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要的應該是現代散文吧!又找到壹篇文章,是關於武當山的(篇幅不長)。
我對武當山的興趣由來已久。六年前的擦肩而過,增加了和她親近的欲望。所以在雲縣的第壹個周末,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爬武當山。
武當山真的魅力無窮。當我第壹眼看到它的時候,我有壹種不壹樣的感覺。放眼望去,800英裏長的山脈既是北方雄偉的山脈,也是南方玲瓏的山峰。奇峰聳立,仙霧繚繞,城墻高聳,松柏蒼翠,溪水潺潺。這裏曾是真武大帝修身養性的地方,因“真武不足”而得名。壹直是摩拜單車無數善男信女的道教聖地。經歷了權貴文人的濃郁色彩,增添了無盡的神秘和玄機。如今,穿梭上下的纜車和到處忙碌的“小紅小紅帽”給它帶來了現代的活力與和諧。行走其間,不用說那些在危險中建造的宏偉宮殿,就連那些不起眼的石橋、斷壁殘垣、亂石,都可能訴說著神奇曲折的故事。置身仙山仙境,呼吸壹口新鮮空氣,會讓妳神清氣爽。看著滿山遍野的聖境,平日裏常常有文墨相伴的我,即使搜心也找不到半句話來形容。那壹刻,壹種從未有過的感覺不由自主地從心裏流出。我真的感覺到了自己的蒼白和渺小。
金殿上巨大香爐裏的熊熊烈火,顯示著求道者的兇猛;無數偶像下拜倒在地上的身體,無比虔誠;滿滿的功德箱是考驗靈魂的砝碼,懸崖上的龍頭香鐫刻著信仰的純潔。也只有這壹刻,我才能被那些舉著壹根比自己還高的高香奔向金殿的人所感染,逐漸從感染變成融入...聖人曰:鬼神有德,而滿之!看它,看它,聽它,聞它,把它留在身後。讓世人穿得整整齊齊來獻祭,仿佛他們在上面,仿佛他們在周圍。看到山上的情景,我才真正體會到孔子的話的深刻。
披著淡淡的暮色,我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奔馳的汽車像老式唱片壹樣在蜿蜒的山路上像針壹樣旋轉,我的大腦似乎壹直在隨著這旋律思考。當我把壹柱高香放進香爐的時候,我在祈禱什麽?當我把錢放進獎勵箱的時候,我說了什麽?當我向太平鼓扔硬幣的時候,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麽?我在努力搜索我的記憶,渴望得到哪怕是幾個字的答案!然而,我很失望。當時腦子裏什麽都沒有。空透明,白色真空。這是靈魂的凈化嗎?這是意識的升華嗎?我不敢把這些高貴的頭銜強加給我。我還在尋找壹個能說服我的答案。這時,我突然想起了南巖上的禦碑。如果真如傳說中的那樣,燕王朱迪為了尋找逃亡者的侄子朱允炆,動用30萬工匠把武當山造得如此雄偉壯觀。那麽,今天百萬遊客的所作所為,絕對不會比這個永樂皇帝遜色!這正是有心種花,無心種花的劉成興的說法。我的心突然明亮起來。武當山不愧為充滿靈性的仙山。妳給我講了精神和物質守恒,妳給了我壹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我會永遠把妳珍藏在壹個特別的記憶裏...
2.有哪些表達荊楚文化的古詩詞或對聯?1.項羽的《蓋夏歌》鏗鏘有力,催人奮進!糟糕的時光不會消逝!不死又能怎樣,害怕又能怎樣?
2.李白《詠懷史詩烏江》在帝君爭奪戰中節節敗退,八千兵散楚歌。烏江無舟不渡,東吳再戰可恥。
3.杜牧《跳將亭》軍務意外輸贏,是個丟人現眼的男人。江東有很多有才華的孩子,他們會不會東山再起還是個未知數。
4.唐胡曾《史詩筆記頌》竭山霸圖,刀劍不死。月滿天如水,我可以回望妾。
5.鄭板橋《傷逝項羽》玉帳深夜悼馬,楚歌四面促紅妝。
6.王安石的《烏江閣》已是勞民傷財,兵敗難回中原。烏江寒,秋風急。今日江東兒女雖在,寂寞野花開戰場。肯和國王卷土重來?
