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遊山西村》 宋代: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 《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3. 《村居》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 《村夜》唐代·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5. 《村晚》宋代·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6. 《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7. 《江村》唐代·杜甫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堂上 壹作:梁上)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8. 《村行》宋代·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9. 《村居》宋代·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10. 《江村即事》唐代·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壹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11. 《江村晚眺 》宋代: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壹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12. 《南鄉子·秋暮村居》清代: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壹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壹片煙籠十裏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
13. 《夜泊水村 》宋代:陸遊
腰間羽箭久雕零,太息燕然未勒銘。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14. 《浣溪沙·江村道中》 宋代:範成大
十裏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雲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15. 《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宋代:謝逸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裏外,素光同。
2. 描寫皖南的詩詞皖南行(詩詞十首) 踏莎行·遊皖南 春雨紅花,秋風碧樹,松林深處江霧。
白墻黑瓦舊民居,炊煙幾縷斜陽暮。 回憶當年,艱難無數,族人遷,山鄉住。
清溪村落小桃源,不聞不問官場路。 相見歡·花山謎窟 疏林煙冷雲低,索橋西,十裏花山留下幾多謎!深鑿洞,作何用?費猜疑。
想是吳宮采石到屯溪! 七絕·和縣陋室 陋室簾青別有天,鴻儒談笑水山間。苔痕催憶長安事,開盡桃花又壹年。
五絕·當塗李白墓 太白長眠地,青山雲霧裏。壹生無坎坷,詩意從何起? 七絕·重遊采石磯憶虞允文 鐵甲樓船壹字排,金兵不得渡江來。
磯頭憑吊遊人悟,誰道文官無帥才。 七絕·登九華山 人生有限學無涯,新歲誠心上九華。
普照佛光重領會,城鄉戶戶小康家。 七絕·遊杏花村 溪畔農家半閉門,微風引路杏花村。
牧之應作池州夢,日日酒香更斷魂。 七絕·重遊黃山 小道彎彎霧雨中,懸崖奇石伴青松。
黃山四季皆仙境,雪後素妝情更濃。 七絕·黟縣西遞村 山川從來徽府有,民風自古皖南淳。
勸君攜子頻頻到,領略人情到小村。
3.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寫皖南民居的我們中國有很多的特色。民俗、民風、民情都很有特色,民俗有各色各樣的,民風也是絢麗多彩的,當然還有民情了,那也是好得不能在說了。除了這些,當然還數民居了。說了這麽多,那我們就切入主題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壹下皖南的民居吧。 皖南民居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以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風格和淮揚風格為代表,徽州民居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其他皖南民居則深刻凸顯其文化過渡地帶風格特征。 我們先來介紹壹下安徽的宏村吧。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它於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黃山余脈,雲蒸霞蔚,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壹體,被譽為“中國畫裏的鄉村”。啊 !宏村的環境是多美啊!那我們來看看這麽美的景色下有怎麽樣的皖南民居,我們來看看皖南民居的建築結構是怎麽樣的。宏村的古建築均為粉墻青瓦,分列規整。承誌堂是其中最為宏大、最為精美的代表作,被譽為“民間故宮”。它堪稱壹所徽派木雕工藝陳列館,各種木雕層次豐富,繁復生動,經過百余年時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輝煌。皖南民居被譽為是“民間故宮”,裏面的工藝肯定很精美,可是,怎麽精美的房子,作用肯定要好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的作用是什麽。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當今“建築史上壹大奇觀”: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龐大的牛軀。引清泉為“牛腸”,經村流入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濾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人們還在繞村的河溪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壹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宏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後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可擋北面來風,既無山洪暴發沖擊之危機,又有仰視山色泉聲之樂。看來古人還是很聰明的,他們在消防有水、調節氣溫上面花費了許多功夫,可是他們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這麽好的民居,人們是怎麽評價它的。提起皖南民居,人們自然想到徽派建築的青磚、黛瓦、馬頭墻。其實,在徽派建築中還有壹種為農民所喜愛的懸山式木架、土築墻房屋。這種房屋是以皖南山區盛產的木材、石料及粘上為主要材料,用架梁式木構架作為結構體系、土築墻作為圍護體系建成的。 皖南民居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這種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同時,它也形象地反映了皖南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倒有異曲同工之妙。皖南古民居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築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為指導。不僅體現了天人合壹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更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向往與尊重。 今天可介紹的真多啊!皖南民居的建築結構、建築作用還有人們對它的評價,妳是不是對皖南民居有所了解了呢,但只看別人的介紹,還不如自己去親身看壹看,去體驗壹下呢
自己再修改修改
4. 有關皖南古村落的歷史,傳說,故事,詩詞,對聯,由來有哪些有壹秀才出城訪友,來到壹個小鎮裏的小藥鋪,見壹少女正在煎制膏藥,容貌端正,秀才便有愛慕之意(簡直壹下流胚子),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試探道:
膏可吃,藥可吃,膏藥豈可吃?
