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自己的美德小故事500字

關於自己的美德小故事500字

① 傳統美德故事(500字以上)

義仆阿寄

華翰

明代,淳安地方(在今浙江省)的壹戶姓徐的人家,有壹個叫阿寄的仆人。徐家的幾個兄弟分家時,老大分了壹匹馬,老二分了兩頭牛,老三家守寡在家的媳婦,還有兩兒、三女,卻只分得了已經五十多歲的老仆人阿寄。

老三家的寡婦哭著說:“馬能騎,牛能耕地,可阿寄己經五十多歲,連路都走不隱,還得吃我的糧食。哎,我可真倒黴呀!”

阿寄聽到這話,感嘆道:“主人啊,妳是說我連牛馬都不如嗎?妳不要難過,我會幫助妳策劃生計的。”

於是,阿寄決心策劃生計,以顯得自己有用。寡婦看到他為人誠實勤勞,就把自己所有的首飾都變賣了,***得十二兩銀子,都交給阿寄去做生意。

阿寄拿這些作本錢,進山去販賣生漆,壹年之後,就賺了三倍的錢,於是他對那寡婦說:“您可以無憂無慮了,富裕的日子馬上就可以來到。”又過了十幾年,阿寄為主人家所賺的財產,達到了幾萬兩銀子,並且為主人的三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都辦了婚姻大事,每件婚事都花費了千兩銀子。此後,又請了老師教授主人的兩個兒子,並花錢讓主人的這兩個兒子,都當上了國子監太學生,寡婦家也成了當地最富的人家。

此後沒幾天,阿寄就得了病,臨死前,他對那寡婦說:“我已經像牛馬那樣,報答了您了。”說著,從枕頭裏拿出兩張紙,上面將所有的財產平均分成了兩份,說:“把這兩份財產,留給您的兩個兒子,就可以世代守成了。”說完這話,阿寄就死了。

徐家的後人中,有人懷疑阿寄私藏財產,就偷偷弄開了他的櫃子,結果發現櫃子中連壹寸線、壹粒米也沒有。阿寄自己只有壹個老伴和壹個兒子,都只穿著僅能遮體的破衣服。

正是:

華夏世代皆秉義,

忠厚信誠通天宇。

從來看得金銀淡,

壹諾千鈞誌不移!

(事據明代李翊《戒庵老人漫筆》)

② 我身邊的美德故事,500字!!!急急急!!!

我身邊的美德故事

——讓座

我接觸過很多感人的故事,它們或來源於報紙,或來源於新聞,每件事情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過很多這樣的美德故事,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數讓座。

夏日的壹天,媽媽獨自帶我去動物園遊玩,正當我沈浸在動物的海洋中時,原本晴朗的天氣突然烏雲密布,動物也開始變得急躁。我和媽媽急忙隨著人潮往外跑。“轟——嘩啦”,豆大的雨滴劈裏啪啦地落在我和媽媽的臉上,沒過多久,我倆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落湯雞”。

終於,公交來了。還沒等我們松口氣,卻發現比肩接踵的人讓我們幾乎無處立足,再加上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雨水,摻雜在壹起簡直是慘不忍睹。我和媽媽被推著走到了車廂中部,找到壹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落腳。。

這時,壹個年輕的阿姨帶著和善的笑容對我說:“小姑娘,累了吧,來坐我這吧!我正好也快要下車了。”我急忙擺擺手說:“不用了阿姨,謝謝您,我不累。”其實,壹天的玩鬧和人潮的擁擠已經讓這時的我疲憊不堪。“快來吧!”阿姨用不容拒絕的口吻對我說。“那。。。好吧!謝謝阿姨。”我點頭坐到了位置上,而那位“快要下車”的阿姨,足足站了4站地,看到這些,壹股暖流流過我的心間

這些在我身邊發生的事雖不如電視上所說那麽催人淚下,卻也在我記憶的長河中留下了點點星光,微小卻那麽耀眼。而這些人的善良品質對我來說就如同壹杯杯白開水,雖然平淡,卻也必不可少