7.李清照的《絕句》霸氣震天,淩未酬。
8.張可久的“花兒歌唱,鄉愁”美人在烏江岸邊自殺了。戰亂壹度火燒赤壁山,將領空虛蒼老。夜渡烏江,感秦漢悲,民以炭畫。漢朝不姓劉。讀者感嘆道。
9.李清照《夏日絕句論項羽》生為英雄,死為鬼。想起項羽至今,天若有情老,人間正道滄桑。拒渡江東。
10.毛澤東《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黃,百萬英雄過江。老虎的龍牌比過去好,上下顛倒,大方。宜以殘存之勇追窮匪,不可學霸王。
3.荊楚文化800字作文1。顏地神農文化
湖北隨州、谷城和神農架是顏地神農的主要活動區,有許多民俗文化遺址。炎帝神農在這裏嘗遍天下草藥,為百姓治病,發明農業,教人種地。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標誌著中華文明從漁獵時代向農耕時代的過渡。
二、楚國的歷史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發源地。楚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之壹,在八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就。楚獨特的青銅鑄造技術,領袖的絲綢刺繡技術,八音齊全的音樂,舞蹈,精美的漆器制造技術,深刻的義理哲學,汪洋恣意的散文,絕色的辭賦,神秘的藝術,都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代表了同時期的最高水平。
第三,秦漢文化
秦漢時期的湖北是當時重要的文化中心之壹。雲夢顧澤、睡虎地、龍崗秦簡、張家山漢簡、漢明妃王昭君、漢光武帝劉秀、文學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資源。湖北也是魏、蜀、吳盤根錯節、爭奪激烈的“四戰之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結盟和鬥爭錯綜復雜,驚心動魄,古龍中、赤壁、武林、長阪坡等著名文化景區是三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第四,清江巴圖文化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巴人的後裔。熱情、樸實、勤勞、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族優秀的民族品質。其婚喪習俗、歌舞音樂、衣食住行,構成了清江巴圖文化的鮮明特色。同時,以恩施自治州和長陽、五峰自治縣為主體的湖北民族地區也蘊藏著豐富的巴圖文化,這裏山川秀美,物產豐富,是發展湖北特色經濟的重要區域。
五、著名的古代寺廟文化
湖北有許多著名的古剎,形成了獨特的著名古剎文化資源。武當山是道教名山。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內涵豐富的武當文化。此外,京山、大別山、大洪山、齊嶽山、九宮山和黃梅五祖寺、當陽玉泉寺、來鳳仙寺、漢陽歸元寺、武昌保通寺、荊州天星寺、武昌長春寺等眾多著名古剎,以及鐘祥明仙陵,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獨特的文化內涵。
六、長江三峽文化
長江三峽是中國最壯觀的峽谷,世界最著名的峽谷之壹,世界著名的水電能源基地,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隨著三峽工程的蓄水發電和圓滿建成,其舉世聞名的自然風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神秘浪漫的神話傳說和峽江兩岸奇特的風土人情,形成了壹個具有濃郁峽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構成了三峽文化的鮮明特色。
4.什麽是荊楚文化簡介荊楚文化因楚及楚人而得名,是自周朝至春秋時期興起於江漢盆地的壹種地域文化。
荊楚部落的崛起楚國又稱荊楚,為什麽春秋時期這個國家叫“楚”?“楚”原是壹種灌木的名稱,又名“荊”,在南方江漢盆地的山林中十分常見。可以做柴火等用途,人離不開它。
所以早在商代,北方中原人就用荊楚來指代江漢盆地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落,比如《詩經》中就有“維女荊楚居南國”的說法。但構成楚人主體的並不是江漢谷的土著,而是原本生活在北方的祝融部落(楚人以祝融為祖先)的壹個分支。這個部落遷到江漢谷,不斷與周圍土著(九黎、三苗後裔)融合,發展成為強大的荊楚氏族。
荊楚部落在與北方商朝的對抗中也吸收了先進的商文化,為自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周朝初年,投靠周王的荊楚人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支持,從而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從春秋時期開始,楚國迅速強大,特別是在楚莊王,楚國吞並了周圍的許多小國,成為壹個大國。先抑後揚的楚文化、楚地,是壹個歷史的地域概念,以整個湖北、湘北為中心,並有壹定程度的擴張。
當北方的炎黃部落在創造中原文明時,南方的九黎部落也在江漢盆地崛起,創造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等早期楚文化。但之後隨著九黎部落被炎黃部落擊敗,以及後期更強大的中原部落對三苗部落的征服,楚文化逐漸衰落。