少女聞聲擡頭,見他是個秀才,知道是在索對,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氣,我何不如此對答,於是壹笑對道:
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秀才見少女應對巧妙,很是高興,心想再試她壹試,擡眼看到門外藥圃之中長有芍藥,張口又吟道:
春暖帶雲鋤芍藥。
不想少女張口即對道:
秋高和露種芙蓉。
此時,秀才對少女已是傾心愛慕,但是素不相識,又不便開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卻壹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見秀才壹直心神不定,問明緣由,笑道:“兄臺果然好眼力,此女壹心想嫁個才子,至今尚未許人。以兄臺人品(什麽德性?),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壹說便成。”(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後來,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見過秀才,心中也自願意(糟了!),秀才終於如願以償,了卻終身大事(沒天理啊)。
(2)明代著名文學家楊升庵榜中狀元還鄉時,與壹武狀元水路同行。水路不寬,須壹船先,壹船後。兩人都不願自己的船居後。
武狀元對楊升庵說:“我有壹聯,妳若對上,甘隨尾後。”楊升庵便點頭同意。武狀元念出上聯:“二舟同行,櫓速哪及帆快。”
這上聯利用諧音,既指物,又指三國時的魯肅和西漢時的樊噲,意在“文不及武”。楊升庵苦思冥想,終不能對,只好隨後。楊壹直將此事記在心中。十年過去了,這天兒子娶親,“拜堂”的鼓樂齊鳴,他叫道:“有了!”揮毫而就。對的是:“八音齊奏,笛清怎比蕭和。”
這下聯也利用諧音,既指物,亦指人,點出北宋中期武將狄青和西漢的蕭何。狄青是武將,蕭何是文官。含有“武不及文”之意。此聯雖對上,然遲了十年。
5. 介紹皖南民居的解說詞300字皖南民居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歷史傳統村落,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那些徽商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
皖南古村落與其它村落形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皖南古村落建設和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了對農業的依賴。古村落居民的意識、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農民的思想意識和壹般市民階層,追求與文人、官宦階層相壹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裝飾手法,建小庭院,開鑿水池,安置漏窗、巧設盆景、雕梁畫棟、題蘭名匾額、創造優雅的生活環境,均體現了當地居民極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皖南古村落選址、建設遵循的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周易風水理論,強調天人合壹的理想境界和對自然環境的充分尊重,註重物質和精神是雙重需求,有科學的基礎和很高的審美觀念。
皖南古村落的建築特色是隨著明清時期徽商的興盛而發展起來的,能夠在有限的建築空間內最大程度地體現其構思的精巧以及工藝的高超,實為別具匠心的建築形式。後來徽商逐漸衰敗沒落,而這種徽派民居的建築特色卻因依附於古民居村落而保留下來,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價值。
6. 皖南民居的作文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宏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輝相映,動靜相宜,處處是景,步步入畫。
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裏鄉村”。西遞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
代表徽派民居建築風格的“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墻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
錯落有致的馬頭墻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壹是高墻深院,壹方面是防禦盜賊,另壹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壹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墻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采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墻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
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大量古建築而馳名。
新安為文化之鄉,歷史上多出官宦商賈,僅歙縣舉人以上的士官即達數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
“富室之稱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們巨大的財富,營造了皖南這個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館。今存徽州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主要集中在黟縣、歙縣、績溪、休寧。
黟縣今存古村落十余處,要者如西遞、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築更多。
全縣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築數百處。僅西遞就有122幢。
歙縣***有古建築365處,有價值的壹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潛口、棠樾、深渡等村。績溪今存古建築壹百余處,集中在磡頭、坑口、馮村、上莊等處。
古村落壹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組成,有的村落規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條,陌生人進去後往往會迷失方向。許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條,宏村的水系就是壹例。
宏村在村頭依山築壩,村內水渠從街道兩側進入每戶,匯於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戶,流入南湖。
每戶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滌和飲用水。民居的布局壹般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兩層高度。
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組合,建築全是粉墻黛瓦。舊時大戶人家的許多建築群,規模龐大,采用徽州三雕裝飾,布局精巧,錯落有致。
壹片片皖南古建築鑲嵌在黃山、九華山、新安江廣闊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壹個無須妝點的世界級公園。皖南民居為兩層以上的樓房,中間圍合壹個很小的天井,廳堂設在天井的北側。
廳堂與天井之間不設墻壁與門窗,屬於開闊的空間。在廳堂的北側,也就是後部是木質的太師壁,太師壁的兩側為不裝門扇的門。
太師壁的前面放置長幾、八仙桌等家具。廳堂東西兩側,分別放置幾組靠背椅與茶幾,人們常常將壹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為裝飾。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歷史傳統村落,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
