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bai古詩的配圖有:清明古詩4首1、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2、韓翃du[hóng]《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3、陸遊《感舊四首末章蓋思有以自廣 》路入梁州似掌zhi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未論日遠長安近,且喜南山天際橫dao。4、王禹偁《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5、張繼《閭門即事》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專。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6、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屬鶯。
2.清明節的古詩詞有哪些《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郊行即事》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壹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清明夜》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
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鬥草踏青。
人艷冶,遞逢迎。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
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拼卻明朝永日,畫堂壹枕春酲。
《清明即事》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3.關於清明節的圖片清明節相關的簡筆畫:
1. 放風箏:
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壹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第壹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裏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
風箏是壹種比空氣重的,能夠借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壹吹,發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
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壹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2. 與杜牧《清明》有關: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第壹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淒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
作品原文: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 掃墓祭祀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清明節掃墓祭祖禮俗與信仰、祭祀、歷法節氣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古時代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由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掃墓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於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有些地方掃墓不壹定是在清明之際。先秦時代有些地方掃墓主要在寒食節與寒衣節,到唐宋後清明掃墓才開始在全國範圍盛行。
4.關於清明節的古詩帶翻譯 五首杜牧《清明》賞析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賞析
清明的時候,又下起了紛紛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壹分愁苦,簡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別人詢問,附近那家小酒館可以歇歇腳,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遠方遙遠的杏花深處的小村莊……
詩的前兩句,讀者可以看做是壹幅清明煙雨圖。清明本是春暖花開的好季節,人們多出來祭祖踏青。詩篇中第壹句就講述壹位孤獨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紛紛”的天氣。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節原本是全家人掃墓的日子,是親情色彩濃郁的日子,但他獨身趕路,又被雨淋濕,無處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淒迷紛亂了。“欲斷魂”三字,將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寫的淋漓盡致。能不能找個酒館,喝點酒,避避雨,暖暖身子?於是讀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壹個牧童詢問,牧童招手壹指,用比答話還要明確的手勢,指向遠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開放的飄落的杏花林的後面,隱隱約約是個小村莊,就從那裏,似乎已經飄出了酒香……
黃庭堅的《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全詩的意思是說,清明時節,春雷萬鈞,
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春雨綿綿,使大地上壹片芳草萋萋,桃李盛開。
野田荒蕪之處,是埋葬著死者的墓地,
死去的人們長眠地下,使活著的人心裏感到難過。
詩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
詩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個齊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
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裏,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
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裏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這種人的人生萎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
而另有壹些高士,如春秋戰國時代的介子推,
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官厚碌,寧可隱居山中。
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下令放火燒山。
但是,介子推其誌不可動搖,意抱樹焚死在綿山中。
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價值。他感嘆地說,雖然無論智愚高低,
最後都是篷蒿壹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候長安處處飄絮又飛花,寒食節日風吹皇家花園柳枝斜.夜色降臨宮裏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裏.
《寒食上冢》
(宋)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處山上的楓葉朦朧色淡,麥田邊的小屋顯得很孤獨.野草壹夜間又隨風生長出來,剛過壹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後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妳.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5.關於清明節的詩句關於清明的詩句:《清明》[宋]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清明》[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 韓翃《寒食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 晏殊《破陣子·春景》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韓翃《寒食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壹霎清明雨。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