楚文化和中原落後的另壹個原因是江漢谷地多山的水澤,氏族和部落不能像中原那樣迅速地從采集、漁獵轉變為農牧業。生產力的這種緩慢發展相應地限制了文化的發展速度。因此,當北方出現夏商等奴隸制國家時,南方的楚國還停留在原始的宗法社會,分散的氏族和部落不斷受到中原勢力的壓迫和征服。
但正是在這種延續了數千年的蠻荒背景下,楚族及其後續的楚國才逐漸孕育發展,成為當時中國南方部落融合的中心。楚人憑借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位置,將中原文化與南方本土文化相結合,創造了獨特的楚文化。
楚文化的奇葩“楚辭”和“楚辭”這個名字起源於西漢。它有兩層含義:壹是詩體名稱,是指戰國末期屈原等楚詩人在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的基礎上創造的壹種詩歌載體;二是詩集的名字。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後人模擬的作品,被西漢劉向收藏,定名為《楚辭》。
由於屈原是楚辭的開創者,他的作品在質和量上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後人提到楚辭無壹例外都是屈原的代表作《離騷》,而且往往是以“騷”或“離騷”來指代。
楚辭的產生離不開楚地獨特的民俗風情。在江漢水鄉,民間巫術盛行,地方習俗仍崇拜歌舞,有別於中原的楚民歌在這壹帶流傳已久。這些因素是楚辭產生的基礎。
《詩經》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民歌集,雖然廣泛收集了500多年,但幾乎沒有楚國的民歌(可能是因為楚國壹直被中原王朝視為蠻夷,楚國方言很難被中原人接受等原因。),但僅從各方典籍中保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楚辭來看,其內涵豐富,敘事抒情極其浪漫,對楚辭的影響深遠。楚辭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後來的漢賦有更直接的影響。
“寫楚語,寫楚音,集楚地,制楚名器”,與其他楚文化精華壹起,構築了瑰麗奇特的楚文化。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楚文化和荊楚文化屬於同壹個概念,都是指楚人和楚國創造並長期沈澱下來的文化實體和形式。這裏說的是同壹個概念,因為歷史上沒有荊楚之分。荊、楚或荊楚、作為壹個特定的稱謂,沿襲了三千多年。
如《詩·商賦·顏屋》說:“魏女荊楚,居江南。”這裏是“荊楚”的合稱,荊在前,楚在後。
竹書編年史說:“王召十六年,靜初伐。”這裏是的合稱,楚在前,荊在後。
據《春秋》記載,魯莊公(693-661)以前稱荊,自元年(659-627)改稱楚。從這個角度看,荊或楚,荊楚或合起來說,意思是壹樣的,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至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經:“楚目也,從刑之聲。”處士:“叢木葉,壹個葉靜。”
就這樣,荊山、荊楚、荊州、荊楚被統壹起來,形成了壹個系統完整的概念。故唐宋時孔《春秋正義與左傳》曰:“荊與楚為二,故以為國名也為二。”沈括的《孟茜筆談》也說:“荊即楚,楚也是的別名。”
至此,荊楚已成約定俗成,成為楚民族、楚國和荊楚地區的獨特稱謂。當然歷史上也有其他說法,比如《詩經·商朝》中毛的傳說:“荊楚亦荊州之楚國。”
再如顏師古在《漢書·高第紀》中的註:“秦莊姓楚,故改之。”但無論哪種說法,荊楚早已合二為壹,永遠不可能完全割裂。
作為楚人創造的文化,在荊楚傳承了很久,當然叫楚文化或者荊楚文化。認為楚文化專指楚國文化,荊楚文化指從古至今的荊楚地區文化,即泛指楚文化和這裏所有的時空文化,顯然是不科學的。
文化是傳承的。
5.有哪些描寫「湖北」的詩詞?黃鶴樓,很久以前黃鶴載聖人上天的地方,崔豪,現在只剩下黃鶴樓了。
黃鶴壹去不復返,千百年來不見悠悠白雲。漢陽的每壹棵樹都因陽光照射而變得清澈,鸚鵡洲被甜美的青草覆蓋。
但我向家望去,暮色漸濃。河上籠罩著壹層薄霧,給人們帶來深深的憂郁。《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壹江之歸,千古風流人物。
老基地的西面,人文就是周郎的赤壁。陡峭的巖壁,如驚雷般的海浪拍打著河岸,浪花像卷起千萬條雪。
氣勢磅礴的河山氣如畫,多少豪傑豪傑壹次湧現。回想周瑜的春風時代,年輕貌美的喬剛剛嫁給他,他英氣十足。
羽毛扇尼龍圍巾,談笑風生,強虜灰燼。我今天神遊在戰場上,我感受著壹顆感受的心,過早地生出了白發。
人生如夢,壹瓶歸月。《望黃鶴樓》李白東望黃鶴山,雄師出在空中。
四面白雲,中峰倚紅日。巖石橫穿拱頂,山峰也很密集。
聽說過很多神仙,也在這裏學過飛行技巧。壹面臨海,石室空千年。
金爐生煙,瑤池隱幽。留下古木古木,庭冷舊。
□我崇尚攀巖,因為我要保護我的休閑。□地方是:換手換腳看山川奇觀,山川無雙。
將心寄松樹,不忘客情。《菩薩蠻黃鶴樓》毛澤東九派流向中國,壹條粗線條貫穿南北。
煙雨蒙蒙,龜蛇鎖河。黃河流向哪裏?有空間給遊客。
把酒泡了,潮水就漲了。毛澤東只喝長沙水,吃武昌魚。
隔著長江,妳可以看到壹望無際的天空。不管風浪多大,不如悠哉遊哉地四處走走,今天妳要更放松。
子在川說:逝者如斯夫!風壹吹,龜蛇靜壹靜,宏圖已定。壹橋飛架南北,天險成通途。
架起西江石墻,斬斷巫山雲雨,高峽留平湖。女神應該是安然無恙,會讓世界大吃壹驚。1.湖北省,位於中國中部的南部,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簡稱湖北,省會武漢。