③ 關於我的美德故事作文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出門散步。

沐浴在夕陽下的大街,就好像披上了壹件金色的披風,金燦燦的,顯得格外美麗。漫步在大街上,我們有說有笑,甭提有多高興了。突然,壹只袋子“從天而降”,“啪啦”壹聲重重地摔在地上,袋子裏的垃圾四處飛濺,臭不可聞。骯臟的垃圾反襯著整潔美麗的大街,顯得那麽紮眼。我擡頭望去,只見大街兩旁,壹扇扇裝修精美的窗戶,擺滿壹盆盆鮮花,窗口透出柔和的燈光,是那麽的漂亮。真沒想到這袋垃圾竟是從那漂亮的窗口扔出來的,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扔垃圾的人真不講文明。”我氣憤的說。媽媽也說:“是啊,就是有個別壹些人,他們只顧把自己的家打扮得幹幹凈凈、漂漂亮亮,卻壹點也不愛惜公***環境。”

我們邊走邊談,這時,我覺得口有壹點渴,便買了壹根冰棒,我隨手將包裝紙往地上壹扔。媽媽見了說:“徐璐,妳忘了剛才路上遇到的事了嗎?”媽媽的話提醒了我,我的臉壹下子紅了,忙彎下腰把包裝紙撿起,扔進垃圾箱。

我覺得講究文明,愛護公***衛生是我們每壹個人應盡的義務。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從我做起,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走在熟悉的小徑,周圍的壹切很安靜,離開了塵世的喧鬧,但遍地的雜物,卻堵住了心口,形成壹道心墻。

我禁不住憤怒,不由得說道:“愛護地球,從我做起”。

當妳把吃過的食品塑料袋默默地扔到翠綠如滴的草坪上,當妳把用過的汙水倒在公園的池塘裏,妳曾留心過沙漠壹天天增加,昔日的月牙泉水流壹天天幹柯嗎?

可能許多人都會認為隨手只扔了壹個垃圾,池塘很清澈,並不會因為壹桶汙水而變得渾濁。但是妳卻忘記了古人曾說過的壹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妳忍住了自己的行為,換來的將是少壹道傷痕。

隨著工業化月線發達,人類任意的挖掘、開采,已讓環境破壞;或許妳想不到─位於我國山西臨汾,每天每人吸入氧相當於三包煙,如果把白色的衣服晾到室外,幹的時候會變成壹件黑色的衣服,在全國九大環境汙染城市中,我國山西臨汾位於前三名。

也許,許多同學在嘆息的過程中,卻忘了自己的行為,那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起。

記住: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④ 作文:家庭美德故事 500字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庭美德小故事》。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尊老愛幼、謙虛禮讓。想必大家都聽過“孔融讓梨”的小故事吧!其中的孔融雖年紀小小,卻頗懂禮貌。懂得尊重長輩,先人後己。

在我的家中,也曾經發生過這樣的壹件事情。記得那是在壹個夏天,姥姥來到我家裏做客。我們熱情款待,連六歲的小弟弟也是又端蘋果又端水。此時,我正玩耍回來,口渴難忍,便隨手抓起壹個蘋果迫不及待地往嘴裏送。這時弟弟卻大喊壹聲:“不能吃!”我被弟弟這嚴肅的壹聲嚇了壹跳,趕緊把蘋果放回原處。

弟弟背著手,踱著步,口中念叨著:“孔融讓梨,年芳七歲。今日我讓果……”說完這壹大通話,便用那幼稚的小手捧起壹個最大的蘋果給了姥姥,其次是爸爸、媽媽、我,而最後他自己卻要了壹個最小的。我們看他的這壹舉動,都哈哈大笑起來。但也深為我的弟弟感到驕傲。

家庭美德,其實不難做到。婆媳關系要處好,孝敬父母先做到。只有在家庭裏講究美德,才能逐步地踏入社會。我們21世紀的小學生必然要做到這壹點,才能真正成為新世紀的榜樣。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希望。我們壹定要做壹個講究美德與品質的人,將來才能報效國家。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⑤ 傳成美德 我的家教故事作文500字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庭美德小故事》。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尊老愛內幼、謙虛禮讓。容想必大家都聽過“孔融讓梨”的小故事吧!其中的孔融雖年紀小小,卻頗懂禮貌。懂得尊重長輩,先人後己。

