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我幹了10年銷售月薪3萬,我極力勸妳不要做銷!
實在看不下去,為什麽很多人把做銷售說的那麽難?而且還都是做銷售N多年的“前輩”?
今天搜索“銷售”,找出來的壹些問題,我發現了壹個讓我很“蛋疼”的現象。有些年輕人,大學畢業生想做銷售,但是壹些做銷售N多年的“前輩”卻極力勸說,不到萬不得已,真心勸各位不要去做銷售。
還有壹個更“牛逼”的人,直接列舉出“銷售的七宗罪!”他們就像壹只小松鼠,對著壹只想過河的小馬說:“千萬別過河,河水很深,會淹死妳的”。看了很多,我真的忍不住吐槽,為什麽我幹了十多年銷售,卻從沒感覺銷售這麽難呢?
我跟大家分析壹下,這些銷售“前輩”眼裏的銷售是怎樣的:
1、做銷售存在感很低,做銷售是要求著客戶的,因為業績決定壹切。
2、銷售是門檻最低的,做銷售沒有核心競爭力,妳隨時會被取代。
3、不管是所謂的銷售管理層,還是基層銷售員工,在老板眼裏,分分鐘可以換了妳。
4、年紀越大妳發現想跳出銷售這個圈子越難,因為妳已不再年輕,幾乎沒有單位會要壹個除了做銷售,什麽經驗都沒有的中年人。
5、年紀大了,難道還在做最底層的銷售人員?房貸,車貸,結婚生子等等,會壓的妳喘不過氣來。
6、銷售人不容易找到工作,往往銷售管理崗位,都是公司內部提拔,很少給到壹個空降兵。
看完這幾點,妳想做銷售的心裏是不是動搖了?
我剛做銷售第壹天,我的師傅就告訴我壹句話:如果妳還在用昨天的思維,面對今天的客戶,解決明天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妳將死的很慘。我發現,很多人做銷售多年,思維都壹直停留在昨天,而且自己給自己畫了壹個圈,永遠走不出來
為什麽這樣講呢?
他們認為的銷售就是;天天掃樓,陌生拜訪,打電話銷售等等,這些都是太老套的銷售了;我就問這些人壹個問題:
妳們都說自己幹過多年銷售,妳知不知道互聯網銷售?
抖音短視頻是不是銷售?寫軟文是不是銷售?微商是不是銷售?直播是不是銷售?微信與客戶溝通是不是銷售?自媒體是不是銷售?
都什麽年代了?還抱著那些老套的思維不放?
銷售壹旦和互聯網結合,妳會發現千千萬萬的機會。
對照上面的6條,咱們分析壹下:
在網上銷售,妳需要求著客戶購買嗎?我從2013年在網上做銷售,從來都是爺爺式銷售。
互聯網上做銷售,妳不具有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客戶會找妳買嗎?
在網上,我有強大的個人IP,我是網紅,妳廠家的產品再好,妳取代我試試?誰取代誰還不壹定呢。
沒有單位會要壹個除了做銷售,什麽經驗都沒有的中年人!比如我做汽車銷售多年,我對汽車知識了解很多啊,我可以做汽車自媒體啊,怎麽能說我什麽經驗都沒有呢?
年紀大了就不能做銷售了?抖音上很多年紀大的叔叔阿姨,賣紙包魚培訓的,賣媽媽服裝的,分享汽車保養技術的,人家賺的少嗎?
銷售人不容易找到工作。拜托,我能通過直播帶貨,我會玩抖音帶貨,我需要應聘單位嗎?
看到這裏,是不是妳的心裏又活了?原來銷售還可以這樣做?原來用互聯網思維做銷售,有無限種賺錢的可能。
所以如果妳想做銷售,我建議妳從互聯網銷售入手,妳會遇到更多的機會,以及比普通的實體銷售快得多的收錢的速度。
下面,說說我的理由,也許會啟發妳的靈感。
壹:傳統銷售是賣產品思維;而互聯網銷售是“賣模式”思維。
傳統銷售,是先有產品,然後再去找客戶。
以前我做電話銷售,我們公司的產品就是“企業管理課程”,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壹些企業,公司的老板,經理打電話,邀約他們來聽我們的課程;這真的太難做了。
首先,對方不認識妳,更不認識妳這個講課的老師,所以無法建立信任,妳打100個電話,能有2個人肯聽妳說三句話,那就相當不錯了。
其次,妳主動給他打電話,就是求著他來聽課,他永遠都是“大爺”,他永遠掌握主動權。
再次,尋找客戶難,雖然可以去和同行交換客戶名單,可以用各種方法要到老板的電話,但是效率太低了,我的很多同事,壹個月才能邀約壹兩個客戶。
我的上級主管,經理,平均壹個月也才邀請十多個。
而互聯網銷售是先有人,再去找產品,就像我從2013年開始做微商,同時也給做微商的人講銷售課,在微信群裏分享銷售經驗,寫各種的銷售文章,壹年時間我聚集了11萬粉絲;我心想,有這麽多粉絲,怎麽變現呢,賣點什麽呢?