湖北在北緯29° 05′和33° 20′之間,東經108 21′和116° 07′之間,東臨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接重慶,西北接陜西,北接河南。湖北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是魚米之鄉江漢平原。
2.湖北是連接東西、連接南北的交通樞紐。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的壹個重要機場。長江自西向東,穿越全省1062公裏。
長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漢江,楚天濕潤,水網縱橫,湖泊密布,故湖北又被稱為“千湖之省”。3.湖北文化底蘊深厚,中華民族的始祖顏地的故鄉就在湖北。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在八百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湖北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
從武昌辛亥革命開始到新中國成立,湖北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僅紅安縣就誕生了董、、李先念等200多名將軍。
5.湖北省科教文化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是全國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湖北省科研水平全國領先,國家科技獲獎項目數連續七年位居全國前四。
6.毛澤東(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潤之(原作永誌,後改為潤之),筆名子仁。湖南湘潭人。
毛澤東同誌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先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壹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帶領中國人民徹底改變命運和民族面貌的偉人。他對馬列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和對* * *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
被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認為是世界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壹,《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壹。
7.李白(701-762),字太白,名青蓮居士,亦名“謫仙”。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它與杜甫並稱為“杜麗”。為了與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相區別,即“小杜麗”,杜甫、李白也被稱為“大杜麗”。他性格開朗大方,愛喝酒寫詩,喜歡交朋友。
8.李百佑的《李太白集》代代相傳,他的詩大多是在醉酒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入酒》、《越女詞》、《初寄白帝城》等。9.李白的辭賦曾被宋人立傳(如文英的《湘》)。就其開拓意義和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很高的地位。
10.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0),人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河北欒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11.蘇軾是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歌題材廣闊,清新健康,善於誇張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豪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代表,並稱“蘇辛”;他的散文創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
蘇軾也善書,是“宋四家”之壹;他擅長繪畫,尤其擅長墨竹、奇石和枯木。流傳至今的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
12.(郝)(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朝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為司勛外臣。
最著名的是他的詩《黃鶴樓》。據說李白為其題詞,曾贊其為“眼前有景,崔豪題詩其上”。全唐詩共42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