在我的家中,也曾經發生過這樣的壹件事情。記得那是在壹個夏天,姥姥來到我家裏做客。我們熱情款待,連六歲的小弟弟也是又端蘋果又端水。此時,我正玩耍回來,口渴難忍,便隨手抓起壹個蘋果迫不及待地往嘴裏送。這時弟弟卻大喊壹聲:“不能吃!”我被弟弟這嚴肅的壹聲嚇了壹跳,趕緊把蘋果放回原處。

弟弟背著手,踱著步,口中念叨著:“孔融讓梨,年芳七歲。今日我讓果……”說完這壹大通話,便用那幼稚的小手捧起壹個最大的蘋果給了姥姥,其次是爸爸、媽媽、我,而最後他自己卻要了壹個最小的。我們看他的這壹舉動,都哈哈大笑起來。但也深為我的弟弟感到驕傲。

家庭美德,其實不難做到。婆媳關系要處好,孝敬父母先做到。只有在家庭裏講究美德,才能逐步地踏入社會。我們21世紀的小學生必然要做到這壹點,才能真正成為新世紀的榜樣。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希望。我們壹定要做壹個講究美德與品質的人,將來才能報效國家。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⑥ 500字美德故事型的作文

中華傳統美德包括了基本精神、精神精髓、律已修身、精忠報國、仁愛孝悌、城信好禮、天下為公、自強不息等豐富內容,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我們為有這樣壹個博大精深的寶庫而倍感自豪。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壹:尊敬師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就象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優良傳統。在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創私人講學的孔子,據說有弟子三千,學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賢”。古人把老師與知識緊密相連,無不把尊敬老師放在首位。張良橋頭真誠拜師……無不出於這樣真摯的情感。

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 *** 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養我們的老師,無愧於我們的偉大時代。

*** 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 *** 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 *** 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 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二: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誌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壹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壹致,眾誌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壹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 *** 腐敗,英國強盜把壹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壹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壹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沈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壹頁。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三: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壹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壹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麽,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征之壹。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壹天,他們駕車去晉國。壹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妳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麽?”孔子壹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壹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妳叫什麽?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取得不同反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有誌者立常誌,無誌者常立誌”,立誌,貴在少年。稍許瀏覽壹下歷史,壹個個勤奮學習的動人故事就會爭相躍入妳的眼簾。匡衡幼年鑿壁引光苦讀,終以說《詩》而揚名;茅以升少年立誌,遠涉重洋,經歷千難萬險,終於成為“橋梁之父”……。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今天,我們有著比前人更優越的學習條件,在繼承和發揚勤學立誌的同時,更要不斷地激勵自己,為建設繁榮富強的中國,更加勤奮地學習。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壹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壹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壹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麽?”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麽粗大,怎麽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壹位的。壹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壹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壹點米也沒有,怎麽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路,從親戚家背回了壹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壹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⑦ 我身邊的美德小故事 作文400字

在寒假期間裏,發生了許多事情.其中有壹件事情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有壹次,媽媽帶專我去飯店屬.菜上了,我把魚、肉、蝦等東西都放在自己面前,媽媽也沒有說,遷就著我.

我正吃得津津有味時,不經意地往鄰座看了壹眼.可就是這壹眼,讓我羞愧難當.鄰座的壹個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孩子正將壹盤肉端給了自己的父母,“爸、媽.妳們吃.”他微笑著說.他的父母連聲誇他:“好孩子.”他的眼中盡是快樂,讓旁人並沒有覺得他是在做個形式,他更不會是為了那壹句“好孩子”才這麽做的.這才是美德的真諦.而他的父母已是笑開了花.

我望了壹眼正在吃東西的媽媽,難受極了.我立刻把原本都放在我面前的菜放在了媽媽面前.媽媽驚奇地看著我.

美德是壹種美好的東西,它既不是虛偽的,也不是麻木的,而是真實的,美妙的,快樂的.美德可以對親人、朋友、師長甚至陌生人,只要心中有愛,妳會發現生命是多麽美好.

我喜歡美德,它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貴.美德無處不在,快樂無處不在.