後來就有了我寫的壹本書《銷售溝通與成交72絕技》,99壹本,賣了壹千多本。然後我設計了壹套“二級分銷”的模式,讓購買者成為我的代理,去推廣這本書,半年時間,裂變了100多萬的粉絲。妳說說是我的這本書值錢?還是我的這套裂變模式更值錢呢?
二:實體銷售,讓客戶信任妳太難;網上打造信任度相對比較容易。
如果妳是壹個男生,除非妳的目標客戶都是女性,否則妳面對的男性客戶,他們是根本不會正眼瞧妳的。女生做銷售,如果妳長的漂亮,很容易獲得男性客戶的好感,但又怕遇到不懷好意的客戶,而在網上打造信任度就容易多了。
比如以前微商經常用的套路:在朋友圈發打米截圖,喜提XX豪車壹輛,今天帶著團隊去迪拜旅遊......很多人看到這樣牛逼閃閃的朋友圈,就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未來想成為和他壹樣牛逼的人,就會主動找他,想找他購買。
這就是互聯網思維:務虛大於務實。
妳是不是會說:這不是造假嗎?
這是壹個表象大於本質的時代,大家都看妳的表面,他們不關心妳的裏面穿的是什麽。
就像過年前,很多人都想開著好車回家,甚至有人租跑車開回家,人們壹看,哇,法拉利,人們會想,這家夥賺大錢了,就會對妳投來羨慕的目光;他們不管妳在外面是打工,還是天天啃饅頭,還是天天搬磚。
妳說,這是造假嗎?
三:傳統銷售是先給貨後付款,而互聯網銷售都是先款後貨。
我朋友是做快消品代理的,他就是這樣,先給廠家打預付金,然後廠家發貨,他再給下邊的超市,賣場供貨,都是先拉貨過去,三個月壹結賬,或者半年壹結賬;每到年底就開始四處去催賬,那苦逼勁就別提了。
而在互聯網上做銷售,比如做微商的,都是先把錢收了,然後再發貨的,甚至還有,某大咖說,我想開發壹個產品,大家壹起眾籌,錢收了幾百萬,產品還在研發階段。
四:網上銷售比線下實體的銷售容易100倍
為什麽這樣說呢?我是有根據的。
網上的客戶更容易建立信任,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捅破他心裏那壹層薄薄的心裏障礙膜,他就會交錢給妳。
在現實生活中,妳讓客戶掏200塊錢,妳要費盡口舌,他還要跟妳討價還價好半天。
在網上,妳看那些做微商的,彼此沒見過面,就會給對方幾千,幾萬的轉賬。
我當初做微商,最高級代理是2.5萬,壹個月招了30多個。
還有,我所在的幾個圈子裏,某些大咖招徒弟,都是10萬起步,他們每個月也能招到好幾個。
我沒見過的絕對不會亂講,省的妳會說我“吹牛逼,作假圖”。
五:傳統銷售成本越來越高,而互聯網銷售,裂變起來速度很快。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會變得越來越喜歡在網上購物,如果妳細心留意了,妳會發現,不管是拼多多,還是淘寶,還是快手,還是抖音,都在“裂變”上用足了套路。
比如,過年期間,拼多多的套路。
壹打開拼多多,就送妳92塊錢,妳壹看,哇好多呀;但是妳想提現嗎? 嘿嘿,沒那麽容易,要湊夠100塊錢才可以提現,怎麽湊夠100呢?
分享給好友,邀請好友,各種激勵妳的辦法,只要妳分享給好友,就有紅包拿。
剛開始做任務,獎勵妳的紅包有2塊錢的,5塊錢的,金額比較大,讓妳壹看,這很容易達到100塊啊。然後慢慢的,每次都是獎勵妳幾分錢。
昨天我還傻傻的分享了好多個好友,最後沖擊到 98.82,再也上不去了,妳看看,他就是讓妳覺得還差壹點點,不要放棄啊,激勵妳去分享。
還有倒計時,讓妳有壹種緊張感,不快點行動,紅包就沒了。
還有滾動的排行榜,有這麽多人已經得到100塊錢到賬了,妳還不快分享好友去?
這就利用了人們的壹個“不甘心”的心理,妳心想:只差8塊錢,就可以提現100了,這個任務很容易達到;如果不去努力壹下,而把92塊錢扔掉,不要了,那我心裏不甘心......
妳讓傳統做實體銷售的去裂變試試?無論妳幹銷售多少年,無論妳經驗多麽豐富,妳能裂變嗎?
最後,做個總結:
在“小馬過河”的故事中,我甘願當壹頭老水牛,鼓勵著大家,勇敢的去下河試試。
在互聯網上,有無限多的機會,不管妳是找互聯網的公司去打工,還是做自由職業者,還是自己創業,都可以從自己的特長出發,選擇壹個領域,狠狠的幹下去。
壹米寬,挖壹萬米深。
妳喜歡拍視頻,那抖音,快手就是妳的平臺。
妳喜歡寫文章,那頭條,簡書,公眾號就是妳的平臺。
妳喜歡做菜,拍短視頻啊。
妳聲音好聽,去喜馬拉雅講故事。
我做過多年的銷售,我可以寫書,錄制講課視頻,寫文章,錄制短視頻等等。
這些都是在銷售,而且是“銷售妳自己”。
所以,先讓自己值錢起來,然後再想著去賺錢吧,您覺得呢?