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那些徽商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 皖南古村落與其它村落形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皖南古村落建設和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了對農業的依賴。
古村落居民的意識、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農民的思想意識和壹般市民階層,追求與文人、官宦階層相壹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裝飾手法,建小庭院,開鑿水池,安置漏窗、巧設盆景、雕梁畫棟、題蘭名匾額、創造優雅的生活環境,均體現了當地居民極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皖南古村落選址、建設遵循的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周易風水理論,強調天人合壹的理想境界和對自然環境的充分尊重,註重物質和精神是雙重需求,有科學的基礎和很高的審美觀念。皖南古村落的建築特色是隨著明清時期徽商的興盛而發展起來的,能夠在有限的建築空間內最大程度地體現其構思的精巧以及工藝的高超,實為別具匠心的建築形式。
後來徽商逐漸衰敗沒落,而這種徽派民居的建築特色卻因依附於古民居村落而保留下來,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價值。
7. 皖南古民居作文,要寫出特色來.條理要清晰1000字左右早就聽說皖南的古民居的特點突出,今年得以親臨.果然是奇妙的很. 皖南多丘嶺,盛產竹、木、茶、米等,山間多有溪流,是魚米之鄉,早年又是徽商的盤踞之地,故皖南是富裕的,再加上自古皖南就是人文集中地,有徽州自己的畫派、醫學、藝術體系等,皖南民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 皖南古民居的群落規模壹般不大,多是十余戶人家,較為松散地分布在某壹山間的平地或者山坡上,不象北方的村莊裏,房接房,屋連屋,而是各戶之間留有壹點點距離.我了解原因時,當地人也說不清楚,我想可能是山裏的地勢使然,建造房屋時,必須因山勢而建,沒有北方的平整地,就不會建造北方式的村莊;記得以前看過某本書上說,這樣留下壹點距離還可以防火,也不是沒有道理.據說當年的杭州城失火,壹條街道上,其他的建築都燒光了,只有壹處徽派建築保留了下來,而這處房子就是皖南民居式的建築.屋脊不與其它的房子連接,加上馬頭墻的作用,是它能夠保存下來的主要原因.也有相當的壹部分皖南民居是建在山間的闊地上的.它們壹般規模較大,約百余戶人家聚居,村莊裏的道路較窄,建築風格依然是青瓦白墻和馬頭墻,只是平地上的皖南民居,多以水為伴,村裏多池塘溝渠,所謂小橋流水人家,恰好可以用來形容皖南民居的又壹特點. 青瓦、白墻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墻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徽派民居的特點之壹是高墻深院,壹方面是防禦盜賊,另壹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壹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墻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采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墻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大量古建築而馳名.新安為文化之鄉,歷史上多出官宦商賈,僅歙縣舉人以上的士官即達數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稱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們巨大的財富,營造了皖南這個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館.今存徽州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主要集中在黟縣、歙縣、績溪、休寧.黟縣今存古村落十余處,要者如西遞、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築更多.全縣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築數百處.僅西遞就有122幢.歙縣***有古建築365處,有價值的壹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潛口、棠樾、深渡等村.績溪今存古建築壹百余處,集中在磡頭、坑口、馮村、上莊等處. 古村落壹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組成,有的村落規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條,陌生人進去後往往會迷失方向.許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條,宏村的水系就是壹例.宏村在村頭依山築壩,村內水渠從街道兩側進入每戶,匯於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戶,流入南湖.每戶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滌和飲用水.民居的布局壹般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兩層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組合,建築全是粉墻黛瓦.舊時大戶人家的許多建築群,規模龐大,采用徽州三雕裝飾,布局精巧,錯落有致.壹片片皖南古建築鑲嵌在黃山、九華山、新安江廣闊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壹個無須妝點的世界級公園.。
8. 皖南古民居作文,要寫出特色來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北京四合院建築,房架子檁、柱、梁(柁)、檻、椽以及門窗、隔崐扇等等均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圍則以磚砌墻。
梁柱門窗及檐口椽頭都要油漆彩畫,雖然沒有宮廷苑囿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是色彩繽紛。墻習慣用磨磚、碎磚壘墻,所謂“北京城有三寶……爛磚頭壘墻墻不倒”。
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裝滴水,或者不鋪瓦,全用青灰抹頂,稱“灰棚”。 蒙古包: 蒙古遊牧人民族傳統的住房。
古稱穹廬,又稱氈帳、於遊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壹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遊牧區多為遊動式。遊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克等族牧民遊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磚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謂建築史上的奇觀,遊牧民族的壹大貢獻。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宏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
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輝相映,動靜相宜,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裏鄉村”。
西遞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築風格的“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