⑧ 家庭美德故事500字

羅映珍

女,27歲, *** 黨員,從1998年9月起在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小猛統鎮計生服務所工作。

羅映珍的丈夫羅金勇是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民警。作為壹名警察的妻子,羅映珍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弘揚家庭美德,不但熱心本職工作,而且熱愛公安事業、關心支持緝毒工作。多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壹曲當代女性的奉獻之歌、正氣之歌、愛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羅金勇與妻子羅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臨危不懼與3名毒販進行了殊死搏鬥,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羅金勇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羅映珍在醫院附近租了壹套房子,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說話,並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用日記呼喚著丈夫意識深處的覺醒。

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能眨眼,能開口講"妳好"、"是"、"累了"等幾個簡單的字,並在特殊的 *** 下能喝水。見證了這個奇跡的人們都說,是羅映珍的堅持和愛,喚醒了沈睡的丈夫。

2006年,她被評選為感動雲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國婦聯、雲南省婦聯分別授予羅映珍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臨滄市公安局還授予羅映珍二級警司警銜。羅金勇及其妻子羅映珍的先進事跡經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社會各界紛紛伸出關愛和援助之手,積極支持好警嫂羅映珍。

⑨ 美德作文關於讓座的事故事簡單感人500字

周日去了趟市區,坐公交車回家行程1小時多。壹路上,看到車上給老人、抱小孩的讓座,心裏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溫暖。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使人心寒。途中上來壹位女士和壹個4歲的小女孩,母女倆上車後牽著手走過了身旁的人,卻沒有壹個讓座的,我心想,難道小孩子就不能享受讓座的關愛嗎?出於職業心理,我向小孩招了招手示意讓她過來坐,她很高興的坐下,母親也表示感謝。接下來是母女倆的對話,女孩:“媽媽,前面的人不給我讓座,以後我長大了也不給他們讓座。”媽媽:“就是啊,咱們不給他們讓。以後上了學,妳就搶座位坐。”我聽了心裏說不出什麽滋味。

從母女倆的對話引發的思考:

當今教育倡導的是對孩子進行全面素質教育,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家長的主要任務,而做人的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人品是第壹位的,才學是其次的。孔子說過:“驥不稱其力、而稱其德”,被稱為騏驥的馬,不是因為它日行千裏,而是因為它有忠義的美德。沒有優良的好品質,即使才華蓋世也不為人們所齒。現實生活、中損人利己的茍且之徒,其中不乏知識高深之士。作為家長應給予孩子正面引導,千萬不可只重知識,忽視基本品德教育。壹個人若能擁有壹個優良的品質,自然會贏得人們的尊重,他的生活、事業、愛情也會因優良品質的滋養和支持,得到幸福、成功和美滿。

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情,家庭教育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家長對孩子有壹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影響孩子壹生。可見了,提高全民素質是當務之急呀!

教育必需從娃娃抓起,兒童正在成長時期,如同小樹,需要陽光,需要雨露,需要家庭和園丁的精心培育。巧妙的啟迪,恰如其分的點撥,惟妙惟肖的疏導,真誠的扶正,心心相印的感應,猶如柔柔細雨,潤澤心田,益於終生。

和諧是人類的美好願望,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在現代社會,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

公***秩序,保護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

家庭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搖籃:因為“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性格、本質本來是相近的,沒有貴賤之分。但是習性,因為受不同環境習俗的熏陶,性格便不壹樣,所謂知子者莫如母也,這就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道德品質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這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工程,決定著孩子壹生的命運,也決定民族未來的前途,也是決定著家庭的幸福。

讓座倒沒什麽,起碼尊老愛幼是做人的基本,作為母親有責任要教育好孩子怎樣做人,才有利於健康成長!

“學會做人”的內涵相當豐富,我認為總的來說就是要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的要求,言行舉止符合社會的規範。

⑩ 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 500字以上大神們幫幫忙

聞雞起舞 這個小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壹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壹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壹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壹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語“聞雞起舞”由此而來,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同學們,我們現在正處於掌握知識的黃金時期,學校和老師為我們創造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少壯不努力,老大空傷悲”,就讓我們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也像祖逖和劉琨那樣,學習“聞雞起舞”的精神,從小立誌,為建設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而奮鬥!

  • 上一篇:20字道德幽默故事
  • 下一篇:兵馬俑中有多少種武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