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過年的經典散文

關於過年的經典散文

關於過年的經典散文如下: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可以說,它是至今世界上時間過得最長的佳節,春節前好壹段,就有各種迎春茶話會,拜早年。元宵前後,還有拜晚年,延續甚長。

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相當豐富,喜慶的氣氛極其濃厚,它集中體現了吉祥如意的祥和文化底蘊,積澱著濃濃的情意,是我國“和”文化的生動展現。過年家家戶戶貼春聯,男女老少喜氣洋洋,聲聲鞭炮,是春節氣氛熱烈的傳達、播送。

今年春節,在外地的孩子、孫子都來榕城過年,熱鬧壹番。過了大年初五,也都回去。做父母親的多想再留,但由於上班要緊,只好作罷。

從中體會了壹回我父母生前的心情:那時我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故鄉和爸媽壹道過年,也有回去在家享受圍爐的歡樂,也都只逗留數日。離開前,母親總是嘮叨:不知道妳車票都買好了,要不然要再留妳兩天。

如今,父母早已離開人世,和家人壹道團聚、過年,體驗了往昔長輩過年的心情。每當春節,總會情不自禁地回想小時在家過年的情景,盡管那時父母經濟並不寬裕,他(她)們總是想方設法讓兒女過好年,為之添制新衣,給壓歲錢,做好菜飯。

能否過好年,似乎是父輩有無本事的衡量。吃好、玩好、穿好,說的都是吉利的話,和諧氣氛,只有在這節日營造得最為充分,它融合著鄉情、親情、家情的種種情愫。春節,可說是親情節。

改革開放新時期,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聲浪中,春節也更富有新意。然而,也有人響往外國的“情人節”的。也有希望我國有自己的“情人節”,如把元宵或七夕可以做為自己的“情人節”。七夕乃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古典詩詞中北宋名家秦觀所寫:“纖雲巧弄,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元宵的看燈、遊燈,是春節中有情有意的活動。上元夜(即元宵)和將到外國定居的`親戚壹家,在江邊酒樓聚會。窗外,皓月當空,又有煙花在空中開放。

俗語說:“雲蔽中秋月,雨打元宵燈”,今年元宵月,卻如此明亮。想到明年若再上江樓,親人已遠在異國他鄉,真是:“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忽在歡樂之中心裏有點黯然。浮想聯翩:近來重讀《紅樓夢》,感到作者高明之處,便在往往最能體現榮華富貴的場合,或在玩賞良辰美景之際,寫出人物所透露出的傷感之情。如賈妃歸省慶元宵,當時大觀園已建成,園內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說不盡太平氣象,富貴風流。

但當賈妃元春與賈母等親人會見時,只管嗚咽對泣,其他人也“垂淚無言”。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壹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壹會子我走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

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作者多次寫了人物“哭泣”、“淚如雨下”的傷感,這正是最榮華顯赫之時。

又如“制燈謎賈政悲訐語”這回,所寫的是寶釵做生日,又演戲,又猜燈謎,就在歡慶之中,賈政見到所作燈謎,如賈妃的“爆竹”、他人的“風箏”、“海燈”之類,有不祥之兆,心中“愈覺煩悶,大有悲戚之狀”,寫出人物的傷懷。諸如此類,不愧是《紅樓夢》作者的傑作。

這並不是說“樂”中必定要“悲”,卻是說寫出人的“真情”是最動人的。

回味春節,品賞著“情”的元素。電視有句雖是廣告語言:“做人要出於情”,倒也道出做人要有“情”的重要。又道是:老年人更多情。這可說是老年人的心態真實寫照。正如大文學家冰心老奶奶,越老越有“愛心”,她的名言:“有愛心就有壹切”。

老年人和家人過春節,情難忘,難忘情:親情、鄉情、懷舊之情、骨肉之情交織心杼。回味春節,猶如吃莆田的橄欖,吃後有余甘,也似喝觀音茗茶,喝後有余香,回味無窮。

  • 上一篇:47會計造假中常見的虛假貨幣資金形式
  • 下一篇:去火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