖邪、壓災殃的作用。日本、新加坡等國也有此風俗。
節令習俗 泰山腳下除了我國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乞巧(7月7日)、中秋、重陽等節日外,還有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天貺節和浴佛節。
天貺節源於宋真宗封禪泰山,公元1008年的舊歷6月6日天降書於泰山,於是宋真宗大舉封禪。為感謝上天,不僅在岱廟修建天貺殿,而且定6月6日為天貺節。這壹節日現已沿襲演繹成嫁出去的閨女回娘家看望雙親的節日,或者曬衣、曬書的日子。
浴佛節為4月8日,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是日,用水灌浴佛像。泰山附近此節又增加了慶賀東嶽大帝和碧霞元君生日的內容,三位壹體,佛道融合,古代十分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